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鹿谓霜
江晚芙进门,微微笑了一下,“多谢你送阿庭回来。”
陆机垂下眼,他站得很直,回话的时候,显得格外的乖巧,是那种讨人喜欢的晚辈,他摇摇头,“二嫂客气了。我同阿庭兴趣相投,私下也以兄弟相称,都是相互照料的。先前在国子监的时候,阿庭也帮了我不少的。”
说罢,他又抬起头,看了眼面前的江晚芙。
他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到了知人事的时候了。之前嫡母还说要给他一个丫鬟做通房,被父亲拦住了,那丫鬟的模样他都忘了,只记得叫什么蓉。不知道是哪个蓉,芙蓉花的蓉,还是容易的容。
陆机感觉自己想得有点远了,忙回过神来,看二嫂的脸。她是笑着的,眼睛也微微带着点弯弯的弧度,很好看,但好看之外,还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像她送去的衣裳一样,看着很好看,摸上去,里面就有一层细细的绒,很暖和的那种。
“听阿庭说,”江晚芙看他不说话,就主动道,“过几日国子监就要复课了?”
陆机忙点头,乖巧答话道,“嗯,定在初九。”
江晚芙只是听阿弟说了一句,倒不知道具体的日子,如今晓得了,便觉得要提前叫惠娘和纤云他们先准备着了。国子监课业一向安排得很紧,这次时疫耽误了近两个月的课业,加上秋闱在即,这回学子们去,轻易怕是不放他们出来了。
心里盘算着,面上倒是含笑点头,轻声道,“听祖母说,这次秋闱,小叔打算下场试一试,那我就预祝你榜上有名了。”
国子监的学子,可以直接参加秋闱,这也算是入国子监的一大好处了。但像陆机这个年纪的,基本也就是下场练练手的程度,连家里都不报什么期望的。所以,江晚芙也不会说什么一举夺魁,显得太假了。
陆机不妨她说起这个,耳根慢慢地红了。其实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学问,还早得很,但此时此刻却也不想叫她看轻自己,便只道,“多谢二嫂,我会尽力的。”
江晚芙看他一脸正色的样子,又觉得自己怕是给他太大压力了,忙点头柔声道,“尽力就好,不是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叔年纪尚小,也不着急的。”
陆机点点头,跟她告辞出去了。
江晚芙看他走了,到床边看了眼自家阿弟,他倒是睡得很死。惠娘也端了热水过来,拧了帕子递给她,边道,“小郎君睡得真沉……”
江晚芙接过帕子,试了试温,觉得不烫了,才俯身给小郎君擦脸,边轻声道,“怕也是累坏了。跟婆子说一声,叫人晚上看着些,别叫他吐了。醒酒汤温着,明早起来,叫他灌一碗。”
惠娘应下,出去吩咐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日,宣帝已经正式下了旨意,诏陆则携京师三大营回京。
消息一出,国公府俨然更炙手可热了。本来打了胜仗,就要论功行赏,以往卫国公府打了胜仗,也没有这等火热,那是因为朝臣们都知道,皇室对国公府有忌惮,且陆勤于武将官职上,已经官至大都督,升无可升了,但陆则不一样。
他尚年轻,前途不可估量。且帝王如此信重于他。
也有人私下里担忧,这岂不是第二个胡庸了。话刚说出口,就被身旁同僚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胡庸之流,如何能与卫世子相比?”
