女学霸在古代 第244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这一回青枫一念完,系统很快就给出了反应:“她好笨啊。”

  “种植。”赵如熙又写了两个字。

  “她好笨啊。”

  赵如熙咬着牙把第一行“智慧让你走上幸福人生(无障碍)系统”重新又写了一遍。等青枫念完,系统又没反应了。

  赵如熙“啪”地一声把笔摔在了桌子上。

  青枫见自家姑娘似乎生了很大的气,吓了一跳,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她赶紧垂手低头,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

  跟着姑娘这么久,她还没见着姑娘生这么大的气呢,脸都青了。

  好半晌,她才见姑娘缓过劲儿来,重又拿起笔,去蘸砚台里的墨。她快手快脚地把刚才弄脏的纸撤掉,重新铺了一张新纸上去。

  这一回,问的是萧令衍的系统了。

  赵如熙把刚才那句话写了上去,系统马上就给了反应:“她好笨啊。”

  赵如熙的脸色稍缓,再继续写:“智慧让你走上幸福人生(部分障碍)系统。”

  青枫一念完,系统就马上接上了:“她好笨啊。”

  赵如熙怔了一怔,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写上“储物”两个字。

  系统又默不作声了。

  想了想,赵如熙继续写“种植”两个字。系统那句“她好笨啊”继续跟上。

  接下来赵如熙把前世她看过的系统性质都写了一遍,什么“逆袭系统”,“位面系统”都写上,直到系统的声音不耐烦了。她才停止了这个游戏。

  看来,萧令衍那个系统不能称之为系统,而应该是空间了,只有储物作用。

  不过这也挺好的。至少萧令衍制出的那些武器,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边关去了。只是萧令衍身为皇子,出京比较难。

  回想得赵如语的那个系统,赵如熙的心还是沉了下去。

  她在脑子里问道:“赵如语得的时间跟我一样么?一千积分。”

第510章 原来如此

  得知赵如语系统里的东西跟自己的一样,赵如熙托着腮帮想了想,终于放过了系统。

  系统大松了一口气。

  虽说这积分赚的挺爽,都没费它什么功夫。但走在雷区边缘,太心累了,它真担心一不小心就得玩完。

  “宿主,你不会嫌弃人家吧”它可怜巴巴地问道。

  赵如语的系统跟它一样,结果人家的无障碍,而它却是个有障碍的;赵如熙还是个这么能干、完全不依靠系统就能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它很担心它家宿主嫌弃它,从此以后不理它了。

  赵如熙哑然失笑:“不会,怎么会呢宝宝这么可爱,可不是那些妖艳贱货能比的。姐姐最喜欢你了。”

  系统能感受到赵如熙说的是真心话,并不是哄骗它的,它顿时高兴的不行,赵如熙脑子里响起了一连串翻跟斗的声音。

  赵如熙开始听到赵如语得的是无障碍系统时,确实是挺气愤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她被老天弄到这里来,成为一本书的炮灰,所有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女主的幸福与成功。这倒也罢了,竟然连绑定的系统跟人家比起来都是残次品,这算什么

  后来听到说赵如熙的系统是新得的,再想想自家系统那满脑子嫁人才是幸福人生的封建残余思想,她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她穿的这本书叫做古代幸福人生,大概在原作者的心目中,女人只有嫁给地位显赫而又对自己深情专一的男人,才算是幸福人生吧,甜宠文的设定原本就是这样。

  可没想到她这个靠自己的本事、独特立行的炮灰女配却比赵如语过得好,让原作者的设定剧情完全崩了,这怎么能行

  要是她没有系统倒还罢了,可她偏偏有个系统,这让人觉得她的成功是因为有金手指,而不是她自身的缘故。

  所以原作者也给赵如语弄了个系统,希望赵如语靠着这个系统,走上比上辈子更成功的人生,让她这个炮灰女配仍然落得个炮灰女配应有的下场,企图挽救崩塌的剧情。

  想明白这一点,赵如熙就不把这些当回事了。

  她的成功,靠的是自己,而不是金手指。她在系统商场那里买的敏捷丸和大力丸也是靠她画画、练书法赚来的,是她努力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她不惧怕任何人。

