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 第57章

作者:海青拿天鹅 标签: 穿越重生

  不知道卫琅要是看到虞嫣在电影院里被自己的片子吓得不敢睁眼的模样,会作何感想。

  “殿下,”卫琅说,“小人觉得,那位王妃对殿下也并非无意。她在宅子里的时候,向小人打听了殿下许多事。”

  萧寰看着照片的目光定了定,抬起眼。

  “哦?”他问,“她打听了什么?”

  “多了。”卫琅道,“殿下喜欢吃什么,用什么,闲暇之时喜欢做些什么之类的。不过都是些衣食住行之事,别的小人不敢多说。”

  “便只有这些?”萧寰道。

  “还有。”卫琅讪讪,“她问殿下在朔方可有妾侍。”

  萧寰了然。

  他就知道。

  “你怎回答?”他问。

  “小人当然说没有,”卫琅道,“小人告诉王妃,殿下在朔方连婢女都不用。”

  萧寰的心莫名放了下来。

  他颔首:“如此。”

  “不过王妃想法可真多。”卫琅道,“这之后,她又打听殿下是不是有龙阳之好。”

  萧寰:“……”

  见他清凌凌地目光瞥过来,卫琅忙道:“小人可不敢胡诌。小人告诉王妃,绝无此事,她盘问了许久,才终于不问了。”

  说罢,卫琅有些感慨:“殿下,这王妃在那边究竟是何来历?懂的也太多了些。”

  萧寰心中冷笑。

  什么来历,一个满脑子苟且之事的无聊之人罢了。

  再看向那照片,她微笑地看着自己,一脸纯良,却越看越像狐狸。

  萧寰把照片拿开,放到枕边,继续翻书。

  第二日,萧寰要入宫。

  他一早起来,正在堂上用早膳,却见王熙也走了来,精神抖擞。

  萧寰有些诧异。

  此人一向不睡到日上三竿就不会起来,今日倒是反常。

  “你有事?”萧寰问。

  “自是有事。”王熙说着,“你莫忘了,我当下可是京中大贾,每日日理万机,可不比你清闲。尤其是这临近年节之时,我每日又要查看进货出货,又要对账,还时不时要处置些急事,许久也不曾睡过好觉。”

  萧寰不以为然:“既然这般嫌弃,怎不听舅父的话去入仕?”

  “入仕便算了。”王熙喝一口粥,道,“与其每日在文牍中挣扎,还是让我数钱实在。”

  这话他已经说了十几年,萧寰懒得理他。

  没多久,王熙的一个仆人到堂上来,见礼之后,向王熙禀道:“公子,宝兰昌南市的新号开门了,这次还跟往常一样,门庭若市,甚是热闹。”

  王熙听得这话,即刻来了兴趣。

  “哦?”他问,“那林夫人可在?”

  仆人道:“小人打听过了,林夫人不在,是管事在门面招呼着。”

  王熙一脸无趣,让他退下。

  “宝兰昌?”萧寰道,“那是什么?”

  “是一家专营珠宝的商号,”王熙继续边吃边道,“这也是做西域宝货,近来生意做得颇好,抢了我不少客人。”

  萧寰看着他的神色,不由觉得有意思。

  近些年,王熙每次到朔方去探望父母,跟萧寰说起他的生意,总是一副得意的样子,仿佛陶朱再世,舍我其谁。而现在他这副语气,萧寰是第一次见。

  他说这话的时候,活脱脱是个开门做生意的市井商贾,而非什么长乐侯二公子。

  “哦?”萧寰道,“这这宝兰昌这般厉害,是新开的。”

  “也并非新开。”王熙道,“宝兰昌是个老商号,原本做的一向是南方珠翠生意,不上不下。年初之时,这家商号的老主人因为赌钱输了,将商铺出售,被一个林姓妇人盘了下来。那之后,这宝兰昌就开始做起了西域宝货,竟愈发做得风生水起,把好些商号都比了下去。”

  萧寰道:“如此说来,这位林夫人本事颇是了得。”

  “是啊。”王熙叹口气,“据说是个寡妇,我本想会一会她,看看是何妨神圣。不料这妇人甚少露面,我每次找她都扑了个空。”

  看着他受挫的模样,萧寰不由觉得好笑。

  用完早膳之后,入宫的车马也已经齐备,萧寰乘上马车,往宫中而去。

  临近年节,宫中也已经颇有过年的气氛,到处装点一新。各色节庆之物精致光鲜,与宫室外的皑皑白雪相映,煞是好看。

  皇帝的身体不好,议事之处,设在太极宫的宜春殿里。

  这是一处暖殿,宫室中烧着地龙,墙角摆着各色南方花卉,正争相盛放,与殿外的天寒地冻截然两般世界。

  萧寰入内时,一阵寒气跟着透进来,但随即在温暖的空气中消散。

  宫人将萧寰身上的裘袍解下,萧寰踏着厚厚的丝毯径自入内。

  殿内,皇帝坐在上首的软榻上,下首,各机要重臣尽皆列席。

  寿阳侯袁广和安平侯周承也在其中。

  周承是尚书,而袁广是散骑常侍,凡遇要事,二人皆在圣前参议。

  萧寰上前向皇帝见礼,皇帝看到他,露出和色,让内侍赐座。

  “子昭在朔方多年,与匈奴交锋无数,了如指掌。”皇帝道,“此番弗邪称臣,子昭以为如何?”

