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第20章

作者:地生花 标签: 爽文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月秋回了乡,有对象了没。”张丽云似乎也是害羞了没话找话的闲聊,低着头走路,“她长的那么漂亮,不知道会找个什么样的对象。”

  李大有,“没,不过爷已经在挑合适的人了,估计也快了吧。”他和丽云的事办了之后,估计月秋的也不远了。

  “是吗?月秋是城里户口,结婚了话,以后孩子也跟着是城里人,能吃商品粮,上学也方便,大有,我们要是结婚的有了孩子,能不能暂时把孩子挂在月秋户口下。”她语气没一点变化,像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啥?”李大有脚步一顿,心里像是重重的砸下一块石头来,刚刚的甜蜜好像一下被砸碎了,他松开了握住张丽云的手,嗓子动了动,干巴巴的说:“……我家有户口,为啥要挂到月秋户口下去。”

  这事李大有没想过,丽云这么说,他脑袋空空的,想不明白,他将来的孩子凭啥挂到月秋户下去,他还没出生的时候,爷就做主把家分了,各过各的,挂户口不成的,而且月秋还没找对象,爷爷说了,要是有合适哩,不介意找倒插门。

  他搞不明白丽云是哪来这种他想都想不到的心思。

  “但我们都是农村户口,比不上城里户口,弄一张城里户口可不容易,我听同学说有的地方能花钱买户口,至少都要好几万呢。”

  好几万?李大有呼吸一怔,他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钱,他甚至搞不清楚几万块的钱是不是能推满一间屋子。

  张丽云重新拽住了李大有的手,“瞧你这呆样,我就是随口乱提的,我们要是再一起过日子,咋能把孩子放在别人户口下,看你紧张的,走吧,天晚了,爸妈在家怕是等急了。”

  而在家里的两家人已经把事情谈妥了,三转一响是标配,但那是县城里的人标配,农村也拿不出来,自行车李大有是租的,到时候直接买下来,再搭上一台缝纫机,尽管达不到“四大件”但在乡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是李跃进和王贵芬能拿出来最好的礼了,王贵芬生李大有的时候亏了身子,没再有孩子的可能,家里只有个大有,他娶媳妇能拿的都拿了,还加上了爸给的50块。

  张家自然是满意的,没什么好挑刺的,没“四大件”,但有“两大件”,更别提,李家还包了彩礼钱,剩下的就等着找人算日子把事办了。

  李家给的彩礼是用红纸包着的,意头是讨个喜庆,开始张家并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按照李家的情况,给的应该不会少,等人离开了,张父拆开一看,手都抖了下,竟然有88块。

  “呦,就说李家有家底宽绰。”张母一看眼睛都亮了,就连在油灯下看书的张丽云也看了过去,不过她只看了一眼错愕了下,就收回了视线,然后开口道:“我想考完试再说,考上了等分配到工作,我就能有城里户口,吃商品粮,嫁过去能有底气。”

  “不成,今天亲家过来说了,亲事要紧着办,拖不到你考完试,再说这也不冲突,不晓得你在别扭什么,考试你嫁了可以一样考,考试就在那,又不会长脚跑了,李家的人不错,你就是没底气也不会待你差了。”

  丽云已经考过了一次没中,这次能不能考上说不准,乡下能考上中专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张母在这事上不迁就女儿,这么丰厚的彩礼,还有缝纫机和自行车上哪找去,何况李家的人都疼女人,瞧瞧李跃进一个顶梁柱,还不是王贵芬说什么在旁边跟着点头,她是个女人,知道女人要找啥样的后半辈子才好过,她不能让女儿错过了李家,错过李大有这个汉子。

  早点成亲张母也能了了一桩大事,因为她瞧着自己的大女儿,去县城读书后,那心里心不在焉的,想东想西的,不赶紧把事办了怕是会岔子。

  张丽云拧了眉,沉默了好一会,手指摩挲着书角,书角被翻的都卷了起来,对于读书来说她无疑是努力的,书上空白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的笔记,仿佛是记录了她在这上面花的认真心思。