胡庸仗着帝王宠信上位,素日只溜须拍马,逢迎讨巧,并无实在功绩,不过一谄媚小人,于任上时横行霸道,敛财卖官,可算得上无恶不作。若非帝王还念旧情,就是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但陆则呢,他背景干净,长公主与卫国公之子,身上既有战功,虽不比祖上赫赫,但比起京中的名门郎君,却是绰绰有余的。在刑部时,也素有好名声。就连年轻郎君最容易栽跟头的女色上,也没什么风流名声,私德干净。
没人真心觉得,陆则就是第二个胡庸了,就连说这话的人,也改了口,“是我言错,是我言错。”
但比起国公府,朝堂之上议论得最多的,却是太子刘兆。
都察院和大理寺这次是下足了功夫,不到半个月,东宫的职官、属官、监官,已经被审了三轮了。其实案子很好查,刘兆以往欺男霸女的行径,桩桩件件,比比皆是。
都察院谢纪和大理寺卿是一路人,都是那种恪守公正道义的直臣,从当初谢纪带头死谏就可见一斑。换了旁人,如最开始接手案子的顺天府同知,大抵查来查去,差个囫囵便也罢了,连罪名都含糊地一带而过。
但谢纪和大理寺卿不同,不到半个月,案情已经明朗。案情奏本,也直接落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印,递到了内阁。
早朝,谢纪出列,他没看奏本,可见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微臣与大理寺卿受命审太子一案,……确有此事……太子分别于去岁三月、六月、八月、十月,至女子家中,行奸淫一事。于四月、五月……另有数案并查,证人证词,皆过三审……”
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奏本,他张口就来,没有一丝停顿。朝堂之上,除去谢纪的声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面色凝重得可怕。
“……太子所为,已尽失民心,乃至上天降灾于我大梁,百姓受其苦,庶民承其难。太祖有言,祖宗宏业,断不可托付无德之辈,宁取贤,不取亲。”
谢纪的声音,掷地有声,落在最后那个“亲”字上,他停了下来。
死寂的朝堂,猛地一震,像是有一个无声的声音,嗡地一声,所有人都抬起头,慌张地看向身旁人。
谢纪居然想要废黜太子?
他疯了不成……
已经有朝臣慌张出列,开口道,“纵太子有错,也不到废黜的地步。东宫皇储,事关根本,岂能轻易废黜!?”
朝堂之上,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局面,大理寺、都察院一力要求废太子,六部四寺之中,除刑部和避嫌的吏部,其余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替太子说了话。至于以张元为首的内阁,对废储一事,却从头到尾保持了缄默。
宣帝居高临下,俯瞰朝堂,沉默良久,终究也没有说什么。
废储一事,一早上自然是没讨论出结果的,但这消息,却已经传到后宫。
第131章 天家父子
宣帝一下早朝,孙皇后便匆匆赶过来了。
正宫皇后来,高长海自然不敢叫手底下几个小太监接待,亲自出去相迎。
孙皇后虽心中焦灼,面上却对高长海很客气。
大梁皇后的家世都不如何,她这些年尽力帮衬娘家,孙家也只算得上新贵,同卫国公府这种高门,更是没法相提并论。且她兄长前段时间,才因为教子不严,被免了职。眼下乍一得知朝臣请旨要废黜储君,自是焦急万分,对身为御前管事太监的高长海,也不由得比往日更多了几分客气谨慎。
“高公公,陛下可在?”
孙皇后客气,高长海却不敢自恃身份,客客气气地道,“回娘娘,陛下刚下早朝。”
“那高公公替本宫通传一声,就说本宫有事同陛下商议。”孙皇后扯了个笑容,开口说罢,看高长海躬身转身进殿,她没理会宫人请她去偏殿稍作的话,眼睛牢牢盯着殿门,一看高长海出来,便迫不及待应了上去。
“陛下如何说?”
高长海面上小心翼翼笑着,心里却暗自叫苦,口上还只能硬着头皮传话,“回娘娘,陛下身子疲乏,娘娘若是有事,还请改日再来。”
这摆明就是借口了。虽说是天家夫妻,但也是夫妻,哪有丈夫身子疲乏,就把妻子拒之门外的。孙皇后心里哪能不明白,宣帝这是知道她要做什么,索性不见她了,思及此,心头一颤,面上却维持着镇定,颔首道,“陛下既累了,本宫就不打扰了。”说着,朝身旁示意。
她身边的宫女忙上前,捧出手中红木金漆承盘,是一个不大的白瓷盅。
高长海看了一眼,便见孙皇后温声道,“这几日朝政繁忙,陛下亦是操劳,这是本宫着太医院开的补汤,还劳公公带进去,等陛下醒了再喝。”
高长海自是应下,叫身旁太监接过去,跟皇后行过礼,才带人进了内殿。
求见皇帝未果,孙皇后没有半分耽搁,带人回了永安宫,一进门,便立即叫了心腹嬷嬷过来,正色叮嘱,“去,叫人跟兆儿传话,让他立刻去正德殿外跪着,向陛下请罪。便是陛下不肯见他,也得跪着!”
