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259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真好!

  赵如熙现在呆的是她的书房,这个书房跟一般人的书房不同。因为赵如熙要画画,所以书房是由两间屋子打通的,面积比较大。除了现在萧若彤写字的这个地方,在另一面靠窗的位置还放了一张大桌子,桌子旁边的架子上放着大张的纸和各种颜料。那是赵如熙泼墨画画的地方。

  现在萧若彤在这边写字,赵如熙完全可以到那边去写一篇三十个字的书法,以验证自己对积分的猜测。

  可看到萧若彤的这个状态,赵如熙没有离开。

  她才刚刚从顿悟中领略到自己的风格,自然不是想从萧若彤这里再领略点什么。她只是单纯地为好友高兴,想要与她一起分享这份成功与快乐。

  跟赵如熙这种扣着写三十个字的人不同,萧若彤这一写就写了一百多字,直到把一篇文章完全写完,她才住了手。

  “吁。”她轻吐了一口气,放下笔,退后一步欣赏自己的书法。

  赵如熙也站到了她的身边。

  两人的脸上同时浮现出欣喜的笑容。

  “真好。”赵如熙赞道,“越发神逸与灵动。若彤姐,恭喜你。”

  萧若彤的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这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我还领悟不到。”

  她跟赵如熙不同,她虽年纪不大,却早又脱离了师父、师祖的影响,有了自己的风格,所以她才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被世人所追捧。

  可是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如同康时霖一样,会一直在那条路走下去。想要改变一下,进步一点,都会比较困难。

  可现在,萧若彤一下子进步了。而且她感觉自己进步的还不止这一点。她心境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她的家庭给了她无忧无虑、不理世事的成长环境,让她在年少时就在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可自打成亲之后,婆家、丈夫给她的束缚,不能生孩子的压力,渐渐地把她束缚起来。她后来虽然选择了和离,但那段婚姻和世人对和离女子的不友好,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了她的心头。

  她表面平和快乐,内心深处却是抑郁的。

  可赵如熙的字让她一下子脱离了凡尘的困扰,让她在心境上得到了解脱,原先的那一种抑郁一下子就舒散掉了,消失不见了。这一刻,她只觉自己前所未有的清明与轻松,心灵仿佛得到了荡涤与净化,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起来。

  而这种纯净,又跟她孩童时的纯净心境不同。这是经历世事的大彻大悟,是千帆过尽的澄澈与通透。

  这种心境,不光会影响她以后的生活方式,也会对她的书法带来极大的影响。

  “小熙,谢谢你。”

  她转过身来,拥抱了一下赵如熙,眼神里全是感激。

  赵如熙在现代,除了国人,还接触很多歪果人。那些人都是热情奔放的,一见面都得先来个拥抱。可到了古代,古人向来内敛,这样的方式就再也没有经历过。

  这会儿忽然被萧若彤热情拥抱,她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

  见一向精明睿智的赵如熙脸上露出懵懂呆萌的神色,萧若彤“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我想要喝茶吃点心。”她朝赵如熙眨了一下眼,露出少女活泼的气息。

  “……好。”

  赵如熙转头吩咐青枫去准备,问萧若彤道:“去哪里喝茶吃点心?”

  “你家有暖阁么?在暖阁里再好不过了。”

  “……没有。”赵如熙无语。

  绥平伯府还是很穷的好么?哪里比得上镇南王府,花重金做了暖阁。大冬天的把地暖和火墙一烧,坐在里面犹如春夏。大面积的玻璃落地窗外,是花园里美丽的雪景和在白雪中盛开的梅花。

