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155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可她为何要采取这样的手段,不惜害死丈夫的孩子,用来掩盖她抚养别人孩子的真相?

  晋王回复他的,仍然是一个冷眼。

  杜仲春只好又绕回最先的话题:“在下认为王爷所言极是,世子长得似皇后娘娘,本来就合理。那么,在下便觉得王爷笃定世子的身份,定然还有别的缘故。王爷若能直言,只怕在下往后会要少走些弯路。”

  有些事他不便追问,但这件事情,他认为至关重要。重要到能否说服他相信陆瞻就是宁王之子。

  晋王保持支肘的姿势片刻,凝眉道:“去年除夕宴上,有朝中大臣再度提及他容貌肖似皇后,在场人都没有往歪处想,我也没有。

  “但是十天之后,我竟在一场酒局中途意外遇见了当年负责给宁王妃验尸的官府仵作。

  “酒后的他告诉我,所谓宁王妃的尸体在运送进官府的途中,忽然口角渗血,这点症状并不全像是摔死的症状,而像是体内含毒。当时因宁王之死,皇上震怒,这仵作生怕引火烧身,索性闭了嘴。

  “但宁王妃既然服了毒,那就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跳崖了。所以,宁王妃定然是没死的,至少,那具尸体不属于宁王妃又多了道大疑点。再结合他陆瞻这些年越长越与宁王相似的容貌,以及他来到王府的时间点,一切就很明白了。”

  既然是尸体面容被毁,以及查出体内含毒,那晋王这番推测确实是站得住的了。

  杜仲春谨慎起见,再道:“不知这仵作可曾出示过证据?”

  说完即似出起神来的晋王移目向他,片刻道:“没有证据。但是那之后第三天,他就死了。他的老母亲早起发现他吊死在房梁上。我再度去找他的时候,是看到躺在了棺材里的他。”

  杜仲春失语……

  晋王复看向窗外:“不用说,他是被人灭口的。至于杀他的人,除了宁王妃一党,还有谁呢?”

  被天光映照的他的脸上阴寒如铁,这一字一顿之后又是他冷凝的声音:“他们自然是想借着晋王世子的身份达到翻身改命的目的,可恨我如今即便是想揭穿他们,却连个证据都没有,世人不会相信,皇上也不会相信。”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杜仲春:“杜先生,你信吗?”

  杜仲春沉气垂首,点点头道:“我信。”

  他只能相信。

  晋王像是也不在乎他怎么回答,手肘放下桌的时候他已经恢复平常神色:“即便不能对外证明他不是本王的亲儿子,这个世子之位也绝对不能落到他手上。他父亲有罪,权力落到他手上,不会带来什么好后果的!”

  杜仲春直身:“但此时却不宜轻举妄动,否则必定祸及王爷自身。”

  “先防备着吧。”晋王把冷了的茶揭开,对唇喝了两口,道:“据这大半年暗查所得,当年与案的人当中,意外死去的还不止这仵作一人。包括柳纯如也是。可以说基本有关的重要人物都被他们杀尽了,我们能努力的地方也很少了。”

第272章 王妃的茶局

  杜仲春尽应下,出得殿门。

  外面艳阳四射,倒是好秋光。

  杜仲春走出承运殿,习惯地来到夹壁这头的天井才顿下步,然后把绷紧的心松下来。

  打从被晋王告知陆瞻身世起,前往承运殿面见晋王就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了,毕竟这个秘密跟他的身家性命是等价的。

  正因为牵扯到身家性命,他又不能不尽可能清楚的了解事情真相。晋王究竟是怎么确定陆瞻不是自己亲骨肉的,这点令他困惑了很久。今日虽是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却又衍生出了新的疑虑。

  倘若如晋王所说,让宁王的遗腹子来到晋王府成为世子,是宁王妃一党不甘覆灭而夺权的阴谋,那么身为晋王正妻的晋王妃,她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丈夫做这样的事?难道她就不考虑自己的女儿了吗?

  此外,世间传说皇后三个嫡子之间相亲相爱,情分深厚,但他方才从晋王言语之间却并没看到晋王有多么爱惜自己的弟弟,手足情深,究竟是传言有虚,还是说晋王与宁王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使得他们后来反目成仇?……

  然而无论如何,牵扯到了宁王,而且陆瞻居然还是宁王的遗腹子,这件事情就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偷梁换柱了!

  因为宁王的死,皇帝十几年来对这个曾经最为心爱的儿子避之不谈。那么宁王妃和他的遗腹子还在世,以及宁王妃私下里竟然还存着阴谋,这可是危及朝廷安稳的事情,那这件事情皇帝知道吗?