  她当初既不惧怕系统的抹杀,甚至反过来以自杀来震慑系统;那么现在也不怕原作者的剧情设定。

  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按自己的意愿活着

  这么想着,赵如熙很快把这件事抛之脑后,沉浸在文章的构思里。

  第二天赵如熙从国子监回来时,就听说周春已等候多时了。

  赵如熙也不往里走了,在外院找了个地方坐下,让点绛把周春带过来。

  周春行了一礼,禀道:“有人给了三百两银子,收买刘大江。刘大江家孩子多,全家就靠他一人做事赚钱。虽然姑娘心善,让他参与制作炭笔,他那个半大的大女儿也去米粉铺帮忙,但他还不满足,觉得自家过的仍然不如其他人,又心存侥幸,以为查不到他头上,便把如何制作炭笔的方法告诉那人了。”

  据他所查,刘大江做这事特别隐蔽。如果不是姑娘提起,他根本没想着去查这个人。就算有了提示,他刚才查的时候还费了好大的功夫。

  他都不知姑娘是从什么渠道知道刘大江卖方子的。

  “送去做矿奴吧。”赵如熙道。

  白鹭庄自打她接手后,庄奴们的生活不说多好吧,至少温饱不成问题。除了温饱,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屋子,还有额外的收入,孩子们能免费上学,有机会走出去做生意,不会世世代代都做庄仆。

  这跟以前的生活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大江夫妇俩带着孩子过日子,可比人家孤儿寡母的好上许多了。只是刘妻太能生,往往三年抱俩,家里一串儿的小孩子,她又做不了事,才显得日子比别家艰难些。

  可这样的人家钱多多照着赵如熙的吩咐,已尽量照顾了。当然不是白给粮食和钱,而是让他们家稍大一点的孩子在念书之余,也参加劳作,赚些铜板补贴家用。

  然而刘大江这样还不满足,直接把庄仆们赖以补贴家用的营生手段卖给别人,这种贪婪自私的人绝不能再留在庄子上。

  周春还担心自家姑娘心善,惩罚的手段太软,不足以震慑他人。听到“矿奴”两个字,他才放下心来。

  别人家遇到这种事,都是直接把人打死,还让全庄的人都来看,以杀鸡儆猴。

  姑娘不那么残忍,不轻易要人性命。但做矿奴也没几年好活,零星受的折磨比一下子要他性命更让人难受。这样的惩罚再恰当不过了。

  周春离开,赵如熙回了内院,她刚换好衣服出来,青枫就匆匆把一封信交给了赵如熙。

  是萧令衍的回信。

  昨日跟系统做游戏,因为要避雷,积分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刷给系统,赵如熙便借机问了一下系统,那个郭季同是哪一派系的人。系统回答说是三皇子一派的。她当即便写信告诉了萧令衍。

  萧令衍现在回信就是说这件事,直接把赵如熙夸了一通,完了还送了礼物,是他绸缎坊新出的料子。

  赵如熙作为学设计的人,在现代也是个精致gir,名牌衣服化妆品包包时常购入。

  到了古代,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顶,再加上在古代太过美丽是惹祸的根本,她便懒得去捣鼓穿着打扮,都是朱氏给她做什么她就穿什么。最多在在颜色和式样上跟朱氏提一下,简洁大方、符合自己的喜好即可。

  可萧令衍自打开了个绸缎坊,就时常送衣料过来。看到好看的首饰也会买下来送给赵如熙。

  好在赵如熙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又时常出门,自主性很高,这些衣料、首饰的来历还能解释过去。但萧令衍送来的大部分衣料、首饰都被她束之高阁,只穿戴那些不怎么显眼的。

  她不是去上课就是去授课,接触的都是成年男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想招惹是非呢还是招惹流言

第511章 乡试

  赵如语有系统的事,赵如熙并没当回事。她高强度复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到了八月乡试时间。

