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263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做过了就有痕迹。

  虽然这些关系隐藏得比较深,但只要用心去查,还是能发现的。

  然后他就发现有一个主要将领跟太子有关联,另两个则跟三皇子、四皇子有关联。还剩一个是靠军功一步步爬上来的,出身低微,看似跟谁都没关系,倒像是跟傅大勇一伙的。因为他是傅大勇一手提拔起来的。

  可傅大勇罗列的名单里就有他,傅大勇在信里把他可疑的行迹和某些怀疑都写得清清楚楚。

  虽然没查出来这人跟谁有关系,但萧圪知道此人定然有问题。因为这种人羁绊少,是最容易被收买的。由于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关系,傅大勇向来把他当成心腹。他做坏事的机会也比其他三人要大得多。

  至于二皇子萧令谱和五皇子萧令衍,萧圪倒是没怀疑。

  傅家父子就是跟萧令谱、萧令衍一派的,萧令谱和萧令衍只会维护他们,不会坏他们的事。

  唯有其他几个皇子才有动机。他们趁此机会把傅大勇和傅云开干掉,斩断傅令谱和萧令衍的手臂,让他们失去夺嫡的依仗,是完全说得通的。

第547章 要不让位给小五?

  萧圪正在脑子里把各种问题都过一遍,就听张公公轻声道:“皇上,五皇子求见。”

  萧圪睁开了眼睛。

  想了想,他道:“宣。”

  不说萧圪现在心力交瘁很是疲惫,便是边关的事涉及到各位皇子,他现在就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儿子。按着平时,他是不会见萧令衍的。

  可萧令衍这一年多来,每个月都来见他一次,将拍卖行的分红给他,有时候还会把分红换成他十分喜欢的画或铺子等东西,说话做事都甚得萧圪的心。

  跟其他几个整日勾心斗角、觊觎他屁股下面这个位子的皇子比,卖相极好又满脸乖巧、还没有夺嫡野心、一心热爱赚钱的萧令衍就显得极为顺眼了。

  另外,一个月前四皇子也成亲出宫建府去了,现在皇宫里除了年幼的六皇子,就只剩了萧令衍一个人住在皇子所里。这让萧圪这颗老父亲的心一下子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他也越发珍惜与这个儿子相处的时光。

  因此萧圪还是打算见萧令衍一面。

  “父皇。”萧令衍进来,朝萧圪行了一礼。

  见萧圪满脸疲惫,他道:“儿臣一手按摩手法学得极好,母妃的失眠症都快被儿臣治好了。父皇要不要试试儿臣的手艺?”

  萧圪看了萧令衍一眼,又见四周都站着御卫和太监,再想想要是萧令衍谋害他,对萧令衍也没啥好处。

  他便点头道:“成,那你试试吧。”

  萧令衍让萧圪躺到软榻上,他坐到软榻一头,给他按摩起头部来。

  张公公等人都紧张地盯着萧令衍。

  萧圪这么疲惫,却不让太监给他按摩的原因,不是他们这些内侍不求上进,实在是皇上不允许别人在他头上动手脚。要是有人起了歹心,只需要用力一按,那皇上就没救了。

  这会儿也就是亲儿子、且有他们在一旁看着,皇上才放心让五皇子按摩。

  萧令衍在现代的时候,母亲时常犯头痛症,他就学了一手按摩手艺。穿到古代后,岑贵妃对他一片慈母之心,也有头痛失眠的病症,想起现代的母亲,他心里一软,便时不时给岑贵妃按一下。所以手艺并没有落下。

  这会儿萧圪被他按得极为舒服,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萧令衍见状,悄悄停了手,朝张公公等人做了个嘘声的手势,让人拿了毯子来,盖在了萧圪身上。

  这一觉萧圪睡得极为香甜,再睁开眼时,已是第二日上朝时辰了,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