  这种享受,不说在古代,便是现代,不是土豪也不大享受得到。

  虽然有暖气,虽然有大玻璃窗,但咱们只能透过那一小点窗户,看到灰蒙蒙的天和离自己不远的邻居家的窗户。

  最后两人还是在赵如熙院子的堂屋里坐着喝茶。

  赵如熙这里的堂屋是她专门改装过的。她叫人做了两张沙发一样的长椅,铺上厚厚的棉垫,再加上一张实木长桌,一起放在安装了玻璃的窗前。

  有客人来了,大家面对面坐在窗前,烹一壶茶,看看窗外的美景,比古代堂屋那种正儿八经的桌椅摆设更让人舒服和放松。

  这堂屋虽没有地暖和火墙,但放两个烧得旺旺的火盆,把大门虚掩着,留一条缝透空气,屋里也是极暖的。

第540章 看上吴宗了

  果然,萧若彤在沙发上一坐,喝了一杯赵如熙煮出来的茶,感觉就不一样了。

  “哎,你这里我怎么感觉比我家暖阁还要舒服?”她感慨着,打量着屋里的陈设,“不行,回去我也把我院里的堂屋这样布置一下。反正到我院子里作客的都是年纪相仿的姐妹或朋友,大家随便得很。把屋子布置成这样,再舒服不过了。”

  她又指了指坐着的沙发:“你这椅子坐着舒服,没那么高,靠背也没那么累人。你找谁做的?到时候把木匠借我两天呗。”

  “成。你一会儿把他领回去也没问题。反正天冷,我们家现在也不做什么木工活儿。”

  这沙发,就是绥平伯府的木匠打造的。

  世家贵族就是这样。不管用不用得上,各类技术工种都得养着。比如木匠、花匠、泥瓦匠、绣娘、厨娘等等。

  窝在沙发上喝了两杯茶,萧若彤放下茶盏,看着对面的赵如熙:“有些话,本来这辈子我都不打算说了的。可今天你的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心境一下子开朗起来。这些话,我便想跟你说一说了。”

  赵如熙正在吃一块糕点,听到这话赶紧把糕点放下,表情眼见地严肃起来。

  “我……我看上了你三师兄。”萧若彤道。

  赵如熙:“……”

  她很庆幸自己刚才把糕点放下了,否则定然被噎得不行。

  她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萧若彤,旋即又觉得不意外。

  她一向不爱八卦,又觉得师兄们跟她就是单纯的师兄妹之间的情谊,大家的情份和关系更多的是靠师父来维系,其他的不要牵扯太多。因此她一直没向人打听师兄们的家事。

  除了康延年家的那位师嫂,其他三位师嫂她都没见过。三位师兄在她面前也从不提家事。

  直到上次在师父那里,她听师父和吴宗聊天,才知道吴宗虽娶的是岑颂的表姐,但岑颂的表姐早在五年前就病逝了。赵如熙拜师的时候,他就是一个鳏夫,膝下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一直无意再娶妻。

  这年头的人成亲早,他女儿即便十二岁了,他当时也才三十岁。两年过去,现在吴宗师兄的女儿已十四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那日就是康时霖关心吴宗女儿的亲事,赵如熙才知道吴宗师兄的鳏夫身份。

  吴宗相貌极为清俊,男人三十一枝花。三十二岁的他正是相貌显年轻、行事又十分成熟的年纪。从相貌来看,他跟萧若彤倒是般配。在性格上,吴宗是个能力很强、责任心也很强的人,为人极好。

  萧若彤能接触的年貌相当的外男不多,吴宗又这么好、这般出色,萧若彤在被家里逼婚的状态下会看上吴宗,还真不意外。

  不过吴宗有个十四岁的女儿,他家虽说也是世家,家世还可以,但似乎是一个大家族,也没分家。家里人口众多。他的年纪也比萧若彤大了七、八岁。这样的条件,估计镇南王妃看不上眼。

  镇南王妃一直对英国公世子卫铮背叛女儿的事耿耿于怀。要是萧若彤嫁的人跟卫铮差得远,她定然是不甘心的。

  “我师兄知道吗?王妃怎么说?”赵如熙问道。

  萧若彤摇摇头:“他们谁都不知道,我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起。便是我身边的云嬷嬷,也不知道我的心思。”

  赵如熙眨了眨眼,一时没有说话。

  “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师兄。你师兄的条件,想要娶哪家的小姐都不成问题。要是他有儿子,我还想让人问一问这门亲事。可他没儿子,这门亲事,我就张不开口了。”萧若彤道。

