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305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68章 长谈(下)

  虞祥的笑,很是突兀。

  皇帝看着他:“虞兄何故发笑?”

  虞祥道:“我笑萧先生跟我从前一样,自以为是,理直气壮,结果除了自我感动,什么也不会得到。”

  皇帝眉间的神色微微一滞。

  “此言何意?”

  “小萧在这边的事,我也知道一些。他和嫣嫣一样,少年离家,凭着一己之力挣下自己的基业。”虞祥道,“可萧先生显然对小萧的能力缺乏信心,非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总觉得一切要按自己的意愿规划,方才有出路,所以,萧先生才会做下了这些事。但萧先生可曾想过,当初之所以在几个儿子里面选择了小萧让他继位,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他的才学和眼界么。萧先生一方面要将重任交给他,一方面又对他的处事方法横加干涉,难道不矛盾么?”

  皇帝道:“子昭的才能自是卓越,可若无朕在暗中支持,他又岂可以一己之力在朔方立足?他才二十多岁,岂可事事思虑周全,如虞兄所言,我等做长辈的,该多多引导。”

  虞祥道:“引导与干涉是两种行为,在我看来,萧先生所作所为,乃是后者。我再问萧先生一句,萧先生用同样的力气支持别的儿子,或者说,支持别的才俊子弟,也能收到和小萧同样的结果么?”

  听得这话,皇帝略略怔忡,一时语塞。

  “如果不能,”虞祥继续道,“那么萧先生就应该承认,小

  萧是个可独当一面的成人,而非须得扶持的孩童。当年,嫣嫣执意要出去闯荡,我面上虽然不同意,但背地里仍然能帮就帮。也是因此,我总觉得嫣嫣就算成功了也离不开我。”

  说着,虞祥的神色有些感慨:“但我也不能不承认,同样的资源投入,如果换成别人,恐怕连嫣嫣的一半也做不到。萧先生,为人父母的心思,我们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但人也总是容易陷入自己的认知里出不来。许多事,我们认为的好,难道就一定是对的么?萧先生如何笃定,他们在一起,一定是弊大于利?”

  皇帝看着虞祥,目光沉静。

  “如此说来,虞兄是打算做说客,劝朕改变这念头?”他说。

  虞祥笑而摇头。

  “萧先生把事情做到这一步,必定是深思熟虑,仅凭三言两语,恐怕不会有什么改变。”他说,“昨晚那毁掉通道的方法,看来是行不通的,不过我知道,萧先生还有别的办法。一个池子罢了,填了埋了,把头堵上,那通道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皇帝听得这话,脸上掠过一丝异色。

  “但我认为,当下的问题是在人的身上,而不是通道。”虞祥道,“光对通道动手,其实治标不治本,我建议萧先生不如换一个思路。”

  “甚思路?”

  虞祥道:“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在书看过的一则传说,远古时,鲧用息壤堵塞洪水,结果越是治理洪水越是肆虐

  ,大禹反其道而行之,疏浚河道,解决了水患。这个故事,不知道萧先生可曾听过?”

  “自是听过。”皇帝道,“史记及山海经等,皆记叙此事。”

  “在我看来,现在嫣嫣和小萧的事,也是同理。以他们两个人的性情,越是阻挠,他们挣扎得越凶。倒不如放手让他们试上一试,看看事情到底是会变好还是变坏。”

  皇帝看着虞祥,喜怒不辨。

  “试一试?”他冷冷道,“虞兄莫忘了,他们只要在一起,便至少有一人失踪整月。子昭将来继位为君,安得如此?”

  “萧先生只看到了坏处,却忽视了好处。”虞祥道,“据我所知,小萧每次回来,都带着许多有用的东西,无论是对战事还是对治国,都大有裨益。萧先生在那边了解过中原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知道小萧的抱负。萧先生身为皇帝,谈及大事必称天下,而这一切,都是对天下百姓和国家前途大有好处的,难道萧先生就真的甘心放弃么?”

