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127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最迟两个月后。”萧寰道。

  崔延和高竣相视一眼,皆应下。

  没多久,车马备好,虞嫣跟着萧寰,再次离开大营,往朔方城而去。

  这边的天气很是爽利,刮了几天的风雪,一朝放晴,天空便是蓝澄澄的,干净而纯粹。

  王隆就在将军府的官署里,听闻萧寰回来,直接走来见他。

  “听闻这几日,你都与虞女史待在一处,同房同寝?”他劈头便问。

  萧寰看了看王隆,道:“孤原本也不想,舅母将她送了来,而后遇到风雪,便回不去了。”

  县主将虞嫣送去大营里的事,王隆是后面才知道的。他曾怪县主多管闲事,坏了规矩。但县主全然不在乎,反而瞪着他,说如果萧寰还娶不上王妃,就是王隆的错。

  王隆一向争执不过她,只得把话咽回去。

  当然,到了萧寰面前,他仍然可以理直气壮。

  “留下便留下,同房同寝又是如何?”王隆冷着脸,“你让营中将士如何看?惹出些流言蜚语,你以为是好事?”

  “流言蜚语?”萧寰看向王隆,“这几日大雪封路,舅父从何处听到了流言蜚语?”

  王隆:“……”

  “我也是为了你好。”他说,“营中的规矩都是你立下的,总不好亲自破了。”

  “舅父放心便是。”萧寰道,“虞女史与将士们相处甚是和睦,并无不堪议论。”

  王隆有些诧异。

  “相处和睦?”他问,“怎讲?”

  “舅父日后到营中询问便知。”萧寰却不打算多解释,“孤打算两日回京,官署中的事务,还须与舅父商议。”

  小兔崽子。王隆心里骂一声。

  “又回京。”他一脸不乐意,将萧寰瞪一眼,“你就想着让我这老骨头总给你在朔方殿后。”

  萧寰回到朔方的事,很快传了开去。

  赵茹在家中听到侍婢说起,忙问:“殿下是一个人回来的?”

  “也带着那虞女史。”侍婢讪讪道。

  听到虞女史三个字,赵茹的目光黯下。

  杨氏曾告诉她,那个姓虞的女子不过是个微末出身,与她全然不可比较。萧寰那样的身份,迎娶王妃乃关乎皇家的脸面,无论宗室还是皇帝,都不会允许一个身份低微的女子来配萧寰。

  但虽然如此,这些天,赵茹也仍然一直为萧寰和那个女子的事而闷闷不乐。

  那日在大将军府用膳的时候,她将一切都看得很是清楚。

  萧寰看那虞氏的眼神,带着温柔的笑意,她的一举一动,他似乎都在注意着,甚至发现她的汤碗空了,也会即刻吩咐侍奉的仆人及时添上。

  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这样过……

  在赵茹的心目中,萧寰总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以至于自己甚至想象不出,如果自己有朝一日真的梦想成真嫁给了他,他在妻子面前,会是什么模样?

  现在,她知道了。

  赵茹想着这些,只觉心头被什么堵着。

  嫉妒、失落或者悲伤,全都无法单独形容。

  ——“母亲,我想回京城。”赵茹思忖良久之后,曾对杨氏道。

  当时,杨氏露出诧异之色:“为何?你不是想嫁殿下么,回京城如何能见到他。”

  “我不想嫁了。”赵茹闷闷不乐,“母亲也看到了殿下有多喜欢那位虞女史,我就算嫁给殿下做王妃又??”

  杨氏的脸当即拉了下来。

  “一个草芥之人,就将你吓成这样。”她冷冷道,“他喜欢那虞氏又如何,凭她的出身,做得了王妃么?你看看你的兄长姊妹,谁又是因为喜欢才成的婚?只要你坐上了王妃,我们家便可与王侯比肩,你又何必在意他真正喜欢谁。”

  赵茹听得这话,有些怔忡。

  杨氏看着她,语气缓下:“男子么,三妻四妾有甚稀奇。只要你当上了王妃,那虞氏再得殿下喜欢也终不过是个妾。我们家的女儿,只有王侯才能配得上,放心好了,此事,母亲会替你去办。”

  赵茹没有说话。

  她知道在母亲和父亲的眼里,促成她和萧寰的婚事,其实并非真正是因为她,而是为了这婚事能带来的好处。

  在这些面前,自己的烦恼不值一提。

  而赵茹知道,母亲说的都是实情。

  她的父亲、伯父、叔父、兄长以及几乎认识的所有人,家中都有妾侍,而无论他们对这些妾侍怎么样,都丝毫不会影响她母亲这样的正室地位。

  赵茹看惯了这些人惹出来的争斗,一向厌恶,但她也知道自己其实天真。她若想嫁给萧寰,能为她做支撑的,恰恰就是这些规矩,以及赵氏和杨氏在一众高门中的地位。

  只是她一直在欺骗自己,做着那不切实际的迷梦。

  而殿下,那个她曾经幻想着能与自己一双一世的男子,在这些事上,其实也如那些她曾经认为是凡夫俗子的人一样,并无不同么?

  赵茹想着这些,不由苦笑,而后,深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消息?”她问侍婢。

  “听说,殿下要回京。”侍婢道。

  “回京?”赵茹心头一动,道,“回京做甚?”

