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 第602章

作者:饭团开花 标签: 穿越重生

  以他对宋弘的了解,这次借着为自己出气的名义出手,恐怕也是酝酿已久,从中得了不少齐国公好处吧。

  后来才听说,宋引那边病愈后,并没有再回齐国公府,而是在本家住了下来,过了些时日,年后的吏部考核后,宋引就从一个无实权的闲职,平调到了一个有实权的位置上。

  王氏也因为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宜搬动的借口,就一直住在了齐国公府邸,未曾露面,而宋引也再也未曾踏入过齐国公府。

  宋、王两家达成了默契,一起出手,再加上过了正月就要准备春闱,大家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这些举人身上,慢慢也就无人提起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看得开

  倒是高氏那边,那日宴后,高家那边来信催促了好几次高氏,让她跟宋弘提出来,将宋重锦给记到她的名下。

  等到宋重锦春闱过后,他们就给宋弘施加压力,让宋弘立宋重锦为世子。

  甚至已经都想好了以后,等宋重锦成为世子后,悄没声的给王永珠喂上点宫中秘药。

  这药无色无味,服下去后,表面看不出来,只会一天天的虚弱下去,就连大夫都看不出来问题。

  拖上个一年半载的,人就会去了,一点痕迹不露。

  等王永珠去了,到时候再给宋重锦娶一个高家的女子,生下一个有着宋、高两家血脉的孩子,宋家和高家就还是姻亲。

  有宋家在前面,高家也能止住颓势。

  算盘倒是打得挺不错,不说高氏,就说高氏身边的姜嬷嬷都心动了,不为别的,就为高氏着想:“夫人,老奴倒是觉得这法子不错。不说别的,这将大公子记在夫人名下,将来老了也有个依靠不是?”

  高氏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出了半天神,才摇头道:“你不用劝了,我是不会同意将那个孩子记在我名下的!”

  姜嬷嬷还想劝,高氏却正色道:“慧心,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这大公子不是池中之物,我们在这边就算打算的再好,可大公子愿意不愿意还是两说呢。”

  “夫人,瞧您这话说得,能记在夫人名下,那可就是嫡长子,那世子之位就是十拿九稳了,大公子只要不傻,能拒绝?夫人你若是不好开口,老奴愿意替您跑一趟,跟大少奶奶说道说道这里面的好处,就不信他们不动心。”姜嬷嬷表示不相信。

  “何苦呢?这些年我也累了,也不想掺和这些了。你以为我那娘家真是为了我下半辈子有靠?笑话!我是朝廷册封的一品国公夫人,有诰命有凤冠霞帔,不管将来是谁继承国公府,我都是他们的嫡母,他们就得对我恭恭敬敬的。”

  “我一个孑然一身的孤老婆子,他们每年不过花费些银钱供着我,能碍着他们什么事情?还能挣个孝顺的名声,又岂会苛待我?就算我将来死了,可我也是上了宋家族谱的,这到时候该烧的纸,该上的香,该供的饭,也少不了我的,我愁什么?”

  “他们这般着急,说是为了我,不过是为了高家。高家如今大不如以前,只不过是靠着娘在太后面前的那点情分,还有咱们国公府才撑着不倒。说来也是我碍了他们的事,不能生养,还霸占着卫国公夫人的位置不让。”

  “若是当初,我要是难产直接死了,他们还能再送个人进来,说不得如今都儿女成群了。身体里流着高氏血脉的国公世子,才是他们想要的!”

  “假如我真答应将大公子记在我名下,只怕接下来就要逼着我亲自给锦哥儿媳妇下药,将来还要让出面逼着锦哥儿娶个高家的丫头。”

  “万一真有一天事情败露,到时候我就是那最好的替罪羊,一切都往我头上一推,药是我下的,人是我逼着娶的。你说你主子我到时候是个什么下场?”说到这里,高氏冷笑道。

  姜嬷嬷打了个寒颤,真若如自家夫人所说,只怕到时候自家主子不仅没了活路,还身败名裂了。

  想到这里,姜嬷嬷脸上都变了:“老奴……老奴…”

  高氏这才悠悠的叹了口气,看着窗户道:“我这一辈子已经这样了,这些年来为了高家也谋了不少好处了,就让我清清静静的过上几年的日子吧。”

  姜嬷嬷抹一把眼泪:“夫人,您太难了!只怕您不答应,高家那边也不会罢手,要不要给县君传个消息,让她老人家帮着您压一下高家那边?”

