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第70章

作者:坐酌泠泠水 标签: 爽文 女强 穿越重生

  赵如玉是绥平侯府嫡长女。当初老夫人和大夫人给她挑选夫家时,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的。她嫁的人家虽不是勋贵之家,却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她的公公彭国安是国子监祭酒,虽然品阶只是从四品,但满朝门生,身份清贵,便是皇上都要尊重几分。

  赵如玉的丈夫彭进睿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还是当年的探花郎,现如今在礼部任主事,官居正六品。

  彭家亦是一大家子。因老夫人尚在,彭国安和两个兄弟都住在一起没有分家。

  彭老夫人是个喜欢热闹的,晚饭都是四房人一起共用。因此彭家虽有家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每房的孩子并不是很多,但三房人加起来,挤挤攘攘也有二、三十人了。

  彭国安不是长子,赵如玉的丈夫彭进睿也不是长子,所以家中人口虽多,但赵如玉无需管事。加之丈夫上进,家训里还不许纳妾,她去年生了一子,可谓是事事顺心,日子十分好过。

  此时她正给婆婆奉饭,就听下人来报,说绥平侯府下人求见。

  大夫人朱氏疼爱女儿,府里做了好吃的点心,她得了匹好看的衣料,便会时不时往赵如玉这里送。当然送东西是借口,表达绥平侯府对这个女儿的看重、打听赵如玉在彭家的情况为真。

  但她送东西,也是十分讲究时辰的。不可能明知此时正是彭家吃饭的时间、赵如玉脱不开身,还会遣人来送东西来。

  所以赵如玉一听侯府这时候遣人来要见她,神色就紧张起来,问道:“那人怎么说?是不是我家出事了?”

  周嬷嬷安排人来送信时,就暗示了那些管事嬷嬷,所以来报信的人根本就不怕“家丑外扬”,一进门就直接把原因说了。当然,为了不让用意那么明显,魏氏的事尚未提及。

  此时来递话的婆子就点点头,看向赵如玉的目光就带了几分同情:“说你祖母中风了。”

第158章 弹劾魏丘

  “什么?”

  赵如玉手里捧着的饭碗“当啷”一声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她是祖母一手带大的,跟祖母最是情深。

  满屋的人都朝她这边看来。

  赵如玉却顾不得那么多,抓住婆子的手,急声问道:“严不严重?请没请郎中?”

  “来传讯的人没说,老奴也不好问。三少奶奶您去看看吧。”婆子道。

  赵如玉的婆婆彭二夫人见儿媳神色不对,早已走过来了,听到这话,赶紧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赵如玉的眼泪就落了下来,哽咽道:“说是我祖母中风了。”

  “啊?”彭二夫人就着急起来,转头叫道,“进睿。”

  屏风那头急急过来一个年轻男子:“怎么了?”

  “你快跟如玉去,见见绥平侯府的人,问问侯老夫人的情况。不行的话赶紧去请御医。”

  “好。”彭进睿见妻子已提着裙摆往外跑了,他连忙跟上。

  彭家人就赶紧问那来递话的婆子:“怎么了这是?”

  于是等赵如玉和彭进睿问清楚情况,坐着马车赶往绥平侯府时,整个彭家,除了几岁以下的懵懂孩儿,都知道绥平侯府老夫人被二夫人魏氏气得中风了。

  “天底下有这样的儿媳妇?”彭府里有些人发出质疑。

  这质疑的人,是彭进睿堂兄的妻子,跟赵如玉发生过点矛盾。两人虽从来没有吵过架,但彼此看不顺眼就是了。

  她倒也不是故意挑刺,而是她自己娘家的家教就甚严,嫁进彭府也是家教极严的,她实在想不出这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行事跋扈的儿媳妇。

  “怎的没有?天底下这样的人还不少呢。”她婆婆顿时瞪了她一眼。

  “所以说,娶什么样的,都别娶那样人家的女儿。”彭大夫人道。

  “就是就是。”大家都附和点头。

  彭大夫人虽没明说是“那样人家”是哪样人家,但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

  魏丘出身寒门,后来考上进士又十分会钻营,这才当上了太常寺卿。他的妻子就是个小地主家的小姐,大字不识一个;魏老夫人更是泥腿子出身。这在这些世家夫人、小姐眼里,就是没教养不懂规矩的人家。

