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冢三部曲之三:枷锁 第23章

作者:卿隐 标签: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等春杏舀过水来给她洗了手,擦净了,林苑就招呼郑氏进屋,嘱咐下人端上茶果。

  “说来大嫂你也真能待得住,这小半年的光景了,每回见你就只摆弄那些花花草草的,就没见你外出逛过。”郑氏捏了枚葡萄吃着,嗔道:“特意约你出去,你也推三阻四的,旁人不知的,还当咱妯娌之间有什么龃龉呢。”

  郑氏有些像她二嫂卢氏,模样艳丽,又是个爱俏的,平日里就爱出去逛那些胭脂水粉铺子。

  林苑就解释道:“你知道我的,素是个懒得动的,平日里也没旁的爱好,就喜欢侍弄些花草什么的。”

  其实林苑也并非是那等能待得住的性子。就比方说那些针线绣补的活计,她其实是最不耐的。

  可若说外出闲逛,她之前的那些经历,又多少在她心里给烙下了些阴影,只怕短时间内轻易不敢踏出门去。

  况且近来她对配药起了兴趣,一门心思的钻研在其中,也不想外出。

  说起这配药来,其实早在多年前她就极为感兴趣。

  所谓久病自成医,不说旁的,就单说她喝过的那些药,她都能一口气背出十个八个的方子。再加上她自己也看了不少医书,对如何调养身子也有几分心得。

  早在未出阁的时候,她也起过栽种药草,学医配药的念头,可府上规矩束着,她爹娘皆不允许她摆弄学习这些所谓下九流的东西。唯恐传扬出去,对她的闺名有碍。

  倒没成想成婚之后,反而得偿所愿了。

  符家倒不会管束她做这些,符居敬更是挺支持她,不过却也说了,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让她不得急于求成,更不可给人瞧病配药,省的害人害己。

  林苑自不会托大到给人瞧病配药,当然应允下来。她学配药医理,也只是兴趣爱好而已。

  “大嫂,你听说了吗?”

  林苑正想着事,突然听见郑氏神神秘秘的凑近她说了句,不免看她问了句:“什么?”

  “京城里来了个高僧,听说是南边灵隐寺过来的。佛法高深,给人批命都批的很准。”郑氏说起此事来就有些激动,却也知她婆母素不喜她谈论这些,唯恐被下人听去告了状,遂凑近林苑对她耳语道:“手上也有些灵符,十分灵验。”

  林苑顿时就明了她的意思。

  一时间,有些一言难尽起来。

  她这妯娌旁的还都好些,唯独……有些信那歪门邪道。大概是嫁进来多年始终没诞下一儿半女的缘故,便有些心急了,也不知是听哪个提了句就上了心,隔三差五的就要去寺庙拜佛求神,然后弄些符水回来喝。

  “弟妹。”林苑也不知该如何斟酌的与她说,想了想,就委婉道:“其实,调养身子是正经。当然,有时候大概是儿女缘还未至,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安心等待才是。”

  郑氏的脸就拉了下来。

  她有些扫兴,又有点生气,若不是她看大嫂与她还算投缘,才不会将这好消息与她分享呢。

  偏的人家还不领情。

  坐了会后,郑氏就找借口离开了。

  林苑与春杏相对一眼,面上皆有无奈。

  这事上她总不能顺着那郑氏的话来说,所以,她怎么说,在郑氏瞧来,都是错的。

  八月初的一日,在林苑午睡后起身,突然感到阵阵头晕目眩。起先她还当是起的猛了,或是睡意未散的缘故,可等了好一会,她仍觉得天旋地转的,看人都是一道道的重影。

  春杏将她重新扶着躺下后,就火急火燎的吆喝人去禀老太爷跟老太太,又让人赶紧去请府上坐诊大夫过来。

  最先赶来的是府上的坐诊大夫。

  匆匆进来后,将药箱一放,赶忙过来给她切脉。

  诊了约莫半炷香后,那大夫突然咦了声,似有惊异,而后又抬了手指,重新又把了回脉。

  这一回,他诊得时间长了些,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

  这时,她婆母孙氏闻了信,由郑氏扶着过来,见林苑脸色发白的躺在床上,不由走快了几步上前。

  “怎么了?可是害了什么病症?”

  林苑恹恹的虚弱道:“大概是过了暑气……”

  那大夫却摇了摇头。

  孙氏心里咯噔一下,忙看向那大夫以目询问。

  大夫道:“老太太稍安勿躁,待老夫再询问一番。”

  遂又看向林苑的方向,问她此时有何症状。

  林苑如实说了,还道是此刻胸口也有些发闷。

  那大夫又紧接着询问旁边丫鬟,月信可如期。

  孙氏一听,立即反应过来,呼吸猛地屏住,目光也倏地盯向那被问话的丫头。

  郑氏茫然了一瞬后陡然也看向那丫鬟,目光带着些不可置信。

  春杏压着心底激动,忙道:“没呢,推迟了约莫七日光景。”

  往日里他们夫人的小日子也会有推迟的时候,所以哪个都没往那处多想。

  大夫颔首道:“大奶奶应是有喜了。”

  “真的?!”

