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富婆 第128章

作者:舒书书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从年初四月开始,到十一月份,全国各地“摘帽办”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全部完成。

  李秋玲家从此摆脱了成分的困扰,李秋玲也终于熬过十几年的歧视和白眼,自此直起了腰。

  钱小川的父母也在最后期限被解禁。

  但他们没有立即想办法安排钱小川回去,于是钱小川放松了心态,认真感受起了他生活了两年半的小乡村。

  十一月二十四号的晚上,改变农民穷困命运的事件,在安徽小岗村的一间茅屋里悄悄发生。

  十八个农民在这间茅屋里偷偷按下红指印,立下生死状,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份百字不到的包干保证书,下面是十八个农民的签名和指印。

  而保证书上的内容主要有三条——

  一、分田到户。

  二、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

  三、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2

  十八个农民顶着压力的伟大壮举,在其后的数年内,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至全国。

  包干到户、包产到户,让农村粮食实现了大丰收,也让我国农民慢慢摆脱了吃不饱饭的现状。

  十二月十八日到二十二日,中g第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3

  也就在差不多的日子,叶苏梅在寒冷的天气里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穿着一身漂亮的红衣裳和红皮鞋,嫁去了本大队的赵家。叶家成功和大户赵姓结上了姻亲,彻底打消了叶家人的弱势心理。

  乡下人户族观念根深蒂固,虽说之前苏瓷让知青点的知青给家里撑了腰,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叶家是个孤门小姓的现状。叶苏梅不止给自己找了对象,也给叶家找了一门大户靠山。

  所有人的生活似乎都开始变得有希望。

  而那些尚且还看不到希望的人,也开始自己为自己争取希望。

  因为思想上的解放。

  从七八年十二月到一九七九年春,云南五万知青罢工,请愿大返城。知青下乡事件终于出现了转折点,而知青回城,也终于像苏瓷说的那样,拉开了序幕。

  向阳大队收到指令算是早的。

  七九年的元宵节一过,赵世满就拿了十三张回城申请书去了知青点,对剩下的十三个知青说:“让你们考虑一天,所有想回城的,填好申请书,明天去大队部找我盖章。要是有不想走的,留下来我们也欢迎。”

  赵世满这话一说完,知青点里瞬间就发出了一阵欢腾欢呼声。

  自从云南知青罢工大返城事件发生开始,他们就在等着这个通知,总算让他们等到了!

  拿到申请书后,他们看了又看,小心翼翼放到桌子上,拿了笔来填写。

  填好了就激动地看着,睡觉都要夹在枕头边的书里,生怕申请书会长翅膀飞了一样。

  第二天集体去大队部盖章。

  盖好章,钱小川拿着申请书立马就跑去找苏瓷,激动得气都喘不及,开口说:“我……我……我可以回去啦!”

  苏瓷看他高兴得要哭的样子,看着他笑,抬手拍他的肩膀,“现在还信不信我?”

  钱小川拼命点头,“信信信!以后你说什么我都信!”

  苏瓷故意笑着扫他的兴,“等你回去,我也说不着了。”

  钱小川收了些情绪,“我会给你写信的。”

  苏瓷没再继续扫兴,“好。”

  分别的时候都会这么说,但其实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哪怕后来通讯发达,朋友分开时间长了,也都会慢慢淡掉。

  然后钱小川还没再说话,忽听叶苏红过来问了一句:“孙建民也去大队部盖章了吗?”

  钱小川被问得一愣,但他反应很快,忙出声回答:“我没和孙建民一起去,不太清楚。”

  苏瓷往叶苏红脸上看一眼,没看出来她有什么具体的情绪,也就瞧着有一点失落。

  这个问题,应该从年前的云南知青罢工事件开始,她心里就是有准备的。

第083章

  叶苏红没再多说什么,转身便干活去了。

  年前叶苏梅出嫁成了赵家的人,眼下她成了家里年龄最大的丫头,瞧着也越发成熟了。

  看着叶苏红走远,钱小川收回目光用口型对苏瓷说:“他也盖章了。”

  苏瓷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没接这话,只看着钱小川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钱小川说:“大家在这里憋的时间太久了,一天都等不及,打算明天就走。他们去肉站去集市买东西去了,今天晚上在知青点做顿好吃的,邀请了赵书记和周主任,你晚上也过来吧。”

  这次一分开,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再见面。

  苏瓷没有拒绝,点点头道:“好啊,那我明天早上再去上学吧。”

  本来按常规来说,她今天下午就得跟李秋玲去学校。

  苏瓷没有拖着李秋玲等她,跑到她家告诉她,自己明天再去,让她自己今天先过去。

  明天早上去学校的话,要起很大的早。

  李秋玲没有执意跟苏瓷一起,下午太阳稍稍偏西后,她就自己往县城去了。

  到县城的时候时间还早,她便没往学校里去。

  她多绕了一点路,往县图书馆去了一趟,把放寒假之前借的书还了,打算再借几本新书带去学校看。

  然后就在书架间找书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秦卫东。

  两人现在勉强算得上朋友,见面自然客气礼貌地互相打招呼。

  两人登记好借书手续一起出图书馆,秦卫东问李秋玲:“叶苏瓷呢?”