  “嘿,这小子,还真有几手。”他对换值过来的谢公公笑道。

  “五殿下心地纯良,对皇上一片孝心。”谢公公附和道。

  “唉,朕的几个儿子里,大概也只有他不觊觎朕身下的这个位置了。”萧圪道。

  他做皇子多年,做皇帝也多年,看人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他知道看人不能看表面。

  比如他的四儿子,因为母妃地位的关系,存在感极低,似乎没有夺嫡之心。但萧圪却知道他只是隐藏起来了而已。

  他最弱,所以不敢表露出来,唯恐被皇兄们发现,第一个把他除去。

  这种明明很想要,心里又十分怯懦,把自己的心思深深藏起来、等待时机跳出来咬人一口的心机懦夫,他是万分看不上的。

  所以他最不喜欢的便是四儿子。

  他之所以喜欢三儿子,虽然有谨妃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那孩子大概是没受过什么压抑,所以喜怒就表露在脸上。他对于皇位的觊觎,是明明白白表露出来的。他是正大光明地想要竞争。

  至于太子,那不必说,明明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萧圪对这个也曾寄予厚望、精心培育过的儿子很是失望。

  自打太子的母后去世,太子就疑神疑鬼,再也不相信他这个父皇,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是被谨妃那个女人操控来害他的,对他极为防备。

  无德,无能,不能善用手下,不能明辩是非,说的就是太子。

  二儿子萧令谱,虽然性格极为沉稳,有勇有谋,是他几个儿子中最适合做皇帝的一个。但他身后有岑家,他即便没野心,也要被岑家推着往前走。

  现在大晋朝建国已久,世家林立,盘根错杂,已到了束缚皇家的地步了。

  萧圪是绝对不允许岑家成为后族的。到时候他不知道天下到底是姓萧,还是姓岑。

  所以几个皇子里,他最属意的便是三皇子。

  他不反对几个皇子争夺皇位。身为皇子,如果连对权力的欲望都没有,这种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他承担不起皇帝所需要承受的长年高强度的劳累,挑不起压在身上的重担。他会偷懒,会逃避,因为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皇子们明争暗斗,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皇子们以边关十万将士的性命做文章、以大晋的安宁做伐子,这就完完全全触碰到了萧圪的底限。

  只要查清楚这些皇子真的收买了边关将领,在这件事里做了手脚,萧圪觉得,这些皇子就可以出局了。而如果二皇子萧令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不妥当,他也会让他出局。

  五皇子没有野心,只是因为他有兄长,也因为他生性纯良。

  萧圪想,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让位给五皇子也不错。至于岑家,为了儿子和萧家的江山,他可以做一回昏君与暴君,在临死之前将岑家的家主和几个厉害人物杀掉。如此,岑家也就威胁不了他家小五了。

  思索停当,萧圪轻舒了一口气,洗漱之后用了些点心,便去上朝。

  下了朝,他没有像往日那样,直接宣大臣觐见,而是宣了萧令衍进来,问他道:“你昨晚那么晚求见,所为何事?”

  萧令衍跟萧圪相处一段时间,也摸清楚了他的脾气。

  萧圪喜欢说话做事干脆利索、能力强的人,最讨厌遮遮掩掩、唯唯诺诺的行径。

  他直言道:“儿臣见大臣们在朝堂上争执不休,各派势力都想派自己人送粮草去边关。其用意如何,想来父皇心里跟明镜似的,无需儿子臣多言。儿臣无私心,只想让粮草能平安送到边关,也想让人把边关之事查清楚明白。所以儿臣斗胆,想跟父皇举荐一个人去边关。”

  “哦?举荐谁?”萧圪感兴趣地问道。

  “大理寺卿张常慎。”

第548章 定下人选

  萧令衍道,“此人从来不站派系,刚直清正,一心效忠于父皇您。他查案又极厉害。想来去了边关,那些魑魅魍魉一定会现出原形。”

  萧圪问道:“可他是大理寺卿。他这一走,大理寺那一大档子事,谁来管?”

  这几日趁着筹备粮草的功夫,各派大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自己的那方利益使尽浑身解数,想往把自己这方的大臣塞进去做领队,运送粮草,调查情况。太子、三皇子、四皇子的这方的人尤其如此。

  萧圪静静看他们表演的同时,也在思考派谁去边关最好。

  那三方的人肯定得派去的,每方都得派一个人。不派的话怎么能看得到他们接下来的精彩表演呢?

