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妹有金手指 第89章

作者:春绮云深 标签: 穿越重生

  叶朗有些卡壳,他犹犹豫豫地说:“难吃倒也谈不上,就是没有姐姐的手艺好……”

  “那你赶紧多吃几口,过完年你姐姐出去上学,你还吃不上了!”

  叶朗一直盼着姐姐去京城上大学,好好见识下大城市的面貌再回来给他讲讲,却忘记要和姐姐分别许久,他不由地长长地哀嚎一声,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饭桌上,叶爹和苗妈商量起票选大队长的事情,苗妈皱眉道:“我也听说了,他王三叔就不错,家里人也都正派。”

  叶爹便道:“林会计那人还挺会来事儿,特意跑家里来拉票,还给送了一包糖,回头你找个机会还礼回去。”

  苗妈点头,叶二爷爷又提醒道:“投票结束后再还,要不他还得来家找,应付他们也够累的。”

  苗妈叹口气:“要说林大栓,其实人也不错,就是林会计两口子真不行,他家的小雅都丢了这么些天,也不见他们着急去找。”

  叶朗扒着嘴里的饭道:“我听同学说,她是被林会计偷偷给卖掉了……”

  “别瞎胡说,林会计俩口子倒还不至于那么黑心。”

  叶甜甜听苗妈这么说,心下不以为然,那两口子心不黑,林小雅也不会偷偷跑掉了,也不知道在这个没有介绍信就寸步难行的年代,她是怎么跑掉还没被找回来的,希望她能过得好点吧。

  一大早,叶家刚吃完早饭,大队长媳妇就上门来,她嗓门特别脆亮地站在门口就喊道:“叶三嫂在家呢吧?”

  苗妈连忙起身迎出去,却见三奶奶带着霍家夫妻俩上门来了,她忙笑道:“亲家来了?快进来坐,怎么还叫三婶带着上门呢!”

  霍成业脸色一向板正严肃,他稍微笑了一下,李丽萍忙开口道:“这不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婚事吗,之前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知恒年轻又不懂事儿,礼节都不齐全,我们这不上门来给孩子补聘礼来了,怎么的不能让甜甜受了委屈!”

  说着她就招手让身后的勤务兵进来,苗妈一见顿时傻了眼,两个勤务兵一人推着一俩自行车,另外一人手里拿着收音机,都是崭新锃亮,在阳光下光芒闪耀。

  李丽萍没等苗妈说话,又拿出一只小巧的盒子递出来:“我们打听过了,现在不是讲究三转三响,我们也都准备了,这是一块手表就给甜甜带着。”

  叶爹从房内出来道:“霍大夫都准备得够齐全了,哪还有补聘礼这一说呢?”

  三奶奶也给人做过几次媒,从来都是双方讨价还价的,还从来没有女方嫌弃聘礼太多一说的,她心里也高兴,笑哈哈地劝道:“这也是甜甜讨她婆婆喜欢,聘礼出得多,甜甜面子好看,反正你们家也不是贪闺女彩礼的人家,到时候还是跟着回霍家去了。”

  叶甜甜这时才从厨房急步走出来,李丽萍见了忙过来拉住她的手,回头对苗妈他们道:“说的就是这话,我们在西北的时候,还没见着甜甜,就吃了她准备的不少东西,什么肉干肉酱果脯的,那时候我就想着知恒能娶这么个媳妇,我就是回不来也放心了。”

  虽然还没摸清楚状况,叶甜甜却还是笑道:“霍伯母不要这么说,我们天天在家盼着你回来呢,现在一家团聚多好哇。”

