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03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她道:“伯母说的哪里话?我怎么会埋怨伯母,感激还来不及呢。对了,五妹妹也到了年纪了,伯母有没有打算也在新晋进士里替五妹妹挑一个夫婿?”

  “不用了。我不会在新晋进士里挑。”赵如熙道。

  赵如蕊哪时关心过她?说这话时她怀着什么小心思,打量别人不知道呢?

  朱氏看了赵如蕊一眼,心里着恼,完全不想再搭理她了。

  她道:“行了,你们先回去吧。这些事以后再说。”

  赵如语嫌赵如蕊丢二房的脸,拉着她道:“走了走了。”

  赵如蕊得了准话,倒也没再纠缠,跟几人一起离开了。

  朱氏见女儿也想趁机溜走,连忙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你先别走,坐下,说说昨天送帖子的那两人的事吧。”

  她可是听门房说了,那位段琛可是一位长得极好的年轻男子。一个年轻男子,亲自上门来给赵如熙送拜帖,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家里这位小祖宗倒好,直接把人给撅了回去。

  她都不知道赵如熙到底想嫁个什么样的人。

  “能有什么说的?家里没男人,我要是接受了他们的拜访,不知道被人说多少闲话。在殿试前传出不好的名声,你觉得合适吗?”赵如熙无奈道。

  “你的亲事,你到底是个什么章法,你跟我说说,我这心里也好有个底,也不至于有个风吹草动的就心里嘀咕。”这一回朱氏不那么好糊弄了。

  赵如熙想了想:“明年,我一定替你把女婿给领回来。”

  朱氏:“……”

  “行了,我回去歇息了,早上累死我了。下午还要费神呢。”赵如熙趁着朱氏愣神的功夫,脚下抹油,溜得飞快。

  “哎,你等下。”朱氏回过神来,就只看到了女儿消息在门口的背影。

  想想下午赵如熙还要费神去应付皇帝和诸位大臣、进士,她只得作罢。

  “你说,她是不是瞧上谁了?”朱氏问周嬷嬷道。

  周嬷嬷自然也看出来了,但她不能顺着朱氏的话说。

  她道:“夫人,就算姑娘瞧上谁了,那也没事。姑娘心里有主意着呢。姑娘的才华是最顶尖的,容貌又这么出色,什么样的人能入她的眼?那指定不能差了。所以呐,您就放宽心,等着姑娘领姑爷回来吧。”

  反正她是看出来了,姑娘的主意那叫一个正啊,基本就是说一不二。就算她挑的女婿朱氏不满意,那又如何呢?完全改变不了姑娘的想法。

  姑娘本来就不是吃绥平伯府的饭长大的,人又有本事。她这回来才两年,给绥平伯府带来了多少好处?老爷那官儿全靠着姑娘呢。

  夫人要是反对她的亲事,不光起不了作用,反而把母女关系弄僵,何苦呢?反正姑娘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总不能寻一门不靠谱的亲事,把自己给害了吧?

  与其瞎操心,不如放宽心,只等着看结果。

第630章 州同知

  见朱氏还想再说什么,她便将这些思量跟朱氏说了。

  朱氏听了,叹了口气:“你说的对。那熙姐儿的亲事,我就不操心了。”

  说是这么说,但朱氏自己和周嬷嬷都知道,不操心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谁叫她们是母女呢?

  ……

  第二天下了早朝了,三院六部的九位大臣被萧圪留了下来,并都赐了座。

  “大家看一看这些新晋进士的官职安排。”萧圪的下巴朝吴怀寺扬了扬。

  吴怀寺就将手里的分配方案递给了离他最近的齐虚谷。

  他们几人是按吏、户、礼、兵、刑、工的顺序坐的。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则排在他们后面。

  朝廷不可能一下子安排一百多个进士的职位,只需要安排二甲进士这三、四十个人。一甲不用安排,直接进翰林院做庶吉士;三甲即赐同进士出身的,要看排名,也要看哪里有没有缺。

  就算有空缺,三甲进士大多数去的都是偏远地区的教谕之类的官职,九品或无品。如果没有空缺,那就等着年终或明年有官员致仕,空出位置来,再替补上。

  也就是说,一甲、二甲是稳稳地有官做;三甲就是替补,有官做也只能做最小的官,能往上爬的几率也小很多。

  齐虚谷对这个进士的安排名单兴趣缺缺。他户部不缺人,就算缺,他也会挑像赵靖立这种在算学上有天赋的人进去。这些进士四书五经背得熟,但算学功底还不如赵靖立,他要来何用?

  他倒是想要赵如熙呢。就算赵如熙表示想外放,被录在了二甲他仍还能争取一下,毕竟官员任职还得听皇上和朝廷的调度,进士自己没得挑选。

  可现在赵如熙直接取了状元,那是要进翰林院、被当成皇上的的秘书来培养的,他可没那个胆子跟皇上抢人。

  没有了赵如熙,其他人他看不上,因此他都不愿意让新人进户部来。

  他象征性地往名单上扫了一眼,就打算递给礼部尚书,可手刚往礼部尚书的方向递过去,他就又缩了回来,瞪大了眼睛往名单上瞧。

  他猛地抬头,看向吴怀寺,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怎么回事?状元赵知微不进翰林院当庶吉士,你让她外放?”

  吴怀寺无奈地看着他。

  这老家伙,真是倚老卖老。他明知这位名单肯定是先得了皇上的首肯,才会让他们再讨论。齐虚谷不敢向皇上发难,就来责问他,还真是个老狐狸。

  他道:“赵知微自己提出,想要外放做官。皇上考虑之后,觉得年轻人想要体验民生疾苦,值得肯定,就满足了她这个要求。”

  说着,他满含深意地看了齐虚谷一眼。

  齐虚谷看看萧圪,忽然反应了过来。

  是了,翰林院说白了就是皇上秘书处,衙门就在皇宫的前殿。赵知微作为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整天呆在皇上身边,皇上又特别欣赏她的才学,到时候皇上会不会起别的心思,要把她纳入宫里做妃子?

