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38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我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个别有用心的人。我面临这些的时候,你做过什么?

  “即便你在屯营里呆了半年,可你回来的时候外面的流言并没平息。你莫非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欺负我?

  “如果你有把我当妻子,那么别说你一直当我是说弱女子,就算我是个女将军,你身为丈夫,也得替我出头不是吗?世子你深明大义,难道不懂在外维护我就是维护你自己的尊严?”

  “那么你既不接受我,眼里更没有我,敢问对你这份信任我要从哪里生起来?凭你对我不闻不问,我还要坚定相信你绝对不是蓄意抛弃我们吗?”

  陆瞻垂首,仿佛被巨石压得抬不起头来。

  宋湘望着窗外的麻雀,接着道:“那天夜里你看到蒙面人是我,震惊到连话都说不利索,可是明明我们成亲之前,我们宋家就把我们往上三代的姻亲关系全都写给你们家了。你却从来没想过我会武功,从来就以为我还需要依附你。

  “但我又不明白了,既然我在你心目中是个弱女子,那么你在离京的时候就没想过我这个弱女子也需要被照顾么?

  “你就那么放得下心任我这个弱女子带着两个孩子留在潭州?你告诉我,这又是什么道理?”

  陆瞻紧咬牙关,手心也已经攥起来了。

  “你的逻辑我实在看不明白。当然,如今事情说开了,你急着回京所以来不及回家告诉我,我能理解。

  “可进京少说十天半个月的路程,你真就急在这一时半会儿吗?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让出一分一毫心力在我身上。

  “你自有一套自欺欺人的逻辑,平日总嫌我弱,到了关键时刻反倒觉得我有能力应付危机了!”

  陆瞻坐在那儿,已经只能听她往下说。

  宋湘给自己斟了杯茶,递到唇边喝了半盏,茶杯放下时她看着他:“你的母妃最开始也不认可我,但她后来却愿意带我出去了,人前人后给予我尊重。

  “你的父亲与儿女们喝茶唠磕的时候,我几度受邀,还当面赞我父亲如何有才。

  “你的三妹妹也喜欢我,因为陆昀的事我尽量与两位侧妃保持侧妃,也不太亲近她,她就时常抱着她的猫来讨好我。

  “你扪心自问,这些事是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亦或是我偷偷摸摸做的?”

  陆瞻望着地下,怔怔无语。

  “我即使被人议论,也还是努力在挺直腰杆,既然不能改变世人觉得我是个心机女的看法,那我就当一个有能力的‘心机女’,我努力让身边的人认可我。

  “而你呢?除了抱着不认可我的态度直到最后,你还做过什么?

  “你怨,却根本没想过去改变现状。你有做过任何努力,让我觉得你值得被无条件信任吗?

  “我对你人品的仅有的信心,那也不过是通过你对其他人其它事上总结出来的。可是在我观察你的品行的时候,你又有总结过我吗?

  “你有想过我大概是什么样的人吗?我关注我做过什么事,有什么表现吗?根本就没有。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破庙里扯下面巾了吗?

  “作为丈夫,你看到我出现在公堂上是那样惊讶,但你却没有因为从未了解过我而脸红吗?

  “在潭州我每天夜里总是最后上床,你知道我是做什么去了吗?你连我在巡视在防备你都没有看出来,那已经夫妻七年了!你怎么好意思跟我讨信任?

  “你能做到连绕个弯回来多说两句话都不能,为何我还要相信你不会抛妻弃子?

  “不管怎么说,没有哪一次我需要的时候你会站在我身边。当被撇下的那个人是我,你却在还怪我不信任你!

