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弦歌雅意
之前驼背婆婆还担心地问苏采青:“这两个小的,天天算计那几毛几分的,心眼会不会越算越小了?”
苏采青倒是不担心,说:“他们只是对赚钱这个事儿感兴趣,可是花钱的时候也不小气的。现在还小,只有个赚钱的路子,以后再大一些,眼界宽了,思路多了,心胸自然就开阔了。”
两个小的虽然把钱算得一分一厘都清楚,但也不是铁公鸡,自己想花钱了,想吃个冰棍,想买个小玩具之类的,也舍得,可见人家也不是守财奴的。
驼背婆婆见苏采青说的有道理,又有打算,也就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了。
现在,苏采青送去学校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像张云清张云冰苏云雪她们,就自己带着钱,去班上报到了,苏采青也只用去班上看一看。
重点还是几个小的,除了三胞胎,苏二壮家的双胞胎,还有四姐家的周雄,都在这次入学了。
孩子多,但入学手续苏采青是熟悉了,倒也不慌不忙地把孩子们都送进了学校。
忙活完小学这边,苏采青又去了初中。
虽然张云扬的入学手续,蒋校长说自己会帮着他办理,但是当妈的还是得去看看,不能他升学上去了就撒手不管了。
初中一个年级有七个班,年纪也是参差不齐的,有近二十岁了还在读初一的,也有张云扬这样,十岁就读初一的。
苏采青根据公告找到了张云扬所在的班级,然后去他的班级看了一眼。
初中班上人确实不少,一个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的,大约是因为张云扬年纪小长得矮,被安排在了最前头。
看到苏采青,张云扬也咧嘴笑了笑,点了一下头,就没做其他的反应了。
这初中一开学,老师就开始强调一些上学的重要的事儿,张云扬也是出不了教室的。
苏采青在外面看了一会儿,也没多逗留,就转身回家了。
晚上放学,张云扬回了家,苏采青问:“你的自行车,骑着还习惯吗?”
初中到底是要远一些了,张云扬还是要回来吃中饭的,所以苏采青给他买回来一辆新出的儿童款自行车。
如今买自行车,没有几年前那么难了,但是这新款的也没那么容易弄到。
苏采青把自行车带回来的时候,可是把一群孩子给羡慕坏了,张云冰几个更是直接问,自己上初中了有没有这样的车。
张云扬矜持地点头:“挺好的,很方便。”
相对于其他的同学,要么吃带的凉饭凉菜,要么踩着和身高不符合的二八大杠,他的自行车真的是很优秀很出众了。
苏采青揉了揉他的头发,说:“你喜欢就好。初中会增设好几门课程,压力也会大一些,你要注意调节自己。”
“妈,课本我都看了一遍,没有多难,你放心好了。”
“真的不难吗?”
张云扬点了点头。
苏采青惊异了两秒,最后还是相信了自家儿子,张云扬不爱说大话来着。
“可能,英语有点难度,不过梁教授会帮我的。”
苏采青说:“你要是有啥不懂的,也可以来问我。”
这下轮到张云扬震惊了:“妈,你懂外语?”
苏采青想起自己的文盲人设,呃了一声,说:“这不是做生意需要,所以恶补了一些嘛。”
语言虽然时常有些不同,但是在各个时空差异并不大,苏采青活了那么多次,这种国际通用的语言没掌握几门,还真是白活了。
张云扬勉强相信了苏采青的解释。
这年头不像后来,英语磁带之类的到处可以买,英语视频音频随处都可以找到。
苏采青找了几面空白的磁带,用录音机录了一些自己朗读张云扬英语课本的录音,让张云扬想学发音的时候就跟着学。
张云扬本来还有些半信半疑的,可是上完英语课,他对比着听了一下苏采青的录音,发现苏采青的录音比自己老师的还好听,完全就像是外国人说话一样。
张云扬感觉自己妈真是深不可测。
不过也激励了他的向学之心,自家亲妈文盲基础,都能把英语学到那么流利,说明自己也可以的吧?
苏采青倒是不知道张云扬的心理活动,只是见张云扬对新语言的掌握确实很不错,也就不担心他的新课程了。
于志新那边打了电话来,说交管部联系了他,想和他们谈合作的项目,苏采青又要去上海了。
临走前,四姐送苏采青去车站。
苏采青猜着四姐是有话要和自己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便主动挑起话头说:“现在,周雄也读书去了,你可以放心一些了。”
四姐笑了笑,说:“我倒是想放心一些,可是当妈的就是有操不完的心。可是呢,他现在确实比以前要好许多了,我也能安心一些了。”
四姐带着两孩子来投奔的时候,周雄完全是个熊孩子,天天喊打喊杀的,一副他是天王老子的样子。
这毛病也不需要怎么治,驼背婆婆只让四姐别管他哭闹的事儿,让他自个儿和那些小伙伴完去。
周雄如果脾气不好,对着其他的孩子也动不动要打人,那些孩子就直接疏远他了。而孩子是非常需要社交安全的,别人的远离和孤立,会让他们害怕和恐慌。这样一来,周雄也不得不改一改那凶暴的性子,学着和人好好相处了。
孩子在玩的时候,就是一个社会化适应的过程。
而正好,苏采青家这边就是孩子多,家里的孩子多,周围来玩的孩子也多。
“小孩就是那样,不能不管,但是也不能管太多。松了紧了都不好。”
“你说得对,你比我会教孩子。”
苏采青家有七个孩子,个个都懂事又听话,但是又不呆板,走出去了大家都喜欢。
“这个可没什么好比的,你还年年给孩子们织毛衣做鞋子啥的,我也比不了啊!咱们就别比这个了。我想问问你,你和那个人的事儿,想好要怎么解决了吗?”