  张母看着她的样子,叹了口气,“丽云,咱们乡下人实诚点,别想那些够不着的事,你听妈的话,嫁李大有不会亏了你后半辈子。”这门亲事她哪哪都满意。

  张丽云心里十分的焦躁和犹豫,半晌她把书合上,做了决定,“要办也成,我有个条件,条件得你们去说,彩礼多少不要紧,就是不要也成,但李家得花钱办个城里户口,办成了,我立马嫁。”

  大有一家是种庄稼的,比自家宽绰但可能钱有的不多……不过李家老爷子有,他能拿出来买户口的钱。

第34章 你吃回头草,那连杂草都不如……

  李月秋听到李大有和她借副食本的时候愣了下,副食本?

  爷爷答应挨她找个说媒的上陈家去说亲,她打算自己亲手做点刺萢果酱带过去,此时她正在把篮子里刚摘到的刺萢果上一些沾染到碎叶挑出来,刺萢果娇嫩,得轻轻的挑。

  上次卖的刺萢果酱有几个厂区的女同志也托了人告诉她,想从她这再买点果酱,价格和之前一样,她一大早索性把家附近能摘的刺萢果全都摘了个遍,手臂上被刺萢树扎了几下,一抓挠出不少的红点。

  二叔一家昨个是半夜回来的,没在张家过夜,她想着婚事应该没定下,上辈子张丽云到大有哥进牢都没应下过这事,谁知道竟然交了彩礼定下了不算,大有哥还一大早就跑过来和她借副食本。

  不过大有哥要,李月秋自然是给的,她放下手中的活,很快就去屋里拿了副食本出来。

  李月秋说道:“你要买啥,这个月的副食品定量我上次花了七七八八,就带鱼和鸡蛋的量还剩点,能买的东西可能不多,你要不急,可以等下个月买。”

  她上次买带鱼,用掉了两斤,还剩下一斤的量,鸡蛋一个月可以买9只,这个量没花倒是全都剩着,大有哥要是想买别的得等下个月,而且距离下一个月也没几天了。

  “我不买啥,就买点带鱼。”

  李大有听到带鱼还剩有余量,眉梢一喜,神情间都是喜色,“你把副食本借我用用,回头给你掏鸟蛋吃。”

  听了他的话,李月秋不想吃鸟蛋了,副食本也不想借了,她只觉得手上的红点更痒了,于是她又挠了几下,乌黑的头发像是缎子似的披散着,就像是个只不高兴的小猫在挠自己的皮毛。

  “大有哥,你弄清楚事情没。”她指的是她之前说的张丽云的事,这是弄清楚还是没弄清楚,怎么现在和张丽云把亲事都定下了。

  要是她没搞错,她明明是在拆人姻缘,怎么还成全上了。

  “弄清楚了,弄清楚了,我托的朋友说那就是丽云一个班的男同志,他们是同学,没别的关系,我相信她。”

  李大有昨天从张家离开,摸黑径直就去找了打听事情的朋友那,那人告诉他,没查多啥事,丽云和那人就是同学。

  李大有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松了口气,从张家离开的时候,爸妈告诉他,张家已经把亲事应下了,就等着挑最近的好日子把丽云嫁过来。

  不过到现在李大有都没有种踏实感,即使在昨晚听到说丽云和那同学没关系的时候,也只是松了口气,但那口气并没有全部松掉,好像心里还压着一层,他闹不明白是哪有问题。

  明明现在啥事都清楚了,丽云那边也答应嫁给他,没什么不踏实的。

  他昨晚也没睡,惦记着丽云说过的带鱼,一大早就过来和月秋借副食本,想去县城买带鱼送过去。

  李月秋觉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前世大有哥的事情她细节上知道的并不是十分清楚详细,毕竟那段时间她都在外面治脸,但张丽云干的坏事,她记得很清楚,她不可能冤枉了她。

  “你那朋友靠谱吗?有好好帮你吗?”李月秋挠着手臂问,一张脸都皱在了一起,“是哪位朋友?我眼珠亮,没觉得是自个看错了。”

