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大佬在七零 第19章

作者:杏皮水 标签: 时代奇缘 欢喜冤家 相爱相杀 穿越重生

  原来做菜放油那么好吃啊……

  南桑他们的房子虽然已经塌了一半了,但是因为房梁什么都还在,而且当年这房子在盖的时候其实用得材料很好,又上了厚厚的桐油,现在竟然还能用。

  于是大家伙干脆帮着他们将塌掉的另外一间房也重新盖起来了。

  自然是用不起什么砖头了,全部用的是干打垒,河间村特有的黄泥里面放了麦秆和黏土,打出来的墙壁又结实又牢固。

  当年老杨家在盖这房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中间的堂屋的大概有二十平米,两边的房间一个房间大概十五平米,加起来满打满算的五十个平米了不得了。

  十几条的壮汉子,不过一天功夫就将这三间的屋子重新修补好。

  房梁是现成的,只用重新加固就行了,房顶是用的稻草搭得第一层,上面盖了一层的黏土,最上面又加了一层的稻草,这样盖出来的房子冬暖夏凉,就算是最外面的那层稻草坏了,也可以直接换掉就可以了,不影响下面的使用。

  除了房屋重新休整了之后,大家人手齐就顺便将在将炕也重新给盘过了。

  其实一开始这个河间村是不兴睡炕的,这玩意儿是北方用的多,但是前些年下放在这里的北方知青挺多,河间村这边的老百姓也发现了这个炕的好处,所以也家家户户都开始盘炕起来。

  到了现在,村子里面已经有了不少盘炕的好手了。

  于渊前些日子已经晒好了不少的土砖,现在正好用来盘炕,顺便将家里的老灶台也重新改了个位置,正好跟炕在同一条直线上,中间隔一道墙,只要关上门,烧火的时候,半点烟子都不会进到屋子里面。

  南桑他们家的活计不多,又加上那么多的壮劳力,各个都舍得下功夫,也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完全给弄好了。

  张宝兴担心新盘的炕潮湿,又影响了于渊的身体,千叮咛万嘱咐要先烧炕,把潮气给烘干了,才能住人,这一番的担心关怀,弄得南桑都以为他们之前有点什么事情。

  “今天卖鸡蛋花了多少钱?”于渊将空间里面的鸡蛋拿出来一个个仔细的点着数。

  南桑望着那些鸡蛋,就想起来今天中午做的韭菜炒鸡蛋,只觉得口水都要淌下来了。

  在纪元年代里面的食材跟这个时代的食材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烹制的方法都已经失传了,那个时代最通常的烹饪手法就只有三种——水煮、烤制和生吃。

  而今天的炒鸡蛋是南桑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到华国美食的边边角角。

  没听到回答的声音,于渊转过头看了南桑一眼,发现她正在眼巴巴的看着地上的鸡蛋,叹了一口气,随手拿了三四个给她:“拿去吃吧。”

  南桑看了看于渊手中的鸡蛋,很想接过来,但是仅剩的理智按压住了她肚子里面的馋虫,她闭上眼睛,别开脸,连忙挥手:“拿走拿走,再晃荡,我就忍不住了,这都要卖钱的,别勾搭我。”

  越是这个样子,于渊越是觉得南桑也是可怜,想当初,在纪元年代的时候,南桑是什么人,最讲好吃的人,到了这里,竟然连几个鸡蛋也舍不得了。

  “拿去吃吧,又不差这几个。”于渊还是将鸡蛋塞进了南桑的手里面,不忘嘱咐:“小心掉地砸坏了。”

  “这可是你让我吃的!是你让我吃的!”看了看手里的鸡蛋,南桑咽了一口口水,随后再三慎重的确认:“不许说话不算话!”

  “是是是。”于渊已经转过头去继续数鸡蛋去了,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眼角都微微的弯了起来:“是我求你吃的,你不吃饱了,没人养我,我得为自己着想。”

  这才心安理得开始吃鸡蛋的南桑终于开心了,她点头:“你还是很有眼色的,知道谁是大佬,跟着谁有肉,不,有饭吃。”

  “我刚才问你鸡蛋多少钱?”

  “我去村口李大眉毛家买的,他老婆要三分钱一个,我跟她讲价了,最后二分五分一个卖给我的。”南桑白了于渊一眼:“干嘛?不放心我?”

  “不是。”于渊已经将鸡蛋完全的点清楚了,他扭头看向了南桑:“我前些天不是说,找时间进城一趟吗?明天有个大集,我们去看看吧。”

  “那这些鸡蛋去集市上卖掉?”

  “不,先去集市上看看情况,这些鸡蛋,找机会拿到城里面去卖掉,在集市上卖不是等于告诉别人老杨家的东西是我们拿的吗?反正放在空间里面鸡蛋不会坏,不用着急出手。”

  “那我们明天带钱出去吗?”

