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109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女子?

  赵茹看着那妇人,方才露出的笑意一下凝住,目光惊疑不定。

  从大营到朔方城,一路风景没什么变化,看上去都是荒凉的原野,白雪苍茫。

  据萧寰说,这也就是冬天看着无趣了些,开春就不一样了。朔方有塞上江南之称,雪化了之后,水草丰美,景致宜人。

  虞嫣对此毫不怀疑。她从前也去过西北,草原荒漠都见识过,确实漂亮。

  车马进入朔方城的时候,她好奇地往窗外望。只见这里无论大小还是热闹程度,不要说长安,连广陵城也远远赶不上。不过城墙却做得十分高大坚固,街上来来往往的也多是军士。

  没多久,车马来到了城中的征西大将军府前停下。

  车门打开,虞嫣跟着萧寰走出去,发现将军府前已经有许多人走出来迎候,看模样,都是将军府中的幕僚和仆人。

  跟大营里的人一样,他们见到虞嫣,都愣了愣,那神色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萧寰神色如常,与众人简单见了礼,带着虞嫣径自往府中而去。

  这处府邸,虞嫣听卫琅提过,是皇帝下令敕造的。因得萧寰除了是征西大将军之外,还是皇子,故而这府邸也与一般的大将军府不同。皇帝对这个儿子很是大方,将军府中所有的建筑和用物,都按王府之制,有好些东西,还是宫里送来的。

  如今她跟着萧寰走在里面,只觉的确与从前见过的宅邸很是不同,屋舍高大,占地开阔,细节之处却精美考究,远非别处可比。

  不过将军府里面的格局,大致与大营里的官署相当,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后面则是萧寰的私宅。

  萧寰住的院子很漂亮,修得像个园林,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处处是景致。

  冬天里,溪流水池都冻住了,几棵姿态遒劲的松树落着雪,巍然屹立,却又别有一番味道。

  虞嫣正四处望着,忽然听得有人唤了一声“姊姊”,看去,碧鸢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看到她,虞嫣很是诧异。

  “你这么快就到了?”她问。

  “也不算快,”碧鸢道,“姊姊离开的第二日清晨,我就上路了,来到这府中,也就一个时辰。”

  萧寰看了看碧鸢,问道:“那些辎重物什,都送过来了么?”

  “送过来了。”碧鸢忙答道,“我等都摆置到了屋子里。”

  萧寰了然,带着虞嫣往屋子里走去。

  因为先前那大营里的印象,虞嫣一直觉得,朔方这个大将军府的条件大约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当她走进屋子里才发现,自己简直见识短浅。

  无论是原来王妃的那处宅子,还是京城里的萧寰别院,或者一路上的各处落脚的驿馆,跟这里比起来都仿佛不值一提。

  这里面的陈设,可以用豪华来形容。

  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踩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

  一只的铜灯立在墙边,足有一人高,像树木一样伸出枝条。璀璨的灯火,将四周照亮。屋子里的各色家具,都做工精细,金银器具上镶嵌着宝石,就连一张寻常的案几上,都有螺钿装饰,雅致而高贵,华丽而不俗。

  屋子里很温暖,但没有看到火盆,不用问,虞嫣也知道这里必然是烧了地龙之类的。

  正观赏着,一个仆人忽而走进来,向萧寰禀报:“殿下,县主过来了。”

  县主?虞嫣听到这称呼,愣了愣。

  萧寰也露出讶色。

  “县主?”他问,“她来做甚?”

  “说是来探望殿下。”仆人道,“刚刚进门,小人请她在堂上坐下了。”

  萧寰目光一闪,随即对虞嫣道:“你且在此处,我去去就来。”

  虞嫣“嗯”一声,道:“这位县主,就是你的舅母么?”

  “正是。”萧寰道,“她想必是担心我身体,过来看看,我出去见她便是。”

  说罢,他重新披上大氅,往屋外而去。

  华阳县主确是来了。

  萧寰才走出院子不久,就看到她正沿着回廊朝这边走来,身后,跟着几位女眷。

  望见萧寰,赵茹心头一动,却不敢走快,只能跟在县主身后,看着他走过来。

  “舅母。”萧寰上前行礼。

  “子昭回来了,”赵氏看到萧寰,露出笑意,忙将萧寰拉住,“我方才见到你舅父,他说你受伤了?”

