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妹有金手指 第18章

作者:春绮云深 标签: 穿越重生

  叶爹怕烫着叶甜甜,将她赶到一边,自己去捡,按照颜色摆出花样,叶二爷爷和苗妈在旁边不停地夸道:“甜甜这个主意真不错,你大爷爷今天可有面子了!”

  捡好了包子,苗妈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一套衣服,一家人便出门了。

  叶二爷爷带着小姐弟俩走在前面,叶爹和苗妈带着礼物在后面慢慢地走,虽然大簸箩端着手容易酸,可是还必须让村子里的人看到,有好些老人不由地羡慕道:“看看人叶老大家,这是享着子孙福了,那做寿的包子是六十六个的呀。”

  也有人心里发酸便说道:“那么小个头的,六十六个也就费不了多少面。”

  “再费不了多少面,那一大簸箩,咱一般人家也做不起呀!”

  村子里人的眼红泛酸,叶家的也就达到目的了,就是要让人家羡慕咱们家老人儿女不止孝顺,还很能干。

  这边,叶二爷爷带着两孙子孙女进了院子,正碰上叶二婶在门口,一见他们,叶二嫂脸色便有些怪异地道:“甜甜,你们该不会不知道今天你们大爷爷过寿吧,咋空着手就来了。平常你们大爷爷可没少帮衬你们家吧?”

  自从叶二婶之前想做蚊香后来又没做成的事情之后,每次看见他们姐弟俩,总是爱这么阴阳怪气地说两句,当着人面,叶甜甜一般是当作没听见,没人在跟前的时候就怼得她脸红耳赤。

  叶二婶经常被气得胸口疼,却从来都不长记性。

  苏老太从厨房出来,正好听见,她对这个蠢儿媳妇真是没话说了,大着肚子也不老实,还堵在门口找事呢:“老二家的干啥呢,没事就去灶房里干活,就等着吃闲饭呢,十辈子也长不出来个眼色。”

  叶二婶不由地不满了,自己这胎怀的可是孙子,婆婆咋还是见不得自己闲着,有事没事就叫自己去干活,可是再不满她也不敢吭声,只得嘟嘟囔囔地地厨房帮忙去了。

  叶大爷爷在堂屋听见动静赶紧出门来迎接,叶二爷爷握着大哥的手说:“哥哥,今年六十了,祝你以后这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哇。”

  叶甜甜和小叶朗也跟在身后说道:“祝大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叶大爷爷也说:“好好好,都好,大家一起好。”

  一时间,叶爹也托着簸箩进了院子,叶家的人这时都涌到院子里来看,叶家大房两儿一女,二房三个女儿,他们这一枝在村子里算是人口少的了。

  几个小的一见五颜六色的包子,不由地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再闻着那浓烈的包子香味,都满脸陶醉地吸着那个味儿。

第28章 二更合一 猪崽崽和高产量紫薯

  午饭前, 叶家的老院子里,摆了一簸箩六色的包子,十八个白胖饱满带着红尖的寿桃, 另外一个簸箩上摆着苗妈给做的一身衣服和鞋子, 叶大爷爷看着脸上笑得褶子都皱到一块儿了,他拉着叶二爷爷的手,感慨地道:“这日子可真是没得说了,以前就咱们兄弟俩的时候,可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一家子人,还能过上今天这日子。”

  苏老太那边开始摆桌子吃饭了, 虽然只有自家人,但是还是摆出了两桌,男人们喝酒,女人们带着孩子开一桌, 桌上虽然也是素菜居多,但也是凑够了鸡肉鱼几样荤菜,这可比过年都丰盛了。

  开饭前, 儿子和孙子孙女们都排着队上前祝寿,大房的老大叶晖十八岁、叶明十五岁、叶蔓蔓十三岁,二房的三个女儿, 三房就是过继的叶甜甜家,四房是还在打光棍的叶小叔,站出来一排也是看着整齐精神的一大家子人, 大家伙一起开口说着吉祥的福寿词, 叶大爷爷站在上首,笑呵呵地受了,又说道:“好好, 都起来,赶紧吃饭!”

  叶大爷爷平常也是话不多的,就是这样的好日子也没有更多的话说了,底下的几个小的早就等不得了,一窝蜂地冲到桌子边坐好,一时之间桌子上筷子都被舞出了残影!

  一顿饭接近尾声时,忽然有人猛烈地拍着院子的大门,大声地叫着:“多田哥,快快,母猪们要生了!”

  母猪要生小崽崽?!