  孙氏惊喜的声音都变了调。

  “不过日子还浅。半月后我再来诊回脉,届时便能确诊了。”

  孙氏知她府上这大夫素来是个稳当的,既然这般说,那这喜事几乎是八九不离十了。

  “那就等中秋那日再来诊吧。恰赶上中秋佳节,府上也是双喜临门。”

  孙氏喜得连面上的褶皱都冲淡了些。

  待让人给了大夫包了赏钱,又送走人后,她几步来到林苑床前,迭声嘱咐:“你也莫再去摆弄那药田了,好生安胎,千万要坐稳了胎,别有半点闪失。”

  林苑皆应下。手轻轻捂上腹部,面上也含着惊喜。

  孙氏眼热的也往那小腹处看去,只恨不得时间能快些,立刻就能给她生出个大胖孙子出来。

  这会,孙氏突然想起一同来的郑氏来,然后就将面上情绪收了收,转过脸来看她。

  孙氏就这么看她不说话,郑氏却明了她婆母的意思。

  掐了掐手心,郑氏僵硬的挪着步子上前,硬巴巴的说了句恭喜。

  孙氏瞧她那不情不愿的模样,气的够呛,偏当着林苑的面不好出口责备,唯恐她这会受惊。

  只狠狠瞪那郑氏一眼,而后对屋里的下人嘱咐几句后,就赶紧带着郑氏离开了。

第26章 第三更了,再没了哈……

  今年的中秋宴, 符家办的格外隆重。

  不仅是因为新妇在府上过得第一个中秋节,更是因为长房有喜了。

  林苑确诊有孕那日,符家就着令人快马加鞭的赶到长平侯府报喜。等那报信的人回来, 就见那后头还跟着两大车的补品, 还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据说是昔年宫里头退下来的, 精通妇科, 曾伺候过不少有孕的宫妃。

  孙氏带着林苑亲自将那嬷嬷迎进了府中。

  孙氏也没料到亲家母能请到这般经验丰富的嬷嬷,本来还忧心儿媳身子骨弱的她,顿时心里安顿不少。

  大概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中秋宴符老御史一改之前病态,满面红光, 精神抖擞, 连走路也不用人搀扶。高兴之余也听不进人劝阻,连吃下肚数杯水酒。

  “今个我高兴啊。”符老御史难得失态的嚷嚷道:“将来, 你们必须让长孙给我摔盆, 谁摔都不好使,必须让长孙摔!”

  一语毕,在场人的脸色都变了。

  “老爷说什么醉话呢, 大过节的, 说这些做什么。”

  孙氏绷着脸,面色不大好看。

  符老御史自知失言, 忙摇摇手道:“唉,吃醉酒了,胡话,胡话。来来,上宫饼来吃, 日后咱们家都团团圆圆的。”

  中秋宴继续,只是在场众人心里皆有些沉重。

  他们皆知,符老御史已是病入膏肓,如今是每熬过一年都是庆幸。

  人总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任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谁都脱不掉。

  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要临到自己身边人时,哪个又能轻松言谈生死?

  这个中秋节,符家过得喜忧参半,别的家过得也不见得尽是欢天喜地。

  就比方说,那镇南王府。

  此刻镇南王府的中秋宴却是硝烟一片。花厅里桌子翻了,椅子倒了,满桌的美酒佳肴淌了一地狼藉。

  下人们缩肩低头惶惶瑟瑟,王妃搂着府上的小公子也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镇南王父子俩拳脚相加的搏斗,最后以镇南王一脚踢了个空,而晋滁趁势连退数步而暂告一段落。

  镇南王摸了颧骨,龇了下牙:“小狼崽子还挺狠。平常没少练罢,可是就等着这天了?要不再练练?”

  晋滁抬手擦了下嘴角的血,没接他这茬,只沉了眼道:“望父王日后莫要再擅作主张。”

  镇南王这就不明白了:“我怎么了,不是好心吗?你说你头疾犯了不能来这中秋宴,老子体谅你想女人了,给你送两个过去,怎么就招你惹你了?”

  这话旁人不明白,晋滁却清楚的知道他父王意指什么,当即头刺痛了下,眸色就泛了些凶狠来。

  镇南王一挑眉,却抬手指着那一片狼藉冷哼:“直接冲上来就给我掀桌子,摔盘子打碗的,老子好端端的一席中秋宴硬生生让你给搅和了!逆子!”

  晋滁转身就走。

  镇南王在后头喊:“那两美人呢?”

  “扔了。”

  镇南王赶紧吩咐那些下人:“你们还等什么,快快去捡回来,养养还能送给旁人。”

  下人们赶紧鱼贯而出。

  镇南王抬手招来躲在角落里的幼子,拍拍他的脑门道:“还是辰儿听话。以后别学那个逆子,要懂得孝敬父王,知不知道?”

  “儿子谨遵父王教诲。”

  “嗯,真乖。”

  说着,镇南王又转向王妃,跟她提了句找大儒教导晋辰学问之事。

  晋王妃听后不免呼吸急促了几分。

  “可是那传言中,有帝师之才的杨大儒?”

  “哦?他还有这别号?”镇南王摸摸下颌胡须,道:“我只听人说他学问是做的最好的,让他做辰儿的师傅,才不辱没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