  这话,让皇帝再度沉默。

  “以虞兄之见,如果他们在一起,果真出了祸事,又如何是好?”好一会,他说。

  “如果是那样,我们作为嫣嫣的娘家,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凡是会危及嫣嫣的事,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虞祥道,“就算这边不动手,我们也会把那池子填了,这一点,萧先生尽可放心。”

  “此事,朕又何尝不曾考虑过

  。”皇帝倚在软褥上,缓缓道,“可朕这身体已是大半埋入了土中,将来如何,恐怕看不到了。”

  “我看过萧先生的检查报告,也向医生询问过。”虞祥道,“这病,只要医治到位,活到七八十仍行动自如的大有人在。萧先生,我还是那话,你既然愿意将重任交给小萧,就应该相信他。就算那通道真的毁了,将来的事,你也不可能尽在掌握。既然事在人为,又何必纠结强求,到头了为难年轻人,也困住了自己?”

  皇帝沉吟,没有言语。

  屋外,廊下的燕子仍然叽叽喳喳地交换着,热闹得很。

  室中却再度陷入沉寂。

  “此事,容朕考虑。”好一会,皇帝朝窗外望了望,忽而道,“虞兄乃贵客,这个月,便好好在这边游览,如何?”

  *

  昨夜的一场风波,除了几个近侍,没有人知道内情。

  侍卫们只知道皇帝夜里让人去挖池塘的事,第二日,看到宅子里突然多出两男一女,除了有些意外,也并不十分惊讶。

  毕竟萧寰就在这里,而他做事一向神出鬼没,侍卫们早已习惯见怪不怪,不该问的不要问。

  用过午膳之后,皇帝和一干人等乘上车车辇,在宅子外面驻扎的大军护送下,浩浩荡荡地往京城而去。

  虞祥和虞甯第一次坐这种原汁原味、毫无现代技术添加的马车,感觉很是新鲜。

  尤其是两人还穿上了这边的衣服。

  他们原来的打扮,跟这边

  相较,着实差异巨大。为了入乡随俗,虞嫣和滕蕙给他们穿上了宽袍大袖的外衣,又给他们戴上帽子一样的冠,看上去,与寻常的乡绅士人无异。

  对于这边的风物景观,虞甯很是好奇,坐在马车里,张望不停。

  “那边,就是京城么?”他忽而指着远方一片城墙,问道。

第369章 审问(上)

  众人乘坐的马车,是宫里为了迎驾,连夜送过来的,宽敞精致。

  皇帝邀虞祥共乘,虞嫣和滕蕙则陪着虞甯乘坐另一辆,一路聊天。

  虞嫣朝着他指地方向望去,道:“不是,那是缧县的县城。”

  “缧县?”虞甯看向滕蕙,“你说你以前刚开始溜出去的时候,就到缧县县城里去玩,就是这里?”

  滕蕙笑了笑:“正是。”

  虞甯道:“也是坐这种颠颠簸簸的马车?”

  滕蕙道:“有就不错了,路上让人捎带一道,总比走着去好。”

  虞甯望着那县城,若有所思。

  “蕙蕙,”片刻,他说,“你将来还是长住那边比较好。”

  滕蕙一怔:“为何?”

  “我妈要是知道这边连出个门都这么麻烦,应该会很不放心。”虞甯道,“而且上次说的那护驾立功的事,现在也没了着落,你留在这边,风险依旧很大。”

  滕蕙讪讪。

  他说的危险,指的是滕蕙的身份。当下在这边,她仍然是滕坤的女儿,萧寰那理论上已经躺在了坟墓里的前王妃。

  所以在这边,滕蕙也是个黑户,甚至比在那边的性质更严重,因为细论起来,她不但是罪臣的女儿,还诈死欺君。

  “这也没什么关系,”滕蕙忙道,“我以前也是这样,照样过得不错。”

  “那是以前。”虞甯道,“你没有暴露身份,当然可以过得不错。但现在不一样了,连萧寰父亲都知道了你是谁,你还怎么伪装下去?

