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65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他在窗外听着胡俨高谈阔论了会儿,垂头想想,然后掉头走了。

  前来这趟不过是想看看药所现状,再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吃,既然胡俨和付瑛在,那他此时进去,必然会被胡俨那个傻子缠着问这问那,他跟宋湘前世的事可不能弄穿帮,还是不要在这节骨眼上进去为好。

  回到府里,晋王妃派在门下的人就上来打招呼了。

  陆瞻想起周云飞这边的事,早先是请王妃摆平的,便径直去了栖梧宫。

  王妃还在等他,衣冠齐整,桌上放着刚端上来的温羊乳,还有香喷喷的膳食。

  陆瞻唤了“母亲”,说道:“今日周侧妃这边,有劳母亲了。”

  “倒学得这么客气了,从前让我做什么,可是一惯胡搅蛮缠呢。”

  陆瞻笑了下,道:“儿子长大了。知好歹了。”

  晋王妃扬唇,把羊奶推给他,望着低头的他,说道:“今日之事,你是早就谋划好了,还是事赶事撞上的?”

  “是撞上的。”陆瞻抬头,“宋夫人不是等闲之辈,是她早就掌握了线索,儿子才敢这么做。”

第112章 看样子是按不住了

  “宋夫人?”

  晋王妃疑惑:“就是宋湘的母亲?”

  陆瞻也顿住:“您知道?”完了他也反应过来:“哦是,上回的状子就是宋姑娘递的。”

  “那她递状子,可是你授意的?”

  陆瞻心想他哪里授意得了她呀。他说道:“也不是我。是她自己想替李家打这个抱不平。我没做什么,不过是在王法范围内顺手帮了点忙。”

  晋王妃望着他:“我听说,你与这位宋姑娘的父亲,曾经是旧识?”

  陆瞻停住进食,顿了有片刻才道:“是……有这么回事儿。”

  “那宋大人三年前就已过世,三年前你才十四。宋大人过世之时据说已经致仕有一两年,也就是说,你是十一二岁就认识了一个在翰林院当差的官员?”

  晋王妃不慌不忙,侃侃而谈,望着陆瞻。“我记得你十三岁之前,我并没有让你单独出过府。那你跟这位宋大人,是怎么认识的?就算是偶尔识得一面,也谈不上有交情吧?”

  望着扬着眉的王妃,陆瞻有点懵,大概是撒的谎太多,竟然完全忘记防备自己的母亲有这么一副精明的头脑……

  他默了三息,说道:“宋大人以前在宫中侍讲,儿子常往皇爷爷那儿跑,看他学问挺好的,也跟他请教过学问,一来二去就熟了。但是他的家人,我却是前不久才认识,也算是缘份,后来就顺手照顾了一二。”

  说完他见晋王妃仍在静静望着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母亲若不信,可以去问宋姑娘。”

  晋王妃闻言,举箸给他夹了筷海参:“我可没说不信你。快吃吧。”

  后来晋王妃果然没再追究这些,只问清楚了诸事细节,看他吃完之后,便打发他回去了。

  翌日早上才穿戴好,重华就进来了。

  “世子!有喜讯!皇上今晨下旨,着都察院撤查俞歆,自今日起,他被罢官在府!”

  “哦?”陆瞻正了正衣领,“果然喜事!还有呢?”

  “还有,俞贵妃已经被降为妃了!”

  陆瞻听到这儿就不由扭头:“俞歆到底犯过些什么事儿?”

  “贪墨案就有九件,矫造文书低价收购良田有三件,还有类似放任周毅这种族亲姻亲在外招摇的,也有不少宗!皇上明显是不信他呈上来的这些,所以才着人严查呀!”

  陆瞻却没他脸上这么大的喜色:“整这么大动静出来了?”