  高氏眼中闪过些什么,怅然的道:“娘年纪也大了,为了我这个不孝的女儿操了大半辈子的心,如今让她老人家也享两天清福吧。只要我不答应,高家的人手还伸不到宋家来!”

  说完看着姜嬷嬷都红了的眼圈,倒是笑了:“你有什么可难过的?你放心,你夫人我看得开,这么些年了,若不是看得开,只怕早就…”

  剩下的话,轻飘飘的散在了嘴边,无人能听见。

  宋重锦自从说闭门温书,除了偶尔出门去跟顾子楷和荆县来的举子交流外,并不跟外人来往。

  过了正月十五,宋弘才带着宋重锦上门去拜访那秦博涵秦大人。

  秦大人本是皇帝的心腹,又身居高位,住的房子也是皇帝赏赐的一所五进大宅院,隔着齐国公府邸并不太远。

  因为秦博涵并不喜奢华,本人也是简朴之人,偌大的尚书府,门口也就两个门子看着大门。

  见了卫国公马车上的标记,才迎了上来:“可是卫国公大人和宋大公子?”

  宋弘颔首说是,那两个门子就不卑不亢的道:“我们家老爷一早就吩咐小的们在门口等着了,大人请——”

  将两人给迎了进去。

  宋重锦看着这府里,这才过完年,可这府里除了门口挂着的两个红灯笼还有一丝喜庆之气,进了大门,却只感觉到一片端方肃穆。

  这尚书府的下人似乎并不多,两个门子将人送到了前院门口,就有一个管事模样的将两人请到了书房。

  书房里烧着火龙,倒还暖和,隔间有不少幕僚,窝在一起在讨论什么,见两人进来,都上前来见了礼,才退回去。

  秦博涵穿着家常的袍子在里间,正在看邸报,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起身迎接了两步,又请上座,没一会就有一个小厮端上茶来,又悄然的下去了。

  寒暄了几句,喝了一盏茶,秦博涵让宋弘坐在一旁,略微考较了几句宋重锦,中间就不断有人来回话,说谁谁求见,谁谁有事。

  宋弘见秦博涵这边实在忙得不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要起身告辞。

  秦博涵着实太忙,也不虚留,只让宋重锦将带来的文章留下,又从一旁拿出一卷手稿丢给宋重锦:“这卷手稿你拿回去好生研读两日,后天我休沐,你一早来我府上,我再考较看看。今儿个实在事多,你们就先回去吧。”

  宋重锦恭敬的接过手稿,告辞出来。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什么关系

  上了车,宋弘倒是感慨:“没想到你这臭小子倒是时运不错,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入了他的眼了。既然他有心调教你,你可得好好学,给你老子我争口气!”

  宋重锦无意的翻了两页手稿,就停了下来,闭上了眼睛,只随意的嗯了一声,也勉强算是答应了。宋弘没看到,宋重锦握着手稿的手,在看不见的地方,青筋都爆了起来。

  回到卫国公府邸,宋重锦就告退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进院子就进了书房,吩咐大壮和二壮两兄弟,别让人进来,他要温书。

  关上门,宋重锦颤抖着手,将那手稿打开,逐字逐句的看下去。

  这手稿上也是一篇文章,旁边有不同的字体批注。

  宋重锦看到其中几句批注,眼神就凝住了,尤其是看着,在手稿的最后,还有一小段评语,评语的最后,落款,看到了几个小字,齐淮民。

  这是一篇秦博涵写出来,齐淮民批注修改的文章。

  齐淮民,乃是齐欢之祖父,当年的齐大学士的名讳。

  宋重锦豁然起身,走到一旁,端起一盏冷茶灌了下去,这才觉得自己冷静了下来。

  又坐回桌边,将那手稿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心中无数个疑问升起。

  秦博涵的文章怎么会被齐淮民批注?这看批注的语气,两人关系颇为亲近。

  如果秦博涵和齐淮民是旧识,那他们是什么关系?

  秦博涵对自己青眼看待,是和齐淮民有关吗?这手稿是秦博涵故意给自己看的?

  深吸了一口气,宋重锦将手稿揣在了怀里,调整了一下心情,然后若无其事的出了书房,往后院而去。

  王永珠和张婆子也没闲着。

  早几天就说着这大冬天,年也过完了,实在是无聊,是不是该找点什么事情做了。

  张婆子这次在国公府里过年,算是开了眼了。

  那鞭炮跟烟花不要钱一样的放,还有正月十五的花灯,什么琉璃的,什么纱糊的,漂亮得不得了。

  哪里像是七里墩,家里富裕的,也就大年三十这天放上一挂鞭炮,家里穷的,也要凑个热闹,买不起鞭炮怎么办?