  晋王隐忍不说的原因是什么?仅仅只是因为没有证据而不向皇上告发阴谋,这说得过去吗?

  既然他认定靖王妃背叛他,为何他又不去寻晋王妃对质?

  杜仲春在官场之下浪迹已久,不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

  他不是不相信晋王,这是他选择辅助的东家,晋王身上自然有值得他认可之处他。但事关身家性命,他是否应该把这些疑虑全部弄清楚?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栖梧宫方向,片刻之后才收回目光,抿紧双唇步下了台阶。

  ……

  宋湘从桂子胡同回来,就打发花拾去打听沈家的情况,花拾的回话跟宋濂说的不相上下,关于沈昱的病情,沈家这边目前表现的还比较平静。沈昱依旧在衙门当差,出去瘦了点,身体状况目前还没有到引起旁人注意的地步。

  由于从宋家临走前嘱托了郑百群,请他在那神医回到京中便立刻来告诉他们,此事便先按下,先帮着晋王妃张罗起这日的茶局来。

  晋王妃邀请了十来户官眷,其中有南平侯夫人,胡夫人以及何夫人。南平侯夫人带了钟氏的妹妹来,何夫人和胡夫人也都带了府上大少奶奶。

  茶局设在园子里,近日秋高气爽,湖畔各色菊花还开得正盛,水光潋滟,风雨连廊和湖心水榭都披上了一层粼粼金光。

  王府里两位郡主和两位郡王妃都来了,园中衣香鬓影,三三两两的倒也其乐融融。

  宋湘自然先找胡夫人婆媳说话。三人在凉亭里坐下来,上了茶点,宋湘说到宋濂这阵子在各府串门的事,胡大奶奶杨氏当先笑起来:“你还担心他作甚?

  “这个小人精,在沈家哄得沈家老太太老打听他,去了杨家,又每每哄得杨家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呀,他倒成了这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宋湘笑道:“他哪有嫂子说的这么乖觉?也就全靠一把嘴甜了。”

  “嘴甜也是好的。”胡夫人道,“过刚易折,这孩子心里挺有主意的,也有是非分寸,都不需要太拘着他。”

  宋湘拍拍胸口:“他不闯祸我就谢天谢地了!”

  娘儿三个都笑了起来。

  胡家是断不会骗她的,既然她们这样说,那宋湘自然乐得让宋濂在外闯闯。

  湖心水榭里,晋王妃则与何夫人,南平侯夫人等各府主母,坐在一处赏花品茶。

  南平侯夫人望见湖对岸与年轻少妇们说笑中的宋湘,也扭头望着钟氏:“你也帮着世子妃去陪陪客吧,不必在这坐着。”

  钟氏看向王妃,王妃笑道:“你去罢,奶奶姑娘们或有喜欢抹牌的,你去张罗张罗。”

  钟氏知道宋湘家小业小,少时又忙于家务,或许没抹过牌,听闻便称是站起来。

  王妃望见何家大少奶奶也在侧,便又吩咐钟氏:“可邀何家少奶奶同去寻世子妃。你们年轻轻的,活泼些,既是出来了,就不必在婆婆面前过于拘礼。”

  南平侯夫人与何夫人皆笑着称是。

  旁边有官眷见了一路晋王妃对宋湘这个儿子媳妇的关照,不免察觉今日这茶局多少是有些让宋湘出来展示展示的意味,便捧起场来:“世子妃当真是个可亲可敬的人儿,行事举措,已颇有几分咱们王妃的风范在。”

  钟氏引着何家大少奶奶吴氏到了凉亭,宋湘与胡夫人正好也说完话了。胡夫人人让他们一块消遣,自己则由太监引着往水榭走去。

  水榭露台上,一干人正在说到宋湘如何大方得体,与陆瞻如何般配,极尽溢美之词,与成亲前后外面人对宋湘的态度大相径庭,胡夫人听了便笑道:“怎生如此抬举起来?”

  晋王妃微笑:“说的都是实话,便是抬举也受得起。”

  胡夫人早知晋王妃心许宋湘为儿媳妇,但一直以为不过是看在陆瞻死心眼儿的份上才爱屋及乌,此刻看来她这个婆婆却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宋湘,欣慰之余却又存着几分纳闷。

  按说以晋王妃的挑剔,宋湘再能耐,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得到她的认可,难不成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湘姐儿这丫头还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不成?