  皇帝要严办俞歆尚可,虽说此番周荣投毒俞家没参与,但多多少少还有狗仗人势的影响在。

  但皇帝不光是办了俞歆,还把俞贵妃也给贬了,宫中妃嫔到了俞贵妃这样的年纪,通常都不会再遭贬黜,俞歆虽然劣迹斑斑,也没有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且此番态度较好,没想到还是把俞贵妃给连累了。

  这么看来,皇帝虽说近年性子缓和了不少,在吏治上还是没有手软。

  俞贵妃变成了俞妃,汉王的声势必然又要弱下去些了。而宋湘仅仅一个无心之举,就把朝堂水给一步步地搅浑至斯。

  陆瞻回头:“待会儿让人去找找刘圣手,请他到衙门里来喝杯茶。就说我有事拜托他!然后你再去药所看看,宋姑娘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要帮手的?你亲自去!”

  说完神清气爽下了庑廊,出门上衙去了。

  周侧妃昨日等到周云飞好转,才从周家回府,时间不算早了,但也刚刚天黑。她到栖梧宫外站了站,终是没敢进去,改道去了倚福宫。

  等到陆昀回来,听他说周毅一家彻底完了,这颗心才好歹舒坦了点。周家完了,俞家也进宫请罪了,怎么说也有她的一点功劳。由于还得去栖梧宫回话,便嘱咐了陆昀几句,让他把沈家这边跟紧一点。

  她在这晋王府当侧妃当得够窝囊了,她定要一步步把陆昀往前推,推到他足够超过陆瞻的位置!

  宫闱之中逆袭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她虽然没有强大的后台,但只要步步为营,就不信她就一定会输!

  陆昀也没闲着,在目送她出去后找来侍卫:“去查查看,世子跟那位宋姑娘,是怎么认识的?……”

  周侧妃回到栖梧宫时碰上陆瞻又回来了,这一夜终是没能进去,翌日早上,便早早妆扮齐整候在宫门外了。

  王妃刚好在梳头,听说她在外,便让人唤她进来。

  周侧妃进了内,远远地先行了个礼,唤了“王妃”,见侍女在给她绾发髻,连忙上前帮忙,很娴熟地挽了个随云髻出来。看到摆在朱漆盘子里的钗环,知道是要用的,也分别找到合适的位置给插上了。

  王妃望着镜子里,扬唇道:“你这梳头的手法还是好,钗环也用得好。”

  周侧妃屈膝:“贱妾出身低微,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除了这点侍候人的长处,也没别的了。王妃不嫌烦,贱妾愿随时效劳。”

  晋王妃站起来:“哪敢劳动你?你自己也忙呢。”

  周侧妃跟着她到了外间,虚扶着她在罗汉床上坐下,然后跪地:“昨日贱妾犯糊涂,险些犯了大错,多亏王妃到来点醒。

  “知道来龙去脉后贱妾后悔不已,世子是贱妾看着长大的,也心知是王妃一手抚育大的,就是不信世子,也该信王妃才是。”

  正好侍女沏了茶来,周侧妃捧在手里,呈上道:“贱妾知罪,请王妃宽恕。”

  晋王妃唇角微勾,捋着袖口:“你有什么事,索性直接来找我,怎么说你都是个长辈,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跟孩子过不去,像什么?”

  说完她盯着面前看了会儿,直到周侧妃躬着的腰身颤抖起来了,她才把茶接了:“还没用膳吧?回去吧。”

  周侧妃称谢起身。

  王妃看着她出门,把茶杯放在了桌面上。

  坐半晌,她望向那边厢点香的英娘:“杨家那边跟沈家接触的怎么样了?”

  英娘走过来:“听说昨日杨夫人登门拜访长公主去了。”

  晋王妃嗯了一声:“让她加紧些,周氏看样子是按不住了。”

第113章 信你的人自然会信的

  坐片刻,她又道:“你先前说,俞贵妃降为妃了?”

  “是。”

  “那俞家手上那些把柄,能让他们这次栽到底吗?”