  叶家门外,早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子,都是跟着来看自行车的。

  河东村这些年虽然日子好,除了大队长,却也没有哪家能买得起自行车,贵且不说,主要是还得需要专门的自行车票,整个县城一年也没有几张票,这自行车当然就稀罕了。

  至于收音机那更不用说了,好些人听都没听过,现在居然都拿来做聘礼,这霍家可真是舍得。

第127章 完

  霍家大手笔的聘礼让河东村人人羡慕, 对于城里婚嫁讲究的三转一响,大家瞬间也觉得长了见识,津津乐道地谈论了好几天。

  这虽然是一件涨面子的事情, 叶家接下了聘礼, 心里一面欣喜又一面为难。

  苗妈和叶爹清点了自家这几年的家产,准备在给闺女的嫁妆单上再多添几笔,只是家底实在不够丰厚,难免就有些头大。

  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叶爹就叹气道:“还是得想办法以赚钱,全靠咱们赚的那点工分, 闺女的嫁妆不体面呐。”

  苗妈不以为然道:“闺女还要去上大学呢,至少四年是不会嫁出去的,这四年还能想不出办法来?而且我听我爹说了,自从□□倒台了, 革委会也没了人影,市里面变化大着呢,说不定以后自己能做点小生意。”

  叶爹激动地一掀被子坐起来:“你说真的?要是真能做点小生意, 别看不起眼的,那也能挣不少。”

  苗妈一把将他按倒:“这么冷的天儿,不怕感冒啊?我就知道你和他小叔一样, 天天就想做生意。”

  叶爹将媳妇儿搂在怀里,嘿嘿笑道:“要不我们是亲兄弟呢,都爱赚钱, 都疼媳妇。”

  苗妈脸色一红, 道:“他小叔可比你疼媳妇多了,你看看他……”

  叶爹嘻嘻一笑:“我也疼你……”

  房间里声音顿时慢慢低下去。

  霍成业夫妻俩多少年没有回乡,今年就预备在村里过年, 毕竟或许这个年过完,以后就没什么机会再回老家来。

  河东村进入腊月,就开始了卖猪宰兔,叶甜甜带着罐头厂的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她这次还要将管理厂子的事情全部交接给王三婶,上工之余便会将配方都整理成文字,厂子管理流程也全部规范化,写成条例交给王三婶。

  在这种忙碌中,河东村大队长的选举大会也正式开始了。

  大队长关系着整个大队一百来户人家的饭碗问题大家当然都非常重视,一大早就携家带口拿着小板凳在村口土台下等着。

  叶甜甜坐在人群中,听着大家伙儿的议论,倒是发现几个候选人中,也只有林大栓和王三叔最有竞争力,其他人也不过是走走过场。

  王三叔在村里有威望,而林大栓也不逊色,更重要的是,他还去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人家拉票,这一点王三叔就完全没有这意识,甚至他为了避嫌,最近都很少去串门了。

  王三婶和叶甜甜挨着坐在一起,她小声地抱怨道:“你三叔那个老实头子,我都叫他去各家打招呼了,他愣是不去,说什么不要影响大家伙自己的判断,真是被他气死。”

  叶甜甜安慰她道:“王三叔为人正直,又踏实肯干,思想不僵硬,大家心里都有数呢。”

  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小声地议论着,就像一群嗡嗡的蜜蜂,叶大队长站在台上扫视一圈,拿起喇叭大声地宣布选举大会正式开始,又让几个候选人抽取上台演说的号码。

  巧合的是,走过场陪跑的几个都抽到了前面的号,林大栓和王三叔分别抽到了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

  王三叔坐在土台边,面色很肃穆,似乎一直在思考着什么。

  很快地,前面几个人陆续上台了。

  有一个是叶家本家叔叔,他上台直接先给大家伙儿画了一顿大饼,表示他当了大队长之后会争取给大家伙儿多发粮食,多发肉,然后就道:“咱们河东村,大多数都姓叶,这大队长当然不能让外人当了去,大家说是吧?”

