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15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无妨。”萧寰唇角弯起一抹冷笑,“塞外诸戎,关系盘根错节,匈奴生变,其他人也不可坐视。这几家都不是省油的灯,先让他们好好打一打,免得气力没处使,又来打中原的主意。”

  王隆颔首,看着他,忽而道:“你知道那弗邪,为何能在短短数月聚拢人心?”

  萧寰问:“为何?”

  “他一口气娶了七个王妃,加上原来的,有十二个,把鲜卑和匈奴的当权大族都联姻遍了。”

  萧寰:“……”

  王隆继续感慨:“要说这天下真是同人不同命,他是王,你也是王,怎就差得这般远?是,你是与圣上父慈子孝,不必像弗邪那般为了保命使劲解数,可等到过几年,他恐怕连孙子都能抱上了,你连个子嗣也不知在何处,亏是不亏?”

  萧寰知道他要说什么,一副没听见的样子,继续看文书。

  王隆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倚着凭几,道:“听说滕氏救回来了?”

  萧寰:“嗯。”

  “你打算如何?”王隆问。

  萧寰眼也不抬:“什么如何。”

  王隆拉下脸:“你与我装什么糊涂。我早与你说过,无论她是死是活,你都须得做个了断。”

  “了断了,而后呢?”萧寰道。

  “当然是娶个新的。”王隆叹口气,语重心长,“子昭啊,有些话,这世上也就只有我这舅父还会与你说。”

  他只有在打算长篇大论唠叨萧寰的时候,会自称舅父。

  萧寰面色平静。

  “二十多年了。”王隆自顾地继续说道,似在追忆,“想当初,你母亲生得花容月貌,十里八乡,谁人不夸赞。我家虽然不是高门,不似京中的官宦人家那般风光,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你外祖父外祖母早已经与世交议定了亲事,门当户对,家境殷实,你母亲若嫁过去,必是富贵美满,一生无忧。”

  “可惜啊,”王隆说着,又叹一口气,“她遇上了圣上。”

  萧寰面无表情,从案上又拿起一份文书,翻开。

  “你母亲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王隆动情道,“她到底无福,体弱多病。圣上仁德,她临终时说想见我,便召我入宫与她相见。那时,她拉着我的手嘱咐我,教我务必好生照顾你,辅佐你……”

  “孤如今过得甚好。”萧寰打断道,“母亲在泉下,定然欣喜。”

  “怎会欣喜?”王隆瞪他一眼,“你看看你表兄,他在你这个年纪,第三个儿子都出来了!”

  萧寰道:“据孤所知,少钧至今也仍是孤身一人。”

  “莫与我提那不成器的东西。”王隆道,“你看看你现在,连个正经的妻妾也没有,丢人不丢人?”

  “舅父又说错了。”萧寰不紧不慢道,“孤有王妃,舅父方才还提到了。”

  “我说的就是她。”王隆道,“说是王妃,天下人谁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当初这婚事定下的时候,你不是也不情不愿?你都二十三了,难道要拖一辈子!”

  萧寰没说话,看着手上的文书,提笔,在上面批起字来。

  王隆暴躁地将砚台拿开:“你舅父在与你说话!”

  萧寰无奈,停下笔,看了看他:“舅父所言甚是,不知孤当如何另娶?”

  王隆听得这话,终于露出微笑:“长安待嫁的闺秀多的是,你此番回京,正好物色物色,有满意的,舅父舅母亲自替你去说亲。”

  “如何物色?”萧寰道,“挨家登门去看么?”

  王隆“啧”一声,道:“但凡高门大族,哪里有生得差的,你只要看好与哪家联姻就是了。”

  说着,他来了劲,兴致勃勃,“昨日我去沁阳大长公主家中去探望,那里正在聚宴,京中的高门几乎都在。好些人向我问起了你,说你孤身在朔方,教他们十分挂心。这意思还不明白么?我知道你不想与袁氏和周氏扯上关系,你要是懒得选,我看温太傅家的女儿就不错,如今被称为京中第一美人,据说她小时候曾经在宫学中给公主伴读,你应当记得……”

  “不记得了。”萧寰道。

  王隆白他一眼,正要再说话,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二人看去,却是李泰走了进来。

  “殿下。”他一礼,道,“宫中来人来,说圣上有急事,召殿下入宫。”

  二人都露出讶色。

  王隆望了望外面的天色,问:“圣上怎这时候召入宫?出了何事?”

  李泰讪讪:“小人也不知,大约是东巡的事。”

  萧寰面色镇定,站起身来,向王隆道:“孤先入宫去了。舅父启程之日,孤不在京中,无法亲自相送,舅父舅母一路保重。”

  王隆还有一肚子话没说,只得应一声,强忍回去。

  小兔崽子。

  看着萧寰离去的背影,他心里忿忿。

  夜风带着些白日余下的热气,迎面吹来。

  萧寰又到堂前辞别了赵氏,走出长乐侯府。

  到了马车前,李泰看着他,松一口气,露出得意的笑:“殿下,这次够及时了么?”