  外地的考生,得在县衙、府衙、省城贡院一路地考上去,十分奔波。京城的考生却不必这么奔忙,考试的地点几乎都是固定的。

  考了这么多场,不说赵如熙,便是赵元勋和朱氏都淡定许多了。

  仍是赵元勋送赵如熙到考院门口,看着她进去,方才离开。只留马胜一家带着马车轮流在这里守着,以防赵如熙突然离场、提前回家。

  仍然是老地方,仍然是那么多监考的人数,只是监考的人不同而已。

  有张厉的例子在前面,不说督考官朝廷会经过认真筛选,即便选到跟绥平伯府或赵如熙不对付的考官,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下给赵如熙使绊子。

  这次被派来主考赵如熙的是礼部侍郎于擎。其他三个官员都是各部抽过来的。

  大家都到齐了,时辰还没到,户部的蒋主事闲着没事,低声问与他交好的工部官员道:“钱大人可见过知微居士?”

  钱大人摇摇头:“没见过。不过听说年纪尚小,才刚及笄。”

  蒋主事就感慨道:“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聪明能干呢。我家孙子都十六、七岁了,才刚刚考了个秀才。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这次都不敢参加秋闱,怕考不上丢脸。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钱大人笑道:“令孙这是追求稳扎稳打呢,像这样沉稳的年轻人可不多见。”

  蒋主事嘴里谦虚着,脸上却有自得之意。

  这时,门外传来说话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婆子领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进来了。

  这女子五官明媚鲜妍,身材高挑。进来后看到他们,她丝毫不见胆怯,朝大家团团行了一礼,开口道:“学生赵如熙,这阵子有劳诸位考官大人了。”

  乡试一场考试就是三天,这三天吃住都在这间屋子里,一共考三场。为了赵如熙的名声,萧圪在选择主考官的时候都是特意选年纪大的。像主考官于擎,今年就已年逾花甲,六十有三了。其他三人也都在五十以上。

  于擎是个和蔼老头。他对赵如熙笑道:“不必多礼,坐吧。”

  屋子倒是宽敞。屋子中间只摆了一副桌椅,那是赵如熙的座位。四个考官的桌椅分散在屋子四角。

  赵如熙走到桌子前坐下。

  蒋主事上前宣读了考场纪律。然后让两个婆子领着赵如熙进了内室,检查身上有没有夹带。

  等检查完毕,看看时辰差不多到了,于擎和钱大人一同出去,领了试卷进来,放到赵如熙面前。

  赵如熙将试卷拿起来看了一遍,发现题目都全,字迹清晰,并没有漏题或模糊不清的情况。她又把题目看了一遍,这才滴了水到砚台上,开始磨起墨来。

  磨墨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

  大晋的乡试基本考策论,而这策论里,有考对四书五经理解方面的,有夹杂着算学和律法方面知识的。

  比如这次题目第一大题,就选取了《大学》里的一句。让你对此加以论证。

  你首先得熟悉四书五经,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一本书,回忆联系上下文,方可理解题意。当你正确理解题意了,才能针对此意写文章进行论证。

  这写法跟明清时候的八股文有些相像,但更注重实际论证而不是八股的形式。

  再比如题目的第五大题,是有关赈灾方面的。说某县遇洪灾,灾民几何,县里存粮几何,具体情况如何,如你主持赈灾,该怎么办。

  这里不光要算粮食是否够吃,还要熟悉朝廷在赈灾救济方面的律法知识,以及面对灾情如何应对的策略。

  如果说,童生试、院试考的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性的东西。乡试则着重考察政事处理能力。

  也因此,如果乡试之时取中的名次高、此人在当地有声望,便是举人也可以做官。因为考上了举人,就已证明你有政事处理能力了。

  赵如熙看了第一题,没有急着下笔。她慢慢磨着墨,把所有的题目都看完,思索着如何立意,如何论证,该写什么,如何写,力求做到提笔之前,对整张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待磨好墨,她便在草稿纸上把每一题的思路给罗列出来。罗列完毕后,再斟酌,看看还有什么遗漏补充。直到试卷上每一题她都认为已思虑妥当了,这才开始打第一题的草稿。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