  但萧圪清楚,想要保住边关十万将士的性命、保住边关不被攻破,派去边关的领队必须是保皇党,要不偏不倚,还得服众,能力超强。

  这样的人他心里虽有几个备选,但临到决定的时候又怀疑他们是否已暗地里被各派势力所收买,或在临行出发前被人许以重利或威胁,因此他对人选一直决断不下。

  眼看着粮草已备齐,送粮队伍出发在即,人员一直决定不下来,萧圪愁得都睡不着觉。

  他的那些好儿子能够为除去二、五皇子而置十万将士的性命于不顾,就有可能做手脚让这些粮草不能送达。这可关乎十万将士的性命和边关安宁,出不得半点差错。

  张常慎此人,他自然也考虑过。

  此人性格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因为能力极为突出,且具有不可取代性,因此他对各派来收买自己的势力都不假辞色,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派他去,萧圪十分放心。

  但这一去就是几个月。他这一走,大理寺就群龙无首,闹出乱子来就没人能收拾得了。

  因此他十分犹豫。

  萧令衍道:“大理寺右寺丞吴宗可以胜任。”

  萧圪皱起了眉头:“这怎么可以?”

  京城的官儿虽多,吴宗虽只正五品,在上朝时都排队伍末尾、没什么话语权。但张常慎也才正三品,吴宗在大理寺里也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了。

  对于各衙门有能力的人,萧圪是心里还是有数。再加上吴宗是康时霖的三徒弟,他对吴宗自然有印象。

  那是个十分有能力的年轻人,而且颇有张常慎的风范。张常慎对他也极为看重,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

  但吴宗还是太年轻;最重要的是他前面比他级别高的上司——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和大理寺右少卿还杵在那儿,张常慎即便离京,也轮不到吴宗去掌管大理寺。

  否则他也不用那么愁了。

  “父皇原来应该也考虑过派张大人去边关吧?为什么没能决定下来?无非是两位大理寺少卿担不起大理寺这一摊子事儿。咱们大晋做官虽也讲究资历,但更多的是讲能力吧?尤其是大理寺那个地方,可容不下尸位素餐之人。”

  “左右少卿能力欠缺,只是因为他们家族在朝堂上势力强大,才占据高位多年。大晋是咱们萧家的天下,可不是他们世家能左右的。以前倒也罢了,现在要派张常慎出去,他们又担不起事儿,那必得让其中一位给吴宗让路才行。”

  听到这话,萧圪苦笑起来,点着萧令衍道:“你呀,还真是个孩子。你以为我愿意被人挟持?大晋江山是咱们的没错,但世家当年建天下时出了许多力,现如今经营多年,盘根错杂,岂是说罢免就罢免的?”

  “不罢免。可以调任嘛。明升实降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左少卿唐观明年纪也大了,都五十几快六十岁的人了,精力不济,出门办案早已力不从心。父皇给他升个一级半级的,想来他也没意见。”

  萧圪皱眉深思,点了点头:“行,你说的我会考虑。要是没什么事,就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萧令衍毫不拖泥带水,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

  他走后,萧圪没有立刻宣在外面等候多时的大臣觐见,而是一个人在大殿里思索良久,这才宣人进来。

  不久之后,张常慎就被皇上召见,旋即就传出消息,他被钦点为钦差,带领几个大臣和五百御林军,去边关送粮草。原大理寺左少卿唐观明调任礼部,左寺丞吴宗升任左少卿,代管大理寺。

  这个结果虽然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边关出了那么大的事,皇上不可能不怀疑什么。派张常慎这种中立而又能力强的人去边关送粮兼调查情况,很是正常。

  至于大理寺,谁能力强,谁只是因为家族和资历的缘故占着高位,大家也清楚。

  皇上这样安排,很合情合理。

  唯有几位皇子焦躁不安。

  张常慎原来在大理寺,都是个油盐不进的人。皇族宗室或官员谁犯了事,不管谁来说情,他都能给撅回去,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要是给他使绊子或威胁于他,他只会把那人判得更重,绝不会低头。

  他要是去了边关,以他的能力,是一定能查出什么来的。到时候他们做过的事,岂不就暴露了?

  “要不,咱们把张常慎给……”太子的幕僚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