  “要是今天没受你书法的影响,这件事我会埋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说。可现在,我想争取一下。”

  她低下头去,叹了口气:“我娘又在催我的亲事了。”

  “那你……是想让我帮你去问问师兄吗?”赵如熙问道。

  萧若彤点点头:“如果你有机会见到他的话,麻烦你帮我问问吧。他要不愿意,我也死心了。跟任何人提这件事,都不好。唯有你能帮帮我了。”

  “行,两日后我去师父家时,就帮你问一问。”赵如熙道。

  她还是很希望能促成此事的。吴宗很好,萧若彤也极好。两人真的很般配。要是成了亲,一定会很幸福的。

  现在他们师兄妹各自有事要忙,都不往北宁跑了。康时霖年纪大了,去北宁车马劳顿的,现在还是冬天,路上有雪不安全,在康延年的要求下,康时霖早在赵如熙参加乡试前就辞去了北宁女子书院的先生一职。

  知道师父是爱动不爱静的,他们师兄妹四人便约好一旬去师父家聚一次。北画一派也时不时在京城搞点活动,康时霖倒也不太闷。

  两天后,正是他们师兄妹在康家聚会的日子。赵如熙决定那时候找个机会跟吴宗提一提此事。

  “你是什么时候看上我师兄的?”赵如熙八卦地问道,“是不是在北宁学素描的时候?”

  唯有那时候,萧若彤和吴宗才有所交集。否则平时他们连面都见不着。

  萧若彤点点头,脸色有些微红。

  “我其实跟他说话不多。我是看他对你特别好,事事都替你操心,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人。”

  赵如熙:“……”

  她要不要庆幸萧若彤没往歪处想,还看得到吴宗的好呢?

  “可不是。我师父叫他帮一帮我,他就很热心地帮我张罗了庄子,还把他的宅子借给我办培训班。我师兄是个好人。”她毫不犹豫地给吴宗发了一张好人卡。

  说完这话,她将点心碟子往萧若彤面前推了推:“来,再尝尝一个。这是我跟我家厨娘新研制出来的点心,味道很不错。你喜欢的话,一会儿带点回去。”

  她不想跟萧若彤再继续这个话题。因为她不知道吴宗对萧若彤是个什么想法,现在说什么都不妥当。

  要是在现代,她会鼓励萧若彤放心大胆地去追。可在这一个人的行为能影响整个家族声誉的时代,她根本不敢说这种话。当然,她也不可能泼萧若彤的冷水。所以还是别再谈这个话题吧。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两天后去帮萧若彤传达她的心意。

第541章 红娘赵如熙

  两天后,赵如熙去了康时霖家。

  “小熙,快来,看看你师兄这幅画画得如何?”

  赵如熙一到,就看到康时霖朝她招手。

  她连忙跑了过去。

  原来是龚城前几日画了一幅寒梅图,拿过来交作业。

  康时霖现在闲得没事干,又觉得三位男徒弟的成就比起女徒弟来差得有点远,就开始督促他们,规定他们一个月起码交两幅画作过来,大家一起鉴赏评价,期望他们在画画上有所进步。

  龚城和吴宗还好,这两人虽然也走仕途,衙门里的事也多,但好歹没扔下自己的画技,时不时也要画一画。

  吴怀寺可就苦逼了,他自打当上吏部尚书之后就完全没有闲情逸致画画了。他的画技是师兄妹四人中最差的一个。

  当初他也是因为绘画天赋比不上两位师弟,才在仕途上下功夫,立誓要比两位师弟的官当得大,这样才不堕了大师兄的名头。最后他也做到了。

  可没想到他在仕途上成功后还得回头来苦练画技,这对他来说简直太不友好了。

  赵如熙跟两位师兄点评了一番龚城的作品,自然都是赞誉之辞。

  龚城最擅长画花鸟花卉,原来在这方面也小有名气,但还称不上大师。

  可自从他学了素描之后,就好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