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 第44章

作者:地生花 标签: 爽文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她倒是想自己动手做,这样也方便些,但穿针引线的手艺她和二婶比不了,动手折腾做了肯定会浪费布料。

  所以,只能辛苦二婶了。

  天气再热也没见过这么少布料的衣裳款式,几根的带子,这点布料哪哪都遮不住,而且滑不留手的很,王贵芬一个不识字的女人,第一次倒腾这种高档衣裳,搞得颇为心力交瘁,仿佛是在给皇后娘娘缝凤袍似的,但也只能认命按照人说的缝,“成,我给你缝上,这一水红色的布料可不耐脏。”

  月秋和陈大根的亲事办的有些紧,不过家里早有准备,倒是不手忙脚乱,陈家那边董慧也是给陈大根一直准备,毕竟月秋的年纪算小,但陈大根的年纪再不结婚就已经是迈入村里光棍的行列。

  还有九天就要办婚事,该提前办的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没有前几天忙了,现在就紧着给月秋做一些新衣裳。

  “买布料的时候给你挑靛蓝色的你不要,偏偏挑了一块这么艳的,贴身睡觉的衣裳不用做这么仔细,穿给谁看。”

  又不穿到外面见人,还要讲究个脸面,外面屁股上缝补丁的衣裳都多了去了,这种布料买的贵了两分五不说,还是这么艳的颜色,花里胡哨的也就小年轻们喜欢,不耐脏不耐磨的,白担了布料的名头。

  王贵芬腿上放着针线篓子,里面是各种颜色的线和剪得七零八落的布料,她边缝边念叨,手里的针线不停。

  李月秋听着她念叨,捏着筷子夹了一块果干吃,不紧不慢的说:“穿给陈立根看呀,他说我穿这个颜色好看。”

  王贵芬:“……”窒息加震惊。

  不是很懂现在小年轻没羞没臊的心思,想她们年轻的时候可不这样!

  王贵芬极度震惊之后莫名担心起陈大根那个木头桩似的壮实汉子扛不扛得住月秋这些花花绕绕。

  就在王贵芬老脸一红要去敲打李月秋的脑袋,让她别干一些没羞没臊的事情时候,外面来人了。

  李月秋把手边的簸箕搁在能晒到太阳的石头上,手里用来翻果干的筷子忘了放下,捏着筷子就去开门了,爷爷出门送请帖去了,家里只有她和二婶在。

  因为马上要办亲事了,席面到时候都是在院子里摆,做菜都是挪到了后头临时砌了一个土灶,到时候再土灶里开火,这几天家里来往的人多,她以为是村里要帮忙办酒席的人过来说席面的细节,一开门看到门口好几个气势不凡的人错愕了下。

  “漂亮姐姐好。”奶声奶气的声音唤回了呆愣的李月秋。

  李月秋低头看向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笑着说:“你也好呀。”说罢抬头看向唯一认识的谢明良和他身后几个拿着大包小包的人。

  说不清楚这是在她意料之内还是意料之外了,当时县城人贩子的事情,她就想着谢明良会找上门来道谢,只不过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阵仗。

  幸好出去送请帖的李老头牵着毛豆刚好回来了,要不然李月秋还真是不晓得该怎么应付。

  她以为科科的父母可能条件十分不错,但这会看到觉得可能不仅仅如此,特别是科科的父亲单是站在那就感觉到一身压迫人的气势。

  家里因为马上要办亲事,平时宽阔敞亮的院子现在东西摆得有些杂乱,什么剪好的红纸囍字鞭炮放了一篮子,席面上要用的木耳黄笋干货也摆了不少。

  李老头和科科的父亲郑重的握了个手,两人说了几句话直接进了堂屋,李老头让李月秋去泡杯茶过来。

  家里的茶不常喝,都是接待贵客时候才会泡上。

  科科没来过乡下,看什么都新奇的很,这小孩现在虎头虎脑壮壮实实的,哪还有半分被人贩子拐走的样子。

  科科的母亲是个很漂亮优雅的女人,气质上不用说,说话给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他们带了很多大包小包的礼物,这些是感谢李月秋把科科从人贩子手上救下的心意。

