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248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当下正值隆冬,道路难行,故进军道路尤为重要。”萧寰道,“孤欲听听众卿之意。”

  话音才落,下首一名大将随即道:“殿下,末将以为兵贵神速。当下,殿下手握玉玺监国,可名正言顺直接往京畿发兵。殿下若以末将为先锋,末将可保一个月之内攻下京畿!”

  话音才落,另一名大将也出列道;“区区京畿,何须一个月!殿下用末将,二十日内便可荡平袁贼!”

  堂上众人皆情绪昂扬,又有几人出列,向萧寰请战。

  王隆却摇头道:“拿下京畿算得甚难事。只怕此战之中,最容易对付的就是京畿。”

  这话出来,不少人露出讶色。

  “长史何出此言?”主簿崔延问道。

  “我军将士常年在苦寒之地磨砺,纵然正值隆冬,亦可半月之内达到京畿,此事,我从无疑虑。”王隆道,“殿下奉陛下圣旨监国之后,袁氏如今亦是四面楚歌。只要殿下大军越过并州,各方势力必是纷纷响应,将袁氏除之而后快。消灭袁氏,或许连二十日也不必。”

  这话,众人并无疑虑。

  自从送走虞嫣和皇帝之后,萧寰连夜直奔京畿东面的出海之处。

  他们手中挟持了袁广的三儿子袁襄,路上也不再遮遮掩掩,但凡见人阻拦,便挟持袁襄出面。袁襄的脸面,京中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些人也不敢动手,只能一路放行。

  而顺利到达海边之后,萧寰领着众人登上潜伏已久的海船,沿渤海北上,直达辽东,而后乘快马越过大漠,回到朔方。

  而后,朔方即刻发布皇帝诏书,萧寰以监国的名义发布檄文,号令天下讨伐袁氏。

第275章 腊月(上)

  “那么长史所谓那比拿下京畿还更难的事,又是如何?”郎中令高竣问道。

  “比拿下京畿更难的,是将天下平定。”王隆道,“此番动乱,虽未有动摇国本的大战,但纵观各州郡诸侯,拥兵自重者不在少数,互相攻伐,小战无数。殿下拿下京畿之后,这些人或许会暂且因天子声威而重新归服朝廷,但举兵之例已开,这些人已成军阀,他们手握兵马归服,免不得都要籍着招安向朝廷讨好处。只要他们觉得朝廷慢待,只怕将来乱事还会再起。”

  众人听得这话,了然。

  “长史之意,是要翦除这些人的兵权?”崔延道。

  “正是。”王隆答道,“唯有将这些人的威胁也一并解除,这天下才算得真正安定。”

  “这便难了。”高竣苦笑,“拥兵自重者,些许郡县土匪还好说,若是那些一州的都督刺史或诸侯王,岂是想动就能动的。从前几位先帝都曾想过要将他们裁撤,皆无功而返。”

  萧寰坐在上首,听着众人言语,神色平静。

  “这些都是后话。”他淡淡道,“进攻京畿的路线,除了直接从并州出击,可还有其他提议?”

  “此事,在下倒有另一条路。”高竣笑道。

  “哦?”萧寰道,“哪一条?”

  高竣随即让侍从将议事堂上的一面屏风抬过来。

  这屏风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将京畿、各州郡以及北方大漠的位置都用简单的线条画了出来,一目了然。

  官署里的人都知道,这舆图是萧寰让专司勘测的文吏画的,依据是一些神奇的图纸。在那些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山川地理,每个人看到都惊异不已。而依据这些图纸,萧寰指挥着兵马,居然真的能够在大漠中准确找到上面显示的山丘和隘口,教人咋舌。

  “殿下那装病的计策甚是有用,引得袁氏大军猛攻并州。前番殿下潜入京畿,劫走袁襄,将那边搅得人仰马翻。袁氏当下已回过神来,想将大军撤回,却被我方兵马缠住,当下拖在了常山。”

  高竣指着图上常山的位置,道:“而从朔方往京畿,最快捷的路正是要经过常山,若我军从此处走,必然要与袁氏大军相遇。虽袁氏大军不足惧,但在下以为,此战不值当。不若另挑道路,由着并州的兵马拖住袁氏大军,我等自北边绕行,出大漠至上谷郡,而后南下攻入京畿。”