  一屋子的人顿时也顾不得满桌子乱七八糟的碗盘了,都跟在叶爹的后面往猪圈跑去。

  村子里最宝贵的母猪要生小崽崽了,那可代表过年有肉吃了,谁还顾得上别的人呢!

  叶多田跑到猪圈,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围着了,猪圈里有此起彼伏的猪哼哼声,他赶紧拔开人群大声地叫道:“大家都散散啊,围着人多了,空气不流通,猪崽崽们也会被吓到的。”

  一听说猪崽崽们会被吓到,大家伙赶紧利索地跑到旁边的地方站着,一只耳朵支愣起来仔细地听着猪圈里的动静,谁也不肯离得太远。

  幸好叶多田也知道猪崽预期就在最近,随时做好了准备,猪圈每天一大早就打扫干净,用石灰水洗过消毒。

  只是没想到四只母猪一起发作了,苏知青已经将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她事先虽然也看了好多遍那本母猪护理的笔记,但是临到事了,还是紧张得有点手抖。

  叶多田虽然之前也特意学过,但毕竟还是头一回上手,而且这猪崽可是全村人的希望,养殖场的发展可全都指着这些小猪崽呢。

  不过他还是稳住心神,进了猪圈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发现应该时间还早,便出去招呼村民都各自去上工,说是时间还早着呢。

  果然和叶爹说的一样,母猪们哼哼了半下午,一直到将近后半夜才纷纷将崽崽们都产下来。叶爹和苏知青,以及几个安排过来帮忙的婶子们清理干净,再仔细一数,顿时都乐开了花,这四只母猪,居然产了三十只小崽崽!

  叶爹忙完猪圈里的活回到家时,已经天亮了。

  叶甜甜看见叶爹挂着深深的黑眼圈,却满面笑容、精神奕奕,不由地问叶爹,叶爹笑得嘴巴都合不上了:“这批母猪可真是争气,总共下了三十个猪崽,而且没有病弱的,全都特别壮实,看来这野猪是比家猪旺相啊。”

  叶甜甜不由地在心里暗暗道,这可不是什么野猪,而是经过多少代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自然是特别壮实的。

  在叶家还在吃早饭的时候,三十只小猪崽的事情便传遍了全村,一时之间大家伙吃饭都定不下心来,有些人便想到三十只小猪崽,村里的养殖场没有那么大地方,是不是会分到各家各户让大家伙来养?

  想到自己家里也能养猪,这猪还长得比以前的那种黑猪长得快,养一年到过年的时候一头猪怕是能杀出两头猪的肉,很多人心里头格外火热。

  到下午下工的时候,叶雨顺召集大家伙开会说小猪崽的情况时,大家伙去村口集合的动作都比往常迅速了许多。

  站在台子上的叶雨顺,一张黑脸仿佛都不那么黑了,满脸的皱纹也舒展了很多,他举着他的大喇叭照例还是先喊了一阵跟党走,听党的话,勤劳建设社会主义的话,然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全体社员们,咱们大队今年风调雨顺,好事连连,上半年春小麦也在大家伙的努力下获得了丰收,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另外咱们大队里发展的副业竹编家具厂和制蚊香也都不错,现在母猪又顺利地产下了小猪崽崽,咱们得感谢谁啊?”

  一群原本还兴奋的村民们愣了:这竹编家具厂和蚊香那是要感谢叶解放帮大家伙将东西卖到城去了,这母猪产崽难道要感谢母猪?

  叶雨顺一看下面一张张迷茫的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这个大队长真是运气不好,怎么就碰到这么一群憨憨的村民呢?

  他清了下嗓子,大声地道:“当然是要感谢党,党建设了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安宁的日子,给了我们良好的政策,这要是还是在打鬼子的时候,谁有心思发展副业还养猪崽崽,没养两天就被人给抢了去!”

  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对对对!这是得感谢党!

  叶雨顺接着道:“咱河东大队不容易啊,山多地少,粮食产量上不去,大家伙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在公社里还是年年排倒数,名声不好听不说,孩子们也饿的面黄饥瘦,小伙子大姑娘成家也找不到条件好的对象,我这个大队长惭愧啊。”说着他顿了顿,“大家伙看看现在有了猪崽崽都没有地方养,是不是很憋屈?”

  被说到了痛处的村民们眼圈都红了:“憋屈啊!”可是憋屈能咋办呢,祖辈都是这么过的,他们能咋办?

  叶雨顺道:“我们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商量了,今年我们要建砖瓦窑,咱买不起砖,自己烧砖,给猪崽崽们住砖瓦房,给咱们的孩子们住砖瓦房!”