  台下的人面面相觑,都觉得他说的十分有礼。

  可是跟在他后面演说的几个也都是叶家本家人,个个上台都这么说。

  轮到林大栓上台了,他也没有像之前的几个人那样说大话,而是非常实在地道:“咱们村里每年多少粮食,养多少猪,大家伙儿都是知道的,我也不会说虚的,想多分肉多分粮,肯定得想办法提高产量,我的想法是要办个养鸡场,这样大家吃鸡吃蛋也都容易,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台下一片人哄然答是,他才笑着又道:“我家虽然不姓叶,可是也在这村里生活这么多年,咱们村也没有随便欺负人的习惯,从叶大队长开始就对村民们都一视同仁,他没给自己捞好处,也没让别人吃亏,我肯定要向大队长看齐,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小小地给大队长拍了一下马屁,大家立刻对他印象就好起来。

  人群中也有那脑子清醒的人,他们小声嘀咕道:“大栓干起活来倒还实在,就是他爹当会计的时候就总想给自己家捞好处,这要是当了大队长,还不知道那两口子怎么作妖呢。”

  “是呢,他怎么样也管不了他老子吧?”

  林大栓在台下坐着听不见,林会计两口子听着这些议论声,脸色沉得能滴下水来。

  王三叔这时候也上台去了,出乎意料地是,一向不善言谈的他居然说了长遍大论一段话,而且还是针对河东村的非常具体的发展计划,也对河东村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也同样提出了要继续扩大养殖场,要加养鸡项目。

  他目光沉稳地看向大家道:“养鸡场要养鸡,还要养鸭,养殖之后要和咱们的罐头厂结合起来,做食品加工,相信大家也都会算一笔账,整只鸡卖出去,当然不如加工之后再卖利润大。”

  王三叔准备特别充足,甚至还提出了几个酱料配方,这一出手就把大家都给震住了,连叶大队长也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一席话讲完,叶甜甜不由地大力鼓起掌来。

  一时之间,土台下的乡亲们掌声如雷。

  王三婶满面笑容,却又嫌弃地说道:“这人在家里一丝口风都不露,我都不知道他整天这么能琢磨事儿呢。”

  几人演讲完毕,叶大队长很快宣布投票开始,河东村不少当家都不认识字,投票也是在台上摆几个筐,上面贴上侯选人的名字,各家当家人拿着充作选票的白纸,投到自己要选的人名筐里。

  整个过程当然是公开又透明,投完之后,很快叶大队长就领着妇女主任,新上任的两名会计开始数起票来。

  没出叶甜甜所料,林大栓实力不错,得了四十八票,王三叔支持的人还是稍微多一些,有五十二票,剩下几个七票,八票的都有,就相差得有些远了。

  林大栓虽然失落,却也并没有太过伤心,他毕竟还是比王三叔年轻十岁,以后不一定没有机会,而且王三叔确实比他准备得更好,他听着也觉得十分佩服。

  而林会计两口子虽然很明显地不高兴,却也不敢吭声,毕竟村里很多人不选他大儿,也有他在拖后腿的原因。

  叶大队长拿着大喇叭又重新上台了:“乡亲们,社员们,我宣布由王有粮同志担任河东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选举过程和结果我会上报到公社,年前正式任命文件也就能下来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接着道:“我担任咱们大队长也有二十来年了,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容易,乡亲们跟着我受苦了,那些年吃不饱饭,几年都没有尝过肉味儿,老人们饿的皮包骨,孩子们没饭吃,不长个儿,大姑娘都不爱往咱们村里嫁,我心里真是难受啊,好在这几年大家伙儿齐心努力,敢闯敢拼,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希望大家能保持这个势头,继续在王有粮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过上更好的日子!”

  叶大队长这一番话,说得他自己眼眶通红,台下不少人都开始抹起了眼泪,有老人大声地道:“雨顺,那些年日子不好过,那不能怪你,咱们村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饿死人的,都靠你跑前跑后的!”

  “是呢,不是大队长,咱们的学校、厂子都办不起来!”

  叶大队长听着大家伙的议论声,朝台深深鞠了一躬,又道:“感谢大家伙儿这些年的支持,这个担子我是卸下来了,以后我也抱孙子,过几年清闲日子了!以后再什么婆娘打架,谁家丢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就都去找王有梁烦去吧!”