  “应该不会。看都察院那边的消息,似乎俞歆还是挺老实的,把所有事情都禀上去了。”

  王妃凝眉:“他是聪明的。既然禀了,皇上怎么可能会不查?查到最后没有隐瞒,总比有所隐瞒要好。看来至多也就是被贬官罢了。”

  说完她又站起来:“瞻儿真是不闹则已,一闹起来动静就这么大,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我听说他这些日子还在衙门里跟卢崇方斗气?”

  “世子的确是在通州民告官的案子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总之,通过俞周两家的事情,此番外界对世子的评价已经有了改变。不再说他华而不实,反倒是‘虎父无犬子’、‘大梁中兴’这类的话占多。”

  “‘虎父’?”王妃目光轻慢:“哪个虎父?”

  英娘未曾言语。

  王妃接着道:“还有办法挽回吗?”

  英娘道:“除非,又像前番跟亲军卫指挥使比试一下,做些手脚。”

  晋王妃皱眉:“他本不是那等人,故意为之,那岂不是抹黑?”

  “确实。所以属下觉得还不如顺其自然。世子大了,倘若再以这样的形象下去,也不利于他结交。人以群分,他总要显露出他的魅力,才会吸引到同样出色的人。否则,只怕到时候围绕在他身边的也是些别有用心之人。”

  王妃踱步:“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总会有些人,不想看到他风头过盛。而又有一些人,恐怕也会因为他的张扬生出一些联想……无论如何,总是先保住性命最重要,而我又未必能时刻护他。”

  英娘想了下:“开弓没有回头箭,世子锋芒已露,此时强行藏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王妃静默半刻,转身道:“你去查过宋家吗?”

  “查过了。”英娘道:“宋家情况与世子所说无差。宋姑娘的父亲原在翰林院当差,母亲是山西人,外祖家几家都是朝廷武将,还有个八岁的弟弟,在村里读书。

  “家里凭借祖产也算衣食无忧。与世子的相识,倒是查不出什么时候的事,但是据说上次小侯爷生辰请客吃饭,世子竟带着宋姑娘的弟弟赴宴了。”

  “就是她的弟弟?”王妃显然也听说过这件事了,“越发奇怪了,瞻儿平日目高于顶,怎么会与他们这样的人家结交?而且还结交这么久了?我以为他是通过宋湘替李家递状子才认识她的。”

  英娘凝眉:“这点确是个谜。如今可肯定的,是宋家家世清白,家风也还不错,世子与她结交,应该不会有什么隐患。”

  王妃沉气:“他们铺子开在哪儿?”

  英娘轻咳:“您要去?”

  “……换身衣裳,我出去转转。”

  ……

  药所按时开门,有了昨夜的鼓舞,即便是开门没有几个人来,大家也很安静。李诉带着徒弟们认穴扎针,阿顺做完洒扫,也趴在柜台上旁听。

  店里损失的这部分药材必然得补上,宋湘上晌就忙着盘点药材。

  阿顺看了会儿,忽然凑过来:“少东家,我觉得有点委屈。”

  “怎么了?”

  “您说,这些街坊因为咱们家铺子被人陷害,就不来光顾了,这有道理么?”

  宋湘抬头,笑了下:“你觉得呢?”

  “我觉得没道理。药所防范是该加强,但是咱们铺子出过事,他们觉得不放心,不来了,那么去别的药所就放心了么?别的药所就绝对不会出意外?

  “要是家家都出意外,他们是不是该在家里听天由命?!难道别人家在这里中过毒,以后就个个都会中毒?那也还有医不好病人的医馆呢,是不是死过人的医院都不能再接诊了?”

  宋湘没做声。

  阿顺有些忿然:“就算咱们装了机括,将来再有类似的事情,对方要是选择进货的上家下手呢?进到药所的货本来先染了毒,这又算谁的过失呢?难道也要怪我们吗?是不是我们还要把每一颗药材都拿来自己尝过才能卖出?”

  宋湘理解他的心情,笑着拨算盘:“所以,不是就有胡公子和付公子这样通情达理的人不会计较么?

  “咱们凭心做事,总会有明白人的。要不然这世上本本分分的人都活该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