四姐夫实在是恶臭至极,苏采青已经不愿意称之为姐夫了,结婚都干脆没请他。
四姐摇摇头:“没别的法子,只能先耗着呗,孩子们还小,真离了婚,他们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稍后再来一章~
第91章 拿下公交站
苏采青知道, 自家四姐, 和苏幺妹苏根妹都不一样, 她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农家妇女,能做到带着孩子们来投奔苏采青, 已然是一种突破自我的行径了。想让她直接离婚,还真是为难她。
“这种事儿, 我也不多劝你, 你自个儿多想想自己。反正你离了婚也没啥好怕的, 有我在, 就不会让你们母子几个过不下去。”
四姐点头:“你说的话我都信的。”
离婚阻力并不大, 就算是乡下那个男人敢闹, 家里也有三个兄弟给她撑腰的。只是还是跨不过心里那道坎而已。
一直等到上车了, 姐妹两才停下了话头。
上海交管部那边,大概是因为苏采青提到的政绩太诱人, 他们做决定的时间,比苏采青预想的要短一些。
一到上海, 苏采青就带着资料直接去了交管局, 等着她的人还不少, 甚至上面一个副局长都来了。
苏采青将准备好的材料发下去,然后给他们讲解了一下新型公交站的设计,比如说座椅,比如说挡雨棚,比如说新的公交站牌如何防风,如何抵挡住日晒雨淋之类的。
她这个新的设计方案, 其实也不是苏采青见过的最高端最好的公交站设计,如今的技术,还支撑不起电子屏显示的公交站广告牌,支撑不起全新的灯光设计之类的。
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已经是十分超前的想法了。
花了近一个小时,把自己的公交站改造方案介绍完毕后,苏采青说:“公交站虽然不是很起眼,但是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它的改变,也能够引起许多人的注意的。这是一项踏踏实实的惠民工程。”
坐在最前面的副局长难得点头:“好一个惠民工程。不过,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公交站牌能用来做什么呢?这点我们得了解一下。”
这个算是有拍板权力的领导了,苏采青知道,在他面前故弄玄虚没啥好处,便说:“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就是做广告。广告这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但是也需要真正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去做。要想把信息精准地传递给大众,是一门学问。”
“这个我知道,大学里还开设了广告学,可见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东西,水怎么可能会浅?
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钱财来源,而且操作得当的话,会赢得不小的利润,动心之后权衡一番,就知道还是比不过前程的重要性了。
苏采青笑着点了点头。
“这么看来,这是一个合作双赢的事儿?”
“完全是这样的。咱们是各取所需。”
“如果咱们现在签了授权协议的话,大概多久能完成旧的广告牌的改造?”
“两个月,这个时间是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我们也想尽快完成这个改造工程,开始利用广告赚钱。可是能力范围内,两个月是保质保量的最快速度了。”
副局长沉吟了一会儿,终于点头首肯:“时间来得及,那咱们签了协议,你们就尽快动工吧!”
“完全没问题!”
这协议一签下,苏采青走出交管局,立马就去路边的公话打了几个电话,第一个打给于志新,让他通知厂里开工,生产公交站牌的各种部件;第二个电话打回家,给苏大壮,让他和刘力强带着选好的人直接来上海。
打完电话,苏采青还有些兴奋,直接转道去了之前看好的出租房,谈下了出租时间和价格,把房子租下来,给要来干活的苏大壮等人住。
可以说,之前一切都是具备好了,只等着这授权协议签了,她就立马启动了所有的事情。
这种雷厉风行的速度,令于志新也是叹为观止的。
拿下上海市的公交站牌使用权,做广告,还只是她的第一步。
公交站牌还只是一个传播媒介,做平面广告合适,做其他的就局限性很大了,苏采青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高兴之下,苏采青回到家里,按照习惯做了一桌菜,邀请了于志新和朱颖来吃饭。
其他人知道她又拿下了一个目标,为她欢庆了一番。
于志新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的这个速度,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快,我还以为,你至少得要磨到明年去。”
苏采青摇头说:“明年的话,太慢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没什么,无利不起早,我给的东西有足够的诱惑,他们才会尽快做决定,人性而已。”
于志新摇头:“所以关键还是要知道人家要的是什么,这点一般人哪里做得到。”
苏采青笑了笑,这就是很大的话题了,她心情好,但是也没有展开去讲的冲动。
“哎呀,这只是一个小事,你们也不要看的太重了。于经理,后面还有一揽子计划等着实施呢!我问你,现在广州那边市场情况怎么样了?”
于志新说:“小壮在那边维持的挺不错的。广州的情况你也知道,是邻着香港,香港吹什么风,那边学得很快。而且那边工厂也多,竞争压力蛮大的。”
广州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贸易圣地了,那边商业繁荣,来捞金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我听说,那边不少人靠着倒卖电视机,发了不少财。”王朝英说。
电视机算是紧俏商品了,价格不便宜,但是架不住它实在是诱惑力强,能把老老少少全都吸引到跟前来,所以许多家庭,哪怕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一台。
国内的生产量有些跟不上,那些有门路有渠道的人,就从外面倒腾进来了,一年赚个几十万,没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