  他说的轻松又俏皮,倒把大家伙儿说乐了,平常有事儿就爱找大队长的那几个人,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小小的河东村,权力过度非常平稳,大家伙儿继续为过年做各种准备,只是越接近年关,知青和家里有高考生的人家越发暗自着急。

  卸了任的叶雨顺虽然一身轻松,却也有些茫然,便时常来找叶二爷爷聊天,时常也嘀咕着问:“你家甜甜的通知书到底啥时候能下来啊。”

  叶二爷爷虽然也着急,到底不好表现出来,他给叶雨顺倒上茶,又拿出孙女做的小点心招呼他吃:“不急不急,这分数还没公布呢。”

  叶雨顺:“咋能不急呢,这王老三真是不靠谱,去县里面几次也看不到成绩。”

  叶甜甜笑道:“三爷爷,你可不能冤枉三叔了,这成绩不出来,他肯定也看不到呀。”

  几人正说着,忽然王三叔就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了,他一边喘气一边道:“甜甜,快快快,县里面成绩出来了,你和霍小子考得太好了!”

  叶二爷爷猛地站起身来:“考多少分?你抄没抄回来?”

  叶甜甜连忙给王三叔倒了一碗茶,王三叔接过来笑道:“那还能没抄回来,霍知恒考了486分,是咱们市里的理科状元,甜甜考了475分,也是市里的文科第三名。我抄分数的时候,县里教育局的领导还表扬我了,说咱们河东村管理得好,人杰地灵……”

  他说着看看叶雨顺,又带点得意地道:“叔,你看看,你这一卸任,你的功劳就成我的了,哈哈!”

  叶雨顺一巴掌拍他脑袋上:“你还有空乐呵,赶紧去打听通知书啥时候到,这么好的成绩那肯定能录取,杀猪摆流水席都安排起来!”

  王三叔还是一脸傻乐:“这肯定忘不了,这都是你在任上就交待的,我还能办不好?卖年猪的时候,特意留了一头最肥的,大家伙儿天天盯着,眼珠子都绿了,就等着甜甜的好消息呢。”

  叶甜甜忙问道:“知青们和村里其他人的呢,都考得怎么样?”

  王三叔道:“大部分都考得不错,尤其是萧知青和苏知青,村里的其他年青人考得一般,但是县里领导说了,估摸着志愿填得好,也能上大学。”

  王三叔是个稳妥性子,他虽然高兴却也没有忘记将事情办得圆满些,他见领导们高兴,还特意打听了不少消息,增长了很多知识,以后自家小子参加高考了,他也能懂得多些。

  分数出来没多久,叶甜甜和霍知恒的通知书也到了,苏宁雅几个知青的陆续跟在后面也被邮递员送到了村里。

  其他人分数考得不错,自己觉得有可能被录取的,见到这几人的通知书,都焦急地跑去县里打听,得到的消息却是有些学校招生工作比较慢,可能得到年后才能拿到通知书了。

  王三叔等待了几天,最终宣布定在小年节这天大摆流水席,给村里的新晋大学生们庆祝一番。

  全村摆流水席,那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了,一百来户人家,五六百人口,摆上十桌也要摆个六七轮才能吃完。

  最终罐头厂的几口大灶被用上了,村里稍微手艺好点的婆娘都去灶上帮忙。

  小年那天清晨,很多人家都是被尖利刺耳的猪叫声惊醒的。

  许多小孩子原本还睡得迷迷糊糊,被惊醒之后,还要张嘴哭唧唧,却被自家娘一巴掌拍清醒:“今天要摆流水席啦,赶紧起来去帮忙!”

  流水席?!

  这几个字一下让小孩的口水从嘴角流出来,嘿嘿傻笑着爬起来穿好衣服,顶着一脑袋的鸡窝头,也不吃早饭了,全都冲到村口去了。

  叶甜甜和霍知恒算是今天的主角之一,因此叶家霍家也拿出来不少食材,尤其是霍家,李丽萍心里格外高兴,因为她从京城得到消息,自家二儿子也考上了他理想的军校。

  她对霍知钧和苏宁雅的事情自然也心中有数,她也明白苏宁父母应该很快也会平反归来,这么算来,自家就有四口人都是大学生了。

  知青们经济条件也不算差,当然也拿出来不少食材给大家添菜,只是在这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里,程霞却不幸地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