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158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就是城南的济善堂!”

  得了援手的老妇匆匆地答。

  济善堂?!

  抬了脚的沈楠猛地停步——

  济善堂,那不就是宋家开设的医馆吗?

  他与宋湘虽不熟,但宋濂成天在他们家出入,他不可能连这都没有打听过!

  如果是宋家,那自不存在是讹人了,他相信宋家还干不出这事来!

  可他们家哪里来的神医?

  他又倏地转身,望向老妇:“你方才说的是城南济善堂?就是晋王府世子妃娘家开的那铺子?!”

  老妇讷了下,说道:“我不知道是不是世子妃的娘家,我只知道那家馆子的东家早先帮人申冤,还把南城的恶霸一家都给送进了地府!”

  沈楠心下咯噔响起来,那可不就是?

  除了宋湘以外,也没有哪家开医馆的有这本事把京城“恶霸”送上狗头铡!

  他立刻吩咐小厮:“另雇辆车送这两位老人,我也过去看看!”

  说完后他便钻进了马车。

  沈楠与老人先后到达药所,只见铺子里平平常常,主顾虽不少,但也没有出现趋之若鹜的景象。

  铺子里后请来的掌柜姓余。

  余掌柜认出沈楠,立刻堆着笑迎上来:“沈三爷今儿如何大驾光临?快店里请坐!”

  沈楠就道:“这两位是专程来找你们铺子里的大夫看病的,听说贵馆大夫医术非凡,快请出来吧。”

  李大夫走出来,看到妇人扶进来的老汉就叹气道:“您又来了?不是说了您这症状,眼目下也没有更好的方子了么?”

  “李大夫,我们听说馆子里来了位神医,治肿疡之症有奇术,我们是特地过来的!”

  “哪有这样的事情?”李大夫道,“二位歇会儿,就快回去吧!您的病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他这一否认,反倒让沈楠觉得不寻常起来,一般人听到这样的传言,不是应该先惊愕再否认么?这李诉怎地一点惊色都没有,反而像是不愿他们在这久坐似的,直接就驳了回去?

  沈楠打量铺子,只见方才李诉坐过的桌案前摆着一堆病历,他信手拿起来,竟然张张都是关乎肿疡之症的,落款写的是李诉的名字没错,但关键是每张方子上都用不同的笔触批改过用药!

  这方子又是谁改的?!

第278章 难道真有高人?

  沈楠迅速地朝李诉看去,只见李诉也正朝着这边看来,那频频转过来的目光,分明就透着心虚。

  宋家在搞什么名堂?

  沈楠复看着这些方子,每一张动的地方不多,但跟本来的医理却大相径庭。这些本来的方子看上去很是有条理,却居然还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要更改用药?

  他走向李诉,垂眼看着这老头。

  李诉眼看着就不自在起来,也抬起头瞅他。

  沈楠道:“李大夫,这方子是谁批改的?”

  李诉支吾看向余掌柜,余掌柜脸上也滞了滞,随后又扯开笑容说道:“这不是黄金他们拿着这些旧方子练手乱画的么?李大夫快把东西收起来,别露在台面上让人笑话了。”

  李大夫来接方子,沈楠却把拿着方子的手举高,脸色也沉了沉:“这方子上的字迹老练娴熟,贵铺的徒弟,怕是写不出来这么一笔字吧?

  “这老人家中再无别的男子可谋生糊口,老妇人还得靠丈夫赚钱过日子,素闻世子妃侠肝义胆,最是看不得百姓受苦,余掌柜有良医在此,又何苦隐瞒着不给人治病呢?

  “还有这位李大夫,当初不也是承蒙世子妃出手才得申冤么?”

  余掌柜和李诉都惭愧地垂下了头。

  沈楠把手放下,接着道:“救人一命不但胜造七级浮屠,还能给铺子增添贤名,更能替世子妃积攒口碑,不知二位何以要遮遮藏藏?”

  余掌柜和李诉的头垂得更低了。

  这时候那老妇适时地跪求起来:“求掌柜的行行好,救救我老汉吧!他要是没了,我老婆子可就得带着无儿无母的孙儿乞食去了!”

