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年代去爱 第11章

作者:闲处看平生 标签: 幻想空间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又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就见有一男一女,看起来像是互相认识的,向他们这里走来,交谈后确定是跟她一样去青林大队的,都是来自南方那边的。

  男的看起来很热情开 朗,那个叫女知青的就比较高冷了,不过张晓晓也不在意,一行人都坐上就拖拉机出发了。

  青林大队是距离镇上最近的,要不钱进也不可能有时间自己过来接知青,去了公社报道之后,十五分钟左右就到了村里,张晓晓一眼望去,整个村子多数是低矮老旧的土胚房子,只有零星的青砖房子。

  不过远处是大片的农田,此时庄稼大部分都已经种好了,其间夹杂着清澈的小河,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让张晓晓感叹这时候的环境好,空气都是清新了不少,早就吹散了她在火车上的烦闷。

  让她对自己顺势下乡的决定都更加多了几分肯定。

第十四章 置物

  钱进大队长把拖拉机直接开了到知青点,然后对她们说道:“三位同志下车吧,这就是知青点了。”

  张晓晓和另外两个知青拿了行李下车,对钱进笑道:“谢谢大队长。”

  “不用客气,你们几个这个月的口粮明天我会叫人送过来,今晚随便收拾收拾先住着,缺什么明天你们可以去公社的供销社或者县里买,等后天再开始上工。另外这知青点除了你们,就还剩一个男同志赵知青,也就去年才来的,傍晚上下工了,你们就能见到了。”

  “对了,男知青就跟赵知青住西边的屋子,你们两位女同志就住东边的大屋子吧,那里先前就是女同志住的。”

  “谢谢队长。”张晓晓和男知青再次道谢,那个南方来的女知青什么都没说。

  钱队长也不在意,只摆摆手,然后启动车子,开着拖拉机走了。

  三人看着钱队长走了,就一起进了院子,屋子就是三间土胚房,房顶是秸秆黄泥和稻草组成的,看着就很可怜的样子。

  虽然之前原主奶奶家的也是土胚房,但是后来发现金手指,她又自己一个房间,都是直接住在公寓里的。

  但眼下肯定要跟南方的女知青住一个屋子,不能住公寓了,就跟空有宝山不能用一样,不过现在在已经很好了,没有了膈应人的继母继妹,脱离了让她时刻担心的部.队环境,她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知青院的房子西屋是男知青住的,东屋稍微大一点点的是女知青住的,旁边还有一个比男知青住的西屋更小的,是厨房间。

  院子西边还另外搭了一个土胚小矮房,看样子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大致看了下院子,张晓晓就跟女知青一起去了东屋,男知青则自己去了西屋。

  东屋一进去,最显眼的就是占据‘大片江山’的大火炕,地上还有两张简易的木桌子,像是她那个年代小学生们用的带着能放东西的桌堂,除此之外就没了其他东西。

  屋里看着像有一段时间没有住人了,落了不少的灰,需要打扫一下才能住人。

  张晓晓就先对着女知青开口道:“这屋子里都是灰,我们先打水收拾一下再放东西进去吧。 ”

  女知青淡淡地嗯了一声算作回答。

  张晓晓:还真是高冷,惜字如金啊。

  两人拿了院子里应该是打水用的木盆,男知青见到主动给她倆打了水,他住的屋子本就有人,所以不用怎么收拾。

  张晓晓就用自己带来的抹布,开始收拾,她一直以为这位同来不怎么说话的女知青会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没想到收拾屋子意外的利索。

  两人干家务都不差,屋子也不大东西又少,不一会就收拾好了,又晾了晾,往里面搬各自带来的东西。

  屋里的火炕很大,睡六个人都不会挤,两个人就商量着把最热的炕头空出来,然后一人睡一面。

  两张桌子也正好一人一张,张晓晓现在就特别庆幸这里原来没有女知青,人少是非就少,能省自己不少麻烦。

  把带来的东西放放好,被子铺好。

  张晓晓今天坐车时就不舒服,现在忙活了一通,整个人就疲惫地不行,也就没管同来的女知青,自顾躺在了自己的铺位。

  一躺下来她就感觉舒服了不少,一边想着自己明天应该去买些啥,听大队长的意思,他们可是只有明天一天假,就在心里列着清单:一个陶瓷脸盆,一个泡脚的木盆,一个暖水瓶,洗漱用具……

