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234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虞嫣看着赵茹和赵玫坚定的神色,怔了怔,心中不由有些敬重起来。

  “可你们就算留下,也没什么用。”她想了想,道,“二位冷静想一想,你们如果一道离开京城,这田庄里发生了什么事就不会有人知道,就算袁氏怀疑,也最多是个疑案。可你们要是留下来,袁氏逼问,你们一旦说漏了嘴就是大祸临头,比直接消失危险多了。”

  “阿嫣说得对。”滕蕙道,“二位还是去朔方为好。”

  赵茹望着虞嫣,正要再说,萧寰出声打断:“此事,孤会处置。”

  众人望去,只见他神色沉着:“今日之事,虽是意外,却也并非太坏。赵夫人和赵女君尽可留下,不必担心祸患。其余人等,即刻收拾行囊,入夜即上路。”

  堂上的人听得这话,神色皆是一振,纷纷应下。

  “你在京畿里的所有屋宅都已经被封了,还能去哪里?”从堂上出来,虞嫣忍不住问萧寰,“还有赵氏姊妹,你真打算把她们留下来?袁氏要是追查起来,不放过她们怎么办?”

  “不会如此。”萧寰说罢,看着虞嫣,双眸熠熠,“嫣嫣,此番,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第253章 逃亡(上)

  夜色降下,万籁寂静。

  堂上,灯火通明。

  荀笙捆着手,被人推进来,抬眼看去,愣了愣。

  只见赵玫和赵茹以及田庄里的一众仆婢都在堂上。

  不过让他震惊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看到皇帝竟然就坐在上首,旁边站着萧寰。

  荀笙已然面无人色,如同一片败落的树叶,一下跪倒在地。

  “臣……臣,荀笙……”他声细如蚊,颤抖如筛,“拜见……拜见圣上……”

  皇帝看着他,神色平静。

  “卿曾祖父荀述,曾是太学博士,奉诏在宫中讲授经学。”他缓缓道,“他忠心耿耿,刚正不阿。当年长沙王叛乱,自立为帝,荀博士恰好在南方游历,为长沙王所获。长沙王逼其起草檄文,讨伐景皇帝,荀博士不肯,将长沙王怒斥一顿,撞柱而亡。景皇帝为其惋惜哀恸,将荀氏赐爵,而后历代,皆厚待荀氏。若荀博士知晓当下荀氏所作所为,未知何其寒心。”

  荀笙羞愧难当,已是痛哭流涕,将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臣愧对圣上,愧对列祖列宗,虽万死不足惜!”

  皇帝神色不改,抬了抬手。

  侍卫们听命,随即将浑身瘫软的荀笙拖走。

  “父皇,”萧寰在一旁道,“该启程了。”

  皇帝颔首,在张茂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车马已经备好,蔡瑜等人将厚厚的裘衣披在皇帝身上。皇帝走出门,望了望外面沉黑的夜空,未几,转回头。

  “你都想好了么?”他说,“定要如此?”

  萧寰道:“此乃当下最稳妥的办法。”

  皇帝没有多言,朝外面走去。

  *

  出了这事,萧寰已经不能再在京畿中等下去,必须带着皇帝尽快离开。

  而到了这时候,虞嫣发现,他的准备工作果真完备,竟是有好几套备选方案。

  经过众人商议敲定,萧寰决定趁夜往东走。

  京畿的西边、北边和南边都有战事,只有东边安宁,因为一直往东走,就是大海。

  故而东边最是平静,守备也最是薄弱。但就在那里,萧寰早已秘密备下了海船,他们可以从那边登船北上,经渤海到辽东去。

  这线路是他所有预备线路里最长的,却最是出人意料,也最是安全。

  “此法虽好,却有一处大不足。”商议时,蔡瑜提出异议,道,“这一路上,又是乘海船又是长途车马劳顿,圣上体弱,只怕他受不得如此颠簸。”

  萧寰道:“此事,孤有办法,太医不必担忧。”

  见他这么说,众人无异议,分头准备。

  为防万一,所有人都重新在外貌上做了改变。

  所谓的改变,其实仍是贴贴假须假眉,虞嫣亲自动手,所有人的面容在她的技术下都几乎又变了一个样。

  “女史究竟有多少本事?”刘兴看着镜子,啧啧称赞,“又会装哭又会易容,天底下可还有难得倒女史的事?”

  听得他的吹捧,虞嫣笑了笑,很是得意。

  为了将易容更彻底一下,她还把蒯头领脸上的胡子剃了个干净。

  出乎她意料,蒯头领那张平日隐没在胡子下的脸,竟颇是清俊,就算不贴假须,也已然是判若两人。

  “这你就不知道了,”滕蕙道,“别看蒯头领一副中年长相,他其实是这些镖师之中最年轻的,今年也就二十五六。”

  虞嫣愣了愣,道:“可萧寰说先帝驾崩那边,他就已经在禁军中比武得了第一。”

  “那有什么稀奇。”滕蕙道,“蒯头领当年乃是有名的少年得志,禁军中无人不服,不然刘兴他们怎愿意跟着他出来?”