  “漂亮姐姐,这是什么?”科科和毛豆玩了一会,对石头上放着的簸箕里面五颜六色又香甜的东西很好奇。

  “果干。”李月秋先拉着他到水缸处洗干净手,然后用筷子夹几块果干给他吃。

  果干是李月秋这几天专门做的,等着结婚那天用来和瓜子糖果一起待客,番薯干杨梅樱桃加上杂七杂八山上采的野果有好几种,切片的果干都切得又大又厚很有肉质感,杨梅樱桃也都是整个的晾晒。

  颜色上比起供销社卖的果干淡一些,毕竟没加食用色素,表面也没有挂着糖霜,乍一眼看去和平常的果干有些稍微的不同。

  科科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宝贝团子,父母放手心里宠的,什么好吃的没吃过,果干肯定也是吃过的,就是外国果干都吃了不少,但没见过这样的果干,块头大也不硬,糖霜看着就引人口水分泌,他咬了一口眼睛里面亮亮的,“好吃!”

  李月秋笑着又拿给他每种都挑了好几块,这样一来科科更喜欢这个漂亮姐姐了,觉得乡下和他的小朋友们形容的又脏又臭根本不一样。

  一点也不脏,干干净净的,有高高的海棠树,咯咯咯叫的小鸡仔,还有威风凛凛的大狗子。

  科科的父亲很忙,和李老头在屋里说了一会的话,另外一个像是警卫员的人看了两次表,等第三次的时候他敲门进屋提醒说:“时间到了。”除了李家,呆会还要去季家和陈家一一道谢。

  临走的时候,科科的母亲告诉李月秋如果有机会去省城可以去找他们,他们来的时候不晓得这姑娘要结婚了,只准备了谢礼,于是把手上戴的一个镯头脱下来送给她。

  镯头,样式老,像是一圈细细的头箍,但是……是足金的。

  李月秋可不要,但根本推辞不过,她挑拣了一大袋风干好的果干给科科,让他带在路上吃,她做的果干不会一个劲的甜的发腻也不会酸得倒牙,很纯粹的果子干,也不会窗味,种类杂七杂八,比供销社的种类还多。

  科科依依不舍,短短的几个小时和毛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那正儿八经的告别。

  李老头送着人到村口才回来,一回来,王贵芬就问这伙人是啥人啊,随手就送一个金镯头,虽然说是感谢月秋救了他们的孩子,但这家底也太厚了。

  “省城军队的首长。”李老头刚刚一直忍着没抽水烟袋,这会吧嗒吧嗒的抽上了。

  王贵芬吓了一大跳,省城首长?那得多大的官,她看向李月秋,抓个人贩子救了省城首长的儿子,那叫科科的小男孩听说是家里的独子,也是老来子,宝贝金疙瘩一个。

  李月秋即使有些猜到了很可能是大领导,但真没想到直接是个首长,能见到这样的大人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又觉得挺光荣的。

  这边已经从水湾村离开赶往桃源村陈家的科科叽叽喳喳,抱着果干吃的腮帮子鼓鼓,还沉浸在和毛豆分开的悲伤中,化悲伤为食欲,还撒娇着说回去也要养一条像是毛豆一样威风凛凛的狗。

  车上一片和乐。

  “你对那姑娘有意思?”科科的母亲看向谢明良,这是她的弟弟,瞧这人知道李月秋要结婚的时候神色都变了,在李家也一句话都没说,和平常简直是两个人,她拍了拍谢明良的手,正色道:“人都要结婚了,别想有的没的。”破坏人婚姻的事她们谢家可是不许的。

  谢明良笑着抱过科科,不甚在意的说:“说什么呢姐,都什么年代改革都开放了,我会对一个有夫之妇的人下手?又不是在旧社会。”

  科科的母亲看了他好几眼,也没再说什么,说实话看到李月秋的时候她都些惊艳了,素面朝天的一张脸,粉黛未施,模样身段放在省城也是拔尖的,没想到会在这么个乡下看到这种姑娘,这样的气质样貌,在一个乡下实在是可惜了些。