  “肯定带的。”

  “带钱有用吗?我上一次去镇子里面,带的两块钱一分钱没用掉……”

  “用票据限制购买能力,是说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不足,而不是说钱没有用处,而且,根据华国的历史书上记载,这种日子应该没有几年就要结束了,从来整个华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于渊想了想,转过身来看向了南桑认真的说。

  “我不知道我们要在这个时代呆多久,但是我可不想继续这么缺衣少食的过下去,南桑,你也是不要过现在这样的日子的,你希望身边都是好的,从来都是。”

  他们家里面没有灯,整个屋子里面昏暗不已,于渊坐在黑暗中,夜视能力极好的南桑在黑暗中看到他面孔的轮廓,仿佛萤火落在了微尘之中的煌煌,这一刻,她的心仿佛就被一种陌生的柔软刺了一下。

  一点都不疼。

  可是,在南桑那从来都是空荡荡的又了无牵挂的心底好像被人吹进了一丝凉风。

  她有一点乱,又觉得莫名其妙,咬着嘴唇,皱着眉头好一会儿后才无视掉心中的那点子另类,她扬着眉毛笑起来:“不,我南桑要最好的。”

第29章

  很快,南桑就发现了,她距离要得到最好的还差得相当远。

  别的不说,就连她看上了一个白底黄花的大瓷碗她最后都没有舍得在供销社里面买,还是拉着于渊去了集市上买那种乡下人自己用黏土烧制的陶琬。

  白瓷碗大得要三毛一个,小的也要二毛,土陶碗三毛钱可以五个,怎么算都是土陶的划算,在只有十二块钱的时候,美丽不美丽是讲究不了的。

  逛了一圈公社里的供销社,里面的东西基本都需要各种票,而且价格非常贵,所以南桑也只是眼巴巴的看了看,倒是最后在卖工具的地方买了一把切菜的菜刀和一把砍柴的柴刀。

  就光这两样东西就化掉了一块钱,心疼的南桑不停的嘶嘶哈哈,对于渊千叮咛万嘱咐,这切菜的时候千万不能把菜刀给弄坏了。

  其实这种乡下的大集虽然很热闹,但是要真说是有什么东西要卖的,还真没多少。

  这里最多的就是各种农家物资的交换买卖,比如蔬菜、用柳条竹篾编的手工艺品,要不就是一些锄头把子,在这种集市上要说最高大上的东西应该就是鸡蛋了。

  当然,农民自己不会买鸡蛋的,这些鸡蛋要么就是镇子上那些工厂里面的工人出来买,要不就是一些知青买了吃,毕竟在这个肉类被严格管控的年底啊,鸡蛋便成为了代替肉类补充蛋白质最重要的物资。

  总之,不管你家里存了多少鸡蛋,放在集市上都不愁卖。

  甚至还专门有镇子里面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趁着休息专门到这种乡下的集市上来买鸡蛋和买蔬菜,所以,这种集市从一开始的只是方便乡下人时间十天一次改成了七天一次小集,一个月一次大集市。

  南桑是第一次逛这样的集市。

  在纪元年代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集市的。

  那个时候人类都居住在竖立着高高围墙的人类基地的里面,一个人类基地的面积往往有几千到一万平方公里,里面有人类聚集的地方也有专门耕种农作物的地方,这些东西种植好之后会直接运送到人类聚集区去。

  所以,第一次赶集的南桑是相当兴奋的,明明没有多少物资,她就是高兴得不得了,在这长长的一条街上,挤过来挤过去,看见这个也想买,看见那个也想要,但是最后往往都是极为心疼的放下了。

  逛了一圈下来,她最后就买了五个大碗和一把菜刀以及一把砍柴刀之外,什么都没有再买了。

  于渊看着她提着菜刀和砍柴刀走了一路,就说:“买个背筐吧,菜刀和柴刀也蛮重的。”

  没想到得到确实南桑的怒目相对:“你怎么这么败家呢!你有几个钱啊,你什么都想买,你太膨胀了,这里一个竹筐要四毛钱,四毛钱啊!!!村里张大槐树家也在编这个买,五毛钱可以编一堆了!”