  “我都不指望跟你有什么情份了,但凡你能给我一点希望,让我觉得这日子还有盼头,前世也不至于如此。”

  话说得太长,使她声音已有些嘶哑。

  她把剩下的茶喝了,缓出来一口幽长的气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可能你觉得你也有无可奈何之处。但你不该问我这个问题。既然问了,那这就是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第64章 重生最大的好处

  陆瞻怔怔坐着,双眼空洞。

  他从来不知道,他竟然失职到了这个地步,他抬头,双唇翕了翕,却没有什么话能发出来。

  宋湘给自己斟茶,扶杯默了一下,气息也缓下来了:“虽然说这都是我很早就想说的话,但是认真说起来,追究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你我都不是从前的你我了。

  “前世都没能尽到的责任,这一世又谈什么对错?人生那么长,总会遇到一些让彼此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这个人,其实也算不得多么慈悲,但是我对人对事都有底线。既然你不是蓄意要抛妻弃子,我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再怨恨你的。

  “只是你给了我一千两银子,就算是买断了前一世的恩怨。从此往后你我就算互不相欠了。

  “从今日过后,除了复仇的事,关于前世我跟你,你再也不要提起了。你我都各有未来,过去的就让它烟消云散吧。这样对彼此都是解脱。”

  面前传来啪啪的脆响声,陆瞻手里的扇骨又被失神的他折断了两根……

  宋湘望着他:“如今我不用再装作与你是对和谐夫妻,也不用天天晚上百无聊赖,数着围墙的砖头过日子。

  “不明不白地那样死去虽然令我不甘,但重生最大的好处,却是令我摆脱了你和那桩婚姻。它让我的人生重新有了希望。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早日复仇,让那一世的孩子们灵魂获得安宁。

  “澈儿他们是我亲手带大的孩子,我一点点看着他们长大,跟天下间所有的母亲一样期望着他们将来能成材,能快乐幸福。

  “他们是那段婚姻带给我的最大安慰。然而结果,他们的娘没保护好他们,他们的爹也没有保护得了他们。

  “原想着又能如何呢?我与他们终究只有那一世的母子缘份,我再悲伤,再不舍,也回不到那一世去了。所有的情绪诉说起来都是无用的。失去就是失去,再遗憾也已经无法开解。

  “但既然你也回来了,也是带着仇恨回来的,那自然还是把这个仇报了为好。”

  说到这里她拿着落在桌上的帕子站起来,再把最后一杯茶喝完:“那封文书和一千两银子就当跟过去告别了,我亦诚心希望你日后能找到如意的人,好好待她,安生一世。”

  放下杯子:“时候不早,我还赶着回家,就先告辞了……”

  眼前光影浮动,房门开了又关。

  衣袂的窸窣声和房门的吱呀声在安静的空间不断被放大,终于到最后充斥了陆瞻整个脑子。

  他放下已不成样子的骨扇,摸索着来拿茶盅,却碰倒了它,茶水淅淅沥沥地沿着指缝漫下来,滴在他衣摆上,淋出了一片凌乱而昏暗的湿痕。

  下了楼的宋湘披着一身夕阳走在大街上,长长吁了一口气。

  控诉和质问陆瞻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或许是因为她本意并非要控诉什么。

  早多少年前她就没有再对他抱有指望,没指望自然也不会存下恨意,甚至在他说出进京的原因之后,连误会导致的怨气几乎都没有了。

  只是他不该提前世的他和她。

  说到底,他们也不过被强行绑在一起的两个人罢了,区别就在于一个想过凑和过日子,一个是坚定地不接受,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七年时间几千个日夜,数不清的柴米油盐点滴小事,其实很大程度上会弱化那道赐婚圣旨的存在感。

  对她而言,怎么成亲的到后来已经不重要了,她有时候也觉得后来的陆瞻只是习惯了与她那样的相处方式,毕竟关于她的事他压根想都懒得想。

  如果没有突然而来的噩运,她想她也还是会继续保持内心安宁地跟他过下去,不温不火地过完那一生。

  但偏就是噩运来了,意外地解脱了彼此,这让她的生命又开始热烈起来了!

  她不明白他还问这个做什么?

  问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但是话赶话到了这儿,又觉得倒不如就此说明白。不说明白,或许他日后还要自作主张给她什么补偿呢?

  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傍晚的风,快步朝客栈走去!