  宋文晴就没真心好好给她准备,她也懒得大老远的背着过来,公寓里超前的东西不好直接拿出来摆在明面上用,所以缺的东西还不少,让她一下子想齐全还有点难度,只能等到了供销社再看吧。

  晚上的时候,三个人在院子里乘凉闲聊,张晓晓才知道,原来同来的两个知青原先也不认识,只是在火车上碰见的,三人还在说着,就看见大门外走过来一个有点胖的一个小伙子,这个年代看见一个胖子可是不容易啊。

  张晓晓估计这个人家境应该很好,不然也不能吃成这个样子,没准就是那个钱队长说的知青赵知青。

  “欸,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我之前就听说有新的知青要过来,没想到你们今天就到了。”赵知青走进来看见她们几个就主动说道。

  “是呀,我们今天下午刚到的,你是赵知青吧?”男知青主动走上前搭话。

  “对,我是赵知青,你是听钱大队长说的吧,现在知青院就我自己一个人,现在你们来了,我就有伴儿了,哈哈!”赵知青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本来眼睛就不大现在都快成一条线了。

  “这里知青咋这么少的吗?”男知青顺着赵知青的话问道。

  “哦,这里好多老知青有的都结婚了,有跟当地的人结婚的,还有跟同来的知青结婚的也搬了出去,还有找了门路回城的,我来的时候本来还有一个女知青在的,前段时间听说是家里找到机会,给她调回城里了。”赵知青很有耐心地解释着。

  张晓晓看他很好说话的样子,就问出了自己一直比较好奇的问题:“赵知青,你家是哪 里的啊?我听你说话有点不一样的口音。”

  “哦,你说这个啊,我家是广市的,距离这里很远的,我一开始来的时候说话口音更重,现在已经被村里人口音影响了不少,嘿嘿!”赵知青笑着回道。

  “这样啊,我说的呢。”张晓晓听他说话,就想起了大学隔壁宿舍一个南宁姑娘。

  赵知青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下自己脑袋,说道:“你们的口粮村里还没给吧,今天晚上就先跟我一起吃点吧,一会我去做。”

  他手劲大,拍的那一下特别响,张晓晓看着都疼,听见他的话赶紧说道:“不用了,我带来的吃食车上没吃,等会就要都吃光,这个天气也放不住,谢谢你了。”

  一边的女知青和男知青也表示自已有带的干粮点心,让赵知青只管自己就好。

  这个年代粮食都是金贵物,大家都不会轻易吃别人的饭。

  ——

  第二天,赵知青一大早就去上工了,张晓晓三人起来他早就走了,跟男知青她们商量了就一起去县里,打算去县里吃个早饭,顺便买自己要用的一些东西。

  三人走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才到了镇上,其实村里有牛车去县里,但是他们出来晚了牛车都走了,只能走着,昨天坐拖拉机感觉没多久就到了,今天靠自己的两条腿才知道说是距离县里最近,也要走好一段路。

  三人早就又累又饿,就连一向淡淡的女知青,都有点狼狈,大家就直奔国营饭店去了,一人点了一份鸡蛋面吃了,才感觉活了过来。

  歇了一会儿,一起出了门,就去买各自需要的东西,说好在之前打听到的村里牛车停靠点集合就分开了。

  张晓晓想起来答应便宜爹到了要告诉他一声的,就跟人打听了邮局的位置,到邮局买了邮票信纸,借了纸笔写好后贴上邮票,交给工作人员没问题后,就出了邮局向着供销社走去。

  县里的供销社很好找,就在县里在中心点上,刚刚过来的时候她就看见了。

  供销社大门上挂着‘东升县供销社’几个大字,没有春市的大,就跟张晓晓老家红旗镇上的大差不差。

  她进去一看,今天买东西的人还真多,柜台前都是人,但是她就今天一天的假能出来买东西,硬着头皮挤上前去。

  好不容易买好了自己昨天想的几样东西,又看见有卖大茶缸子的,才想起来宋文晴没给自己准备,又上前买了一个。

  买好了出来也没看见女知青两个人的身影,不知道去哪里了。

  站在门外歇了一会儿,就想起来自己应该准备一些点心,留着给自己填肚子,想到自己公寓里有沙琪玛和桃酥,跟这个时代的很像又耐放,就回去供销社又买了不少裁好的油纸和麻线。