  她摸着空了的手腕,那个镯子是她年轻的时候戴的,戴了有些年头,虽然是足金的,但镯子只比钢丝粗一点,送给人做谢礼算不上贵重但也不便宜,她若有所思了一会,想着李月秋的脸总是一股熟悉的错觉,她看向自己的丈夫,“奕声,你觉没觉得李月秋这姑娘看着有点眼熟,像是在哪见过。”

  莫奕声一个经常在军队的男人习惯了不苟言笑,听到这话神色没有一丁点的变化,也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知道,我知道!”科科这个小机灵鬼趴在谢明良的肩头抢白道:“像仙女!漂亮”月秋姐姐长得比他们大院的那些姐姐都漂亮,就是像仙女。

  这话说得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莫奕声肃然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抱过科科这个小肉团子,捏了下他的鼻子,回了自己妻子一句,“人有相似,眼熟不奇怪。”

  隔天,李月秋抽了个空闲时间去了镇上,科科父母送来的谢礼有罐头点心这些吃的,也有布料或者是药材这些用的,都是一些日常实用的东西,想必在挑选东西上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其中最贵重的大概就是科科母亲临走的时候给她塞的金镯子了。

  李月秋把这些东西收拾了出来,像是布料送来的都是好料子,实用是实用了,逢年过节可以做好几身的新衣裳,但乡下这样子的面料不合适,就是留着给李月秋做衣裳她也要不了这么多,更别提,有些花色还是李月秋不喜欢的。

  最后,李月秋拾辍拾辍,挑拣了一些“不合适”在乡下磋磨的贵东西,拎着去镇上打算把这些换成“乡下货”。

  镇上有个杂货铺除了平时兜售杂货卖些锅碗瓢盆,最让人喜欢的是杂货铺还可以换东西,例如李月秋手里一斤的的确良布料可以换两斤的粗布,一个鹌鹑蛋罐头可以换好一定量的富强粉或者是次一些的细粮,只要你的东西杂货铺肯收两厢交换东西谈妥,都可以换。

  李月秋盘算着要换些什么实用的东西,一进到了杂货铺没想到正正的和赵永平还有个陈山水来了个对眼。

  店里的老板好像不在,他们两个坐在杂货铺里等着人,而他们前面的木头台面上摆着不少麻绳捆着的东西。

  李月秋看了一眼自个拎在手里的东西,又看向杂货铺台面的摆的一溜。

  嗯?好像有几样和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

第65章 月秋和季家那姑娘打起来了!……

  “大嫂。”陈山水看到李月秋抬先出声打招呼,招着手十分的热情。

  她一声大嫂把李月秋一下都喊懵了,好一会才轻轻心安理得的应了一声。

  年岁上陈山水比她大一岁多,以前都是月秋月秋的喊她,突然改口让李月秋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还是应下了。

  “你来买东西?那得等一会,柏叔刚刚出去了。”

  陈山水抓了抓脑袋,突然改口他自己也挺不自在的,喊得也不咋的习惯,但再过几天月秋就要和他大哥办亲事了,这次亲事可是来真的,早两天晚两天喊也没啥区别,倒不如早早改口。

  “没,我来换东西。”

  李月秋把手里的东西也摆到台面上去,这个杂货铺略显凌乱,不怎么规整,东西摆得到处都是,也就台面这一片有下脚的地,一眼看去铺子里的东西很杂,好像什么都有。

  水湾村里到镇上的距离不算远,东西她拎了一路,也是够重的,掌心都被勒出几道红痕来。

  她手里的东西一摆到台面上,这样一来陈山水也发现了台面上的东西有相同了。

  在旁边坐着翘着二郎腿的赵永平看着台面上的东西,原谅他没心没肺,没忍住笑了起来,得,要是送谢礼的人家看到现在的情景,估计表情够呛。

  前脚才给两家送的谢礼,后脚就被人拿到县城换了,而且几乎都是同时的,瞧瞧拿的东西有八成都是相似的,包装都没拆。

  还真是一对,脑瓜子想的都一样,不晓得怕是会以为这是商量好了的。

  “你哥呢?”

