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晓茉莉
“就是现在好一阵子没下雨,山鸡抓不到菇子也没得捡, 她才不去了。不过啊,她们姐弟俩又捣鼓起兔子来了。”
“在后院那养了一窝兔子。”
“还说又要去抓呢。”
“兔子娇气,可不好养。”柳树根道,以前村子里也不是没人尝试把抓到的兔子养起来,但多半养着养着就死了。
在那后面就没人养了,宁愿宰了吃肉。
金氏也明白,不过她不是那种死死盯着儿女,非要他们做什么都按照自己吩咐来的人,所以对二丫和石头养兔子这事看得很开。
“养得费劲,他们就不养了。”
“万一养死了也能杀了吃肉,不碍事。”
柳树根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不说这个了,他欣慰道:“那既然这样,等二丫的婚事定下,我们就把井给打了,有一口井她的婚事也能办得好看些。”
“还有啊,我在县城看到那些小姑娘们都穿得好看,你回头也给二丫做两身,我们二丫可不比县城的姑娘差。”
金氏自是答应下来。
柳树根定的银牌做好之后,他取了就想往家里赶,不过走了几步又返了回去,回家之后他让金氏搓了几根红绳,给家里的人都带上。
“二丫,你带好,不要弄丢了。”
柳二丫开心地摸着胸口,“知道了,娘。”她把刻着她名字的小银牌和之前娘去给她求的护身符都贴身带着呢,丢不了。
柳树根也把另一件东西拿给二丫,“二丫,这是银楼那边送的,说是什么银丁香耳环,姑娘家的小玩意,你拿去戴吧。”
今天他去取东西的时候,银楼的小二弯腰喊他柳老爷,然后把银牌和这这银耳环给他。银牌自然是他定的,而银耳环则是对方用剩下的下脚料做的,送给他结个善缘。小小的耳环用红纸包着,不到米粒大,估计连一钱都不到。
柳树根当时打开看的时候险些弄丢。
如今给了二丫,他也不忘叮嘱,“二丫,这银耳环你好好收着,别弄丢了,这东西细得很,一眨眼就没了。”
“丢了都没处寻去。”
柳二丫有些惊奇地看着,“娘,这就是银耳环吗?”
金氏也没戴过,她犹豫道:“应该是吧。”
虽然和村长媳妇耳朵上戴的不一样,但一样是银的,一样是戴在耳朵上,应该是银耳环没错了。
旁边的柳大丫嗤笑一声。
“这哪里是耳环,就是一根银棍,和娘用来塞耳洞的茶梗是一样的。县城的银耳环贵得很,哪怕只是银丁香,也要五六百文一对。至于更好看的金丁香那就更贵了,得一两银子呢。”
柳大丫以前也是有银耳环的,还是一对银丁香,那是生了儿子后二郎给她买的,她天天戴着,后来二郎死了之后就被婆婆拿走了。如今看到二丫有一对银耳环,虽然比不上她的银丁香,但也让她冒着酸水。
柳二丫不以为意。
自从姐妹俩吵过几次架之后,柳大丫就经常怪里怪气的,尤其是知道她有了私房钱之后,更是十句里有八句泛着酸。
如果二丫理会她,两个人不久之后就会吵起来,而如果不理会,反倒能把她气得吃不下饭。所以这回柳二丫打量着手里的这两根细银棍,开心地收了起来,连句话也不跟她说,把柳大丫气得咬牙。
她张了张嘴,想要骂一下柳二丫,但看到旁边柳树根的冷脸后就不敢了,最后灰溜溜地到厨房做饭。
柳树根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在家里吃过了饭,然后就拿着自己手里的那块银牌来到了老宅。老宅里,迎面遇上的是他三弟的媳妇张氏。
对方看到他手上空空,顿时就皮笑肉不笑地道:“他二伯,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上次大姐回来的时候没见你,听二嫂说你还在城里干活没回来呢,怕是挣大钱了吧?”
“有什么好事,可别忘了爹娘啊。”
柳树根向来看不上三弟媳妇的尖酸,板着脸道:“能填饱肚子罢了,三弟若是想去那我等下就和爹说一声。”
这下张氏就不说话了。
在码头上干苦活,她可舍不得当家的去,没看大伯每次回来都没个人形吗?春生如今在黄家村的村塾读书,他们家以后就是读书人的家了,哪有读书人他爹跑去给人干苦活的道理?
“爹,娘——”
张氏冲着里头大喊,“春生他二伯从城里回来了。”
李氏正在屋内和柳大河说话,柳大河明年初就六十了,按照村子里的习俗,六十大寿都是要大办一场的。
老两口正在商量呢。
“猪家里有养,到时候杀一头,鸡鸭家里也有,我让老大媳妇前几个月就开始养着了。到时候杀几只,一桌半只就很体面。至于老二,也不用他出什么,就让他给你做一身衣裳,再给二两银子。”
“听树桩说,他今年挣钱了。”
说完了宴席,李氏又遗憾道:“就是春生媳妇,黄家那边不肯让他们提前成亲,非要等到年底,不然照我说的年初那会成亲,没准曾孙都有了呢。”
到时候当家的抱着曾孙过寿,双喜临门,体面得很。
柳大河眯起眼,咳嗽了两声,“不碍事,黄家那姑娘还小呢,家里想要多留一年也正常,当初定亲的时候也是说好了的。”
柳家长孙,柳春生今年十八,从前几年开始就在黄家村的村塾读书,一年前定下了黄家村村塾先生的独女。因为当时对方刚刚及笄,所以两家说好了再过一年,也就是今年年底再成亲。
“十五岁就能嫁人了!”