  也不怪她们有偏见,实在是每年新晋进士或从地方升上来的官员,有可能成为自家丈夫、儿子的同僚或上司的,家里设宴邀请他们的老娘、妻子来,有言行举止粗鄙不堪的,有一言不和撒泼打滚的,种种行径叫她们目瞪口呆。

  又有某些世家看中新晋进士才学人品,把女儿嫁给他的。结果婆婆粗鄙无礼,吃用霸占儿媳妇的嫁妆不说,还想把这个世家小姐踩下去以显示自己威严,磋磨儿媳妇,各种不要脸面的下作手段让人咋舌。

  这种事情哪怕在寒门官员里只是个例,但几十上百年下来,就积少成多了。为此,世家就不大愿意跟寒门出生的人结亲。哪怕魏丘现在官居三品,到了婚嫁市场,魏家的儿女的行情仍不怎么好。

  当初要不是赵元良被魏氏所迷,死活要娶她,死去的国公爷又担心妻子慢待庶子,提了一嘴让老夫人同意这门婚事,老夫人又不想搭理他们,魏氏还真嫁不进当时的绥国公府。

  “行了,赶紧吃饭吧。明日还要去恭庆王府赴宴。吃完饭早些歇息。”彭老夫人发话道。

  大家赶紧应声,坐下吃饭。

  明日恭庆王妃请她们去赏荷。说是赏荷,其实是个相亲宴。各家夫人带着自家适龄的女孩儿去,喝喝茶吃吃点心赏赏花聊聊天,顺便替自家儿子、孙子相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老二家的,等如玉回来,你问问她情况。明日一早你准备些礼物去绥平侯府探探病。反正宴会设在午时,你去完绥平侯府再去赴宴也不迟。”彭老夫人又发话道。

  彭二夫人连忙站起来应了。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赵如玉的妹妹赵如珠家,还有赵元勋的庶出妹妹、嫁到举人家里的赵文芸家。

  无论是赵如珠还是赵文芸,夫家或许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但也不是豪无根基的人家。即便不是世代官宦,也是书香门第,家中婶娘、妯娌也是不少。因为阶层不同,她们所在的圈子还不一样。

  内宅女人无聊,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一个八卦,又跟寒门官员的家风有关,是世家女人们最喜欢说的话题。第二日彭家女人们去赴宴,其他几家女人窜个门,不过一日功夫,京城差不多的人家就都知道此事了。

  本来大家只把这事当成八卦听,心中存疑,并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可等那些跟绥平侯府沾亲带故,或是关系亲厚的人去侯府探病走了一遭,魏氏为个姨娘跑到老夫人院里搜查、把老夫人气中风的事就实锤了。

  朝堂里从来不是个平和的地方,各派争斗你死我活。魏丘升官极快,自然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占了四品、三品的坑,别人就得被挤下去。

  本来卫国公已安排好了人出手,可没等他们这一派的人出来,就有御史出列弹劾魏丘,说他治家不严,立身不正,才让一个女儿跋扈至此。有女如此,还不知他的儿孙平日里是如何横行无忌呢。

  魏丘这人,之所以说他善于钻营,是因为他特别会钻权贵的门缝,极有眼力,知道要巴结谁,而且还十分会说话,善于拍马屁。他升官升得快,不光是三皇子一派极力推举,也是因为皇上喜欢他的马屁。

  皇上要是厌恶魏丘,即便他无过也能找出理由来贬他的官。可他看魏丘顺眼,御史们的弹劾就无关紧要了——在皇上看来,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魏氏虽是魏丘的女儿,可她嫁到了绥平侯府十几年。她的言行得由绥平侯府来负责不是?

  但事关孝道。要是魏氏这样的行径还不斥责,那被人非议的就有可能是他这个皇帝了。此事传到太后耳里,不定太后怎么训斥他呢。

  因此他当着百官的面,狠狠申饬了魏丘几句,让他回去好好管束教导家中儿女,不得再行无礼之事。

第159章 找赵如语

  魏丘本没把魏氏和绥平侯府的矛盾放在心上。毕竟绥平侯府的男人都无能,连个能上朝的人都没有。就算魏氏把婆婆气得中风又如何?难道绥平侯府还敢把事情闹出来不成?

