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320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蔡耀宗没有说话,心里悔得肠子都青了。

  要是他不想给赵如熙一个下马威,欺负人家是个年轻小姑娘,当初就应该让出些不关紧要的事务给赵如熙管;要是他不拖延时间,前两天就直接把卷宗和账目交给赵如熙,没准赵如熙就来不及请帮手了。

  现在倒好,他拖延这两天,正好让赵如熙从京城把帮手请来。

第665章 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他深深叹了口气,问道:“现在怎么办?”

  陈康摇摇头。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俱都一筹莫展。

  他们早已把赵知微得罪得死死的,这会儿跑过去跟赵知微和解,拍康时霖和甘纶的马屁,还来得及吗?

  陈康想了想道:“总得试一试。你是太子的人,如果赵大人不想得罪你,只要你先低头,想来她也不会为难你。”

  “试?怎么试?”蔡耀宗烦躁地道,“闹成这样了,我还能拿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务糊弄她吗?盐、粮拿得拿出一项来给她管,才能显出诚意。你觉得我拿哪一样好?”

  陈康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大晋的盐政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商专卖制度。南阳虽不产盐,但得到衙门批准的盐商从盐产地把盐运过来后再转卖出去,这一倒手,利润极为可观。

  而这些专营此项的盐商都是他跟蔡耀宗从众多竞争者里挑出来的,每年都给他们孝敬极为丰厚的钱财。

  一旦蔡耀宗把这一项交给赵知微,以赵知微这厉害的手段和咄咄逼人的性子,定然会牢牢勒住这些盐商的脖子,让他们不得不倒向她那边。到时候他跟蔡耀宗每年的奉供没有了不说,赵知微拿着往年的账目查出不妥,进行要挟,没准还要他们把往年吞下去的钱财给吐出来。

  盐是专营,没有竞争,又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利润极高,所以这一项是万万不能让出去的。

  至于粮,因为南阳是土地肥沃,是大晋的产粮之地,每年收粮、卖粮,他和蔡耀宗能从中赚取大量的利润,那些里长也会孝敬巴结他们,他们想办什么事,一呼百应,既有钱,还有权。让他们把这一块给赵知微,也很舍不得。

  想来想去,陈康道:“要不还是给粮吧。”

  赵知微初来乍到,就仗着她的背景深厚在衙门嚣张跋扈,让刘宏宇和李利都倒向她那一边,那是因为他们这些朝廷命官受朝廷和京城权贵的辖制。

  可南阳这里的富商、乡绅、里长就不一样了。他们跟京城权贵八竿子打不着。只要他们不犯法,吴怀寺和吴宗想治他们也没办法。他们反而不怕赵知微。

  赵知微这种清高自傲的贵族小姐,跟那些商人、庄稼汉根本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想让富商、里长们认可赵知微,愿意服从她的管理,每年顺顺利利地交赋税,那简直不可能。

  粮食牵扯的人和事比较广,跟当地富商、乡坤和百姓都有关系,因此其中的猫腻和道道极多,搞不清楚这些道道的人不光没办法获取利润,没准还要惹上一堆麻烦。

  富商、乡坤、里长能为上官所用,反过来也能给上官添麻烦。只要他和蔡耀宗私底下扇动扇动,这些人闹上一闹,不按时按量交赋税粮食,就够赵知微喝一上壶的。

  到时候,赵知微不能按时收够粮税,只能老老实实把粮这一块再还给蔡耀宗。

  所以,权衡利弊,不如把粮这一块主动交给赵知微去管。

  陈康把他的这些想法跟蔡耀宗说了。

  蔡耀宗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陈康的想法,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我去跟刘大人说,让他从中调停?”他道。

  陈康点点头:“刘大人应该也不想看到你跟赵大人相斗。”

  蔡耀宗立刻起身,跟着陈康一起出去,就看到几个面生的人抬着两个柜子模样的东西走进院子来。

  刘宏宇和李利站在廊下,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柜子。

  蔡耀宗见几人抬着柜子进赵如熙的屋里去了,他问刘宏宇道:“这是什么东西?”

