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128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陆瞻望着她:“我是想,庞昭不能去,郁之安我是绝不能让他去,这么一来,那我倒不如换个自己的人去。”

  这倒让宋湘略感意外:“你有人吗?”

  既然郁之安不配,庞昭又不能,安插陆瞻自己的人当然是合适的作法。

  陆瞻摇头:“我如今还只有臻山,但他去又不成。”

  这些年长公主狠抓萧臻山学业,也算学有所成,况且他也是要朝着这方向走的,他去自然好。

  但这当中还碍着个晋王,要是白眉赤眼让萧臻山去顶上,回头这不得让晋王怪上他萧家了吗?他拿萧臻山当兄弟,自然不好做这种事。

  前世宋湘也不曾插手外间事,这事上他倒也没有什么主意可出。

  “不行我就让臻山找个人顶进去,也是行的。”陆瞻望着她,“他如今与我一路,他举荐的人亦可放心。”

  “也行。”宋湘沉吟,“不过你有把握办成功吗?”

  “也不能说很有把握。”陆瞻凝眉,“若是我去寻你义父,他倒也会给我这个面子,但终究也是在碍着晋王在内,胡大人回头得落个不是,如此反倒不妙。

  “再次,便是我去求皇上,虽说一个六品经历也不是求不来,但到底这么直接要官看着奇怪。

  “除非是此人能有机会显露两手,我再顺势推举,如此方可轻松成功。”

  “这也太折腾了,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呢。”

  陆瞻道:“没有办法,一股脑直接上的话,这些年的挫折我就白受了。”

  宋湘想想倒也是。

  “陆世子,您今儿晚上想吃什么菜?”

  郑容插进来的热情问话恰恰打断了两个人。

  宋湘愣住:“他又要在这儿吃?”

  “看这话说的!”郑容睨一眼她,“这不都晚饭时候了嘛!”

  真是没眼力劲儿,她这左挑右拣,及笄都快一年了,婚事还没定下来,眼看着来说媒的一天比一天少,好不容易有个陆瞻死心眼地守着不肯走,她还不赶紧的!

  一点也不像她年轻时候热情主动!

  宋湘无语了。拉她到旁侧:“咱们家里可没有成年的男子,留饭不合适!”

  在铺子里就算了,左右还有李诉夫妇一起。在家里怎么行呢?

  郑容很显然是没想到这层,愣住了。

  陆瞻自己心里有数,看她们嘀咕着,便起了身:“多谢夫人盛情,回头等郑老先生到来,我再来叨扰也不迟!”

  郑容笑着道:“那也行!”

  ……

  郁家这边,佟彩月派出去的人没花多少工夫就把消息打听到了。

  “那姓庞的叫庞昭,已有三十多岁,就是个寻常读书人,住着个三间的二进小院儿,而且之前也并不住这儿。他没有妻室,家里除了个小厮,就一个粗使做饭的婆子,此外也没有看到别的女眷。”

  “没有妻室?还独居?”佟彩月觉得自己简直捡到宝了,“这莫不是老天爷都在助我?”

  檀雪道:“奶奶,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佟彩月止住了畅笑,一看漏刻也不过才未时末刻而已,便寒霜覆脸,说道:“去打点!这次我若不让你宋湘栽个狠跟头,我便不姓佟!”

第223章 带香味的信纸

  为了很好的第一时间观摩杀猪,早前宋濂和胡俨一致请宋湘把时间调整在翌日午后,这样,既不耽误他们上学也不耽误写文章。

  于是放学时宋濂就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收拾好了书本笔墨,跟沈栎打了声招呼就要出学堂。

  沈钿看着他背影,转向沈栎:“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因为他家里杀猪。”

  沈钿哦了一声,然后道:“我也想看杀猪。”

  沈栎不敢置信地望着她:“杀猪有什么好看的?”

  “要是不好看,那他为什么想看?”

  沈栎觉得不可理喻,转头就与别的子弟呼朋喝友地走了。

  沈钿看着早就不见宋濂人影了的大门口,垂下肩膀,也走了。

  宋濂先撂下碗筷,屠夫就扛着工具来了,在猪圈所在的院子拉开了架势。胡俨到达的时候刚刚好做好事前准备,接下来胡二爷便一面惊恐地掩面一面兴致勃勃看完了全程。

  宋湘小时候看多了这个,一点也不觉得可怕。反倒是琢磨着这猪宰了之怎么分片腌制保存为好。

  外祖父派人送来的信上说三五日就到京城,算上送信的时间,估摸也就是明后日该到了。

  而他约好的那位江湖神医,也不知何时到达?以及神医究竟有没有收到他的信?

  沈昱的病虽然是有前世的结局为前例了,宋湘又还是希望能尽点努力。

  “姑娘,阿顺来了。”

  堂屋里坐着的时候,花拾来了,说完话便立在旁侧。不过调教几日的工夫,小丫头已经谨记着规矩,一举一动颇有些稳重模样。

  宋湘才扭转头,就见阿顺冒着太阳进来了。宋湘刚让花拾递条帕子上去,阿顺就拿出封信来,说道:“姑娘,铺子里今日有人送过来一封信,说是给您的。”

  宋湘因为正惦记着外祖父请的大夫,只当是有消息来,快速地撕开了口子,一看,眉头却蹙了蹙。

  “谁写的?”郑容打这儿路过路过,顺口问了一声。

  “是个药商,要跟我谈药材买卖,我今日没去铺子,他就留下信在那儿,约我上晌在西城一间茶馆里见面,说不见不散什么的。——什么时候送来的?”她抬头问阿顺。

  “有一个多时辰了,”阿顺道,“铺子里忙,我方才才抽着空给姑娘送来。”

  “那他岂不是已在那儿等了我一两个时辰了?”