  萧寰也笑了笑,拍拍李泰的肩膀。

  这是他与李泰约好的。

  王隆一直盼着他将王妃的事了断,这次见他又无所动静,一定会念经一般唠叨到天亮。萧寰只得出此下策,告诉李泰,如果他与王隆议事一个时辰还没出来,就假托皇帝宣召的借口来解围。

  “回王府。”萧寰吩咐道,正要登车,李泰却将一封信递给他。

  “殿下,”他说,“这是王妃那边刚刚送来的。”

  萧寰讶然。

  他把信接过,拆开来看,只见上面字迹工整,却是一首诗。

  目光在那字里行间扫过,定了定。

  李泰在一旁观察着,心中好奇不已。

  他知道萧寰对王妃的疑虑还没有消除,昨日离开之前,他曾告知卫琅,说宅中但凡有要事,可派人给他送信。

  可没想到,等来的第一封信,是王妃亲手写给他的。

  他微微踮起脚,在萧寰身后偷眼瞥着,无奈位置不佳,只能看到最后两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那竟是一首情诗。

  李泰一愣,只觉面上热了热,心里啧啧感叹。

  要不怎么说王妃不愧是玄女附身天资殊异呢,前几天才突然会说话,现在已经会写字了。

  还知道给殿下写这个。

  李泰回忆起王妃昨天打扮起来的模样,虽然瘦了些,头发也有些枯黄,但当真是个明艳的美人,他和一干弟兄们眼睛都看直了。

  虽说这些年,他们都在朔方那样偏僻的地方待着,但有萧寰这等长相的人在,他们还不至于看到老母猪就觉得遇到了天仙。平心而论,王妃这容貌,确是配得起他们殿下。

  不过他们都是跟了萧寰多年的人,凡事自然也会站在萧寰这边考虑。

  这王妃再美,也抵不过那身份的麻烦。萧寰就算对她有好感,将来恐怕也免不得要将她休了。

  想着这些,李泰不无遗憾,这王妃如果不是滕坤的女儿就好了。

  心里这般想着,李泰再观察萧寰的神色,却见他忽而冷下了脸,将信收起。

  “殿下,”李泰装模作样地问,“可是宅中出了何事?”

  “无事。”萧寰淡淡道,“回王府。”

  说罢,转身登车。

  马车辚辚走起,随从举着灯笼,光照从雕镂精细的车窗里透进来。

  萧寰坐了一会,忍不住,又将那信拿出来。

  这个人,总能让他见识到一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就比如这诗,好端端的名句,到了她手里,几乎每个字都缺笔少划。

  为了在他面前装痴傻,写字都不能好好写,像个文盲。

  萧寰把信收了。

  心里鄙夷。

  他这么好骗么,看不起谁。

第28章 探究(下)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

  皇帝东巡去雒阳的事,据说办得盛况空前。皇家的车马仪仗华丽威武,绵延数里,沿途州郡无不热烈迎送。

  各种传闻,连附近的乡村里的人都在议论。

  不过虞嫣这宅子里的人,并没有多少人关心。

  “……那女鬼身上中箭,已经倒在了地上奄奄一息,众人举着火把围过去,张三壮胆上前,将她翻过来,一看!”

  众人围坐在堂上,此时齐齐停住,二十几双眼睛盯着她。

  虞嫣沉着脸,道:“竟是那刘家的闺秀。”

  众人皆惊,登时起了一阵议论。

  “怎会是那刘家的闺秀?”卫琅讶道,“她不是一开始就死在了火场之中?莫非真是鬼?”

  “哪来的鬼。”虞嫣拿起一颗蚕豆放入口中,“你们还记不记得,她的父亲老刘,几年前不明不白死在了深山之中,后面,才有了山中女鬼害人么?那根本不是什么实情,而是县令所害。刘家闺秀正是查明真相之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以同样的方法杀了县令。”

  “怎会是县令?他与老刘不是好友么?”旁边一人问道。

  “可还记得开头的府库失窃大案?”虞嫣道,“想想看,那些金银少说也有几百斤重,窃贼竟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一应物证也莫名消失,什么缘故?”

  众人相觑着,纷纷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就知道那县令定然脱不了干系!”卫琅一拍大腿,激动道:“王妃,当年那案正是县令监守自盗,而刘老就是他的同伙,是不是?”

  虞嫣微笑颔首,将一块茶点推到他面前:“还是卫兄弟聪明。”

  卫琅喜滋滋地接过。

  众人恍然大悟,又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这些日子,虞嫣跟这宅中的仆人和侍从已经成了熟人。

  由于她的身份,众人本来就对她好奇,只是出于那各种传闻和她一系列怪异举止的忌惮,起初,他们颇是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