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努力成名医 第67章

作者:明月春心 标签: 年代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不过如今因为季茗年轻而小看她的村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一直到后来季茗的名字享誉国内外,村子里一些长大到外面闯荡的青年人才想起季茗原先帮他们治疗过疟疾,这是后话。

  又五天,等所有村民都康复出院,属于邹恒甫他们疾风团的任务彻底结束,只等来交接的其他军团前来他们就可以正式归队。

  其实算上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小夫妻俩也算是新婚燕尔,所以再等新部队到来的这几天,夫妻俩好是一阵蜜里调油,让看到自家团长脸上笑容的士兵都觉得牙酸。

  赣南属于南方,这里的绿色要比北方更深一层,如今还没进入盛夏,是一年中室外感觉最舒服的时候。

  爬上小小的山坡,下面是村民们和士兵热火朝天盖房子搭屋子的场景。风,调皮的吹起别在耳后的长发,季茗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看向身边的男人,微微一笑,问:

  “邹恒甫,你会不会觉得我有些贪心,明明没有那个本事,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也许是环境太舒适,也许是男人给的那份安全感,季茗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心里话全说了出来:

  “在红旗公社,因为村民的友善,离开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留下些什么,所以半年多的时间我提议教六个人学医,他们非常努力,甚至为了珍惜这个机会,不惜放弃学业或者到城里工作的机会。

  我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你可能不知道,尽管他们后来可以给人看一些病,但是当初给他们定目标的时候并不只是这样的,我的期望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高,但是后来发现,我太强人所难了。

  到军区后,我一度沉迷于配置新药的快感,你不知道当止血散得到认可后,我虽然表现的很谦虚,但是内心实则很骄傲自豪,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多做点什么。

  通过林新生林主任的帮助,我在医院学习不太熟悉的西医知识,在部队学校发生传染病时,特别是有几个转成病毒性脑膜炎的时候,我又把研究疫苗的”

  就当季茗纠结该如何接着说下去的时候,邹恒甫揉了揉她的脑袋,看着她望着自己苦恼的神情,觉得有趣他再次揉了揉,就在她想要打掉他碍事的胳膊时,邹恒甫终于开口说道:

  “我很高兴你能把心里话告诉我,其实自从咱们住一起后,我一直以为我娶了一个医学全能通的媳妇呢,精力无限,无所不能,哎呀,终于等到小羊羔迷途知返自我反思,真是不容易啊!”

  “邹恒甫!”季茗有些脸红,看着男人脸上张扬的笑容,别过脸不去看他:

  “我做的有这么明显吗?”

  邹恒甫点头,“我知道你很努力,但是必须得承认,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此消彼长,付出的过程永远比获取的要多得多。

  就拿你学医来说,如果每个学医的人都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通通掌握,那么医院为什么还要分科,大学为什么有中西医之分,还医学院为什么要划分院系甚至有些复杂的还要细分方向呢?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一定成功,但是想要成功,一定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

  虽然我对医学这方面不懂,但是我媳妇制药这方面我觉得无人能敌,所向披靡!

  所以,恭喜季同志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今后还请继续多多关照!哈哈哈哈……”

  邹恒甫说完就跑,季茗气呼呼的在后面追。“邹恒甫,我跟你没玩,今天是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啊!”

  山坡上,两人你追我赶,下面听到声音的士兵频频的抬头往这边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邹团长,稀罕不已。

  刘娇望着远方嬉笑奔跑的两人,心里空落落的,好不容易看上一个中意的,没想到自己落花有情,人家却名草有主。

  三天后,季茗被邹恒甫亲自送上了火车,因为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离婚,所以这边军区他还没有申请分配房子。

  不过等季茗离开后,邹恒甫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直接用火车站的电话给京都附属医院的崔平远回了个电话。

  “喂,师父,季茗这里我们已经谈过了,……嗯,她回去以后一定会去找您,接下来您自己安排就好,不过最好能缓缓,让她到家先休息几天再说。”

  “好好好,小邹做的不错!”