李氏不满,“我们家的招娣、来娣都是十五岁就嫁了的,嫁出去之后也不耽误生孩子啊,来娣现在都生了两个了。”
“偏他们家事多。”
要按照她说啊,春生应该早早的就成亲,最好十五岁就娶媳妇,然后给她生两个曾孙。当然,生三四个,四五个她也不嫌多,家里有的是地方。至于曾孙女,一个就好了,不要太多。
曾孙女和孙女一样,都是赔钱货。
说起这个,李氏又想起了家里剩下的三个孙女,一个寡妇回家再嫁的柳大丫,一个是嫁不出去的柳二丫,另外一个则是整天阴阴沉沉的柳盼弟。
哪一个都不让人省心。
柳大河也想起了几个孙女,他想了想道:“大丫回来也有大半年了吧,老二家的有没有跟你说她的亲事定下了没?”
“没呢!”
李氏烦躁,“上回我问她,她还在推脱,说是上门来提亲的都不合适,她和老二要再看看。有什么好看的,再过几天那张二郎就除服了,我到时候亲自过去一趟,一定要让他们把大丫给嫁了!”
不然等春生年底办喜事的时候,家里还有一个守寡的姐姐,那算什么事?
要不是已经分了家,他们这里的规矩是爹娘不好管分了家的儿女的家事,李氏早就随手把丢人现眼的柳大丫给打发了。
守寡再嫁的,有人要就不错了。
哪里还让她挑拣?
至于柳二丫虽然也没嫁,但她比春生小,是妹妹,所以李氏就没提,不过她也在心里嘀咕着,不知道凤英给说的是什么人家。要是差不多,明年也要催着老二夫妇把二丫的婚事给办了。
至于柳盼弟,家里的活没人干,得多留几年。
柳大河也是赞同,点头道:“既然她不想在张家守寡,想要回来再嫁,那还是早点嫁了的好,免得后面做出什么丑事来。”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张氏的大嗓门。
“爹,娘——”
“春生他二伯从城里回来了!”
“老二回来了?”李氏一喜,然后对柳大河道:“当家的,正好老二过来了,你得好好说说他,让他赶紧把大丫给嫁了。”
柳大河唔了一声。
然后老两口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就被柳树根说的事情吓了一跳。
李氏瞠目结舌,“你说,你说二丫得了知县老爷的赏银?”
知县老爷,那可是知县老爷,是本地父母啊!前任知县老爷刚来的时候,还给村子里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送过米粮。当时全村都围上去看呢,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柳大河和李氏就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有这福气。
没想到他们没等到,二丫这小丫头片子却等到了?
一袋米粮多少银钱?
有二两吗?
肯定是没有的!
感受到他们的震惊,自幼不得爹娘疼爱,更是因为生了个‘不详’的女儿而被早早分家出去的柳树根,心里有着隐隐的快意。
他心想:看到了吗?我们二丫是有福气的!知县老爷给的赏银呢,谁家能有?看以后谁还敢说二丫是扫把星是鬼娃娃。
谁要是敢说,他就敢上门去问问她们家有没有知县老爷赏的东西!没有?那就把话吞回肚子里,不然他就去找族长和村长说理去。
一时间,他的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柳大河和李氏面面相觑,李氏更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二丫,二丫真的得了知县老爷的赏银?”
柳大河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目光也是紧紧盯着二儿子。
柳树根见状,就从脖子上扯出那块刚戴上没多久的小银牌,伸过头去给二老看,“爹,娘,你们看,这个就是二丫得的赏银了。二丫这孩子孝顺,她知道知县老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有福气呢。”
“石头说让她把银子戴在身上辟邪的时候,她就说打成福牌,让家里人一人一块,都得些福气。”
“就是这块了。”
看着上面写了个‘福’字的小银牌,柳大河的呼吸都重了几分,他想着有这么一块福牌,那过两个月的六十大寿岂不是附近村子的独一份?
那是再多的猪肉、鸡鸭都比不了的体面。
李氏更是眼前一亮,知县老爷给的赏银打成的福牌啊,那岂不是比吃了就没,不吃放着会变坏的米粮好多了?没想到二丫这丫头还有这样的用处,好在她当年想要摔死她的时候,老二出来拦了一拦。
不然岂不是错失了这样的福气?
她正想问二儿子她和当家的福牌在哪里,快拿出来看看,还有春生是家里的长孙,他也得有一块。就听到二儿子道:“爹、娘,二两银子不多,一共只打了五块福牌,我、金氏、大丫、二丫和石头五个人正好一人一块。”
“你们看儿子的这块,上面还写着儿子的名呢。”
“柳树根!”
柳大河:“”
呆滞的李氏:“”
李氏不死心,问道:“树根,你就只打了五块福牌?”她的呢?当家的呢?没有福牌,岂不是没有了知县老爷给的福气?
“是五块啊。”
柳树根一副不解的模样,“爹,娘,我家就五口人,正好一人一块,银楼还帮忙把各自的名字写上了,福气正好一人一份。”
柳大河和李氏齐齐沉默了。
这时候他们想起老二一家已经分了出去,一旦分了家,爹娘对儿子媳妇的管控就大大降低了,老宅这边的户主是柳大河,地契上也是写着他的名,有地契和孝道在手,柳大树和柳树桩两个儿子就不敢不听话。
但村西边的新宅写的却是二儿子柳树根。
他们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