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炮灰 第192章

作者:三秒入睡 标签: 穿越重生

  所以和红秀娟就跟她爹妈一样,很是亲近。

  “妈,你回来了。”叶米和叶亦听见动静,一起抬头。

  还差一个知识点,她先给弟弟讲解完,再起身拉着她妈问道:“小亦说您去纺织厂了,怎么样?”

  她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的事才过去找人脉的。

  红秀娟冲着闺女得意地一翘唇。

  “算你好运,我有个以前的工友最近眼睛出了问题,就是跟你妈一样的毛病,医生说得休息个把月,她子女不孝顺,不甘心把工作给他们,就想着找个临时工来帮忙顶班一阵子,我一过去,人家看在我的面子上,又觉得你是我闺女,人品信得过,这不,叫你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真的?谢谢妈!”

  饶是叶米也没能想到她母亲居然这么高效率,顿时惊喜不已。

  “别高兴得太早。”红秀娟给她打预防针。

  “这工作给你也是有条件的,你得给人家包个五块钱红包作答谢的营养费,而且临时工的工资只有正式工的一半,也没什么福利,你自己考虑一下再决定要不要。”

  红秀娟没打算坑闺女,把其中利害关系讲清楚了,再让她自己做决定。

  叶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我去。”

  她明白,这份工作是走了母亲的人脉关系才得来的,等同于是他们求着别人,所以要求没法太高,和她自己靠着本事在首都找的更是不能比。

  但是叶米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习,并不看重什么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待遇她也不会拒绝。

  这本就是她的劳动所得,而且不要白不要嘛。

  在红秀娟的带领下,叶米第二天就顺顺利利地入职了。

  红秀娟在纺织厂干了近二十年,整个厂里几乎到处都是她的熟人,随便见一个路过的人都能跟人家热络地打招呼。

  这么一路打着招呼带着闺女去后勤处登记临时工身份,待遇跟大明星也没差多少了。

  主要是厂里人都知道,红秀娟虽然二婚也离了,可她的孩子个顶个地出息。

  她现在就跟那旧社会老封君似地,只要在家享清福就好。

  哪儿像其他老同事,一大把年纪还得坚守工作岗位。

  叶米保持长期练就出来的公式化微笑,礼貌又不失尴尬地听着那后勤处的大妈对着她妈,不断地吹捧夸奖她。

  她从来不知道夸一个人居然还有这么多词。

  虽然被夸得很开心,但是太过火了就有点羞耻。

  偏生红秀娟跟没感觉到闺女的不适应似的,被哄得心花怒放,连眼角细纹都笑出来了。

  两个女人聊到上头,直接把叶米给忽略了。

  她独自站在旁边等了许久,站到脚都酸了,见还是没人搭理她,干脆找了个看着比较面善的同事,请求对方带她去被她代班那人的工作岗位上。

  有那闲工夫听长辈聊天,还不如去工作。

  叶米代班的岗位是车间女工,就是专门踩缝纫机的那些工人。

  因为她是新来的,旁边的大婶怕她不会操作缝纫机,还特意来指导了一下。

  不过后来见叶米操作得挺熟练的,又转口夸道:“小姑娘针脚对得真好,以前跟人学过的吧?”

  “嗯,我从小跟着我妈学缝纫。”叶米笑着回道。

  她知道大婶只是工作无聊,随便找个人聊天而已。

  事实上,整个车间的工人们都在边干活边聊天,他们都是熟练工,就算仰着头不看,都能把活计干得漂漂亮亮的。

  车间组长也不管,反正不耽误出货就行。

  叶米功夫还没到家,全程都得低头盯着看,以至于一天干活下来,总觉得颈椎不舒服,脖子酸疼,老是得动来动去地才能缓解一点。

  这份工作,她妈妈干了二十年。

  “总算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了。”趴在床上,享受着自家男人按摩服务的叶米闭着眼睛感叹道。

  “我们父母那一辈就没一个不辛苦的。”景老师阐述了一件客观事实:“我们这一辈也一样。”

  “唉,没办法,再怎么嘴上抱怨,日子该过还是得过。”叶米叹口气,感觉差不多了,翻身起来,把景老师按倒。

  “说好的轮流,我给你按摩。”

  “往肩膀上使点力。”景子恒指挥着妻子给他按摩身上酸痛的地方。

  他参与研究的项目是有关于工业化机械方面的,作为助理,很多重活累活都得他来干。

  饶是景子恒身体素质一向强大,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连轴转地忙了两天之后,身上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酸疼。

  这么算起来的话,他们两个也算是难夫难妻了。

  感觉手底下的肌肉轻轻震动起来,叶米疑惑地问道:“你笑什么?”