  可没想到这件事竟然闹到了朝堂上。他被御史弹劾,还被皇上当着百官的面申饬,丢了好大一个脸,心里顿时郁闷的不行。

  等他回到家里,就发现妻子也被宣进了宫里,被太后娘娘狠狠训斥了一番,斥责她教女无方,令女儿忤逆长辈、跋扈不孝。

  想想同僚们看自己的眼神,他恼恨不已,又把魏氏拎出来骂了一顿。

  骂完,他对妻子道:“明日你带些东西去侯府,替丽娘赔个不是。”

  能教出魏氏这样的女儿,魏夫人就不是一个有教养知礼的人。

  她当即瞪眼道:“我给他们赔不是?想的倒美。这些话是谁传出去的?如果她们不跟那些外嫁女说,外嫁女回去又四处传乱,会让你被皇上斥责?该赔礼的是他们才是。这些人,还自诩什么世家大小姐,我呸,整天乱嚼舌根,比咱们村的那些婆娘都不如。”

  她一挥手:“这事你别管,我明日就找她们讨公道去。没这么欺负人的。”

  “就是。”刚刚被骂了一顿的魏氏立刻附和。

  魏丘就一拍桌子:“胡闹。今天我都被皇上申饬了,你们还去侯府闹。还嫌御史弹劾我弹劾得不够是不是?”

  魏夫人和魏氏就不敢说话了。

  半晌,魏夫人才不情不愿地道:“行,我知道了。”

  她心里暗暗发誓,先跟绥平侯府低头,等事情过去,御史不盯着他们家了,她再出手整治那些人。

  魏丘心里也是一样的想法。

  看来他得找找属于四皇子一派的兵部官员,让他们给赵元勋使个绊子才行。赵元勋担的是武职,而他是文臣,两种官职不搭界。现在得想办法,把赵元勋那点闲职给弄没了。免得那边仗着个破爵位,成天欺负他闺女。

  他们魏家人,吃什么也不吃亏。

  魏氏的眼珠子则在转来转去。

  先是李木一家,紧接着是王姨娘的事,现在把她赶回娘家,他们竟然还敢在外面散布谣言。这些事件一起紧接着一起,总让她觉得不对劲,。

  要是照着以前,不管是李木一事,还是昨儿个她把老夫人气病了,老夫人和大夫人都会跟缩头乌龟似的,为了整个侯府的安宁忍气吞声,把这件事给忍下来。

  可大夫人一反常态,态度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强硬。而且还家丑外扬,把事情跟出嫁女说了,放任她们回家四处乱说,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甚至短短一天的时间传到皇上和太后耳里。

  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实在很不正常。

  莫非那件事,朱氏知道了?

  可她是怎么知道的?

  要知道这世上,除了她自己以外,唯一知道她换了孩子的只有那个逃跑的稳婆了。

  那稳婆,她派人都找了好些年都没找到,对此完全一无所知的朱氏又是怎么知道的?总不能稳婆也有个儿媳妇知道当年婆婆做的事,跑到衙门里状告她吧?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她摸了摸呯呯乱跳心口,决定不管事情怎么样,她都不能就这么束手就擒。

  她站了起来,对魏丘和魏夫人道:“爹,娘,我出去一下。”

  “站住。”魏丘沉下脸来,“这种时候你还跑出去做什么?还怕别人没指着你的脸子骂不成?给我滚回房去好好呆着,哪儿都不能去。过阵子侯府就会派人来接你。”

  “我去找语姐儿。”魏氏道,“我得叮嘱她看看府里是个什么情况,免得咱们两眼一抹黑。”

  “那也不用你去。”魏夫人道,“派个下人回去打听打听就是了。”

  “哎呀娘,我有话要跟语姐儿说。”魏氏道,“我也不去侯府,我去女子书院门口等着,跟她说几句话就回来。”

  “让个下人去把如语叫回来不就行了吗?何必非得自己去?”魏夫人十分不理解女儿的想法。

  现在魏氏正在风口浪尖上,出去叫人看见了,未免指指点点说闲话,再惹出乱子来可就不好了。

  “没事。我躲在马车里跟她说几句话,不叫人看见。如语回魏府被人看见,又是一通麻烦。”

  魏氏说着,不等魏丘和魏夫人再说什么,提着裙摆走了出去。

  魏夫人还想跟丈夫抱怨几句,就看到魏丘站了起来。

  “我去书房了。别来打扰我。”魏丘摆摆手,也背着手走了出去。

  魏氏是知道赵如语放学的时辰的,提前了些时间在京城女子书院门口不远处的马车里等着,派了魏府一个脸生小丫鬟到门口守着。

  看到赵如语出来,小丫鬟赶紧迎上去:“姑娘,姑娘。”

上一篇:撩神

下一篇:重生后我竟然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