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炮灰 第194章

作者:三秒入睡 标签: 穿越重生

  算是聚了个家庭餐。

  近几年景爷爷的老年痴呆越发严重,他遗忘了很多事,偶尔看到景子恒都不认得他是谁,却还记得自己老伴。

  今天做体检的时候,景奶奶就全程牵着他的手去看医生。

  因为别人靠近他不乐意。

  脾气跟个小孩子似的,说变脸就变脸。

  “你好呀。”此时景爷爷正坐在抱着孩子的叶米跟前,试探着想伸手去碰碰孩子的小手,可却筹措着不敢真的碰实了。

  他怕自己控制不住力道,伤到孩子。

  “爷爷要抱抱您重孙女儿吗?”叶米主动将小希希往前递了递。

  小希希咿咿呀呀地伸手,抓住了她太爷爷的苍老手指,小孩子的抓握反应让她条件反射地握紧小手,抓得牢牢地。

  她人小力气大,说实话,景爷爷被抓得有点疼,但他只是露出一点委屈的表情,却没挣扎地抽回手指。

  舍不得。

  想跟小宝宝亲近。

  这是日渐混乱的思绪中唯一清明的念头。

  景奶奶站在旁边,温柔和蔼地注视着这一幕,心中慰烫,忍不住跟儿子交代:“以后多呆着孩子回来看看。”

  他们已经老了,说句难听话,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也许什么时候就再也见不到了。

  景书成垂下头,微微哽咽:“好。”

  一家四代围在一张八仙桌上,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下午一点多,景子恒特意请的摄影师到场。

  叶米看见背着器材赶过来的摄影师,惊讶地睁大眼,扭头看向景子恒。

  景子恒伸手环住她的腰,低头凑在她耳边轻笑道:“不是你说过的吗?回了A市,要好好再拍一张全家福。”

  之前的全家福是叶米他们家的,现在轮到他们家了。

  “是该好好拍一张。”

  景奶奶抱着小希希和景爷爷坐在正中间,同样坐在中间位置的是景子恒的外公外婆,叶米等人则站在老人家的身后,面露微笑。

  咔嚓几声。

  一张四代同堂的照片就被留影下来。

  这是对时光的一种纪念。

  今天难得放假,叶米没打算休息,准备去周边地区外出考察。

  A市只有一家纺织厂,而她想去看看其他的纺织厂是怎么样的,只能去比较远的地方找。

  A市下属的县镇也有纺织厂,但是规模不如市里的大,不过也有点考察价值。

  叶米拿着从生产部长那儿拿来的考察员身份证明,坐着景子恒开的小汽车去附近县镇里的纺织厂。

  她之前无意间帮过生产部长一个忙,然后就和人家逐渐熟悉起来。

  这次叶米请求的考察员身份,对于生产部长来说,就是手写一封身份证明的事儿,所以很容易就给她办了。

  这东西就相当于是通行证,能让叶米去其他厂子晃悠一圈,逛逛看看,而不会被人赶出来。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距离市区最近的砰谷镇。

  砰谷镇有一家小型纺织厂,专门生产丝织布料,供给A市的纺织厂,也有部分拿去外头售卖。

  当地的扎染丝巾算是一个特产,叶米见猎心喜之下,忍不住买了好几条。

  一条给她自己,剩下的都准备拿去送人。

  除了婆婆亲妈的份,她也给远在首都或者家乡的古冬灵她们一人买了一条。

  算是她回家乡后给她们带的手信礼。

  “您就是考察员叶米同志?欢迎欢迎。”

  手持通行证,叶米在砰谷镇纺织厂的行程堪称畅通无阻,不仅有专人接待,参观途中还有专门的讲解,让她更好地了解到这个厂子的情况。

  叶米很认真地看完,但也很快就离开。

  车上,景子恒问她:“有点失望?”

  “也不算失望,只是和我设想的不一样,这边厂子只能算原料厂,只生产布料,不参与加工,根本用不上冲剪机之类的器械。”

  没错,叶米此次出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厂里引进更高效的生产器械。

  但是在此之前,为了更有把握说服厂长同意花钱买机器,她需要将各种资料考察整理完成,才能拿出一份足以打动人心的实用报告呈现在领导桌子上。

  今天本来只有她一个人出门。

  结果碰了巧,景子恒他们团队研究的成果终于完成,进入后期测试阶段。

  这个阶段有另外的测试人员负责,所以景子恒他们在下个研发项目开始之前,算是比较空闲的。

  出于对他们前段时间的接连加班的补偿,研究院特意给他们放了一天假。

  然后他回家连沙发都没沾上,就被小妻子拖着出门当司机了。

  没办法,叶米要去的地方比较远,她又不会开车。

  至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她到是敢,可是景老师刚让她一个人跑那么远吗?