  景老师一秒恢复正经:“突然想到个笑话。”

  叶米:“……我怎么就那么不相信呢?”

  她没再深究下去。

  继续专心给自家男人按摩。

  按了好一会儿,突然听到从隔壁传来的哭声,叶米立马抛弃丈夫,汲拉着拖鞋就跑出去。

  “希希怎么哭了?”

  “应该是饿了,你先带会儿,厨房里熬了米糊,我去给孩子盛过来。”

  冉绣将孩子交还到她母亲怀里,自己去厨房给孙女弄吃的。

  在孩子满半岁的时候,叶米就开始一点点给她戒奶了。

  现在希希基本上不怎么吃母乳,反而是喝牛奶和吃辅食居多。

  这孩子的优点就是好养活,什么都爱吃。

第161章

  “那个小叶和范姐,你们一起去剪裁车间那边拿点裁好的布料回来,不然这边没活能干了。”

  车间组长轻点了剩下待完成的布料半成品,发现快被用完了,连忙点了两个人去再搬一些回来。

  叶米不是很懂要去哪里搬货,干脆跟着已经起身的范姐走。

  路上,抱着请教的态度问道:“范姐,我们要哪里拿货?”

  布料剪裁她到是懂,类似于首都红花纺织厂那种剪裁分部,这是每个纺织厂必备。

  纺织厂名为纺织,自然是个综合性厂子。

  有些厂子不仅包含缝纫,布料剪裁,还有自己织造布料和染布的呢。

  这年头还没什么‘外包’一说。

  只是刚进厂子那天,她妈妈有领着她到处转悠一圈,叶米并没有看到类似于剪裁分部的厂房。

  当时还以为A市的布料剪裁是另外有个厂子呢。

  毕竟那些裁布机,除了能剪裁缝制衣服的布料,其他的布艺品,例如布娃娃身上的衣服,配饰,甚至包含口罩,都是可以剪裁的。

  业务范围很广,能做的生意自然也多,足够独立开个厂子了。

  思索间,叶米被范姐带着走到一个小杂物仓库里,两人从里头扒拉出了两辆小推车,拉着推车就往另一个方向走。

  越走越偏,直到在一个小房间前停下。

  范姐推开门,叶米在她身后好奇地往里头探头,入眼的是纷飞的棉絮碎布,还有几个忙碌的工人。

  她们手里拿着剪刀,动作利索地在画好线条的布料上剪裁,很快地,一块类似于上衣的布料剪好,紧接着又开始剪裁下一块布。

  叶米:?

  这剪裁方式……有点原始。

  不仅原始,还效率底下。

  范姐走进里头和其中一位正在忙碌的女工打招呼:“小徐,我们缝纫车间那边没活做了,你们这边剪好没有?”

  那个叫小徐的年轻姑娘一昂首,用下巴点了点角落里堆积的几个大麻袋:“已经剪好的在那,自己去拿。”

  “谢了。”

  范姐招呼着叶米一起过去,两人合力,将沉重的麻袋一袋袋地堆积在小推车上,然后一起拖着两辆被堆满货物的小推车回去。

  因为靠手工剪裁出来的布料不是很多,直接死一趟搞定。

  费劲吧啦搬来货物的叶米无意间听见车间组长的嘀咕:“那几个不是又偷懒了吧,才剪了这么点儿,哪里够做。”

  确实,缝纫车间的缝纫工就有二十几个,而剪裁间的也就十个不到。

  这边的工人努力多踩几下缝纫机就没货了。

  两边供需根本达不到平衡,但是厂长显然不愿意再多花钱招人来干剪裁的活。

  叶米一边工作一边默默观察着。

  晚上回了家,看见景书成,她突发奇想地问道:“爸,您机械厂能做那种剪裁布料的裁剪机吗?”

  “我之前在首都看过这种机器……”她费劲地描述那个机器的样子,企图让景书成理解。

  景书成到底是专门做这一行的,一听就懂:“你是说那种冲剪机床吧?”

  叶米连连点头,期待地看着他。

  可惜景书成摇了摇头,道:“我们厂子主要做家电,不做这个,而且这种机器这边没什么人要,做出来了也卖不出去。”

  不,纺织厂需要。

  叶米在心底默默补充,但是A市纺织厂就这么一家,顶多消化两三台机器,需求量太小,不可能叫人家那么大一家机械厂放着其他订单不做,专门给你做这几台机器。

  可叶米没想那么轻易放弃。

  “那您认识有做这种机器的厂子吗?”她锲而不舍地追问道。

  景书成想了想,点头:“倒还真有,但我不确定他们还做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