  “胡夫人家的二郎还未定亲吧?”这时候座中有人打听起胡俨的婚事来,胡夫人少不得笑脸应对。

  敞轩里摆开了牌桌,由安慧王妃秦氏陪着,已经开了一桌抹上了。看到宋湘进来,大伙都欠了欠身。

  宋湘有心与吴氏亲近,邀请她道:“少夫人想玩牌还是下棋?”

第273章 我已是钦封的郡王

  吴氏道:“我都成,便是坐着看看姐妹们玩牌亦可。”

  宋湘道:“不用客气,随和些才好。”

  吴氏再推托便显得不敬,想到宋湘的父亲是个才子,想必她是会下棋的,便说道:“那便玩玩棋子,附庸风雅罢。”

  这里便有太监立刻去摆棋。

  下了半局,一会儿杨氏也进来了,见宋湘在亲自陪同吴氏,便要去替她下来。花拾连忙从旁给了个眼色。杨氏看的愣了下,然后唤了花拾到旁侧问话:“怎么回事?你跟我使眼色做什么?”

  花拾因为失礼而脸红,然后凑到她耳边道:“世子妃想跟何家少奶奶交个朋友。”

  杨氏“哦”了一声,颇有些讶异,何家身份不高不低,何至于宋湘还得去结交她?

  “这是何故?”她问道。

  “具体奴婢也不太清楚呢,也许是看何家少奶奶投缘吧。”花拾眨巴着眼睛说。

  杨氏看出来这丫头卖关子呢,也不为难她,走过去到她们二人身边坐下来。

  宋湘却与吴氏唠起了家常,宋湘落子利落,话题也没耽误,从今日的花和茶说到街头时兴的衣着,或许是她的谈吐太过温和舒适,吴氏的回应也很积极,于是在杨氏看来,这俩人交谈得十分融洽。几乎已经没有了身份差距带来的束缚。

  一会儿人多起来,宋湘站起来,让了位给别的女眷,与杨氏出了敞轩。

  杨氏道:“你怎生对这吴氏如此周到?”

  宋湘看看左右,就微笑与她道:“还不为了打听何琅受伤这事?”

  “何琅这事怎么了?”

  宋湘默了片刻,就直说了:“我怀疑何琅被刺,大理寺那边审出的真相只是凶手与何家相互默契的结果。真正的真相绝不是如今这样。”

  杨氏还当听到的只是内宅女眷们之间的利益往来,乍听到这里,愣了一愣:“这话怎么说?”

  “你知道洛阳骆家吗?”宋湘望着她说。

  胡家在晋王妃有意无意地推动下,可谓是与晋王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晋王府里头的事情胡家却还一点都不知情。

  而将来倘若陆瞻与晋王撕破脸来,胡家夹在中间便会很难做,宋湘不想欺骗他们,更不想利用还蒙在鼓里的他们,陆瞻的身世纵然如今暂不能和盘托出,至少他们也该知道陆瞻与晋王已经各自为政。

  究竟做什么选择,是支持其中哪一方,还是说退出这场内斗,她觉得都应该由胡家这边知情之后而来决定。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倘若胡家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够站在她和陆瞻这边,及早地做出选择,也绝对好过日后突然退出。

  “知道,”杨氏喃喃地回应了一声,“何家跟骆家有何关系?”

  “倒也没有什么,”宋湘扬扬唇,“只是据说,何侍郎十多年前曾在洛阳为官,期间与骆家那位二爷私交不错。但奇怪的是何侍郎从未对外说起过此事。

  “偏巧我又听说,前几个月骆容的坟被人给动过了,骆家上报了官府,至今还没有结案。

  “何琅伤得如此蹊跷,大理寺结案的真相可谓漏洞百出,但偏偏何家又没有异议,因此我在猜想,难不成伤害何琅这些人,亦会是动过骆容坟墓的人?而这份漏洞百出的真相,会否是何家与刺客相互掩盖事实的默契?”

  杨氏听得一愣一愣,一时半会儿没能回上话来。

  宋湘也不敢一口说太多,一则这些事主要还是要看胡潇夫妇的态度,跟杨氏说及这些,不过是她刚巧问到这儿,自己也就顺势透露些苗头,让她去传给胡夫人。二则因为是顺嘴说起,透露得多了就显得刻意。

  “我倒不曾留意过这些,父亲母亲他们知道得详细些。”

  杨氏也没把宋湘当外人,直接就说了。

  宋湘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回头看看义父他们怎么说。”

  说完看一眼四面,她又道:“你要是不想抹牌,不如随我去膳房看看,添些茶食吧?顺道我也领你在王府四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