  刘宏宇神情微妙地道:“保险柜。”

  他抬了一下眼皮,看了蔡耀宗一眼:“你们不是说卷宗和账目十分重要,不容有失吗?赵大人专门从家里搬了两个保险柜来放置这些东西。”

  蔡耀宗:“……”

  陈康:“……”

  这保险柜老贵了,京城权贵几个几个地往家里搬,但地方上的官员,因为它贵,家里也没有多少贵重东西要放的,因此买的人极少。倒是富商们买的多。

  蔡耀宗和陈康贪了这么些年的财物,家底子是有的。但蔡耀宗得的钱财有一半都交到了太子那边去。陈康掌管着黑白两道,钱财不缺,但手底下跟着吃饭的人不少。他以一个典吏的身份维持现在的局面不容易,收到手的钱多,撒出去的也不少。

  因此两个人都舍不得花钱。

  为着手里那些见不得光的账目,好不容易买了一个保险柜,他们都跟宝贝似的藏在自己的卧室里,平时连打扫卫生都自己亲自上手。

  可现在,看到赵如熙轻描淡写地搬了两个保险柜来装衙门里这些发黄的卷宗和账目,两人差点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可这还不算完。

  李利也是被蔡耀宗和陈康两人欺负狠了。这会儿有机会叫两人不爽一下,他很是乐意。

  他道:“赵大人家的周管家刚才说了,这保险柜,是他家姑娘跟工匠一起研制出来的,然后跟皇上一起合伙做的这个买卖。赵大人跟几位大人在一起共事也是一种缘份,如果几位大人有意买保险柜,赵大人愿意以成本价卖给几位大人。”

  蔡耀宗:“……”

  陈康:“……”

  难怪这位赵大人这么厉害,口口声声说写折子给皇上。她都跟皇上一起做买卖了,皇上能不给她这点面子吗?

  两人心里又想哭卿卿。

  蔡耀宗越发后悔,当初他为什么不往京城里多打听打听赵知微的底细呢?否则她一来,他就态度极好地把几样事务分给她,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他是为什么要招惹这样一位煞星。

  陈康则眼珠子乱转。

  蔡耀宗跟赵如熙扛上,他可没有。他都没有跟这位赵大人打过罩面,没有正面得罪过她。

  如果他现在改为跟赵大人合作,从而攀上皇上这棵大树,他还需要殚精竭虑地维持南阳的局面,事事小心翼翼吗?

第666章 上门求和

  蔡耀宗可不知道老搭档已有了背叛之心,他问刘宏宇道:“赵大人呢?”

  “枯木居士和甘大人他们远道而来,本官拘着赵大人在衙门里像什么话?而且赵大人离上任的日期本来就还有两天,所以本官让她回去陪枯木居士他们了。”刘宏宇道。

  还没等蔡耀宗心里生出喜意来,他又道:“不过赵大人不愧是皇上钦点的状元,兢兢业业,勤于公事。她说今日既来上衙,便是向衙门报了道。她不会因私而耽误公事。她打算回去安顿了枯木居士一行人,下午便来上衙。”

  李利知道蔡耀宗怕的是什么。他兴灾乐祸地道:“甘大人听说赵大人要看卷宗和账目,当即说下午跟赵大人一起来,替她看看这些卷宗和账目。”

  蔡耀宗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他最怕的那一幕还是来了!

  “大、大人,这不好吧?甘大人不是咱们南阳的官员,怎么能看南阳的卷宗和账目?他不光不是南阳官员,现在连官员都不是了,都已致仕了。这完全不合规矩。”蔡耀宗越说越觉得这话有道理,说到后面那股心虚都没有了,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没错,就是这样,不合规矩!

  如果说刘宏宇原先还存着不搅和进赵如熙和蔡耀宗两人矛盾之中的想法,可在得知赵如熙竟然跟皇上合伙做生意后,他这点“事不关己”的心理彻底没有了。

  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李利抢了先。

  李利的语气里满含着嘲讽:“蔡大人说这话就好笑了。我记得蔡大人每年都要请自己的好友来查账吧?人家甘大人好歹是正儿八经的户部官员,蔡大人的那位好友,我记得只是一个银楼的账房先生,身上只有秀才功名吧?”