  于渊转眼又看看人家卖背筐的小摊上还有卖背筐带子的,又提议:“不然买一副背筐带子吧,要不是你请人家编好了筐也没法用啊。”

  南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上前询问背筐带子的价格,随后于渊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神级的砍价技能。

  本来他以为,三毛钱买了人家五个大土陶碗依旧很牛了,没想到一毛钱一副的背筐带子最后硬生生被南桑讲到两毛钱买三副,相当于砍掉了百分之五十的价格……

  他看着喜滋滋的提着三条背筐带子的南桑由衷的鼓掌,太厉害了,一毛钱的东西啊……

  原本于渊以为南桑在这个时代离开自己会很难生活下去,可是这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太高估了自己,这个女人的适应力太强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她不但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甚至连河间村的不少土话都学得溜。

  若不是他对于南桑知根知底,他几乎已经分辨不出来她与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区别了。

  说是赶大集,其实整条街也没有多长,很快就逛到了头。

  南桑很快就发现了那些卖菜的人基本都击中在靠近公路的边上,而卖手工品的都会距离公路远一些,一开始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是很快,她就找到了答案。

  机器的轰鸣声从公路上由远及近。

  那些刚才还在闲扯的农民们马上就来了精神,就看见他们纷纷从自己的身后将一个个的背筐拖了出来,然后从那里面将更加新鲜的蔬菜给端出来,还有的将刚刚还藏起来的鸡蛋也全部都给摆放了出来。

  这还不算是什么,甚至还有吆喝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快来看我家的菜,刚刚才从地里拿出来的大南瓜啊,豆角,小黄瓜了!”

  “鸡蛋鸡蛋,我家攒的鸡蛋,又新鲜又大!”

  ……

  在公路上有一辆解放车缓缓的靠了边,只看见从后面的车斗里纷纷的跳下来了很多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人,跟乡下人补丁落补丁,洗得发白甚至不少地方都起毛,当然更多还是脏兮兮的衣服比起来,这群人的衣服显得又干净又整齐。

  他们一个个要不就背着筐,要不就是带着买菜的篮子,跟百米冲刺一样冲向了这些卖菜的农民,很快就像是汇入了大海的小河,淹没在了茫茫的人群之中。

  南桑和于渊对视了一眼之后,便朝着附近的人略微一打听就知道了这些人的来历。

  河间村是隶属于宁口镇,而宁口镇上面是义东市。

  义东市里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工厂,距离他们宁口镇最近的便是这个毛巾厂,这些工人都是毛巾厂里面的,今天是星期天,他们的工人都会一起出来买菜,在平日里这样的情况也非常的常见。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个大集上的绝大多数的农副产品都是给这些人准备的,也难怪他们工厂的车子一来,这些农民一个个都变得非常的兴奋。

  这个厂子的规模是蛮大的,连续的来了三四辆车,起码也下来了一百多号人,而且这些人的购买能力也相当的强,这一条街上所有的蔬菜和鸡蛋基本在他们来了之后就扫荡一空,以至于后面来的车辆里面的人只能空手而归。

  “看来工厂的工人,手头是相当有钱的。”回到家的南桑不忘记拿了五毛钱去张大槐树家定了一大一小两个背筐,张大槐树还随手送了一个提篮,这让南桑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分外真诚。

  坐在灶边她召唤出鸡蛋大小的风团一边帮着于渊烧火,一边说。

  “确实。”于渊点点头:“城市里面的人跟我乡下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个月定时定量的发工资发粮票,但是他们没有地,种不了菜。”

  “那我们可以去看看。”

  从老杨太太那里弄来了六十几个鸡蛋,如果全部卖掉的话,能有三块钱。

  但是,他们两个人手里面除了鸡蛋之外,就当真什么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他们就算要去可工厂里也就只能挣这三块钱,可从村子里面去到城里面光车费就要出两毛,如果只是卖鸡蛋的话,其实非常不划算。

  这个问题于渊想到了,南桑同样想到了,出行成本太高让他们对于去工厂卖鸡蛋这件事兴致并不高。

  忽然之间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于渊眯了眯眼睛:“你先说。”

  南桑也并不推辞:“你的身体爬山如何?”

  尽管激发了异能之后身体素质好了一些,力气也大了不少,但是他的咳嗽病没有好。

  杨建成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破筛子,里面的有着病,只怕是不吃药是不会痊愈的。

  “耐力肯定不如你,如果不走太远的话,应该问题不大。”于渊笑了起来,“什么时候动身?”

  “今天晚上。”

  明明没有商量过,但是作为死对头,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向是一致的。

  乡下人的夜晚是很平淡的,除非是有镇里面的文工团来演出会热闹一下,除此之外的每一天晚上都是一样。

  害怕费油,村里面入了夜很少有人家点油灯,那么只要天黑了,大家就都睡觉了。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南桑和于渊在天刚刚黑下来之后,他们就出门了。

  他们的房子是在村子的北面,山根上,在整个村里面是非常偏僻的位置,基本不会有人来,更不要说晚上了。

  两个人一路朝着山上走,虽然从来没有进过山,但是由于有南桑的音波探路,他们的速度非常的快,一点不比熟悉山里情况的人慢。

  “如果遇见大型的野兽怎么处理?杀还是不杀?”南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