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256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身为皇子,他是不可能落单的,身边时刻有御卫和死士保护着。他武功高强虽是一层生命保障,但更高强一点,意义也不大。

  倒是针对他和萧令谱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赵如熙给他买的辨味丸才是最合适他的。

  赵如熙这里正好相反。她没有武功,没有得力的护卫;但针对她的人不多。最多是有些人妒忌她,或像平阳郡主那样看不惯,对她使的一些下作手段。

  有了敏捷丸和大力丸,成了武功高手,她遇到危险时就有了自保能力。

  把好不容易刷得的积分用在最需要用到的地方,才最恰得其所。

  他道:“在刷分方面,如果有我能出力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赵如熙摆手:“这个你帮不了,谁也帮不了。”

  萧令衍很是失望。

  他想了想,道:“你现在空有敏捷的反应和一身大力,却不能很好的运用,完全是浪费。有空的时候我将我的武功招数画给你,你看着学。等你依葫芦画瓢地学会了,我再当面指点你两次。这样虽不能很好地让你把武功练好,但总比现在要强。”

  “另外,你也把力道掌控好,尽量地运用到武功招数中。”他又道。

  赵如熙点点头:“好。”

  虽然她觉得用到这一身武功的机会不多,但多一门保命的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她当初就不会那么迫切地想买敏捷丸和大力丸了。

  看看还有点时间,萧令衍给她打了两遍拳,把拳法讲解了一遍,还结合赵如熙的特点仔细分析。直到王通忍不住来催了,萧令衍这才离开。

  他衙门里还有事要办。

  萧令衍离开后,赵如熙在宅子里又呆了一会儿才离开。

  她是乔装打扮后骑马来的。

  在北宁城里绕了几圈,确定身后确实没人跟着,她才进了一处宅子换装,乘了放在那里的马车回了绿蕉院。

  在绿蕉院门前下了马车,她没有进去,而是带着青枫和罗氏去了书院。

  崔夫人见到赵如熙,满脸惊喜:“我还说抽时间去你那儿一趟呢。可巧你就来了。”

  “是有什么事吗?您有事,派人去唤我一声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跑一趟?”赵如熙道。

  本来书院这一摊子事就够崔夫人忙活了;现在又加了报纸的事,崔夫人更是忙得不得了。

  不过她乐在其中,不愿意让人分担事情,所以只能受累。

  崔夫人没有说话,而是带萧令衍到她歇息的院子。

  两人坐下,她这才问道:“你这些天是不是一直没去国子监了?”

  赵如熙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事了。

  她点点头:“对。自打参加乡试后,我就没有去过。”

  现在离乡试放榜已有十天了。这十天里,赵如熙倒是去过国子监一次,带着重礼探望感谢各位给她指点过的先生,但她再也没有去请教过文章。

  崔夫人严肃起来:“尚德长公主让我问问你,是不是那些先生暗示你不要再去了?”

  赵如熙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不过他们也没有叮嘱我再去。我又想歇息一阵子,所以就没有再去。”

  一听“歇息一阵子”,崔夫人提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其实她问的不是国子监先生的问题,而是赵如熙还会不会继续参加会试。但她不想明着问,不愿意给赵如熙拒绝的机会。

  赵如熙如此有读书的天赋,她不希望赵如熙辜负了这份上天赋予她的恩赐,止步于乡试。

  “如果你想再继续让他们指点,尚德长公主说了,她会再去求求皇上。”她道。

  赵如熙皱皱眉:“我倒是很需要人指点,但国子监的先生们平时就有自己的事。他们能在前两个月抽出时间来指点我,已是额外的辛苦了。”

  “现在离春闱还有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再这样给我授课,肯定是不合适的。再者,我乡试中了解元,已有人含沙射影地指责几位先生了。我哪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先生们陷于舆论的谴责里?所以这课是万不能上下去了。”

  赵如熙中了解元,许多不甘愿被一个女子压了一头的人不敢说科场舞弊,只能指责国子监的先生们,说他们有那样的精力,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国子监自己的学生,而要给赵知微上课?精心培养一个即将嫁人的女子,岂不是资源浪费么?

第534章 八方相助

  听到赵如熙的话,崔夫人是彻底放下心来。

  看样子,赵如熙还是要参加会试的。只是她不愿意再让国子监的几位先生受到指责,所以才没有去国子监上课。

  赵如熙说的这个问题,崔夫人也觉得有些难办。

  人活在世上,总得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过自私。

  虽说尚德长公主去宫里求一求,皇上可能会答应让国子监的先生再指点赵如熙。但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一旦尚德长公主开了口,皇上和国子监几位先生对赵如熙的好感定然会大打折扣。

  “夫子放心。我原先也料到了乡试之后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把遇到的问题都问过诸位先生了。没有他们指点,或许会试的名次不会太高,但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赵如熙道。

  其实乡试和会试,考的题目形式都差不多,都是写策论。只是策论涉及朝堂政事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会试之后的殿试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会试过了,基本都能做官。因此会试的题目都会涉及到当时的朝政,需要对某一项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赵如熙原先只是在写文章的形式上稍有欠缺。她毕竟不是从小就写文言文的人。虽因为记忆力好熟记了四书五经,但对于古文涉猎不广,在典故运用等方面略有不足。

  这两个月,国子监几位先生列了一些书单,让她在国子监借书来看,恶补她这一方面的缺陷;又在行文方式和言辞给她挑毛病。也因此,她才能在乡试里写出无懈可击的文章来。

  把这方面缺失的知识补上之后,她在写文章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唯一的短板是对大晋的朝政不够熟悉。

