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11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但现在时间紧急,没功夫这么周转迂回,萧令衍和赵如熙就直接简单粗暴地把这两男一女塞地了队伍里。

  除了周春、马胜这几个知道萧令衍存在的知情人,对外,他们都说这三人是从小桃庄挑出来的庄奴。

  老夫人和朱氏对赵如熙向来放心,恨不得她多带些人上任。因此对于三人的来历一点也不怀疑。其他下人更没有怀疑。因为赵这两年赵如熙从庄奴里挑了不少人出来做事,不过那时挑的是白鹭庄的人,而非小桃庄的。

  ……

  大晋这十几年来没有大灾难,苛捐杂税也不重,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加上萧圪对于治安这一块也抓得甚严,因此拦路抢劫者并不多。

  赵如熙一行人几十人,老夫人和朱氏在赵如熙的提议下都换下了华服,摘下贵重首饰,扮作中等人家;高卫强、马胜等人守卫又严,因此倒也没有宵小来打她们的主意。

  周春原先就来往于姑苏,买宅子置产业,后来又送赵元勋过来。对于这一路上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把一路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张驰有度。

  一行人慢慢行来,在路上走了五天,到第五天的下午,终于进了姑苏城。

  “母亲。”赵元勋早已在城门口等着了,见着绥平伯府的一队人马,连忙上前,对着刘全骑马跟着的一辆马车唤了一声。

  他最是担忧母亲年纪大了,又养尊处优,经不起奔波劳累,在半路病倒。

  车窗的布帘被拉开,露出老夫人红光满面的脸来。

  “熙姐儿改造了马车,坐起来一点儿也不颠簸,我上了车就睡觉;她那个管家周春又着实能干,一路安排得妥妥当当。我都没受什么罪。”老夫人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见母亲神采奕奕,丝毫不露疲惫的样子,赵元勋放下心来。

  一行人进了城,到了赵府,老夫人看着那处宅子,也惊诧不已,转头对赵如熙道:“这宅子,花了多少钱?”

  “一万两银子。”赵如熙心虚地道。

  说完她又赶紧补充:“这里是姑苏,又是这样的地段,宅子又好,占地也广,其实照平常的价钱,一万两根本拿不下来。这不我三师兄在大理寺吗?你们也知道他们那衙门……咳,时不时要处理一些庄子、宅子,我师兄问我,我手头又正好有钱,就把它买下来了。要是咱们不住,租出去,或是转手卖了,也能赚上几千两呢。”

  她这么一说,大家就信了。

  大理寺经常发卖罪官的房产田地。赵如熙在北宁的那个庄子,就是这么来的。

  以吴宗在大理寺的地位和他跟赵如熙的关系,替她在姑苏张罗一处宅子还真不是问题。

  赵元勋道:“情况还真如熙姐儿所说的这般。这处宅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在只要放出风去,一万五千两银子,随时能卖出去;如果不着急,慢慢等买主,遇着喜欢这地方又不差钱的,一万七、八千都没问题。”

  “哎,咱们家能过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枯木居士。要是没有他收熙姐儿为徒,熙姐儿再能干,也站不到现在的高度。”老夫人感慨道。

  一行人刚到大厅里坐下,就有下人来报:“伯爷,张大人派人递了拜帖,说要给老夫人请安。”

  “母亲,您舟车劳顿,不如我推了,让他明日再来?”赵元勋道。

  听到这话,赵如熙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

  相处这么久,她对便宜老爹的个性早已十分了解了。

  赵元勋因为自幼体弱,能力和才华也不出类拔萃,再加上相比起他这个嫡长子,亲爹更喜欢庶出的三弟,有意无意冷落他,这养成了他微微有些自卑的性子。

  表现出来的,便是谦逊。他从不要强,待人温和有礼,完全没有攻击性。

  可现在,他对于自己的上司,却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

  看来这段时间赵元勋在姑苏府做得不错,至少他的上司是让着或巴结他的。否则不会让赵元勋变成这样。

  “不用不用。我一点儿也不累,你让他进来。人家好心好意来看我,哪能这样怠慢?”老夫人赶紧道。

  她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儿子得罪上司。

  “娘说的对。你怠慢张大人,影响的可是咱们熙姐儿的名声。要是别人说咱们状元眼高于顶,看不起人,那可就糟了。”朱氏道。

  赵元勋一听这话,一迭声地叫人去给张顺回话。

第647章 名单

  没过多久,张顺就来了。

  本来他来,只到正院来给老夫人请个安,朱氏和赵如熙这些女眷是避而不见的。可赵如熙身份跟以往不同,她不再是赵元勋家普通的女眷,而是官场上的人。所以她留在了老夫人身边,跟着赵元勋一起接待了张顺。