  看完这个看那个,整整一天时间,叶米就跑了五家不同地区的纺织厂。

  他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不是在实地考察上,而是赶在去那些纺织厂的路上。

  一天没考察完,叶米第二天继续。

  但这次开车人员换了,变成她二哥。

  也是这时候,叶米才知道自家二哥居然还会开汽车。

  “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她都不知道。

  “就下乡那段日子,我下乡的农场镇上有个车队,我和人家队长混熟了,就跟着他学开车,后来还去考了个证,只是一直没买车,就没机会炫技。”

  沈礼说的是没买车,而不是买不起。

  早在高考宣布恢复后,国内形式日渐明朗,他母亲就把父亲留下的属于他的遗产还给他了。

  后来沈家回国,爷爷奶奶私底下又给了他和大哥一人一份补贴。

  是老人家自掏腰包的私产。

  他们本不想要,但是拗不过老人的固执,只能收下了。

  所以现在家里,最有钱的当属大哥,第二是他,她妈妈第三,妹妹反而排到末尾。

  可怜这孩子一直没这个自觉,还总以为自己挺有钱。

  不过她老公确实挺有钱的。

  景子恒的收入水平,沈礼或多或少了解一点,不是通过妹妹,而是通过身边的其他朋友。

  要问那些人怎么知道?

  只能说,大佬和大佬总是喜欢一起玩的。

  沈礼耐心地陪着妹妹跑了最后六家纺织厂,踩着夜幕的星光送她回家,顺便把车子给机械厂还回去。

  久违地开了个汽车过足了瘾,他觉得今天还挺不错的。

  今天上班,叶米怀里抱着一个本子。

  她早上如常工作,等到午休时间时,立马起身赶去厂长办公室堵人。

  还好,厂长还没走。

  “曾厂长,您有时间吗?我想跟您谈件事。”

  曾牛看见眼前突然冒出来的漂亮姑娘,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后退两步和人拉开距离,随即歉意地笑笑。

  “抱歉小同志,我家里媳妇儿还等着我回去吃饭。”

  叶米看他这样,懵了下,随即意识到自己被误会成那种动机不纯的女人了。

  她立即往后退出一大步,同样和曾牛拉开距离,伸长手臂,隔空将手中的本子递给对方。

  “这一份是我最近根据我们厂里的情况,再考察了周边纺织厂的情况所做出的调查报告,里头包涵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希望您能仔细看一看。”

  “调查报告?”曾牛疑惑地接过叶米手里的本子,打开看看。

  “嗯,我进了厂子后,发现我们厂子在布料剪裁方面的工作模式不仅效率底下,还耗时耗力,也废人工,这种剪裁方法长期引用下去,势必会对厂子的生产效率拖后腿,造成严重影响……之前我在首都的红花纺织厂工作过一段时间,亲眼见识过首都大厂子的工作效率,觉得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参考启发意义……”

  叶米努力在旁边解释她来找厂长的原因。

  曾牛翻了两下手中的本子,突然问她:“你中午吃了没?”

  叶米愣了下,下意识回答:“还没有。”

  “中午来我家吃饭吧,就在家属楼那边,我媳妇儿应该已经做好饭,我们趁着中午这段时间,再仔细谈谈这个事儿。”

  曾牛眼中含着光。

第163章

  叶米跟着曾牛一起回了家。

  曾牛家住纺织厂的家属楼,分了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还挺大。

  叶米站在人家家门前的玄关处,抬眼稍微打量了一圈。

  不过还是没有景家大,毕竟那边是四室的格局。

  “进来坐吧,不用换鞋子。”曾牛率先进门,回身招呼着叶米一起进去。

  “哦好。”叶米停下脱鞋的动作,直起身跟在曾牛身后。

  屋里头的人听到动静,从厨房里走出来。

  “老曾,家里来客人了吗?”她听到有个年轻姑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