  半路看到有卖麻糖的,又不忘称了两斤。

  ——天色不早,她必须得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而濂哥儿那个小馋货一定在抱着梨花盼着她回去了……

  陆瞻在原地从斜阳万丈坐到了暮色四合。

  重华进来问了几次,到最后底下传来车水马龙的声音他才站起来。

  窗外灯影朦胧,那个人是再也看不到了。

  陆瞻也不知道自己还在寻找什么,也许是他心头还在盘旋着她那句“重生最大的好处是令我摆脱了你和那桩婚姻”,这句话像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牵引着他的目光在人海里搜寻。

  曾经他也积极地想要了断,可当如今一桩又一桩的事实摆在眼前,他却不说不好到底是谁的损失了……

  ……

  两个人茶馆里坐着的这一下晌,官府这边行事已经紧锣密鼓,风声一阵比一阵紧。

  俞夫人自俞歆派了家丁来问她李家实情,就再也不能安坐了,出了佛堂到房里,刚准备着要怎么了跟俞歆交代这件事,底下人却又突然来报,说有人把周毅告了,接了状子的还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刑部来人把俞歆都给请去了!

  俞夫人听完就两眼发黑,瘫坐在了椅子上。

  家里出了个俞贵妃,俞家这些年声势渐长,从一个普通门第一跃成为了京城里望族,俞歆的长子娶的是太师的孙女,家世显赫。

  对俞淮安的婚事俞夫人便也寄予了莫大希望,想让他也娶个至少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谁想到他居然看中了一个平民女子?而且还一门心思想娶她为妻?

  俞夫人当然不会答应,最后经不住俞淮安闹腾,假意允了他,然后私下里授意周毅,让他去李家提亲,但要设法去李家让那姑娘知难而退,自己打消这念头。

  周毅到了李家,却被李姑娘奚落了一顿,原来李姑娘居然并没有相中俞淮安。周毅一气之下,就自行改变主意让李姑娘进俞府为妾。

  最后,谁想到那姑娘居然那么刚烈,就寻了死呢?!

  俞夫人心慌气闹,简直没一颗是安稳的了!。

第65章 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当然,这件事俞歆已经知道,官府也已经知道,当时俞歆气得冲到了周家,对着周毅大骂了一顿,然后斥令周毅善后。

  但是周毅后来去李家药所寻李诉他们的晦气,然后撞死了他们老母,他老爹又因此上吊,这些事俞歆不知道啊!

  为了怕他再问罪,俞夫人是让人把这些事都给压下来了的,俞歆跟大多数的老爷们一样,内宅的事情并不大管,平时出入的地方都是街头碎语传不到的地方,如今告到了都察院,她还能有好果子吃?

  俞夫人提心吊胆地等了半日,听说俞歆轿子已经进了门,慌不迭地下地,趿着鞋就往门外来!

  俞歆直奔内宅,正院门下刚好与俞夫人撞了个正着,二话不说,一个耳光先甩过去:“你知我素来不爱动粗,但今日之事你要占八成责任!你一个妇道人家,没那个能耐就该好好呆在内宅管好你的份内事,学着人家玩权术,好了,如今你倒是来玩儿?!”

  俞夫人挨了这一掌,歪倒在地下,心里又悔又怕,脸上又痛,却也不敢哭出来。

  各房儿子儿媳等闻讯都过来了,但这个时候是母亲最没体面的时候,他们又怎敢近来求情?

  老大想到了俞淮安,此事皆因他而起,遂去喊他来顶罪解围。

  岂料因为李姑娘死后一蹶不振的俞淮安理都没理,直接跑床上拿被子蒙住了头!

  俞家小辈们坐立难安,到底俞夫人是母亲,是当家主母,如此闹开十分难看。

  正焦虑之时门外却又有家厅急匆匆闯进来了,不及与少爷们对谈,直到冲到了正院:“老爷!宫里来人,皇上传老爷您进御书房见驾!”

  正院里骤然安静,片刻后俞歆怒视了俞夫人几眼,恭肃整衣出了门。

  卷宗还是由胡潇递进宫的,当着皇帝的面胡潇又亲口述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此案被俞家瞒得极紧,倘若不是这位宋姑娘义愤填膺敢于揭露,那么还不知要拖到何时才能让臣等察觉。这是臣失察,臣知罪。”

  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都察院竟无一人提及,倘若此番状子不是投到他手上,而是直接投给了皇帝,那么就算主罪在俞家和周毅那儿,他这个都御史只怕也少不了要被责怪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