  萧寰道:“那伤情已无碍,请舅母放心。”

  赵氏将萧寰仔细打量,见他并无病弱之色,这才露出放心的神色。

  “那行刺之究竟是怎么回事?”县主问道,“传得满城风雨,教我等担心了月余。”

  萧寰正要回答,杨氏在一旁嗔道:“县主,殿下才回来,又受过伤,怎好在此处吹着风说话?还是先进屋慢慢聊才是。”

  妇人们纷纷附和。

  “我确是糊涂了,”杨氏微笑,对萧寰道,“且入内叙话。”

  说着,便要往院子里走。

  萧寰却道:“堂上已备下茶水和小事,还请舅母到堂上小坐。”

  说罢,他搀着县主,朝前堂走去。

  县主见状,只得从着他,众人面面相觑,跟在后面。

  赵茹也在后面跟着,听着萧寰与县主说话,又不由地往院子那边瞥了瞥,心思狐疑。

  王隆的府邸离将军府不远。

  回到朔方城之后,他先到一处正在修葺的城墙去查看了进度,而后,回到家中。

  不料,妻子却不再家中,仆人说,她到大将军府去了。

  县主一向疼爱萧寰,王隆并不觉得意外,只回屋里更了衣,准备用晚膳。

  没多久,县主走了回来。

  “我问你,”她见到王隆,即刻便问,“听说子昭带了个女子回来,是真是假?”

  王隆知道这事她定然会很快知道,没好气道:“你都知道了,还能有假?”

  县主即刻追问:“听说那女子与他一通乘车回来?到底是什么人?”

  王隆看着她,饶有兴味:“你方才不是去见子昭了么?莫非他不曾告知你?”

  “告知什么。”县主面色不快,“那女子面也不曾露,我想问也不好问。他刚回来,总不好就凭着些流言来纠缠他。”

  县主一向自诩比王隆处事干脆,见她也在萧寰面前碰了壁,王隆不由心情大好。

  “那女子,我倒是知道些。”王隆不紧不慢道,“你若想知道,我也可说一说。”

  县主目光一亮:“哦?快说。”

  王隆喝一口茶,将萧寰如何带着虞嫣在大营里出现、他的说辞、以及王隆所见二人相处的模样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一遍。

  县主听着,瞠目结舌。

  “那……他究竟是怎么识得了这女子?这女子是何来历?”她又问。

第121章 女史(上)

  “我也想知道。”王隆道,“可问得再多,子昭便不愿透露了,只说这虞氏来路清白,并非坏人。”

  县主责备地看他一眼:“他不说你不会追问?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该先打探清楚。”

  “你外甥的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王隆不耐烦,“他不肯多说的事,还有人能撬得开嘴么?”

  县主轻哼一声,眼睛转了转。

  “李泰和卫琅呢?”她问,“还有其余侍从,他们一直跟着子昭,总该知道详情。”

  “他们还不是要听子昭的?”王隆道,“我问了,答得敷衍,什么也问不出来。不过,倒是有些别的细节,颇是耐人寻味。”

  县主道:“哦?”

  “说这虞氏的确是子昭养伤之后带回来的。”他说,“你是不曾见,子昭还特地用了圣上赐的暖车。”

  县主吃了一惊。

  “圣上赐的暖车?”她说,“子昭不是说那车过于豪奢,不宜在朔方用,当年特地送回了京城,在王府中封存了么?”

  “可不是?”王隆道,“他受了伤,乘这暖车自无可厚非,可据侍从们说,他一路都与这虞氏同乘。”

  县主微微皱眉:“还有么?”

  “多了。”王隆道,“他一路上,与这女子出则同乘,宿则同院。可谓一步不离,如胶似漆。侍卫们还说,有一日这女子病了,子昭竟然亲自将她从马车中抱出来,我还看到他们二人在室中……”

  说着,他挥挥袖子,一副不想多说的神色:“反正都是那些男女之事。这种种行径,他从前可曾有过?连侍卫们都觉得吃惊。”

  县主错愕不已。

  “竟有这等怪事。”她目光闪闪,又问王隆,“那虞氏样貌生得如何?”

  “样貌倒是好的,到了人前也大方。”王隆叹口气,“我就是担心此人来路不正。若是个出身良家的也就罢了,可哪个良家女子会这般抛头露面与人私奔?只怕是个风尘之地来的,心术不端,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迷住了子昭,将来怕是要家宅不宁。”

  县主冷笑一声,忽而有了主意。

  “到底是人是鬼,仔细问一问,便也清楚了。”她说。

  “你要做什么?”王隆讶然。

  “做什么?”县主不紧不慢道,“自然是再去将军府一趟,亲自看一看这位女史是何方神圣。”

  王隆“啧”一声,道:“子昭刚回来,莫去惹事。”

  县主胸有成竹:“放心好了,我堂堂华阳县主,又是他舅母,能惹什么事?子昭那府中的内务一向交给我来操持,如今他回来,又带了新人,于情于理,我都该张罗张罗。”

  说罢,她看着王隆,露出微笑:“此事,还须你出手帮上一帮。”

  萧寰将县主送走之后,径自回到了院子里。

  屋内很是暖和,虞嫣已经宽去了那身厚重的裘衣,此事正站在一扇屏风面前,仔细地端详着。

  那扇屏风做得十分精美,用螺钿和各色宝石镶嵌出一幅幅的故事画来,无论山川花鸟还是人物,都描绘得赏心悦目,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