  “说了你也不认识,你好好在家呆着准备准备,我听爷说明儿给你说媒就会过来。”李大有现在不想想别的了,既然丽云答应嫁给他,那就是要和她好好过日子,之前的事情也弄明白了,过了就过了。

  他借了副食本揣兜里,蹬着自行车就往县城赶了。

  李月秋用手帕把自己的头发随意的绑起,在他出门后套上鞋也出门了,直接去问二叔二婶昨晚大有哥是去找哪位朋友了。

  得到答案之后,她露出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张丽云的事情大有哥找个和他一样在县城里拉货的人,怎么可能弄的清楚,如今张家已经松口要把张丽云嫁过来的,大有哥估计疑虑早消完了。

  李月秋做果酱的好心情全没了,她回屋写了封匿名的信,托村里脚程快的人送到了县城,大有哥心里有张丽云,他喜欢她,有些事情根本看不明白,这事得她来。

  李大有一路蹬着自行车去了县城,他一年到头没机会在供销社买东西,在供销社倒腾里好一会才买到了带鱼。

  为了买带鱼耽搁了一上午,他拎着带鱼再一路去张家,到了那发现张家的人都不在,问了隔壁邻居才知道上他家商量亲事去了,邻居还乐呵呵的朝李大有道贺。

  他只能拎着带鱼又往家赶。

  张家的人确实都在李家,王贵芬见到张父张母过来的时候高兴的把人迎进门,嘴里问着他们咋过来的,亲事昨晚才敲定的,这再着急算日子也不用这么着急。

  张父张母客套了几句,最后才把昨晚收下的88块彩礼原封不动的拿了出来,一时王贵芬脸上的笑容没了,闹不明白亲家这是啥意思?

  “亲家,是这样的,我家就俩闺女,丽云又是我们的大闺女,我和我家这口子昨晚一晚上没睡合计了下,也不怕你怪罪说我们没脸没皮,我们想着丽云马上就要考试了,考上的话最好,能分配到好工作也算是从农村里熬出头了……这要考不上她是高中文化,可以在县城的厂里找份临时工做,也比在乡下强一些,这么一想,彩礼我们就没打算要了。”

  张父不好意思开口,他是被硬拽着过来的,进了门也不说话,这话还是张母开口说的,她说话温声细语的,和张丽云平时说话的模样一模一样,还用上了一点商量的口气,态度算得上是十分好了。

  “大有也是在县城拉货,反正他俩都要在县城讨日子,不如我两家合算合算,花点钱给他们买个城里户口,等以后他俩有了孩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商品粮,上好学校,我们也不用操心了。”

  “砰”的一声,是院子外面劈柴的李跃进弄出的声响,这声响响的人心头一震。

  屋里,也因为这声响安静了下去,王贵芬绷着脸,她见亲家来了,本来打算做捞面条的,正在往锅灶里面加水,水滚的咕噜噜的,但这会她没再往灶里面添柴,她低头看被张母放在凳子上用红纸包着的彩礼。

  “谁都想吃商品粮,城里户口是好,但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办下来的。”城里户口的好处不用别人多说,再斗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都知道,王贵芬也是知道的。

  但花点钱办个城里户口,那是花点钱吗?

  “这事我们办不了。”李跃进走了进来,一开口直接拒绝了张父张母的要求,他的脾气算是李家男丁里面最温和的一个,家里的事情婆娘说啥就是啥,但一旦他开口了,王贵芬便不会说话,何况这次关于买户口的事王贵芬也不同意。

  李跃进耿直的继续说:“我家没钱,买不起。”别人不清楚办个城里户口有多难,张嘴就说出口来,上下嘴皮一磨,真以为那么容易?