  旁边人听得这么可怜,立刻也开始帮腔:“医者仁心啊!既是有神医在,为何不救救这老伯?实在是太可怜了!”

  看客们纷纷帮腔,沈楠转向余掌柜:“余掌柜应该也不愿大伙认为贵馆都是些冷血之人吧?若是怕他们付不起诊金,我可以替他们出!”

  他这话说出来,药所里要还能下得来台才怪了!

  余掌柜无言以对,看看地下的老人,猛地一跺脚,叹气道:“三爷真是为难了在下也!”

  “掌柜的何出此言?”沈楠挑眉,一副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样子。

  余掌柜瞅了眼店堂里的人,使使眼色让沈楠跟着到旁侧。

  沈楠负手过去,余掌柜就停在柜台内压低了声音:“不瞒三爷,咱们东家的府上确实住了位外乡来的客人,是个云游四方的大夫,每每来京遇到有什么疑难杂症,总要伸手救治一二,但他可不是咱们馆子里的坐堂大夫,人家是客人!

  “今早往咱铺子里来闲逛的时候,这杜大夫确实是顺手诊了个肿疡病人,那病人病情不情,几针下去竟是立刻见效了。

  “人家不过是顺手而为,怎么可能当我们坐堂大夫?但不知怎地这消息竟传开了,今日来求医的竟有好几位,先前在下好不容易解释了一番,打发人走了,没想到这老汉又把您给惊动了。”

  沈楠凝眉:“救死扶伤不是医者天职么?就算是客人,那也没道理见死不救,既是真有这样的高人,为何要遮掩?”

  “当然是咱们家姑奶奶是世子妃的缘故呀!”余掌柜拍起大腿:“三爷您是个明白人,这神医总共也才出过几次手,虽然说每次都把人给医好了,但不能保证没有失误啊!

  “万一医一千个人里有一个出点好歹,这招牌可就砸了!回头人还不得把世子妃也拉下水?

  “我们世子妃嫁进王府不久,加上身为宗室贵眷,宋家不能不低调行事,不能弄点好歹出来给晋王府抹黑呀!所以我们东家说了,这事儿不许外传,上门来的病患,请李大夫尽力即可。

  “再说了,这杜大夫自己也有一些脾气,我们也不敢轻易请他出手。”

  沈楠把余掌柜逼到这份上,就是为着要听他一番真话的,本就宁可错抓不可放过的原则,他来这里的本意也是为着看看虚实。

  晋王前阵子才触怒皇帝被罢了差职,虽说皇帝对陆瞻仍是恩宠有加,可是宋湘到底属于高嫁,倘若娘家出点什么事情,扯上了她世子妃纵容娘家招摇敛财之类的罪名,也确实会影响到她在王府的处境。

  而余掌柜话中“总共也才出过几次手,每次都把人给医好了”这一句,相对于肿疡之症这样的疑症难症,能够一出手一个准,这医术却已经是很了不得了!但世间真有这样的神医吗?

  想到曾经经历多次的从希望到失望,他负着的手在身后反复绞了几下,再看向余掌柜:“虽是如此,人都已经求到门上来了,而且这老伯家里确实凄惨,你又何必再推托?人是我带我来的,你把大夫请来给他看看,回头出了事,我来负责,你看可成?”

  无论如何,有现成的病患在此,且先见识一番也无妨。是真是假,都得先看到人再说。

  余掌柜斟酌道:“有三爷这话,在下倒没什么顾虑了,只是也不知道东家答不答应,我先派人去试试再说吧!”

  沈楠颌首,就在铺子里等着去的人回来。

  宋家这边,陆瞻和宋濂已经在等得伸懒腰了,一想到被活活拖延了去相国寺玩耍的时间,宋濂就一点好心情也没有。

  重华嗖地进了门:“余掌柜派阿顺来请人了!”