  张顺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带了个年轻人。

  看到这情形,赵元勋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来。

  张顺给老夫人问了安,道:“这是我侄子张昭德。我大哥听说我要来张大人这里,便央求我带了他来,向赵状元请教一下学问。如有唐突之处,还请海涵。”

  老夫人看到张昭德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又看到儿子脸上不大好看的情形,心里多少猜到了张顺的用意。

  自打赵如熙成为了绘画宗师,绥平伯府就没平静过。

  当时赵元勋还在京城,于是隔三差五地就有人带着自家子侄到绥平伯府来拜访,还透露出结亲的想法。有些则是女眷上门,跟老夫人和朱氏说些有的没的,目的就是想娶赵如熙为儿媳妇或侄媳妇。

  老夫人和赵元勋、朱氏开始还挺有兴趣,觉得如果有好的人选,也可以留作考虑对象,到时候再找机会安排赵如熙跟对方见见面。万一熙姐儿也看上对方了呢?

  谁知道他们看来看去,就没看中一个比自家熙姐儿更出色的。甚至一些阿猫阿狗都上门,还没有半点自知之明。

  再思及赵如熙说的不考虑亲事,他们干脆就淡了心思。不是很熟悉或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就找理由婉拒,连见都不想见。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虽然不变,但眼眸里的热情却淡了下来,道:“张大人说笑了。您是进士,有您的教导,令侄在学问上哪里还需要向别人请教?”

  “况且我家熙姐儿是个小姑娘,虽侥幸中了状元,却也不敢给别人指点文章的。世人对女子向来轻慢,有人要是打着请教文章的借口来毁我家熙姐儿的声誉,传出不好的谣言,那就是打皇上的脸。我们只能谨言慎行。张大人自不会如此,想来此言也只是客气话。但该解释的,我们还是得解释清楚,以免发生误会。”

  “哈哈哈,是我们唐突了,实在对不住得很。”张顺干笑几句,“赵状元是新科进士,比所有人都厉害,大家都想着向她请教学问,倒忘了她是个女子。”

  他向老夫人笑道:“有这么出息的儿孙,老夫人您老有福气啊。”

  “哈哈,托昌明盛世的福,托皇上的福。”老夫人也开始跟他打“哈哈”。

  张顺今天来,除了想把跟赵家的关系维系得更密切一些,最好将侄儿推销出去外,还想打探一下赵如熙的外任地。

  他当时可是给过一个名单给赵元勋的。也不知这份人情落到实处没有。

  他向赵如熙道:“赵状元既中了一甲,是留在了翰林院了吧?”

  “没有,我请求外放了。”赵如熙笑道。

  “啊?”张顺做出吃惊的样子,不过立刻就朝赵如熙竖起了大拇指,“赵状元果真与大家不同,心系百姓,愿意了解民生疾苦,是我辈之楷模。”

  “张大人过奖了。”赵如熙微笑。

  “不知赵状元放了哪处的外任?”张顺问道。

  说着,他还看了赵元勋一眼,让赵元勋想起了张顺给他的那张名单。

  赵元勋也看向了赵如熙。

  他只收到赵如熙考上状元的喜讯。至于赵如熙派官的事,因为时间紧,她们很快就来姑苏,朱氏便没有再派人给赵元勋说。

  赵如熙放外任的事,还是朱氏派人提前报信,让他出城迎接老夫人的小厮说的。张顺当时在衙门,也听到了。

  至于赵如熙外放了哪里,赵元勋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张顺给他的那张名单,他早就托人送回京城了。也不知道赵如熙运作得怎么样了。

  赵如熙道:“安州省临江府南阳州任州同知。”

  张顺和赵元勋齐齐一愣。

  这地方,可不在张顺给的那个名单里。

  赵元勋就有些着急,问道:“当初我曾叫人送回去一个名单,上面都是张大人的同年或同窗。他不光深知他们的为人,有这层关系在,还能关照你一二。这南阳州没在名单里吧?”