  此事,昨日萧寰回到京中之后,即入宫与皇帝商议过,已经得了皇帝的赞同。今日皇帝召他入宫来,不过是让他在一众大臣面前正式提议。

  殿上众人也知道在这件事上,萧寰的意见分量最重,皆安静聆听。

  周承坐在下首,不由地朝袁广那边瞥了瞥,只见他并未看萧寰,面无表情。

  萧寰说完之后,有的人颔首赞同,有的人则露出犹疑之色,殿上一片嗡嗡的交谈之声。

  只听袁广冷笑一声,道:“广陵王之意,我朝受了弗邪称臣,只助钱粮不助兵马,便是上策么?”

  萧寰道:“正是。”

  “匈奴内乱,正是其疲弱之时,广陵王不思及时出兵,各个击破,却只想着以钱物苟全。朝中每年养兵钱粮数以亿计,广陵王却只思保全不思进取,莫不是要辜负天下人厚望。”

  这话出来,不少人露出讶色。

  “寿阳侯此言差矣。”萧寰道,“孤之意,并非不出兵,乃当下并非出兵之时。书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下匈奴虽内耗,但双方仍兵强马壮,若以兵马强攻,其花费远不止亿计,更遑论将士伤亡之苦。弗邪和右贤王的对峙,塞外诸戎皆已卷入,他们缠斗越深,损耗越大,对我朝越是有利。且施以合纵连横之计,以狄制狄,待其真正疲弱之时,再各个击破,岂非大善。”

  殿中大臣们听了这话之后,大多露出了赞同之色。只有一些追随袁氏的人,用眼睛瞟着袁广,想看他打算如何表态。

  但袁广没有作声,面色冷冷。

  皇帝对萧寰的策略很是满意。

  对于弗邪称臣,朝中本已经有了初步的应对打算。而当下,经过萧寰的一番补充,应对的思路大大完善,并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议事在殿中进行了大半日,散去之时,已是午后。

  袁广离开宜春殿之后,径自到了袁皇后的宫中。

  袁皇后正逗着孙儿和孙女,与陈王妃在内殿说着话,见袁广面色不豫地进来,讶道:“怎么了?”

第69章 大狩(上)

  “怎么了?”袁广恨道,“还不是那竖子!”

  陈王妃露出诧异之色。

  袁皇后嗔怪地看袁广一眼,让陈王妃将儿女带到偏殿里去玩。

  “什么竖子。”待人都退下之后,袁皇后问,“你骂的是谁?”

  “除了子茂还有谁。”袁广气恼道,“若不是他做的那蠢事,当下辽东兵权说不定都到手了,也不会累得我在广陵王面前抬不起头来!”

  “累得你?”袁皇后冷笑,道,“他会做那蠢事,到底是谁人的过错?莫忘了那个胡乱出主意的申洪可是你这舅父当年极力推荐的。”

  袁广自知理亏,拉着脸。

  自从看到萧寰出现在这殿上,袁广的心中就十分不痛快。

  数月前,因萧寰要挟,陈王撤回了设立辽东、河西都督府的奏议。袁广得知原委之后,气得病了一场。

  此事太过丢人,只有陈王、袁广和袁皇后三人知道。

  袁皇后是最后一个知道所有事情的。当时,她将陈王和袁广叫到跟前,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

  论过错,首先要怪的当然还是陈王。若非他一意孤行自大狂妄,也不至于被萧寰拿住把柄,致使他谋划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消息传出之后,当初为袁氏奔走效力的那些朝臣纷纷登门,向袁广询问缘由。袁广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胡编乱造些堂皇的理由打发。

  但陈王再荒唐,也毕竟是自家的外甥,袁氏全家的指望。

  这笔账,无论如何还是要算到萧寰头上。

  “我今日来,是要与中宫说广陵王。”袁广将话头挑开,道,“无论当下还是将来,此人都必定是我等的绊脚石,其威胁甚至在周氏之上,必将他早日除掉才是。”

  “绊脚石绊脚石,”袁皇后冷哼,“除了打打杀杀,你甥舅二人到底还知晓些什么?你怎不好好想一想,子茂对他下手被他发觉,他一怒之下,全然可捅到圣前,或是却至今还不曾投到周氏那边,是因为什么?”

  袁广不解:“因为什么?”

  “子昭不是跟子茂说了么,”袁皇后道,“他无意参与我等与周氏的争斗。”

  “那又如何?”袁广道,“不可拉拢便是无用,更该除之而后快。”

  “这又是无谋之言。”袁皇后道,“我问你,他为何无意参与争斗?”

  袁广不答反问:“中宫以为为何?”

  袁皇后道:“不过是观望罢了。他聪明得很,袁氏和周氏不争出个眉目,他是不会表态的。”

  “中宫这便是想当然了。”袁广冷哼,“从辽东到河西,所有州郡兵马他都可辖制调度,焉知他不是等着袁氏和周氏争得两败俱伤,再出面来收这渔翁之利,自己来坐天下。”

  “他坐天下?”袁皇后冷笑,“说得轻巧。这天下虽是圣上的,可真正治天下的是圣上么?但看朝中的高官,哪个不是士族大家、高门豪强出身,这些人,当下不是支持袁氏就是支持周氏,有几个支持他广陵王?他确是有兵权不假,可你退一步想,他除了边境那几十万军士莽夫还有什么?圣上在京中,可不在他的手上,要夺他兵权还不容易么,朝中发一道圣谕,说他谋反他就是谋反,隔日便会身首异处。”

  袁广一时没有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