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炮灰 第91章

作者:三秒入睡 标签: 穿越重生

  闲谈间,夫妻俩已经抵达村委会办公室,正巧陈书记和大队长都在。

  两人见到叶米和景子恒一起过来,还有些意外。

  “大队长,陈书记。”礼貌叫人。

  “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喝口水。”陈书记招呼着两人进门就坐。

  “大队长,书记,是这样的,我之前去了趟镇上,无意间遇见其他村子的干部凑在一起开小会,他们正准备开展新一期扫盲工作,为来年评选先进积极大队做准备。”

  此言一出,大队长和陈书记的脸色双双凝重起来。

  景子恒假装看不见,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感言。

  “我觉得我们小田村也不能落后,必须跟进起来,为向公社领导表明我们积极跟紧国家号召,努力学习的态度,也同时能提高我们小田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

  “只有懂得多了,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显然,最后一句话,打动了陈书记。

  他努力一辈子,甚至不惜千里迢迢,拔山涉水地跑去北方引进甜菜,增加肥料用量,使用产量大的超级种子……

  这所做的一切,全都只有一个最朴素,也是最艰难的愿望。

  ——让全村人能吃得饱,穿的暖,有学上,有工作。

  所以他轻易被景子恒的说词给说服了。

  而且扫盲确实也是上头一直以来下达的任务指标,只是村里人大字不识一个地都活过那么久了。

  一大把年纪,很是不愿意再去瞎折腾地学认字,这才使得任务开展艰难。

  但景子恒今天既然敢来,自然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的。

  要想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简单。

  设立奖励就行了。

  他表示愿意自掏腰包,作为学习优秀者的奖励,只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钱,可比什么苦口婆心的劝说都管用。

  而来给村民们进行扫盲的老师,自然得从村内的知识分子里选。

  学校老师就那么几个,还得教着一整个学校的孩子们,忙不过来。

  最好的人选是知青院里的知青,和村里其他上过学,或者正在上学的读书人。

  基于读书人少,而村里文盲又数量庞大,所以按着景子恒的规划,可以将这些人进行分组。

  每个老师带一组,进行比赛教学。

  最后教出来成绩最好的前三组,可以得到奖金。

  至于被叫来帮忙上课的老师们,村里也不亏待。

  大队长直接拍着桌面决定:“从明儿起,每天晚上开扫盲班,从七点到九点,上课俩小时,每个上课老师都给寄四个工分!”

  七月末即将进入农忙期,白天肯定是空不出时间来的,扫盲班开展时间只能挪到晚上。

  对此景子恒表示理解,并且郑重感谢大队长的支持。

  “这是好事,景老师也是一心为我们小田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说什么谢不谢的?应该是我们谢谢你。”

  陈书记从身上寻摸出一张大团结:“村里的支持村里负责,这是我私人给予的一点支持,就当给驴儿面前多掉一根小萝卜吧。”

  他都拿钱了,大队长自然不会落后。

  干脆也自掏腰包拿出十块钱,合着陈书记和景子恒他们给的,一共凑个五十块,全都准备拿去当激励村民们学习的奖金了。

  看着那整整齐齐的五十块奖金,景子恒扫过叶米,眼含欣慰和骄傲。

  为了支持他,小姑娘自掏腰包也给补了十块。

  所以明面上景子恒是出了三十块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1423:52:58~2020-12-1522:33: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蓝蓝隐、24165128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晚上下工,大队长一个大喇叭响亮地下达通知。

  晒谷场上顿时密密麻麻地围满了人,大家都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大队长突然通知他们过来干什么。

  很快,村干部出场。

  开场还是熟悉的领导讲话,先是带领大家回顾往昔,展望未来。

  罗里吧嗦直到底下人都困了,上下眼皮直打架,这才意犹未尽地停止,开始说正事了。

  “根据中央下达的指示,经过全体村干部的协商,我们决定,从明天开始,开展扫盲班……”

  紧接着大队长就将他们和景子恒早就商量好的具体章程拿出来,逐字逐句地说偶尔还得加上几句解释,生怕有人听不懂。

  原本对于扫盲班兴致缺缺,甚至还隐隐有点抗拒的大家伙儿听到学得好的有奖金,立马一个个地精神了。

  说起钱他们可就不困了。

  “大队长,真给钱啊?别是唬我们的。”有人提出质疑。

  “说了给奖金就给奖金!”大队长猛地一抽手,五张大团结被他捏在手上四处晃动,吸引得所有人的目光也跟着晃动。

  那可是钱啊,真真正正的钱!