  要么去砍竹子烧,也能烧出声音来,在大黑山上,还有一种树,用大火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一般人家都砍回家去,大年三十这天充做鞭炮。

  至于花灯,能弄一个用纸糊的就不错了。

  当然,最让张婆子惊讶的是,这么冷的天,在乡下,都只能窖藏一些白菜之类的,在冬天能吃上这个解腻就很不错了。

  可到了国公府,这大冬天的,桌上还能看到绿叶子的菜,叫什么洞子货。

  说是京城外面有温泉,温泉附近地热,这个季节也能种出些绿叶子的菜来。

  有那心思灵活的,还从富贵人家的暖房吸取了经验,也改造出暖屋来种菜,专门供给这些权贵人家吃用。

  这大冬天的,还能吃上碧绿的葱、蒜、小芹菜、韭黄、黄芽菜、扁豆还有茄子和黄瓜。

  张婆子真是爱得不行,只夸京城人脑子就是比乡下人好使。

  不过听过这洞子货的价格后,张婆子咂舌不已,这么随便一筐子洞子货,就恨不得是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日常开销了。

  听张婆子嘀咕了几天,直说这个太抛费了,天天这么吃,她都觉得吃得不是菜,是银子了。

  又说那个庄户人家这么奢侈过,简直是造孽哦!这么吃下去,都要折福了。

  王永珠闲着也是闲着,听张婆子这么说,干脆道:“这也不是什么难的,多的咱们种不了,在屋里种点葱蒜,撒点小白菜供咱们自己吃还是能够的。”

  张婆子本就闲不住,在乡下干活习惯了,这每天闲得骨头都感觉要生锈了。

  听自家闺女说有办法,也就一叠声的说自己种种菜,也好松松骨头。

  王永珠前两天就让人去订做了几个大大的木头架子,又买了几个方正的红陶方盆。

  今日刚好送进来了,王永珠让人将那木头架子抬到屋里来,这正屋本就面积大空旷,搬走了一扇屏风,直接将这个当作屏风用。

  红陶的方盆里也都填满了湿润的好土。

  一起准备就绪,母女俩就要亲自动手栽种,一旁伺候的谷雨和吴婆子,忙上前要接过去,被两人给赶到一边。

  母女俩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就分葱栽葱,忙得一手泥巴。

  吴婆子和谷雨还罢了,其他几个选上来的贴身丫头白露她们,虽然以前也不过是丫鬟,可也就是洗衣裳扫地跑腿这些活计,还真没种过菜。

  如今看着这王永珠和张婆子撸起袖子,那手上就沾满了黑色的泥巴,忍不住都皱了皱眉头。

  宋重锦进屋看到的就正好是这一幕。

  一旁的白露几个丫鬟看到宋重锦进来,忙行了礼,都露出紧张之色来。

  宋重锦一看就笑了,将方才那些疑问一下子都忘记了,也将袖子给撸起来,嘴里还说着:“怎么有兴致弄起这个来?放着我来弄!”

  说着就上手,麻溜的将王永珠掰开的蒜瓣,一个个插进泥土里。

  那边张婆子也已经撒好了白菜籽,笑着道:“这不是闲着无事么,这次来京城可算开了眼界,这冬天还有那些绿叶子菜吃。永珠就说这也不难,咱们在屋里也试试看,也就种点葱蒜,再撒点白菜籽,等出了苗,咱们下上一锅面条,放上自己种的葱蒜和白菜苗,最香不过了。”

  光是听张婆子这么说,宋重锦都觉得饿了,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吩咐谷雨去跟丁婆子说,中午就吃面条。

  一面麻利的将剩下的蒜瓣都插好,将红陶方盆都摆好。

  白露和小雪她们已经端着热水来伺候两人,洗净了手,又奉上沤子,沤了手。

  宋重锦就挥手示意她们都退了下去。

  王永珠一看宋重锦这架势就是有话要说,“正要问你,今儿个去秦尚书府里情况如何?”

  宋重锦从怀里掏出那手稿,递给了王永珠。

  张婆子看宋重锦的脸色,再看王永珠的神色,知道他们只怕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想了想,干脆出了门,带上几个丫头在院子里转圈,不让人靠近听了去。

  王永珠看了看那手稿,也露出惊讶之色来:“这么看来,这秦尚书和曾外祖有旧?我看这语气熟捻,还有这批注,莫非是秦尚书是曾外祖的学生不成?”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何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