  她俩几乎成天形影不离粘一起,想要看到她俩谁单独一个人在外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秋玲微微抿一下嘴唇说:“咱们大队的知青明天回城,苏瓷和他们关系好,给他们践行去了,今天晚上来不了学校,我就自己先过来了。”

  听到知青回城,秦卫东觉得他们真是有够幸运的了。

  如果不是时代改变了,他这学期毕业,也还要去乡下插队呢。现在当然是不用了,就算考不上大学,也是留在城里找工作。

  李秋玲看他没说话,现在都能放得开自己主动找话题了。

  她看着秦卫东手里的书问:“不是都快高考了嘛,你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啊?”

  秦卫东回回神,转头看向她说:“我个人觉得,劳逸结合比较好。”

  李秋玲同意地点点头,又问:“那你打算考哪里的大学啊?”

  秦卫东思考着说:“平城吧,那里的大学最好。”

  李秋玲有点羡慕秦卫东的自信,接着话说:“我们大队的知青就大部分都是来自平城,其中一个去年夏天顺利考上平京大学回去了,你也是想去平京大学吧?”

  秦卫东没谦虚,“嗯。”

  李秋玲轻轻叹口气,“我成绩不大好,要是能考个省城的大学我就很满意了。不过按照苏瓷的成绩,她应该可以上平京大学的。”

  秦卫东说话又直又实诚,“你可以考平城的其他大学,不一定非得上平大。”

  李秋玲笑一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得也是哦。”

  苏瓷没和李秋玲去学校,傍晚和叶苏红一起去了知青点。

  叶苏红是孙建民叫她去的,她就和苏瓷一起过去了。

  这一天知青点的气氛,比之前过年还热闹。

  大家把手里剩下的两斤肉票拿去买了两斤猪肉,又偷偷去黑市买了点白面,回来和面热热闹闹包饺子。

  家里有寄好吃的来的知青,把包里的猪肉罐头和牛肉干之类的,也全都贡献了出来。

  吃完这一顿,明天就要回城各回各家,以后怕是没机会再在一起吃饭了。

  知青们请了大队书记赵世满,知青点负责人周兴武和苏瓷。

  赵世满过来的时候还带了两斤羊肉,周兴武则带了点酒,打算和这些小知青好好告个别。

  想起这些知青刚到向阳大队那会,没少为难赵世满和周兴武。

  现在突然都要走了,竟然还怪有点舍不得的。

  而在大家都在屋里包饺子聊天回忆往昔,高兴兴奋得不得了的时候,孙建民和叶苏红却单独坐在院子里的井台上。

  大家知道他俩有话要说,也没人过去打扰他俩。

  苏瓷还是忍不住关心,不时就偷偷往院子里瞧一眼。

  在她又跑去窗户边偷看的时候,钱小川过来在她脑袋上轻轻弹了一个脑瓜崩,跟她说:“你别管了,你三姐比你还大呢,他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苏瓷点点头,收回目光的同时收住心神。

  不去多管孙建民和叶苏红了,她看向钱小川问:“你呢?回家了有什么打算?”

  连跃在部队早就提干了,义务兵的时间也早结束了,凭他的家庭,加上他从小被熏陶出来的能力,在部队不可能混得差。表现好再努力上个军政大学,那他这辈子也会是高级干部。

  他们仨从小长大的海军大院和空军大院,是海军和空军的军事总部,也可以称为司令部。

  连跃如果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最后的目标和归宿,应该也是回到平城军区。

  肖桉在国内最好的大学里读书,未来一样也是光明无限。

  毕了业国家分配工作,在平城会拥有很体面的工作。

  钱小川似乎并不忧虑这些,只道:“回去再说,还能没事干呀。”

  苏瓷想想也能明白,他父母都是干部,这方面确实没有太大问题,给他找份工作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大不了就去当兵磨练个两年呗。

  钱小川一心只想回城,只要能回城他就完全没问题。

  他自己的事情没什么可再说的,换了话题问苏瓷:“你什么打算?高中毕业打算考哪里的大学?要不你也考去平城,到时候我带你在平城好好玩玩,跟你讲讲咱们小时候的故事。”

  听他这么说,苏瓷的脑子里居然有画面感了。

  一群小屁孩背着书包穿着军装制服,戴着羊剪绒雷锋帽,满平城地乱蹿,从这个军区大院到那个军区大院,聚在一起抽烟打架滑冰吃西餐。

  苏瓷想起来,连跃那会还没走,她请他们三个去县城吃饭。

  他们仨那天也说,有机会带她去平城玩,带她见识见识大城市,请她吃冰激凌喝咖啡吃西餐,还有又香又脆的烤鸭。

上一篇:王府幼儿园

下一篇:佛系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