  当初他大哥办城里户口花了多少心血和钱他是知道的,村里人都说他们李家的男丁里属小弟李安国最成气候,在暖瓶厂里当工人,有铁饭碗,但在李跃进心里,大哥李拥军才是最厉害的人。

  他没有大哥的本事,给自己的子女弄不来城里户口,但他不羡慕,有多大的能耐就给大有享受多少,这88块已经是他能全部拿出来给大有的全部积蓄,有50块还是爸倒贴的。

  张家这都不满意,那他给不了更好的了。

  张父看亲家脸色不好,他张嘴想说买户口的事算了,但张母按住她,笑着对李跃进说:“我知道这事有些为难,但都是为了大有丽云他们好,我们苦点就苦点不怕啥的,能借的可以先借着。”

  “你们要苦是你们的事,把我李跃进卖哩,我也凑不出能买户口的钱,我没那个本事。”李跃进一张黑脸像是攒满了怒气,她拿起放在凳子上用红纸包着的彩礼塞回到王贵芬的手里,对着张父张母撂下最后的话,“这亲我们不结了,我家讨不起你家的闺女。”

  “亲家,这,这昨晚都商量好了,我们村里人都知道丽云要嫁给你家大有的消息,咋能说不结就不结。”张父站了起来,他家丽云可是和大有处了快两年的对象,这可不能说不结就不结,女儿家能有几个两年,他就说这买户口的要求过分了,乡下人哪来的钱买城里金贵的户口,要是能这么轻松买到,村里不少人早买了。

  “对啊,大有和丽云感情好,哪能说不结就不结,不结,丽云可没脸,我们没逼你的意思,这钱可以先找人借凑凑,之后再慢慢还,我们家也会把能拿出来的钱都拿出来,总归是为了她们好。”张母在来之前已经打定主意要让李家同意这事,她知道李家是实在人家,按理不该提这种要求,但就像丽云说的,李家拿不出来,但大房那的老爷子肯定能拿出来。

  “不用为我好。”门口传来声音,李大有不知道在那站了多久,他手里还拎着去供销社买到的带鱼,放带鱼的袋子破开一个看不见的口子,滴答滴答的水滴了下来,在地上留下一块湿漉漉的痕迹。

  他像是一颗落了叶的树,眼底都是颓然,他上前一步,走到张父张母面前,“叔,婶,我家这条件,就是我干一辈子,也买不了城里户口……丽云,我娶不起,我不娶了。”他最后一句话说出来,好像是卸了千斤重担,但说的很清楚,没一点犹豫。

  张母瞪大了眼睛,这会脸上的温和和商量的语气都没了,她有些急,能让亲家松口就是因为大有喜欢她闺女,这要是大有不娶了,这亲事就彻底完了,李大有这小伙是个好的,能干活而且知道疼人,丽云嫁给她,恐怕连地都不用下,她可没想过不要这门亲事。

  “大,大有,你不成,我家丽云都要嫁你的消息我们都和村里的人说了,你说不娶就不娶,这是害丽云名声,她以后咋办。”

  “她能有什么好名声,乱搞男女关系,我都还没说她呢。”狭小的屋里又挤进来一个人,是披着头发的李月秋,扎头发的手帕只松松的拢着发尖,她刚一封匿名信送出去,张父张母就来了,过来一趟在屋外听了一耳朵,他简直都要气笑了,有张丽云这么个女儿,这爸妈也好不到哪去,脸都不要了。

  不要彩礼,要买城里户头,亏他们好意思说的出来,这户口不止要花钱那么简单,还要有关系,而且花钱也不是只花小数目,这要是折合下来,都够大有哥讨一百多个婆娘了,张丽云就这么金贵?城里家里条件再好的姑娘也不敢这么喊彩礼的。

  不是穷疯了,就是脑袋不清楚。

  “叔,婶,我不晓得你们清不清楚,张丽云一边和大有哥处着对象,在学校还和一个叫朱建邦的男同志有交往,我亲眼看到他俩那手都拉在一起,你们说她这是弄啥,一女的还能同时和两男的好。”

  “你别胡说八道。”张母听了脸色唰一下变了,她立马骂道:“你看不惯丽云也不能编这种话,不就是那天晚上二妮子吃了点你的带鱼,可不能这么编排她。”