  找了个没人来的小胡同,从公寓里拿出沙琪玛和桃酥各一斤,快速把包装什么的拆掉,扔进公寓,瞬间包装就消失不见,再把东西 用刚买的油纸包好绑上线。

  拿好东西就出来往牛车集合点走去。

  到了那里,就见除了赶车的牛叔,只有两个上了年纪的大娘,现在年轻人都忙着上工,只能家里的老人出来置办东西。

  其中一个面向有点刻薄的大娘,看见张晓晓过来,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对她说:“诶呦,小姑娘长得真俊,你是新来的知青吧,买了这么多东西,快来大娘帮你拿点吧。”笑着上前就要接过张晓晓左手的东西。

  张晓晓看着这个大娘过分的热情,没把东西给她,委婉的拒绝道:“多谢您了大娘,我自己来就行。”

  大娘瞬间就有些不高兴,还想说什么,就被另一个大娘打断了。

  “陈金花,你快省省吧,你还想让人家姑娘把东西分你点咋的,也不看看你那样的配不配。”另一个大娘开口说着刚刚那个大娘也就是她口中的陈金花。

  陈金花听她这么说自己一下子就炸了,冲着开口的大娘大喊道,“咋,咋,陈娟子我就这样,怎么地,我不配你就配了,就你一个寡妇还配说我。”

  陈娟子一听这陈金花往自己心口上插刀子,就有点不能忍了,眼看着就在动手的边缘了。

  张晓晓看着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的一场‘大战’,一脸懵逼懵逼,这到底是怎么发展成这样的,她现在稍稍有一点迷茫。

第十五章 队长儿子

  牛叔看这两个老娘们越来越不像话,这回居然还想动手,赶紧呵斥道:“你们俩快消停点吧,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边丢人现眼。”

  陈金花还想反驳牛叔。

  牛叔看她那样直接使出杀手锏,:“陈金花,你要是再挑事,回去我就让你家男人好好管管你。”

  陈金花一听直接哑火了,牛叔算是她家男人长辈,他要是回家告状自己可没有好果子吃,遂只拿眼睛狠狠地剜了陈娟子一眼。

  她俩不吵了,张晓晓也把东西都放上车了,再转身就看见男知青和女知青远远地过来了。

  张晓晓看见真是松了口气,实在不想单独面对战斗力强悍的大娘大妈。

  他们俩同样买了不少东西,陈金花还想上前,被牛叔一瞪就不满的收回了想迈出去的脚。

  “张晓晓同志,你回来的这么快啊!”男知青看见张晓晓主动招呼道。

  “我也是刚到呢。”她回答着就上前要帮女知青提点东西上车。

  “没事,我自己就可以的。”女知青避开了她的手。

  张晓晓:为什么她觉得这个场景莫名的熟悉呢。

  既然人家不用她,她就只能尴尬地退了回来,上车坐好。

  三人都坐好,前面就又来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

  小伙子刚走到车前,牛叔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壮子今天放假回家吗?”

  “叔,我师傅这几天有事情出门了,我就想着趁这几天回家看看。”壮子笑着回答。

  牛叔:“好小伙子,快上车吧,我看着也到时间 了,咱这就走了。”

  “欸!”壮子说着就麻溜地上了车。

  这车是用骡子拉的,走的不快不慢,车上的陈金花和陈娟子刚吵完,互相看不顺眼也不说话,那个叫壮子的倒是偷偷打量着张晓晓她们三个。

  过了一会儿,就对着男知青问道:“你们几个是新来的知青吗?”

  “是的,不知道你怎么称呼?”男知青道。

  他们两个就开始了一问一答,张晓晓在一旁从他们的攀谈中得知,这个叫壮子的是钱大队长家的儿子,大名叫钱大壮,说是在镇上当学徒工。

  女知青是个不爱说话的,张晓晓也不知道要怎么跟她搭话,至于对面的大娘大妈她更不想招惹,索性就看看路边的风景。

  道路两边都是已经插好秧的田地,绿油油的看着舒心极了,偶尔还能看到有在地里劳作的人。

  看着看着才发现,骡车已经马上到村口了,到了村口牛叔就停了车,让大家交钱下车,一人三分钱,这时候的钱是真值钱啊!不像她生活的那里,一分钱已经不流通了。

  “你们拿这么多东西,知青点还不近,我帮你们送回去吧。”壮子看他们买的东西多,直接就拿上张晓晓和女知青买的几个盆走在前面。

  “诶,我们自己就能拿。”女知青和她连忙开口。

  “没事,我正好没什么事帮你们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