  这计策,许多人听了,皆纷纷赞许。

  高竣用兵一向求稳,且精于计算,锱铢必较,能够少费力气就要少费力气。这条路,虽然比先前的提议更远,但除此之外并无缺点。

  萧寰用兵,一向以出其不意制胜,听了高竣的话,也微微颔首。

  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一番,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待得结束之后,已经是夜里。

  议事散了之后,萧寰仍坐在堂上,看着各地细作送来的情报,神色沉静。

  “其实我倒希望你不那么急着进攻袁氏。”王隆没有离开,仍坐在席上,对萧寰道,“你安然无恙,还救走了圣上,这已足够让那些观望之人倒戈。袁氏虽占据了京畿,却被围得似铁桶一般,加上手头的大军又深陷并州回援不得。看着好了,再等上两个月,他们麾下的那些乌合之众都会跑得干干净净。到了那时,不必别人动手,恐怕他们自己便会先出来乞降。”

  萧寰摇了摇头。

  “若他们占据的是别处,自可用此法。”他说,“可他们占据的是京畿,孤不能等着。”

  王隆了然。

  他看着萧寰,少顷,压低声音道:“你说圣上,很快便会回来?”

  “正是。”萧寰道,“快则一个月,慢则数月。故而为防万一,我等须速战速决。”

  王隆不置可否。

  说来,萧寰告诉他,王熙和虞嫣陪着皇帝,留在京畿里治病的时候,王隆觉得自己那头晕病都要犯了。

  但萧寰言之凿凿,说他们去的地方十分稳妥,不会被人发现。并且还告诉他,虞嫣请了十分厉害的医生,说不定能把皇帝治好。

  提到虞嫣的医术,王隆没了话说。

  萧寰身上那伤疤不是唬人的,但凡有点见识,都知道那简直如同神迹。

  如果虞嫣能把皇帝治好,那的确不失为一件大喜事。而他们能做的,只有尽快打回去,收复京畿。

  “虞女史,果真能将圣上藏好?”王隆仍不放心,狐疑地看着萧寰,“你便这般放心,也不留些侍卫……”

  “留侍卫反而会引人注目。”萧寰道,“舅父就算不相信孤,也该相信少钧。在京畿之中,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提到王熙,王隆没了好气。

  他自是不怀疑王熙的本事,但他做的事,总会让王隆感到胸口一闷。

  比如这次。那个不肖子居然连这种事都敢接,万一皇帝出了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全家都要拉着一起去皇陵埋了……

  想着这些,王隆深吸口气,逼着自己把那些往坏处想的念头抛开。

  “对了,今日你舅母派了将军府管事过来,你见了么?”他又问。

  萧寰道:“见了。”

  “近来,送到将军府的礼物可是多得不得了。”王隆道,“都是各地送来的。自从你秘密从京中接走圣上的消息传开之后,各地势力都坐不住了,争先恐后向朔方示起好来。当下这些还是先到的,后面应当还有许多,你舅母这些天应付得不胜其烦。这些物什,你打算如何处置?”

  萧寰看着手上的文书,眼也不抬:“孤已告知管事,将所有物什造册,存入库中。明日,孤会教主簿派人去专司接收,日后作为大营公物,作论功行赏之用。”

  这是萧寰的一贯做派。

  对于财物,他一向不甚吝惜。无论是皇帝朝廷赏赐的,还是别人赠与的,只要能出手,萧寰就总会转赐别人。

  王隆微微颔首,却又道:“那些美人呢?听说加起来有好几十,你又打算如何处置?”

第276章 腊月(下)

  听王隆问起这个,萧寰终于将手上的文书放下来,朝他看一眼。

  但接着,他又拿起另一份,继续翻起来。

  “与从前一样,也交与舅母处置便是。”萧寰淡淡道,“营中尚未婚配的将士那么多,再来百十个也不够。”

  王隆对此并无意外,微微颔首,却道:“方才议事之时,我说那平定天下之事,你有何想法?”