  “一码归一码,我是心疼我那带鱼,但给二妮子的带鱼是爷爷给的,他给了就给了,一点带鱼我给的起,我说的是张丽云行为不检点的事,你们要是觉得我乱说,让张丽云过来,我们亲自把话摊开了说。”

  这事可大可小,张父对张母喝声道:“去县城里找丽云,让她过来把话说清楚!”这事关乎名声,不管和李家是不是亲家,李月秋敢说这种话,非得让她给他们张家赔不是。

  张丽云一早上县城复习去了,没跟他们过来,也没在家。

  张母动了动嘴唇,“丽云学校隔七天才休息,人有规定的,我哪能……”

  “让你去就去!什么事能有名声重要?!”张父发火了,梗着脖子吼张母,“人都把男人的名字说出来了!”

  张母被吓的一哆嗦,出门赶着县城找张丽云。

  没成想,张母这一去,太阳都落了一大截,去找张丽云一去不回来了,最后还是张父亲自去县城里逮人,这么一折腾,折腾到晚上还在闹这事。

  李跃进不想这事闹到被爸知道,但现在那拦得住,李老头没一会就背着手过来了,也不说话,就蹲在院子里抽水烟袋,他刚刚听秋丫说了,张家不想要彩礼,想让大有买个城里户口。

  快天黑了张父过来了,但没把张母和张丽云带过来,听说张丽云听到李月秋编排她,当时就在教室昏倒了,这会躺医院呢,来不了。

  这就尴尬了,昏倒的时机也真是好,这对峙是对峙不成了,李月秋倒没觉得意外,就是张丽云来对峙了,她没有正儿八经的证据,张丽云一直抵赖她也没折。

  现在不敢过来,怕是真以为李月秋看到了,心里没底借故装晕的。

  “叔,我和丽……你闺女的事就此算了,她在学校有没有和其他人好,我不管,但你家提出来的买城里户口我出不起。”李大有低垂着眼眸朝张父道:“你们替丽云找别的汉子吧。”

  一句话说的张父面红耳赤,丽云早不昏晚不昏,这会来不了,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昏什么,张父只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

  最后李老头道:“张家的,你家闺女俺们家要不起,太贵哩,谁也甭耽搁谁。”一句话把这事拍板,张父也辩不出个花来,李大有是因为他们提了买户口的事才反口的,就是现在张父说不用买户口,但那88块的彩礼,王贵芬已经收了回去,是不打算和他们做亲了,张父也不能再说啥,只能离开了李家。

  张家人全走后,李老头和二叔二婶把李月秋拽到跟前,问她说的事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看到张丽云和别的男人走的近了。

  “是真的,我亲眼看见的。”李月秋看了在院子角的李大有一眼,她走过去,“大有哥,我没撒谎,你找的人靠不靠谱你自己门清,我确实看到张丽云和一个叫朱建邦的在拉拉扯扯,不像只是同学,你被她骗了。”

  大有哥如果真心要打听,正确的思落也该找和张丽云同进同出的同学,但偏偏找了个压根不可能打听出事情的人去帮忙打听,这事情是不可能打听清楚的,就张丽云和朱建邦的事情和地下恋情没两样,除非调查否则没人知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喜欢张丽云,打心底没想把事情掰扯到最清楚。

  “月,月秋,哥不是不信你,只是,我和丽云在一起那么久了。”李大有愣愣的看着李月秋,脸上的奕奕不再,他抹了把脸,嗓子里好像很难才说出话,“是我拎不清事。”月秋已经告诉了他,他知道自个托的人也弄不清楚啥事,说到底都怪他自个,孬种一个。

  李月秋也不晓得该说什么了,现在和张家把亲事断了,别让张丽云缠着大有哥是最好的结果,大有哥会慢慢想通的,不如说他已经想通了,不然不会在张父张母说要买户口的时候干脆的说不娶张丽云的话。

  李大有买回来的一斤带鱼当晚就被炖了吃,爷爷还抓了一只院子里的鸡做鸡汤,这天晚上做了满满一桌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