  叶米混迹在人群里,甚至还听到了有人在暗中吞口水的声音。

  “扫盲班分组进行,每个老师带一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扫盲学习,三个月后,大家统一考试,按小组总成绩排名,前三名可以得到每组十块钱的奖励,第四至八名能拿到每组四块钱的奖励,大家伙儿都努努力,争取把奖金带回家啊!”

  “好——!?”

  受到了激励,大家的响应甚至整齐划一到震撼的程度。

  对于扫盲班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努力学认字,既学到了知识,还可能赢得奖金。

  而对于‘老师们’而言,也是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每天多记四公分,看起来不多。

  但是三个月算作每个月有三十天,全算起来,他们顶多也就每天晚上付出两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最后却能多赚整整三百六十工分!

  这对于不少体力不行的知青,还有村里的一些初中高中生来说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了这些工分,明年吃饭都能稍微敞开点肚皮。

  在村里选老师的时候,叶米也跟着报了名。

  因为她虽然一开始选择了支持丈夫的计划,但却是不太明白,举办扫盲班,对于促使大家提前复习备战高考有什么用。

  听见她的疑惑,景子恒没有明确给出答案,而是让她自己去亲身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然后叶米就跑去当小老师了。

  她带的是一个十五人的标准班级。

  为了公平,每个班级人数都是尽量平均分配的。

  实在是没办法多出一两人,事先也说明了,最后会被算进总分的只能有十五人的成绩,其余多出来的不算。

  他们的上课地点就在村小学。

  晚上孩子们不上课,这些教室正好就腾出来给大人们开展扫盲班。

  上课第一天,还没站上讲台,叶米就有点紧张。

  她深吸一口气,这才强作镇定地走上讲台,开始给一群大叔大婶们上课。

  怕一开始教太难人家学不会,她就直接从一二三这些数字开始教。

  粉笔刚刚在黑板上画出一道横,底下人就开始嫌弃她教得太简单,不耐烦地催促。

  “这些一二三四五什么的我们都会,太简单了,不学这个,叶老师,你再教点比较难的。”

  “对啊,我们得多学点不会的,才能考个好成绩拿奖金!”

  “就是,多教点,别看婶子年纪大了,脑子可好使着呢!”

  ……

  被催得不行,叶米只能紧急改变教学方案:“那我们就从语录教起,一边教一边学认字。”

  语录是每个人都得背得滚瓜烂熟的,出门在外,和人搭话张口不先来两句语录,人家都不稀罕搭理你。

  所以从大家伙儿熟悉的地方下手,才比较好进行教导。

  连着上两个小时的课,叶米说得口干舌燥。

  下课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捧着水壶疯灌,第二件事,就是去翻书。

  她原本以为只要简单教认字就行了,所以没带书过去,结果差点翻了车。

  因为有些生僻字一时没能想起来该怎么写。

  景子恒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叶米背后,看着她主动翻书的模样轻轻笑起。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干了吧?”

  扫盲班教导的东西确实简单,但是身为老师,不管多么简单的知识,都是要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的,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很多人参加劳动多年,知识都差不多全还给老师了。

  为了避免上课出丑,他们只能去课后学习。

  但现在哪儿来那么多基础书籍可供学习,很多人呆在身边的都是初高中课本,小学课本偏少,所以只能去翻这些现有的,有字的书。

  一来二去,本来就是学过的,再看到熟悉的内容很容易回忆起从前的知识,这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变相的复习了。

  不过学习归根究底还是得靠自觉。

  也许有人会因此重新激发学习的兴趣,即便扫盲班结束了还是会继续拿起课本,也有人只想混工分,得过且过,最后什么都没复习起来。

  这些不是景子恒所能控制得了,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现在,他的重点是自家小姑娘。

  叶米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平,景子恒不确定高考恢复后的考试难度怎么样,只能在家尽量帮她将高中知识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