  ”

  滕蕙正要说话,不料,忽而听到外面一个声音传来:“此事,虞兄不必操心。蕙蕙在这边,不会有一点危险。”

  虞嫣将前面的帷帐掀起来,只见王熙竟坐在马车驭者的位置上。

  “你怎在此处?”滕蕙瞪起眼睛。

  “不可么?”王熙悠悠地驾着车,“一人乘车太过无趣,骑马又累了些,我寻思着也只有这里坐得舒服。再说了,我上去过去时,虞兄亲自驾车招待,于情于理,我也该回敬才是。”

  说罢,他回头,朝虞甯笑了笑:“虞兄,我说得对吧?”

  虞甯看了看一脸不快的滕蕙,淡淡一笑。

  “王公子刚才说蕙蕙在这边不会有一点危险,怎讲?”他说。

  “虞兄担心的,不过是蕙蕙的身份。”王熙道,“府上其实全然不必在意,蕙蕙的身份毕竟还牵扯着子昭,宣扬出来,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故而就算圣上对蕙蕙有看法,也不会在身份之事上做文章。”

  虞甯不以为然:“就算这样也不行。圣上对蕙蕙动手,需要什么理由么?蕙蕙能上法院去上诉么?她一家都倒在了圣上的手中,光是这一条,我们就不能放心。”

  王熙啼笑皆非:“虞兄此言差矣。圣上并非无情无义,也并非滥杀之人。实不相瞒,当初我劝蕙蕙过来,其实还是圣上出的主意,可见圣上对蕙蕙并无恶意。”

  这话出来,滕蕙讶然。

  “是圣上的主意?”她的面色随即变得

  难看,瞪着王熙,“你还说你不曾为虎作伥?”

  王熙未想自己把实情说出来,又受她这样曲解,无奈地“啧”一声,道:“我那时也不知圣上动了那般心思,他说这话,是为了说服我去劝你,照理说,我也是被蒙在了鼓里。我听了这话,也是真觉得对你有好处,才照着做,又怎算是害你?”

  滕蕙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王熙要是真的帮着皇帝算计他们,皇帝又哪里需要出言诓骗,直接吩咐他行事就是了。

  但这么想着,滕蕙看着王熙,仍然不解:“你不是圣上身边的死忠么?圣上想让你做事,为何还要使出这骗人的手段?”

  ——……对滕女君,你也全无心思?

  那时,皇帝对王熙说的话犹在耳畔。

  王熙老脸暗自一热,却又是“嘁”一声,转过头去继续赶车:“这你就不知了,真真假假,要将假话说得跟真的一样,便须得拿假话当真话去说。我这般老实人,若不当真,又如何真心实意去劝说你?论起来,还是圣上看得明白,知道你我将生意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才下了这么个套。”

  “不对吧,”滕蕙仍然疑惑,“若是如此,为何圣上劝说你的理由,不是生意之事,却扯到我的身份上?”

  虞嫣在一旁听着,啼笑皆非,忍不住小声插嘴:“大概是因为王公子在乎你的身份。”

  滕蕙皱眉看着她:“我的身份跟他有什么关系?

  ”

  话音才落,马车轮子突然陷入了一处大坑了,重重一颠,将众人慌得七倒八歪。

  “这路怎么回事?”只听王熙不满道,“好歹也是去京城的大道,怎会有这般大坑?”

  护送的侍卫道:“刚刚开春雪化,泥泞起来,路便要烂,公子走边上,莫往坑里赶……。”

  王熙嘴里抱怨着当地护路的官吏不好好干活,没多久,在侍卫的协助下,将马车推出了大坑。

  滕蕙却不放过,道:“我刚才问的话你还未回答。”

  王熙在前面操纵着缰绳,已然不耐烦:“你的身份当然与我关系莫大。与我一道做生意的人,若是个黑户,如何合伙?我堂堂长乐侯公子,是这么不讲究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