  村民们都沸腾了,都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砖瓦房这可真是不敢想啊。

  叶雨顺继续讲话:“不止是要建砖瓦窑,还要修好咱们村通往外面的路,省得一到刮风下雨,咱们就是有好东西也送不出去,这是不是耽误的都是功夫?不过咱们的目标虽然伟大,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现在村里的养殖场遇到了困难,小猪崽崽们住不下,就等满月了分给各家各户,大家好好养,争取过年宰猪吃肉,让家里的孩子老人都过上好日子!”

  叶雨顺看着村民们热情地答应着,便叫了林会计拿出来事先写好的纸团:“三十只猪崽崽,咱现在就抽签,等满月了各家就按抽到的顺序去领猪崽崽,这一个月里,抽到猪崽崽的人家就轮流去猪圈里帮忙,毕竟那猪崽崽可都是有你家的份呢。”

  有村民就在下面吼道:“那要是没抽到咋办?不就没肉吃了?”

  叶大队长白了他一眼:“分到各家的猪那也是集体财产,到了过年的时候由村里决定分配,给公社里交了任务猪,村里也留一头杀了给大家伙分肉吃。”

  一时大家又按照各家的平均工分排队去抽签,抽到有号的人家都乐疯了,大人小孩子们都一窝蜂地跑去猪圈,想要看看哪只猪崽崽会是自己家的。

  每天往猪圈里送猪草的人更多了,还有许多人自愿地来帮忙打扫猪圈,点上自家做的蚊香,将整个猪圈打扮得香喷喷的,生怕猪崽崽们住得不乐意了。

  最后还是叶多田说太多生人进猪圈会吓得母猪不产奶,大家伙这才罢手,只站在猪圈外用热烈的目光看着那一只只白白嫩嫩的小猪崽。

  就在村子里的目光都集中在猪崽崽身上时,□□们住的茅草房前,一个瘦弱的人影趁着大家伙都不注意地时候溜了过来。

  林婉婉和顾承光都去干活了,只有秦克坚因为年纪大还受了伤,被大队长批准能休息两天,他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一辈子在战场上练出来的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敏锐,他早早就察觉到暗处有一双眼睛在偷偷观察他,不过没有感觉到恶意,他便也没点破,只在院中转来转去,活动着手脚。

  院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小雅,她手里拎着好不容易偷偷从家里拿出来的一些粮食和她换来的一个新陶罐。

  她是知道多年后事情的走相的,这个老人据说是一个战功累累的军人,因为脾气火爆,说话耿直被下放到河东村,说是下放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大队长叶雨顺对这个老将军一直照顾有佳,一直到□□过去,老将军得到了平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大队长家也跟着得到了不少好处,甚至他家的一个孙女还考上首都的大学,被安排了让人羡慕的工作。

  林小雅觉得,她终于可以利用到自己梦境中得知的一切了,天知道她在最初看到这三个人和梦里一样,来到了河东村时,她那激动又欣喜的心情,虽然确实有很多事情和梦里不一样了,但是总归还是有好事发生,老天爷还是站在她这边的。

  正当她脑中思绪纷呈的时候,身后突然有一个声音叫她:“小同志,你在这里做什么?”她吓了一跳,回头却发现是那个年轻一些的改造分子,这才松了口气,抚着胸口,怯怯地说道:“我是来给你们送些东西的。”

  顾承光眼中闪着疑惑,神色却丝毫未动:“是大队长让你送来的吧,怎么不进去呢?”

  林小雅咬咬嘴唇道:“不是大队长,我是队里林会计的女儿,我爸特别佩服军人,他知道你们都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尤其是老将军还打过鬼子,所以叫我偷偷来给你们送点东西。”

  “你爸怎么知道我是将军的?”一个沧桑浑厚的声音突然在她身后响起,她又被吓了一跳,顿时有点结结巴巴地道:“我爸不知道……就胡乱猜的。”

  老人眼睛有些浑浊,目光却依旧锐利:“你们家不知道我们是□□吗?还敢接近我们。”

  林小雅本来也不是什么精明能干有见识的人,两辈子也和气势这么威严的人打过交道,但是她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还是将手上拎着的东西放下:“我爸就是敬重您打过鬼子……我得先回去了,你们多多保重。”

  顾承光没有阻止她,等她走了,才打开她留下的袋子,发现是一些玉米粉和一个陶罐,确实是他们急需的。

  他看看老首长道:“您怎么看,我总感觉这个女孩子十分违和,会不会是……间谍?”