  赵知微才高八斗,多少代才出了这么一个惊才绝艳的人。最后却成了皇上后宫里众多嫔妃中的一个,整日跟妃子们勾心斗角,争风吃醋,这简直就是把她整个人给糟践了。这是整个大晋的损失。

  所以这个庶吉士,赵知微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

  而她提出外放,不愿意做庶吉士,也算是向皇上表明了心迹,不愿意做皇上身边的女人。

  大概皇上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无意做这个历史的罪人;他又是真正爱惜赵知微的才华,这才录了赵知微做状元,却又随她的心愿,允她外放。

  自己在这里瞎嚷嚷,不光害了赵知微,也会惹皇上不高兴。实在是欠妥当。

  都怪刚才开了小差,一时没反应过来,嘴巴比脑子快。

  他连忙给自己找补:“原来是这样啊。那挺好,挺好的。年轻人,是确实多多下去体验一下民生疾苦。只有知道这一点,才会知道怎样做官,才知道做怎样的官。”

  他将名单塞到礼部尚书手里,站起来对萧圪施了一礼:“臣对此名单无异议。”

  萧圪看他一眼,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齐虚谷心里滴汗。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听到这番对话,大家心里都明白赵知微的安排是怎么回事了,当然不会再踩雷区。除了有三个衙门因为下面有空缺,点名要了一两个同进士外,其他的都没意见。

  其实他们要安排哪些人进自己衙门,早就私下里跟吴怀寺打过招呼了。不会拿到这里来当着皇上的面说。

  反正进士都得安排职位。只要对朝廷、对整个衙门都没什么影响的,吴怀寺也会给他们行方便。当然,他私下里禀不禀告给皇上听,除了皇上,可就是谁也不知道了。

  水至清则无鱼,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要不过份,萧圪也会顾及到这些臣子的难处,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会儿萧圪看了看大家点的人都没大毛病,人数也不多,便也都允了。

  最后这个名单就定了下来。

  赵知微身为状元,按规矩天然地起点就比别的进士高,直接就是从六品。榜眼是正七品,探花是从七品。其他的进士都是八品、九品。

  所以赵知微直接派了安州省临江府南阳州同知。

  大家对名单无异议,就都退了下去。

  “张爱卿,留步。”萧圪叫住了张常慎。

  等其他人都出去了,他才道:“吴宗在大理寺呆的时间够长了,他自己也有意外放。现在安州省临江府有缺,臣想安排他去做临江府知府。爱卿身为他的直属上司,有什么想法?”

  “臣没意见。”张常慎赶紧道。

  他也是十分赞成吴宗放外任的。

  他也是四十几、快五十岁的人了,干他们这一行,对身体和精力的要求都很高。近两年他渐渐感觉身体吃不消。过几年,他总是要致仕的。他希望吴宗能接他的班。

  可大理寺卿是正三品,直入内阁,吴宗没有外任经历,就没办法爬到这个位置上。到时候朝中觊觎这个位置的人必然用这个短板来攻讦吴宗,不让他坐上这个位置。

第631章 各方反应

  现在趁他身体还能顶得住,他希望吴宗能放外任,去做几年官。

  而吴宗从正五品提到正四品直接跳了一级,也才半年的功夫。按着京官放外任往上提半级至一级的惯例,升至从三品或正三品,他就升得太快了,到时候又要惹来朝臣们的非议。

  现在吴宗从正四品的京城,放到外面去做正四品的知府,任谁也提不出半分意见。原先那两个大理寺左寺丞和右寺丞,也应该消停了。

  况且,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赵知微就安排在了安州省临江府南阳州做同知。

  张常慎看了吴怀寺的一眼,觉得吴怀寺对他的师弟、师妹也算是用心良苦,煞费苦心了。

  “爱卿觉得谁来顶替吴宗的位置合适?”萧圪问道。

  张常慎拧着眉,一时有些为难。

  除了吴宗本人,谁他都觉得不合适。

  “不急,你回去想想吧。想好了再跟朕提。”萧圪道。

  他转向吴怀寺:“吴大人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提一提。”

  “是。”张常慎和吴怀寺朝萧圪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出了大殿,张常慎对吴怀寺道:“吴大人,大理寺内并无适合顶替吴大人位置的人。如果吴大人觉得哪位地方官员能胜任此位置的,可以提回京来任此官职。”

  把这个人选交给吴怀寺来斟酌,他觉得最为合适。

  毕竟吴宗下放后还要回来的。一旦提上来的这人太过能干,或是太有背景,到时候占着这个位置不放,非得等他致仕来做这个大理寺卿,那么吴宗回来就没有位置了。去别的部也不一定合适,那就失去放外任的初衷了。

  所以,提谁来做这个左寺丞,就得好好斟酌一番。

  “多谢张大人。”吴怀寺自然明白张常慎的意思。

  张常慎这是给他和吴宗都卖了一个人情。

  这也是准备致仕的官员常规的做法了。自己致仕了,官途就走到了尽头。这时候就得卖人情给别人,好给自己的子孙留条后路。

  吴怀寺、吴宗还年轻,他们今天承了张常慎的情,待张常慎的儿子在官职上有什么难处,或他孙子以后考上进士派官,就能得到吴怀寺和吴宗等人的帮助。

  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新晋进士官职的任命名单既定,很快就张贴公布了出来。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