  “这便不知了。”侍婢道,“我方才奉夫人之名,到县主家中去送些物什,出门的时候,听王长史和县主说起此事,还听县主说今夜要让殿下过去用膳。”

  华阳县主对虞氏的评价不错,赵茹知道她将虞氏带去营中的事。

  想来殿下过去用膳,也会带着她……

  “知道了。”赵茹淡淡道,“你且退下吧。”

第139章 相伴(上)

  华阳县主得知了萧寰回来,当夜在家中设宴,让萧寰来用膳,还让她带上了虞嫣。

  萧寰问虞嫣的意思,她没有推却。

  于是,晚膳时,二人来到王隆家里。

  此处跟大将军府比起来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京中贵胄们的住处相比也小了许多。不过看得出来,县主是个懂得享受的人,屋舍内的陈设颇是舒适,处处彰显着主人的身份不凡。

  见二人来到,县主心情很好,亲自招呼萧寰和虞嫣入席。

  虞嫣也颇是规矩,在王隆和县主面前,规规矩矩,无论举止还是言语,都温文识礼,县主的目光在萧寰和虞嫣二人之间转动着,笑意盈盈。

  膳后,萧寰和王隆在堂上说着正事,县主则将虞嫣唤道隔壁的小厅里去坐。

  “有一事,我要问你。”待摒退旁人,县主看着虞嫣,目光神秘而关切,“你在营中这几日,与子昭可有进展?”

  虞嫣心里有些无奈。

  县主就像她从前演过的剧里面那些热衷催婚的家长,晚辈才去相亲,就要追问后续。

  她显然并不觉得上次瞒着她把她关在营中有什么不妥,反而有些得意洋洋。

  不过那事,虞嫣其实很合心意,也知道县主是真的关心萧寰,对她颇有好感。

  当然,装贤良还是必要的。

  “也不曾有甚进展。”虞嫣露出羞怯之色,轻声道,“只是殿下那院子太小,无处将妾另行安置,只得让妾与他同住一室。”

  “哦?”县主看着她,“便只是同住一室?”

  “营中夜里寒冷,殿下唯恐妾着凉,便教妾与他同榻……”虞嫣嗫嚅道,声音越来越低,仿佛羞赧至极。

  多余的话,她没有多说。都睡到一张榻上了还说清白,别说县主不信,就是她自己也不会信。

  这么说出来也有好处,虞嫣知道打萧寰主意的人多得很,她巴不得拿个喇叭广而告之,让和那个赵茹之类的人都知道,萧寰她已经收了,她们不要再痴心妄想。

  果不其然,县主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是好事,有甚可不好意思。”她说,“殿下这般,也足见他对你甚是宠爱。”

  明明是我宠爱他,为了他我都跑到这边来了……虞嫣腹诽。

  “可此事,妾想了许久,终是不妥。”她轻叹一口气,“殿下为国操劳,许多年来,与将士同甘共苦,身边连个妾侍也没有。如今妾来到,又是与他同出同入,又是在营中与他同宿,落在有心人眼中,只怕难免有损殿下威名。妾每每思及此事,皆后悔不已,当初便不该跟着殿下到朔方来。”

  县主听得这话,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王隆之所以对这二人之事不看好,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怕她来路不明,心术不正。

  现在看来,她能考虑这么许多,足见是个识大体的贤良之人。

  “此事不必忧虑,军中将士皆敬爱子昭,巴不得他早日安顿下来。至于那些心术不正之人,子昭做什么他们都有话说,随他们去便是。”县主温声道,将一杯茶放到虞嫣手中,“我问你,你是真喜欢殿下,还是假喜欢?”她说。

  虞嫣连忙道:“当然是真喜欢。”

  “那便是了。”县主道,“既然是真喜欢,又说是要相伴,不住在一处如何相伴?再说了,真心喜欢的人,哪里有不图着长久的,我这是在帮你。”

  虞嫣一愣:“帮妾?”

  县主压低声音:“你若能得孕,为殿下添丁,不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殿下身边了?”

  虞嫣听得这话,脸上真真切切地一热。

  不愧是过来人。她心想,想得真奔放……

  见她又羞红了脸,县主笑了笑,语重心长道:“我和王长史盼了甥孙多年,你可要多多努力才是。子昭不是要回京么,到了那边,你自然也就不必再担心营中的人如何想了。”

  虞嫣的神色却愈加生怯。

  “可京中有圣上,还有许多高门贵胄。”她说,“自见到县主之后,妾便常自惭形秽,只怕到了京中更是无自容之地。”

  县主露出一抹淡笑。

  “什么高门贵胄,在皇家面前不也一样是臣子。”她缓缓道,“放心好了,有子昭在,他们不敢为难你。京中的那些妇人什么品性,我也是知道的,你若不想去应酬,不去便是,她们岂能奈得你何。”

  虞嫣这话也就说说罢了,她回到京城之后,就要回家,不需要跟着萧寰招摇过市,也不需要去应酬什么人。

  “县主这么说,妾便放心了。”她笑盈盈道。

  县主却叹口气,道:“其实朔方若是无事,我也想回京一趟。我那些孙儿孙女,半年不曾见,也不知如何了。”

  虞嫣知道她说的孙子孙女,都是长子王奕的,忙安慰道:“县主放心,妾听殿下说,他从京城启程前,曾见过大公子,说家中一切安好。启程那日,二公子也曾来送行,妾见他神采奕奕,也是无恙,妾还听殿下说,他生意做得很大,如今已是京中大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