  崔平远以为是邹恒甫的功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徒弟自己突然想通了的结果。

  原来之前邹恒甫请崔平远回家吃饭的时候就特意问了医院崔平远办公室的电话,这次季茗到了后,邹恒甫专门给家里打了一次电话,正好崔平远住在他们家,顺便就把他对季茗的担心以及想要跟季茗说的事情跟邹恒甫提了几句。

  希望夫妻俩相处的这段时间,邹恒甫能够旁敲侧击的劝劝季茗,完全没料到竟然这么快就解决了。

  于是等季茗回京后,就发现师父变得温和了很多,为了给她解答疑惑,还特意在家里多住了几天,就是让她节省点路上的时间多休息。

  再者从五月下旬开始,季茗家前院和后院种的水果陆续成熟,草莓、杏子、大樱桃、五月桃还有西瓜,比外面卖的都要全乎。

  崔平远吃好喝好有人聊天有人关心,还有两只通人性的小宠物陪伴,整天热热闹闹的让他也舍不得离开。

  本来答应休息几天周末带着季茗去见任老爷子的,但周五晚上跟季柰一起多吃了几块西瓜,肠胃不适有些拉肚子。

  老爷子好面子,硬是打电话把早就定好的日子往后推迟了两天。

  “师傅,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家里的水果多得是,一年四季的都有,我在后海那边还有座大宅子,那边今年春天也种了好几种果树,等您好了我带您到那边看看果树今年长得如何!”

  崔平远不好意思的揉揉肚子,“我看你家的果树种的不错,师傅的院子挺空旷的,抽个时间你让人也帮忙种一些,院子里面绿油油的,看着就是舒服。”

  季柰一听老爷子也要种果树,于是就建议道:“师父,你家种一些我家没有的吧,到时候咱们换着吃,多好!”

  “呵呵,那你说你家还有什么没有,我看想吃的好像都有。”

  季柰闻言连忙摇头,以为崔平远不同意,挺着急的:“不不不师父,核桃、猕猴桃还有柚子就没有,我之前在书上看过,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果树苗。”

  “没事,师父找人问问,争取每样都种两颗!”

  然后一老一小就水果的吃法再次展开了美好的讨论,让季茗实在是无耐,弟弟小吃货的本质季茗早就知道,现在才发现师父原来也是这样,跟个小孩子似的。

  季茗原以为在她认清自己的能力放弃一部分的时候会轻松一些,没想到在跟着师父再次见到任老先生后,她的时间被安排的更明白了。

  一周七天,三天跟着任老先生学中医,三天跟着师父在医院学习西医,周日这天自己安排。

  因为任老先生住的地方距离小洋楼这边太远,季茗提前把后海那座大宅子收拾出几间房子,学中医的三天暂时住在那边。

  其实邹恒甫是想让她直接回大院住的,但是季茗觉得她一个弟媳妇跟大哥住在一个房子里有些尴尬,所以就没同意邹恒甫的建议。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天气越来越热,也许是身体太累,这几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季茗总想赖一会儿。

  任老爷子见季茗今天晚来了十分钟,也没有生气,看了看她的脸色,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她坐下。

  “把手伸过来我看看。”

  “哦,好的。”季茗正为自己迟到羞愧呢,根本没注意老爷子刚刚看她的眼神。

  片刻,老爷子语气欣喜的说了两个字,差点吓得季茗从凳子上滑下去。

  “大惊小怪,不就是怀孕了吗,都已经快三个月啦,亏您还是个医生呢,自己身体不对劲竟然都没发现!”

  “我,我,”季茗这是完全还没做好准备啊,她跟邹恒甫就那么几次,两辈子头一回,过于兴奋激动,完全没想起来避孕这么一回事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中标啦。

  任老爷子以为季茗结婚几年没怀孕,如今突然知道自己怀孕才惊喜的六神无主,还非常体谅的放了她一天假。

  “回家好好休息,这边的课程我给你减一些,你师父那边你自己去说,他肯定非常高兴!”

  等季茗离开,任老爷子稍微有些遗憾,八月份的时候日国举办一场邀请好几个国家参与的医学交流会,本来想带着季茗去见见世面呢,也不知到时候能不能行?

  季茗怀孕果然如任老先生想的那样,除了隔着电话线激动欢喜地说不出话的孩子爸爸,崔平远比季柰这个舅舅都要高兴。

  “太好了,终于让我给盼到了,赶紧让阿姨把我的房间收拾一下,以后我就住在这里啦!”

  不是崔平远对季茗失望,而是自从南方回来以后,小徒弟只对外科手术方面深入学习,牵扯到医学研究方面,季茗虽然还能跟他交流,但明显兴趣不大,让崔平远既欣慰又后悔。

  如今徒孙有了,崔平远觉得自己希望又来了,虽然徒弟很有天赋,偏偏跟他背道而驰擅长中医,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是替任是非那老家伙收了个徒弟。

  不过如今准备准备,从徒孙抓起也一样可以的,他如今才七十岁,可以争取再活二十年!

