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不干了 第97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不一时,大家都写完了,递给了赵长缨。

  贺丹和周教练很快就看过来,他俩可是军师团的,当然,贺丹还负责在群里发信息,还有位后备军师团——孙蓓英。

  第一个“交卷”的是川省的何雨生,比之东省刘桂廷和王伟两个人时不时议论,他这边完全自己做主,所以快多了。

  赵长缨低头就看了他的条件:转正、编制、工资、进一队,给参加所有大赛资格是标配。

  团队这方面不如南河省大方,只说对赵长缨优先使用。毕竟川省的射箭本来就不差,能力强的运动员不少,不可能完全倾斜的。

  倒是待遇比南河省强,可以为赵长缨提供一套房子,为赵长缨的父母提供射运中心的长期工作,待遇每月五千元每人,可以为赵苍龙提供转学到川省最好初中的名额。

  何雨生果然是提前都做了功课,所以对赵家的人和事都打听的特别清楚,针对赵家开出的条件。

  可以说诚意满满。

  毕竟薛小花和赵林旭都没固定工作,如果去了川省,不但可以守着女儿,日后大问题也解决了。就是赵苍龙一般,虽然川省的最好的初中肯定比密城三中强,但转学多了并不好。

  当然,赵长缨看了一眼他们对赵长缨的要求,是要求赵长缨在省队待满一个比赛年,和南河省一样。

  赵长缨随后又看了东省的条件,三家的标配是一样的。而且东省的团队和川省一样,赵长缨可以优先使用。

  但待遇真是让赵长缨看了,也吓了一跳。

  川省已经够优厚了,可东省简直吓人。

  她知道东省经济发达,可没想到这么大方。

  东省倒是没说给她父母提供什么,写的是除了国家规定工资外,另有补贴一份,每月2万元。全国性大赛如全国射箭锦标赛,全运会等拿到了女子个人金牌,每枚奖金100万,团体金牌,每枚奖金50万。

  当然也是希望赵长缨能够待满一年。

  这真是用钱砸人了。

  贺丹和周教练看了东省的都觉得心潮澎湃,这么大方的可真的少见啊。

  别说运动员是要竞技,不要看钱。

  问题是赵长缨现在去哪儿都一样,钱就很重要了。

  连孙蓓英也说,“这条件不错。团体优先就可以,毕竟你也需要训练时间,不是全天候需要,而且还有我。”

  大家都想让赵长缨挣点钱。

  倒是赵长缨接着往下看去。

  南河省的刚刚都说过了,她以为不会有什么大改变,结果就瞧见韩玉芳改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期望赵长缨服务年限,她原先想要赵长缨打满一年,而现在写的是尽量打满一年,不会因队里需要约束运动员的发展。

  第二个地方是新加的,写的是,赵长缨如果取得了好成绩,尽量为赵长缨争取奖金。

  两个尽量,已经看出了韩玉芳的努力。

  她想着,那边教练们已经开始争取了,反正条件都写在那里了,也改不了。

  何雨生开始跟薛小花攀谈,“我们射运中心领导很关心运动员家里的情况的,听说您这边工作还不固定,就说不如一起过去。射运中心有不少岗位呢,您和大哥都能安排。而且还给房子,也不用租金。”

  薛小花没想到,连她都能安排了。

  这不就是鸡犬升天吗?

  她惊得忍不住问了句,“真的啊!”

  还是一直没吭声的赵林旭咳嗽一声,提醒她镇定。

  薛小花才没拍大腿。

  可后面的邻居可就羡慕了,孩子出息了,不止人家抢着要,还能给爹妈安排工作?还能给免费的住处?天哪,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哎呀,我们就没见过这样的,都说考上好大学以后就不愁了,那也是以后,看看长缨,十三岁,家里都解决了。”

  “那去不去啊,不说分了一套房子装修吗?”

  “这有什么的,那套是给长缨的,不住也能留着,而且说是永久租用,长缨这架势,很快就有全国奖牌了,就是他们自己的了。那多爽啊,这边租出去,那边住着还有工作,两份钱!”

  一说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赞了。

  倒是东省那边也有点急了,不过又不好当众说这么高的奖金,刘桂廷干脆跑到赵林旭那边,跟他凑近乎,“大哥,我们这边长缨要是拿了全国冠军一枚一百万奖金?!”

  本来大家聊着,赵林旭就在旁边蹲着听。

  他高兴的很,可他不善言辞,就听着就可以了。

  哪里想到,刘桂廷上来就给他这么大刺激,他没忍住直接来了句,“一百万?”

  本来薛小花和邻居们还热火朝天讨论给工作的事儿呢,一下子又惊到了。

  这会儿好多人嘴巴都没合拢。

  一百万是什么概念,一个人的工作也就四五千,那是要干十几年才能挣到的钱啊。

  一直在跟着大家议论的胖婶忍不住叫了一声:“我滴乖乖呀。我活了五十年可开眼了。我就记得远方亲戚家的孩子高考考得好,京大和华大来争取,两边比着开条件,我以为那就是最厉害的了,现在才知道,我滴乖乖呀,长缨就跟考了状元一样啊。”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认同。

  这会儿就一个说法,“小花啊,你可真是有福气。”

  薛小花也吓着了,这也太多了,她也不敢说什么,生怕影响赵长缨的判断,只能说,“看孩子,我们不看钱的,看孩子喜欢。”

  这事儿又不是立刻能决定的,何况还有三家,大家都很有眼色,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辞了。

  韩玉芳也听到了别家的条件,忍不住叹了口气,到了门口终究还是说了句,“长缨,我们很有诚意,希望你能考虑一下。”

  赵长缨点点头。

  等着都走了,邻居们也告辞了,屋子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就剩下了赵长缨一家四口。

  赵长缨就把写好的单子递给他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赵林旭实在是被一百万给吓到了,就想接过来看,结果被薛小花给按住了,薛小花用另一只手直接推开了,“我们不看,按理说你才13,家里应该给你出主意,但咱家不一样,一是你做的事儿我们不懂,二是我们也没见识,所以你自己决定。”

  “我就告诉你两条,一是不用担心钱,我和你爸都能干,也有工作,不需要孩子养活。二是看你自己的心,也别为了钱,我虽然没有,但我觉得,你打的这么好,以后肯定会有钱的,别为了一点小钱做决定。”

  她最后说,“妈已经很高兴了,你看今天这一出,我得扬眉吐气一整年,够了!”