  宋湘看看天色,就把信给折起来。离晌午吃饭还有一阵子工夫,可先过去瞧瞧,毕竟人家也是诚意登门,不去打个招呼总显得失礼。

  信纸折起来的瞬间,一股似有若无的香味飘浮在鼻尖前,她眉头皱皱,将信纸挪到鼻尖前,纸上确实飘着股脂粉香——这就怪了,药材商给她的纸上,怎么会有脂粉香?总不至于这药材商还是个女的?

  她低头再闻了闻,没错,虽然味道很淡,但的确是有的。

  “怎么了?”郑容走过来。

  “我觉得有点不对。”宋湘把信折了,问阿顺:“你怎么接到这信的?”

  “那人来了后就打听姑娘,我说姑娘今儿没来,他就掏出这封信给我,让我转交。”

  “既然是临时来的,怎么会身上揣着信?”郑容立刻发现了疑点,也接了信在手上,闻到了信纸上的味道,她道:“怪腻歪的味道,这也不像是个男人会用的,怎么这么奇怪?”

  事出反常必有妖,宋湘道:“我先去瞧瞧!”

  苏慕刚好在廊下,见状道:“姑娘去哪儿?”

  阿顺从旁把话说了,苏慕便道:“小的随姑娘同去!”

  宋湘也没推辞,带上他便就出了门。

  “等等!”郑容放下簸箕,也走过来:“我也去。——王妈阿顺看着家里!”

  ……

  陆瞻存了要跟晋王夺这个职缺的心思,午前提早下衙,到了永安侯府。

  前几日萧臻山曾下帖子到王府找过他,但彼时他无心应付,便没理会,心里多少有点惭愧,今日到府,便就带了两罐茶叶过去。萧臻山立刻便着人去厨下治桌酒菜来,要留他午膳。

  “午膳就不用了,回头我还得去南城。先说说你,前番找我何事?”

  萧臻山也没客气,坐下就把话说了,原来是离中秋越来越近,按照往年惯例,今年秋狝也是有长公主府的份的,萧臻山三年前输了给南平侯世子钟敏,今年便想掰回一局,来让陆瞻这阵子陪他练练骑射的。

  又问:“我看你最近也挺忙的,有没有事是我能做的?你直说便是。”

  陆瞻怎好告诉他自己忙着的正是搜晋王的证据?“等要你帮忙的时候,我岂会客气?”

  但刚好他过来也是有用意的,吃了盏茶,就说道:“都察院有个经历的缺儿,虽然职位低点儿,但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你有没有相熟并且靠谱的人想进去?”

  萧臻山抬头:“经历是正六品的官了,怎么可能会低?”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道:“那你看我合适吗?”

  陆瞻微微吸气,手扶着杯子没有出声。

  “怎么,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么?”萧臻山看了出来。

  陆瞻不知道怎么跟他说,沉吟片刻,决定说实话:“之所以为难,是因为我父亲似乎也打算安排人进去。若是你上的话,到时候你夹在当中会难以做人。”

  萧臻山听糊涂了:“王爷要塞人,你该配合相助才是,如何还要再找人?”

  “因为我觉得还是自己人更靠谱。”陆瞻看过去,脸上一脸真诚,“有些事情,我还是不太有把握。”

  虽然晋王妃与妙心手上都没有晋王的证据,但是既然他是不可推卸的第一号嫌凶,那么他自然不可再信任晋王,而换上萧臻山举荐的人,也必然比晋王更靠谱。

  而指望一个很可能前世把自己一家都害了的凶手顾念十七年的“父子”之情,这也实在太过天真。

  他话里的警慎萧臻山是听出来了,但他却理解成了陆瞻防备着王府里三个皇孙之间也有争端,压根就没有往父子反目那方面想,便点头道:“你顾虑的很是。”

  但喝了两口茶,他又还是道:“不管怎样,你总归不会退缩的对不对?”

第224章 有人请我姐喝茶

  萧臻山决意跟随他,除去两人本就要好之外,也还为着萧家前程在着想,他当然是希望陆瞻能争到最后得揽大权的,而并不会希望看到他学晋王那般“谦逊”。

  陆瞻也听得懂他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笃定道:“该是我的,我怎么着也得守住它才是。”

  “那就得了。”萧臻山放了杯子:“不管怎么着,我总归跟着你的脚步走便是了,你让我去都察院,我便去都察院!”

  陆瞻凝眸半刻:“你就这么决定?”

  “可不就是这么决定?”萧臻山脸上再认真不过,“方才你不让我去,可见你也是为我着想的,我这人嘛你也知道的,别的好处没有,但只要你瞧得起我,那我必当死心踏地地追随。你跟你们家谁有争端都好,总之我就只认你。”

  陆瞻凝神片刻,方才点头:“你竟这样信任我。”

  “咱们俩打小玩到大,你什么样的人品我有数的。虽说祖母总鞭策我以振兴家族为己任,但我终究觉得成败只是一时,这世上能得到的善终的,终是那些人品端方,胸怀正义之人。与跟随重利者相比,我更宁愿追随人品端方的人。”

  从陆瞻伤后展露了一些不同之处开始,这几个月萧臻山一直也在旁观斟酌,接连发生的几件事,使他也越发笃定了自己的直觉,并且也有了这么一个选择,不过是没机会说罢了。今日话说到这儿,便表明了态度。

  陆瞻深吸气,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多说了。这事先这么说,成不成,我再琢磨琢磨。”

  萧家如今只有萧臻山的父亲在朝中挂了个闲职,故而他一个侯世子才并不嫌弃六品官小,倘若他进了都察院,这既能抚慰长公主,也能带契萧家,更加算是他对萧臻山这义无反顾追随之心的一番交代,实在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