  季茗不知道因为她这一怀孕,竟然唤醒了师傅他老人家对养生保健火热的心,弄得以后家里花园中经常能看到一老一小一前一后背着手晃悠悠散步的有趣场景。

  季茗第一次怀孕,没什么经验,但是肚子里的小娃娃非常乖巧,三月后除了比较嗜睡、吃的比以前多还有渐渐凸起的肚子,没有其他任何反应。

  七月份的时候准爸爸请假回家了一趟,陪了季茗一天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八月十号,四个多月身孕的季茗跟着师父和任老爷子一群人乘飞机到了日国。

  这是季茗到这个年代后第二次出国,看过老照片似的美国街道,所以季茗对同样老旧片一样的日国并未有多大的兴趣。

  直到第三天季茗到达交流会场后,才知道日国举办这次交流会的意义。

  原来日国今年研究成功一款新的医疗器械,想通过交流会的形式,一方面向各国展示日国在医疗科技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就是把这一批先进的仪器销售到其他国家。

  经过日国解说员用日语一番夸夸其谈长篇大论后,季茗这才从云里雾里明白,原来人家神神秘秘一直捂着不让大家当众一饱眼福的先进器械是一款改良过得医用X光透视仪。

  与德国现如今生产的X光透视仪相比,日国改良版成本、X射线计量都低一些,再加上体积小了一些,就意味着比德国生产的要更加安全、清晰。

  再加上价格上比从德国进口的要低,所以还没等到查看真正的器械,下面的听众就有人开始大声喊着要预定。

  如果不是大家都说着不同的语言,季茗都以为那几个站起来大喊的人是日国特意请来的拖。

  二十一世纪后房地产销售了解一下,季茗当初还被站在路口守株待兔的大妈用两包抽纸拽过去两次,那时季茗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每次电视上放出来的楼盘开卖那么多抢购的客户,可能百分之百的全是托!

  会场吵闹一片,季茗凑近自家师傅小声的问道:“师父,日国不是一向自诩创新超越吗,怎么连人家的科技都抄袭?”

  崔平远没想到季茗问了一个这么幼稚的问题,看着上面还在热火朝天回答问题的日国解说员,没好气的说道:

  “日国就是死鸭子嘴硬,特别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们一贯奉行的准则就是,模仿和学习其他民族,只要打上日国的国徽,它就是人家自己创新出来的。”

  季茗哑然,“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这样好吗?”

  “习惯了就好。”

  季茗突然想起后世关于日国抄袭史和日国山寨史的言论,说日国连日用品都不放过,当时她不太关注这个,没有详细了解,没想到人家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第76章 两更一起

  季茗耳力不错, 把周围其他国家代表们交头接耳小声商量的话听的清清楚楚。

  “经理,日国的医疗器械听着不错,我们要不要也报名抢购一批?”

  “再等等, 还是等见过实体X光透视仪再说,日国的技术是模仿来的, 万一中看不中用,到时候带回国我们的损失谁负责?”

  其中有两个坐在季茗他们右边的, 应该是德国派来摸底的员工, 听了解说员的介绍后, 十分生气:

  “亚当,如果真的跟上面说的那样,我们怎么办?看大家这么积极兴奋的样子, 以后我们公司X光透视仪的出口销售肯定损失惨重!”

  “别担心巴赫,论工艺没有能比得上我们国家的,我觉得现在大家观望的多,日国现在藏着掖着,大家只不过是感兴趣他们改良了什么罢了。

  ……

  听着别人嘁嘁喳喳的讨论, 季茗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祖国。她坚信:巨龙抬头, 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会证明这是一次伟大而成功的尝试, 华国还是那个华国, 只能被仰望却不敢再被侵犯。

  高台上的解说员依旧在口若悬河, 季茗的思绪却早已飞远。

  而且任老这次带季茗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交流会这边打酱油的,而是要到东京一所中医药大学进行一场医术交流, 这所学校承诺,如果中方最后胜出,他们将归还部分原属于华国的医书典籍。

  任是非之所以这么重视, 是因为这批医书典籍中有一整套的针灸推拿术,十分珍贵。

  而且他也清楚以日国的秉性,即使最后他们胜出,对方也不会乖乖兑现承诺。

  所以这次除了季茗之外,他还带了好几个中医小辈,想着到时候尽可能多的把老祖宗的东西装进脑瓜子里带回去,不能让日国人如了意。

  季茗也是在上飞机前才知道这件事,会场上聒噪得很,听了半天后,她就以身体不舒服回了酒店。

  在房间里认真的检查了一番,季茗才躺到床上盖住被子,悄悄的一个人进了自己的房子里。

  自从考上大学到京都后,邹恒甫每月都让人给家里送东西,季茗已经很长时间没进来过了。

  她打开电源,发现房子里面还通着电,到地下室看了看囤放的粮食,依旧完好,心下松了口气。

  休息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日方这边就派人到他们下榻的酒店接人了。比赛的地方是位于东京的一所有50多年建校历史的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