  赵林旭也就是想看看,一听也点头,“我同意你妈的。”

  赵苍龙更简单,“我未成年,不表态!”

  所以这事儿就到了赵长缨这边,赵长缨就回屋去了。

  群里大家也没给意见,只是分析了一下,最后贺丹总结了一下:【南河最真诚,但基础最差,他们目前的运动员配置,长缨你去打比赛个人没问题,团体有点难,水平不够。】

  【东省最豪,他们运动员配置比南河强点,有个谭笑,这是一姐,其他人很一般。不妨碍你拿名额打全国赛。不过团体赛也机会不大。】

  【川省居中,他们挺用心,但运动员也一般,情况跟东省差不多,就一个吕华华撑着,其他人不行,也是全国赛不考虑。】

  其实很明显,只有很不行的队伍才会这么积极来争取,那些人员差不多的队伍虽然很想要赵长缨,但也知道赵长缨最大打一年就走了,没多大帮助,所以没有这么大的动力。

  而这三家,的确需要急速提升成绩。

  不过贺丹还问了句:【密省没留留你吗?】

  赵长缨回答:【留了,新上任的主任专门打了电话,说是会保证公平,但我不喜欢那里,拒绝了。我想去南河。】

  这个选择显然让群里的教练们很不明白。

  贺丹:【这是条件最差的了。】

  赵长缨回答:【一是南河真诚,我名声最差的时候,一直联系我,说无论如何都要我。二是南河可以随时放我走,三是我欣赏谢教练,同时对他推荐的人很信任,四也很重要,我想拿双冠。东省和川省都有一姐了,她们有自己的主意,不会听我的,但南河可以。】

  双冠这个词出来,整个群里都被赵长缨的口气镇住了。

  别说贺丹、周教练,孙蓓英都觉得不可思议,【南河目前运动员最好成绩是排位赛第22名,八分之一决赛都没进过,两个人拖后腿,团体赛一局一人两箭,你怎么拿?】

  赵长缨既然敢说,自然有办法:【到时候告诉你孙教练。】

  她不肯说,大家又不好问,只是非常疑惑了。

  团体赛是一个队伍的排位赛前三名组合,也就是说,这个比赛是完全论成绩的,不是固定的。是选取了这个队伍在这场比赛最强的运动员。

  别的队不说,就拿密省举例,因为是老队伍了,所以人才储备非常强大,章一冰就不说了,他们后面还有王媛、蒋娜等一堆可以打进八强的选手,随便组组都是强队。

  南河那么弱,怎么带?

  赵长缨随后给韩玉芳打了个电话,又强调了一句,“如果我想拿双冠,你们可以全条件支持吗?”

  韩玉芳都惊了,但很快点了头。

  赵长缨就定了南河省。

  做出选择后,第二天赵长缨就收拾了东西,跟着韩玉芳去了南河省。

  薛小花他们都说要送呢,赵长缨也没用,“没必要,妈好好装修房子,我过年回来。”

  周建设和贺丹都来送她了,其实已经分别过一次了,如今倒是没什么太大伤感,毕竟赵长缨本来就不是小鸟,她是一只鹰,一定会飞翔的。

  不过跟着来的还有周雨,她递了张报纸给赵长缨,“汇报一下,我发表文章了,谢谢你救我。”

  赵长缨也没想到,惊喜异常,高铁上就拿出来看了看。

  那是个报纸副刊,周雨写的内容是《我和父亲的和解》,真情实感,文笔流畅,赵长缨看着就笑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南河省的省会南河市。

  下了高铁就有人车来接,一路带着韩玉芳和赵长缨去了南河省的射运中心。

  南河省的经济一般,属于华国中不溜那部分,射箭在南河省并不是优势项目,它的优势项目是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在全国都有名。

  路上韩玉芳就跟赵长缨垫底,“我们场馆可能不如密省条件好!”

  赵长缨又不是来度假的,这些都无所谓的。

  等着到了射运中心,她才知道这个不如是多不如。

  射运中心在南河市的中心位置,这会儿正好是七月底,树木林立,一看就很有年头了。

  里面的建筑除了一个体育馆看起来新一点,其他的像是上世纪的老建筑,怎么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车子边走韩玉芳边介绍,“那是射箭训练场,后面的是食堂,食堂旁边的冒着小尖顶的白楼是宿舍。”

  等着进了宿舍,赵长缨却发现并不是如想象般那么差,里面非常干净整洁,重新刷了漆,而且似乎房间编排很有意思。

  韩玉芳跟她解释,“现在是这样的,我们人不多,所以房间有多的,宿舍是双人间,每个宿舍都配了基础的训练设备,方便队员加训。”

  “另外,”她指了指最头上的房间,“还有个影音室,可以看电影唱歌,是给你们放松用的。”

  这一看就是很关心运动员的心理了。

  更何况,赵长缨还瞧见了一个通知栏,她驻足看了看,发现上面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运动员这周的训练量和成绩,一边则是教练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