  “孤甚为赞许。”萧寰道。

  “那么你打算如何解决,现在便该下定决心。”王隆道,“拿下京畿之后再作考虑,便来不及了。”

  萧寰道:“还能如何解决。拿下京畿之后,父皇会下诏招安,所有州郡、诸侯兵权收归朝廷。拥戴者赏,作乱者罚。”

  “说得容易。”王隆道,“若是有人不肯呢?”

  “自是发兵平叛。”萧寰道,“莫非还有别的途径?”

  王隆笑了笑。

  “天下事,哪件是只有一条路的。”他说,“省事的途径自是有,看你愿不愿。”

  “还请舅父详解。”

  “我问你,那些在动乱伊始便招兵买马自立山头的刺史都督和诸侯,他们背后支持的人是谁?”

  萧寰道:“自是各地豪强门阀。如袁氏周氏,他们割据京畿和洛阳,本质亦不过是门阀之间合纵连横,互相攻伐。”

  王隆道:“我说的艰难就在此处。这天下虽名义上是皇家的,但寻根究底,天子亦不过是明面上的共主,实际统辖万民的,却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豪强门阀。如何与这些人相处,在他们中间行使好制衡之术,乃历代天子的首要之务。朝廷就像一场酒席,无论何人操办,若不能让宾客吃得满意,便会有人摔杯砸盘。当下这场乱事,根源亦是在此。”

  萧寰看着王隆,道:“舅父想说的,就是要孤思考这制衡之术?”

  “正是。”王隆道,“铲除袁氏之后,支持周氏的豪族怎么办,支持袁氏那些豪族怎么办,以及各州郡的世族大家,无不在借着这场壮大声势。国家不幸,门阀之喜,你日后为政,这些须得看透。”

  “如此,”萧寰道,“舅父有何良策?”

  “良策说不上,亦不过只有些老套之法。”王隆道,“自当年晋惠帝八王之乱,各朝引以为鉴,提防宗室,却使得豪族门阀日渐昌盛。此乃痼疾,历代皇帝从各家大族中择娶后妃,便是希望借姻亲将这些门阀牵制住,以求他们与朝廷同心同德,不致生乱。圣上与袁氏、周氏联姻,亦是出于这般考虑。”

  萧寰明白过来。

  “舅父之意,是要孤亦效此法?”他问。

  “并非我要你如此。”王隆道,“我方才说了,不过是告知你别的途径,供你择选。往后,说亲的人还会源源不断,门阀大族见你得势,必然会不遗余力促成联姻。此法,可不必流血杀戮便安定人心,故而先帝们总是青睐。”

  萧寰不假思索,冷笑:“那么他们可死了这条心。孤无纳妾之需,便是将来承继大位,亦不打算广纳后宫。”

  王隆沉默片刻,道:“是为了那虞氏?”

  “也是,也不是。”萧寰放下手中的文书,道,“孤且问舅父一事。”

  “何事?”

  “父皇既然与袁氏和周氏联姻,以图笼络,为何到立储之时,却迟迟不在梁王和陈王之中择选?”

  “自是投鼠忌器。袁氏和周氏水火不容,无论圣上择选谁,都势必要生出一场动荡。”

  萧寰颔首:“如此,舅父何以见得,孤若走上父皇这条路,将来便不会遇到相似之事?”

  王隆知道他的想法,道:“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你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手段将这后患解除。”

  萧寰道:“父皇继位时,也是这么想的,可后来又如何?他光是收拾滕氏,已经耗费了大半心血。为了对付滕氏,他一手扶起袁氏和周氏,后面却无力再将这二者弹压,以至于生出今日之乱。舅父,豪族门阀与皇权,乃如棋盘中博弈双方。一方得势,则一方退却,从无两全之说。先帝和父皇,欲玩弄平衡,借力打力,却反而被门阀架空。孤若哀而不鉴,岂非辜负父皇一片苦心。”

  王隆目光深深:“故而,你打算不与门阀交易?”

  “与虎谋皮,只会继续祸害天下。”萧寰道,“父皇苦心提携,让孤统领这数十万大军,便是希望孤可凭这本事,让朝廷摆脱泥沼。”

  王隆没说话,少顷,长叹一口气。

  “你还是那样。”他说,“放着好走的路不走,偏要要走那崎岖的。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这是何苦。”

  萧寰看着王隆,忽然,想起了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