  虞嫣了然。

  为了方便夜里行动,所有人都穿上了一身黑衣。没多久,一行人已经收拾完毕,整装待发。

  荀笙和仍然昏迷不醒的袁襄也被塞到了马车里,一并带走。

  蒯头领正将马鞍上的革带系稳,忽然,发现赵茹走了过来。

  “今日之事,妾还未道谢。”赵茹的脸上有些怯色,道,“多谢蒯头领。”

  说罢,她款款一礼。

  蒯头领愣了愣,忙还礼:“此乃在下本分,女君不必道谢。”

  赵茹看着他,又道:“听闻蒯头领要送虞女史姊妹回广陵国去?”

  蒯头领答道:“正是。”

  赵茹踌躇片刻,从侍婢手中拿过一个布袋来,递给他:“这袋中,有些糕饼吃食,可路上充饥,还请蒯头领莫弃。”

  蒯头领又是一愣。

  只见赵茹望着他,脸上的羞色愈加浓重,拿着布袋的手僵在二人之间,局促得很。

  蒯头领随即接过来,向赵茹谢一声。

  见他收下,赵茹似乎如释重负,也不多言,又是一礼,转身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蒯头领转回头来,正要将那布袋挂到马鞍上,忽而见刘兴等人都瞥着他,目光贼兮兮的,意味深长。

  “女君与夫人果真要留下?”临走前,萧寰向赵氏姊妹二人问道。

  赵茹和赵玫相视一眼,皆颔首。

  “妾姊妹家人都在京中,不忍远去。”赵茹道。

  萧寰道:“如此,二位保重。”

  说罢,他转身而去。

  望着那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田庄外,赵玫仍觉得心中有些忐忑。

  “阿茹,”她问道,“果真不会有事么?”

  赵茹望着前方,目光闪闪。

  “只要他们安然离开,便不会有事。”她轻声答道。

  *

  马匹的视力在夜里比人眼好使,一众人没有点火把,走在路上,仍旧顺畅。

  蒯头领等镖师对京畿的各处小道都熟悉得很,带着路,往浓黑的夜色里钻去。

  走出约摸十余里之后,突然,众人停了下来。

  荀笙被侍卫从马车里拖出来,待蒙在眼睛上的巾子扯开,他发现自己正身处荒野之中,隐约地,风中似乎有一股血腥的味道。

  这时,李泰将手电照过来,荀笙随即被那光晃得睁不开眼睛,可接着,他却看到了野地里横七竖八的尸首,吓得身上又是一个激灵。

  “陛下!”他连忙跪下来,也不管前方站着什么人,一边叩首一边哀求道,“臣虽万死,可家中还有老母幼子!还陛下准臣戴罪立功,臣必忘死以赴!”

  “你连死都不敢,何以忘死以赴?”一个冷冷的声音传入耳中,荀笙一愣,听出来那是萧寰的。

第254章 逃亡(下)

  荀笙知道当下已是火烧眉毛的时候,把心一横,发狠道:“罪臣……罪臣愿刺杀袁广老贼,为国除奸!”

  萧寰没有答话,少顷,吩咐道:“将他解开。”

  侍卫应下,随即解下荀笙的绳索。

  荀笙见状,心中一喜,正以为刚才的话把萧寰说动了,却听他继续道:“稍后我等离开之后,你可去向袁氏报信,说孤来到了京畿之中,不但救走了圣上,还劫杀了袁襄。”

  听得这话,荀笙面色一变,忙继续磕头:“罪臣不敢!”

  “就这么说。”萧寰淡淡道,“那劫杀之地,就在此处。你顺便告知皇后和袁广,孤劫了袁襄,乃是要借他面子通行。不过京中牢狱中那些被他们打为孤同党的人,限他们明日之内尽数放出,但凡晚一步,下个月,袁襄人头便会送回来。”

  荀笙咽了一下喉咙,答道:“罪臣得令。”

  “方才圣上对你说的一番话,你也听到了。”萧寰的语气稍微放缓些,道,“意味如何,你心中明白。”

  “罪臣明白!”荀笙道。

  “还有赵氏姊妹。”萧寰道,“孤回来之时,她们二人若有不妥,唯你是问。荀氏百年望族,将来是存是亡,皆在你一人身上,莫再行将就错。”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是透彻,荀笙忙不迭地又叩首:“罪臣知晓!罪臣谢殿下隆恩!”

  萧寰见话说得差不多了,朝卫琅看一眼。

  卫琅随即走上前,将一封信交给荀笙。

  “此信,乃圣上亲手所书,你可作为证物,交给皇后。”萧寰道,“她看了,自会相信。”

  荀笙连声应下。

  萧寰不再多言,下令启程。

  车马随即继续前行,将荀笙抛在后面,未几,被夜色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