  秦克坚摇摇头:“不太像,就算是,老头子现在也没什么利用价值,走走再看吧。”

  顾承光提着东西进门:“管她呢,东西倒正好是咱们要的东西,前几天要不是谁家扔了一个旧罐子,咱们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秦克坚倒是乐了:“你个小子咋还是这么臭不要脸的无赖劲,啥东西都敢收。我看之前那个旧罐子更好,不打眼,而且我直觉那罐子虽然旧,一点也没有破损,农户人家的日子你没过过,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人会扔呢。这村里倒是有几个心软的好人。”

  “人不知道是不是好人,但是这东西我看了,肯定是好东西。”

  林小雅当然不知道这两人私下里对她充满了怀疑与警惕,她只觉得收了自己的东西,多少也会承些人情,以后再慢慢来,总能拉近关系,反正他们离开村子还得将近十年的时间呢。

  此时,叶甜甜正在家里到处找自家的陶罐呢,叶爹这些天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小猪崽,总是深更半夜才回来,她今天便捞了两条小鲫鱼,打算做完晚饭后,用陶罐焖一个鱼片粥埋在草灰堆里,用那一点点余温焖出来的粥,香味醇厚,别提多养人了,叶爹半夜回来喝上一碗,热乎乎地睡觉,也能弥补一些身体上的亏损。

  叶二爷爷见她出去进来地,便好奇地问道:“甜甜,这是干嘛呢?”

  叶甜甜:“打煨汤的那个罐子呢,明明就放在灶房里,死活就是不见了,老鼠也不能拖得动那么大一个罐子吧?”

  老鼠?!叶二爷爷不由有些尴尬在笑道:“是那个灰灰黑黑的罐子吗?”

  叶甜甜:“是啊,爷爷您见过的呀!”

  叶二爷爷咳嗽了一声:“那个,我以为家里不用了,我拿到那边去了……”说着向外边随意指了指。

  叶甜甜不明白了,一脸疑惑。

  叶二爷爷老脸有些红:“就是村里新来的那几个劳改分子,我看他们也没个做饭的,就拿去扔在他们门口了……我以为家里不用了呢。”

  叶甜甜这才明白,她笑着道:“是好久没用了,我也是一时想起来,回头让我爸再去换几个回来,这东西不经用,容易打呢。”

  叶二爷爷赶紧道:“我明天就去换,保准让你有东西用。”

  叶甜甜也没有推拒,这种陶罐在隔壁村子就有人家会开窑做,大家都是随便拿点粮食就能换几个回来,叶二爷爷虽然腿脚不好,走过去倒也不太远。

  田里的稻子已经一片金黄,叶家的自留地里,红薯花生也该挖了,他家在春天时候因为一家人伤的伤,病的病,种的就比别人家晚,村子里的自留地基本都收干净了,他家才开始收。

  不料这一收拾就引起了大家的围观。

  叶家的红薯个头格外大不说,一根藤下结得也比别人家的多,颜色还格外的不同,居然全都是深紫色的皮!

  路过的人家不由地都来看稀奇了。

  当然这种紫皮红薯又是叶甜甜的功劳了。

  看稀奇的众人都特别着急想要看看这格外与众不同的红薯最终能挖出来多少,再看着叶家几个老的老,小的小,动作慢的让人心焦,有几个热心的大婶便自动跳下田来帮忙。

  河东村分给村民们的自留地,那自然不是什么可以种水稻水麦的良田,不是坡地就是沙田,种红薯倒是很合适,收获的时候也不怎么费力,用力拉着藤蔓一扯就是一嘟噜的红薯。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五分地的红薯没两个小时都被挖出来了,大家伙又去找队里的大秤,找会算账的计分员来算。

  好家伙,最后的结果真是把众人都惊呆了,虽然也料到叶家的红薯产量不会低,但是也没有料到会这么高,五分地就收获三千来斤,这亩量还不得六七千斤啊,真是种上一亩红薯都够一家人吃饭了。

  听闻到这个消息的叶雨顺也大步地赶了过来,他还拉着在猪圈里面忙乎的叶多田一起,他看到眼前满满当当的红薯,喜得眉毛都跳动起来:“多田,你家这红薯是从哪寻的种子,怎么照看的?这产量怎么这么高!”

  叶多田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这红薯是他闺女从山里剪回来的藤子插的,他本来看那红薯叶片肥厚油亮,茎条也格外粗壮,料想产量不会低,便没有反对,要说照看还真没怎么照看,他家劳动力不够,干旱的时候也没有像其他人家,还挑水浇过,真就是天生天长。

  他抬起头望望村子不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头,这座山怪不得老人都说是守护村子的神山,还真是深藏着不少宝贝。

  叶雨顺当然并不是想知道他是在哪里找到的种子,他只想将他家的红薯都留下给村子里,甚至给公社里做种子,这样饿肚子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