  王永寿是陈康的人,蔡耀宗虽跟陈康是合作关系,但并不相信他。他每年都会请自己的一个同窗好友来查账。那个同窗好友只考上了秀才,举业无望,家境又不好,便去了一家银楼做了账户先生。蔡耀宗许以一定的报酬,每年都请他抽空来查账。

  原先李利不得势,在衙门里并不敢得罪蔡耀宗,一直夹着尾巴做人。这会儿投奔了赵如熙,就换了这么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蔡耀宗气得头冒青烟,顾不得维持自己一向和善的形象,对李利怒目而视,口吐芬芳:“关你屁事!你别以为你想巴结人家,人家就搭理你。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个什么德行!”

  “都给我闭嘴。”刘宏宇看这情形,额上青筋直跳。

  《启明旬报》现在已覆盖到了江南地区,各个地方都有了那什么“记者”。再让这两人说下去,没准“南阳官员互相对骂,形如泼妇”的新闻明日就刊登在了报纸上。

  他可听说,这报纸皇上每期必看呢。到时候他们三人也不用当官,可以直接滚蛋了。正好把衙门第一把交椅给赵知微坐,再安排几个新晋进士来做手下,成全了赵知微。

  “就照我说的做,明儿个把所有卷宗和账目都搬到赵大人屋里去。”刘宏宇警告地看向蔡耀宗,“你给我收敛点,别忘了现在还不是太子殿下坐在那个位置上。”

  说着,他一拂衣袖,进了自己屋里。

  李利见刘宏宇发火,也不敢再嘴贱,赶紧转身进了自己那屋。

  廊下独留下蔡耀宗站在那里,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廊下,问自己的管家:“陈康呢?”

  “呃,早在您跟李大人起争执的时候就走了。”管家扬了扬下巴,“好像出了衙门。”

  蔡耀宗的脸黑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抬脚就往外走,吩咐道:“给我备轿。”

  赵如熙的住处,衙门里的长官早已知道了。当初周春来买宅子的时候,到衙门里来登记的就是赵如熙的名字。

  蔡耀宗乘着轿,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赵府。在赵家的门房处,他果然看到刚到没一会儿的陈康。

  陈康不愧是个老狐狸,脸皮厚得很。见到蔡耀宗,他脸上半点羞愧、不自在的表情都没有,神情自若地笑道:“本想叫你一块儿走,见你跟李大人他们说话,我就先走一步,想着你一会儿就到。果不其然。”

  蔡耀宗心里冷哼一声,可表面上仍然笑眯眯的,看不出两人有半点龃龉:“我就是想着你会到这儿来,所以才来追你。哈哈,看来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他跟赵如熙不合,跟刘宏宇也发生了矛盾,跟李利更是打一开始就不对付。整个衙门,除了陈康就没有了同盟军,他可不敢跟再陈康闹不和了。

  两个人各怀心思,在门房里等着。

  赵如熙正跟康时霖等人说话呢,就听到下人来报,说蔡耀宗和陈康上门拜访。

  “怎么回事?”康时霖虽一辈子没做过官,但他心思十分细腻,一眼瞧出不对来。

  刚才在衙门门口,出来跟他们打招呼的可只有知州刘宏宇和一个叫李利的同知,并没有什么蔡耀宗和陈康。

  就算这两人刚才不在衙门里,也不该明知赵如熙家里有长辈远道而来,还立马上门拜访。这也太没有眼力界儿了。

  赵如熙也不瞒着师父几人,将衙门里的矛盾纠葛都说了一遍。

  康时霖料刚才听到小徒弟用话语引得甘纶说帮她看卷宗和账目,就知道小徒弟肯定遇着了麻烦。

  听到情况这么复杂,他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赵如熙想了想,道:“我先去见见他们。”她转过头来对甘纶道,“夫子,如果有需要,我想请您帮我看看盐、粮方面的账目。”

  这话在衙门门口虽然提过,但当时是用玩笑的口吻说的。这会儿交待了衙门的龃龉,她自然要再郑重地说一次。

  她还强调了“如果有需要”几个字。如果她一会儿去跟蔡耀宗和陈康谈得好,没准查账就先放一放了。

  蔡耀宗在南阳盘桓几年,背后又有太子一系撑腰,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陈康更是地头蛇。

  她把两人逼急了,双方都落不得好。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