  陆瞻立刻起来,跟郑百群道:“外祖父该您出场了。”

  郑百群清了下嗓子,负手跨出院门,立在前院下赏起花来。

  阿顺去桂子胡同也不过一两刻钟,沈楠在药所里坐着,心里七上八下,却觉有些度日如年。

  他想这大夫被吹得如此厉害,定然是假的吧?

  却又舍不得掐断念想,——万一就是真的呢?若是真有本事的高人,哪怕不能药到病除,能够延长寿命实在也是好事啊!而如果不以完全治愈为目的,仅仅只是延长寿命,这也不能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沈楠没有一刻心里是安定的。

  这心绪凌乱间,阿顺就气喘吁吁地冲进来了:“我回来了!”

第279章 还真有两把刷子

  沈楠腾地站起来:“怎么样?人来了吗?”

  余掌柜看了眼他,也走向阿顺。

  阿顺苦着脸道:“老太爷把我骂了一顿,说哪来的神医?根本没有的事!小的心里害怕,也不敢嘴犟,就回来了。”

  余掌柜叹气朝着沈楠:“看来是没办法了。东家如此决定,在下也实在爱莫能助。”

  可是宋家这边的一再推辞,反倒激起了沈楠非查证不可的决心,他说道:“山阳,你去宋府求见一下郑老将军,就说我沈楠诚心替这位老伯求医,还请他看在沈家与世子也沾着亲的份上,给我沈家这个面子。”说完又转向阿顺:“还请带个路。”

  阿顺看了眼余掌柜,搔着脑袋去了。

  小厮山阳也即刻上了马车。

  如此又等了两刻钟之久,门外再度传来车轱辘声,接着还是阿顺先进来,他之后是山阳。山阳小跑到跟前道:“郑老将军与那们杜大夫来了!”

  沈楠便立刻起身,只见外头比肩走进来两位老者,一位身材魁梧,挺着将军肚,发须花白,但是精神矍烁,红光满面。另一位清瘦苍白,穿着半旧袍子,精神也不错,却有些漫不经心。

  “沈三爷在哪儿呢?”

  沈楠的打量被郑百群声若洪钟的招呼声打断,连忙朝老人拱起手来:“晚辈沈楠,见过老将军。”

  郑百群嘿嘿道:“三爷有礼了。方才听说贵府的仆人说三爷替人请医,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沈楠这便就将来龙去脉细细道来,然后又命人把那老夫妻带到了跟前。“我因为刚好遇见,便带了他们来此地,若有相扰之处,还请见谅。”

  “三爷哪里话!”郑百群摆摆手,“治病救人乃医者本份。杜大夫听说之后,也欣然答应前来。只是能不能医治,我们却不能打包票。”

  “那是自然。”沈楠说完便看向杜泉。

  余掌柜和李诉皆向杜泉抱拳,躬身让出路来请他上座。

  杜泉一进门,目光就没离开过老汉,他在诊台后坐下来,让老汉也坐在旁侧,没曾诊脉,先看起他面色与曈仁,说道:“这肿症在肠肚之间,起初是腹痛,后为便血,从第一次便血到如今,怕是有好几个月了。”

  沈楠看向老妇,老妇屏息听到这儿,激动地点起头来,眼眶里也浮现了泪花:“正是!是今年三月发现的,腹痛却有许久了!大夫,您看他这还有治吗?!”

  沈楠立刻又观察起杜泉来。

  杜泉示意老汉撩开衣裳,探手按了按,然后才让他把手腕伸出来。

  他这手才刚搭上脉搏,四周立刻就安静起来,沈楠接着再仔细地端详起这大夫,从他平平无奇的容貌,到他半新不旧的衣着,从他淡定若素的神态,到他骨节分明修长有力度的手指,只觉他跟茫茫人海里大部分的同龄男子都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一定要说不一样,那或许只有他耳朵下方一道两寸长的老疤了。

  这疤很细,一道白白的印子,愈合得很好,但因为长的不是地方,所以很引人注目。

  “还能撑着走到这儿来,说明还没入膏盲,不算顶要命,好生医治,活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杜泉把手从老汉身上收回,问他:“你方才怎么过来的?”

  旁边老妇如实说了,说到半路晕倒的时候,又忍不住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