  李月秋最近也很忙,说不算累,细枝末节的小事很多,她已经好几天没见到陈立根了,按道理这几天姑娘和汉子是不见面,但这要是碰巧遇上可不算坏规矩。

  “没在,他不和我们一道。”

  陈山水笑呵呵的,她哥这些天点灯熬油的干活,今天天没亮就从家里出来了,也是到镇上来办事,但比他们早出发,没和他们一道,也不晓得这会有没有办完事,会不会过来和他们碰头。

  要是这会过来碰头就可以见人了。

  “哦,我都好几天没见他了。”李月秋半垂下眼眸,睫毛卷翘,小声的嘟囔。

  嘟囔完杂货铺有人进来了,进来的是柏叔,这个杂货铺是柏叔开的,已经有小几个年头的,以前严/打的时候,这个小铺子都是偷摸着开的,怕被人抓住了投机倒把,现在已经开到了面上,来往的生意还不错。

  柏叔卷着袖子进门,他刚送完猪肉,手里还拎着一块猪肉,看到他们几个,去柜台的抽屉里抓了一把花生放在碟子给他们吃。

  折腾完才看向台面上的东西,不多说废话,直接问:“先讲讲想换些啥?”东西都是好东西,只要换的东西他这有也合适他就一次性全都收了。

  杂货铺隔几天才开一次,柏叔最近忙着猪厂的事,过来的也不勤,铺子里还有些啥东西他得去盘盘。

  李月秋一路上都想好了,拿过一张包糖果的包装纸唰唰的写下想换的东西,如果有些东西换不了,那就换别的。

  而陈山水那边是一早就准备好的清单纸条,直接拿出来给柏叔看就成,上面是他哥写好要换的东西。

  老实说这些东西其实算是凭空刮来的,人贩子的事陈山水也是后来人上门之后才知道的,他哥没做啥就是顺手帮忙抓了人,这事主要还是月秋的功劳,是她发现了人贩子,找了汽车站的工作人员把那伙人截住的,他哥充其量就是那种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沾了月秋的光。

  那户人家上门感谢送谢礼的时候,他哥正在用竹子编凉席,打的竹片铺满了一院子,这马上天气就是最热的时候,桃源村和水湾村虽然属于同一个镇子,但两个村子离的不算近甚至有些算远了,中间还有好几个村子隔着,水湾村那边多水,天热的时候,总是比其他村子凉快很多。

  单是凉席竹枕他哥就编了不少,一看就知道是给谁准备的。

  谢礼不少,看包装也看得出来都是他们买不起的好东西,但陈山水晓得别看他哥现在沉默隐忍,骨子其实又倔又傲,不爱欠人情不爱管闲事,他有自己大老爷们的骄傲和底线,沾女人光得到的东西他肯定是不会要的。

  但他哥那是个时候却是脸色如常,眉梢都未抬一下收下了所有的东西。

  当时的陈山水都惊到了,心情复杂得不行。

  “你们是约好的?”陈山水飘远的心思一下回过神了,听到柏叔的问,一脸的疑惑,没明白过来柏叔问话的意思。

  在边上的李月秋也是一头的雾水,她道:“没,约好,我自个来的,和他们不是一道。”

  她今个是一个人来镇上的,家里其他人手头上都有事要做,只有她这个待嫁的姑娘,虽然手上的活没做完,但都是一些小活计,她就抽空来镇上了。

  柏叔不以为然的看了她一眼,没约好换的东西差不多有一半是一样的?还没开始碰在一起过日子,就像模像样了,不错不错,是个好兆头。

  “东西我都收,等着我瞅瞅我这里存货有多少。”他把手里的包装纸和纸条用东西压住,去里间拿东西。

  李月秋伸过脑袋去看那张和她包装纸相挨的纸条,上面写的字带点狂草,一看就是陈立根的字迹,还真是和她写在包装纸上的好几样东西对上了。

  等柏叔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来,李月秋耳垂有些红,她换的东西有一部分是给自己换的,像是月经带蛤蜊油擦脸膏之类的,这些东西于她是消耗品,可陈立根的那个清单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