  “爹您真会开玩笑。派官是皇上的事情,哪能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再说,我是状元,官居从六品,地方上能合适我这个品阶的本就不多,我还不能马上做一地的主官,须得从辅官做起,也就是州同知最适合我了。”

  赵元勋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的话不妥当。有些话自家说说还好,现在当着张顺叔侄俩的面说,那就不恰当了。被人传出去,定有人说他们赵家想做皇上的主,或有御史弹劾吴怀寺,给吴怀寺招黑。

  “是是是,爹这也是关心则乱。”赵元勋说着,摇摇头,苦笑道,“你不知道,当初一听你考上了贡士,我就担心你去做地方官时有人欺负你,完全乱了分寸。”

  “哈哈,赵状元,你爹这是关心你。”张顺笑道,“也是他愁眉苦脸地跟我诉苦,我才写了一张名单安慰他,当不得真,当不得真的。派官之事,自然是皇上派到哪儿就是哪儿,派谁就是谁,咱们自然一切都听朝廷的安排。”

  他是个人精,一听赵如熙这话风,就赶紧接话,把大家都撇清,也顺便表明态度——他跟赵家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那名单还是他给的呢。他绝对不会把刚才赵元勋说的话泄露出去的。

  说完这些,他不由看了自己侄子一眼。

  窥一斑而知全豹,赵如熙一张嘴,他就知道这是个厉害的,绝对不是个普通的小姑娘,政治敏锐性比赵元勋还要厉害。

  不过也是,没有这水平,也考不上状元。要知道乡试、会试是最公平不过的考试了。殿试虽然看脸,但也是以会试为基础的。而且皇上绝不会让一个草包当状元。

  跟赵知微相比,自己这个侄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第648章 到南阳

  想到这里,他收起了一切小心思,笑着对老夫人道:“你们远道而来,风尘仆仆,我就是来给老夫人请个安,不多打扰您老了。您歇着,我们告辞了。”

  说着,他领着侄子站起来,行礼告辞。

  “此时还没下衙吧?行了,你也上衙去,我们不用你在家里陪着,走吧走吧。跟张大人一块儿回衙门去。”老夫人见张顺离开,便把儿子往外赶,完全没有刚刚见面时的那副慈母样子。

  赵元勋无奈地出门,回衙门做事去了。

  晚饭的时候他回来,赵如熙便问起他在衙门里的情况。

  最后她无奈地发现,自家的便宜老爹估计才是男主,这完全是躺赢啊。

  看,他打小出身于侯府,小小年纪就成了世子。长大后娶了朱氏这么个好妻子,家里家外朱氏都替他打理得妥妥帖帖的。等到赵如熙回来,他沾了赵如熙的光做了官,在大理寺有张常慎和吴宗罩着,根本没吃什么苦头。

  等到外派,张顺为了巴结他,对他也是关心备至,什么都替他想到了。他空降到这里做地方官,根本就没吃过新人常吃的苦头。

  总之,这辈子他实在是命好。

  赵如熙到姑苏来还想跟赵元勋学习学习呢,见这样子便打消了念头。她也不想跟张顺这种爱钻研的官员接触,干脆带了马胜在街上和郊外四处走走。

  周春在姑苏歇了一天,就去南阳去了。

  赵如熙在姑苏城不光有宅子,还有一处庄子。这庄子也是萧令衍替她置的,地段极佳,全是上等良田,外带一个有一百三十七户庄户的庄子,属于拿着钱也买不到的地方。

  不过这庄子一直是萧令衍的一个暗卫在打理,连同他自己的庄子一起。每年送到京城的收益并不少,比白鹭庄的收益高出一倍有余。

  既如此,赵如熙并不打算去庄子上看。她四处走走,只是单纯地想了解一下江南这边的经济和农业种植情况。

  张顺自打知道赵如熙的厉害后,就没再起幺蛾子,每日老老实实上衙。原先跟朱氏走得极近的张夫人只来赵府给老夫人请了个安,得知赵如熙不在家里后就告辞了,也没敢多做什么,担心惹得赵如熙不快。

  “祖母,娘,我想早点去南阳。”赵如熙对老夫人和朱氏道。

  朱氏拿茶盏的手一顿,诧异地望着赵如熙:“不是说在这里住十天吗?怎么去那么早?”

  “在这里也没什么事,不如早些去,我也好早些了解那里的情况。”赵如熙道。

  “就让她去吧。她心里掂记着事儿,在这里也住不安然。”老夫人道。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