  比如如果会试出题,让他们议一议水利方面的问题。赵如熙对于大晋的水利并无了解,就不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写出来的文章就十分空泛。

  所以这半年,她并不需要先生们再指点如何写文章,而是应该多关心大晋的政事。

  为了让崔夫人和尚德长公主放心,赵如熙把这些问题都跟崔夫人说了。

  崔夫人顿时作了难。

  她跟尚德长公主都不关心时政,在这方面根本帮不了赵如熙。想来国子监的先生也没办法将这些问题给赵如熙作解答,毕竟他们都不参与朝政。

  赵元勋只是个六品官,没资格上朝,而且做官时日尚短,在这方面也帮不了赵如熙。康时霖也不行。

  “你三位师兄都在朝廷做官,每日上朝,他们对这些肯定很熟悉。要不然你请教一下他们?”她提议道。

  赵如熙摇摇头:“这不大好。”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清楚的。三位师兄都忙,哪里有空给她讲解这些?

  “不知道长公主殿下那里有没有关于大晋各方面情况的书籍或资料?还有近几年来的邸报。没有书籍的话,邸报也是最能了解大晋情况的东西。”

  崔夫人精神一振:“好,我跟长公主殿下说说,我也找人帮你找找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籍。邸报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初她们办报纸的时候,还专门找过几期邸报来研究过。她知道尚德长公主手里是有邸报的。

  赵如熙点点头,见没有什么事了,就起身告辞。

  隔了两天,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收集的邸报还没送过来,赵如熙却收到了王通送过来一大沓子资料。

  这些资料里除了近四届乡试和会试的前二十名的文章,还有五年来的每一期邸报,以及臣子向皇帝递奏折时写的一类文章。

  萧令衍在信里说,他回去问了一下准备参加会试的人,知道赵如熙或许需要这些东西。他便叫人收集了送来,希望对赵如熙有所帮助。

  赵如熙顿时心暖得不行。

  有男盆友就是不一样哈。感觉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那人把你放在心上,就会什么都想到你前面。

  她写信回去,大大地表扬了萧令衍。希望他能再接再励,继续努力。

  接下来她又收到了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派人送来的一些书籍和邸报。

  这些书籍里有农书、格物理论,也有杂记、游记,都是记录了大晋各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的,对赵如熙也有一定的帮助。

  她正开心地看书呢,康时霖那边把她叫去了。

  康时霖道:“彭大人那边派人来问,你这段时间怎么不往国子监去了?那里的几位先生都问起你呢。问你是不是不参加会试了。”

  赵如熙心里又是一暖。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她把自己的顾虑和自己的打算跟康时霖说了。

  康时霖点点头:“你想的也对。他们一心对你好,你也不能不顾他们。”

  他想了想:“这样吧,我跟他们说,他们给学生考试出的题目,都给你来一份,就送到我这里来。你照着题目写了文章,送到我这里来,我再帮你送到彭大人手上,让他们帮你批改指点。这样先生们对外就能说是碍于我的面子,不好拒绝;他们不是专门要指点你。这样迂回一下,对他们的影响就小些。”

  赵如熙心里感激,站起来朝师父深深一礼:“如此就多谢师父了。”

  “你三位师兄那里,各自衙门那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应该不少,我叫他们整理一下,派人送给你。”

  赵如熙大喜,又是一礼:“多谢师父。”

  关于朝廷用人方面的政策和做法,赵如熙不是很了解。

  就比如官吏回避制度。

  东汉时期有“三互法”。《后汉书·蔡邕传》里就有“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也”的记载。这种掣肘的存在,造成有的州郡官吏得不到及时选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摆脱施政者个人关系对政治的干扰,推动政治上的清明。之后的朝代大都遵行这个原则,不过宽严程度不一。

  大晋朝是不是在这方面也跟东汉的这个规定一样,还是有所不同?

  如果她不了解,会试的时候出到这种题目,她就完全抓瞎。不管你文章写得太好,不清楚朝廷政策,也写不出所以然来。

第535章 冬天来临

  又比如,大晋的徭役制度。要是出个题目,问你当前的徭役制度合不合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如果对这方面的制度不了解,也同样抓瞎。

  吴怀寺是吏部尚书,这方面的资料可是别人所不能比的。有他的资料看,她起码在这方面不会掉链子了。

  龚城这边可以了解大晋现有的生产力,吴宗那边可以了解大晋的刑法与律法。

  总之,有三位师兄的资料帮忙,再加上萧令衍、尚德长公主送来的那些资料,想来她应付会试应该是没问题了。

  隔了几日,康时霖就叫人用马车拉了半车书籍和文章给赵如熙。这阵仗把绥平伯府的人都惊动了。

  看着下人一沓沓的书籍往修竹院里搬,朱氏一把揪住忙着指挥下人的赵如熙:“怎么回事?”

  “我参加会试要看一些书,师兄们帮我收集了这些,让我了解大晋各方面的政策与律法。”

  赵如熙说着,又向朱氏求助:“娘,这些书籍和文章老贵重了,可不能直接放到地下。我那里的书架放不下了。您让人去库房里看看有没有书架,要是没有,我得叫人去打制几个。”

  朱氏反应过来,连声道:“有的有的。”转头吩咐阮嬷嬷,“带人去搬书架,有多少给姑娘搬多少。要是不够,叫人给姑娘打制。”

  绥平伯府出身武将世家,不是书香门第。书架虽有,却也没多少。即便全部搬来,也不过五、六个。所以朱氏才有此一说。

  回过头来,她神色复杂的看着赵如熙:“怎么参加个会试,要看这么老多的书?”

  她以为参加会试无非是写写文章。没想到还要看这么多的书。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