那心腹嬷嬷不敢耽搁,立马出去了。另一个嬷嬷看皇后脸色不好,轻轻替她摇扇,低声安慰,“……娘娘息怒,陛下膝下,唯有太子一子,以往也是百般爱重的,这次大约也是被那些大臣的话给气着了。太子服个软,等陛下消了气,就好了,娘娘别急坏了身子才是。”
孙皇后没作声,闭上了眼,平复着情绪。
要是在以前,她是真不怕。可这次不一样,玉泉宫那个贱妇,有了身孕。她不知道,宣帝是不是因为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才动了废储的心思。
是的,宣帝动了这个心思。多年夫妻,就算恩宠不在,她也总能猜出宣帝几分心思的。他要是没这个心思,她去求见,他定会见她。
“陛下这次,当真是怒极了。”孙皇后紧紧皱眉,“本宫虽是皇后,但手中又有几分权力?孙家如今是说不上话了,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的,不过那寥寥数人。内阁已经避而不见,长公主……长公主素来与本宫不甚亲密,疏于往来,想必也是不肯帮忙。要是……”
要是玉泉宫那个孩子,没了……孙皇后忍不住想,但很快摇头,不行,她要是早知有今日,早就该动手,但现在那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只会适得其反,更加激怒皇帝。
为今之计,只有用情打动皇帝,赌陛下会心软。舐犊之情,总还是有几分。
皇帝就是不顾及父子之情,对孙女,总有几分怜惜之情。
孙皇后沉默片刻,忽的开口,“去,请太子妃来一趟。”
太子妃居于东宫,如今东宫消息闭塞,她并不知道前朝发生了什么,皇后召见,她便叮嘱嬷嬷看好女儿,打扮一番,匆匆赶来了永安宫,她踏过永安宫高高的门槛,只瞥见宫廷院内一株石榴树。火红似朝霞般的花朵到了晚期,几见枯萎之状,其下已经结了很小的浆果,但大抵是幼果太多,枝头压得很低,上林苑监派人来裁去了些枝丫,用棉布包裹着断口,莫名看得太子妃有些触目惊心。
“太子妃?”嬷嬷轻声叫了她一声,太子妃回过神,忙抬头,朝上首的皇后看了一眼,行跪拜礼,“娘娘。”
孙皇后盯着太子妃看了一眼,示意嬷嬷退下。
嬷嬷后退到门槛外,俯身轻轻关上门,随着那渐渐合上的缝隙,看见孙皇后面上露出笑容,抬手招了招,似乎是在唤太子妃到近前说话的样子。
门合上了。
过了良久,那门内才有动静。嬷嬷忙叫宫女上前开门,正准备上前迎太子妃,却见往日一贯对她们这些永安宫宫人,以礼相待的太子妃,像是没看见她一样,直直地迈过门槛,越过他们,走了出去。
嬷嬷心里诧异,但转念一想,倒也理解了,大抵是皇后同太子妃说了朝臣请旨废储的事,太子妃到底年轻,没见过这样的大事,被吓得一事失了分寸吧。
皇后诏见儿媳的事情,并未惊动宣帝,他倒是真的睡了一觉,醒来后,见屋内灯火憧憧,闭了闭眼。
“高长海。”
高长海听见宣帝的声音,立马小步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什么时辰了?”宣帝坐起来,靠着枕,闷声问了句。
高长海端来水,服侍皇帝润口,边回话道,“陛下,快戌时了。”
宣帝“嗯”了一声,道,“朕许久都没听许天师说经了,去问问许天师歇下没,若是没歇,请他过来吧。”
高长海应了声,却迟疑了一下,这轻微的迟疑,立马引起了宣帝的注意力,“怎么了?”
高长海忙跪下,“回陛下,您睡下后,太子就在外跪着了,现在也还没走,您看……”
这父子俩闹别扭,苦的还是他们这些伺候的人。太子跪在外头,外头伺候的太监、侍卫,都跟着跪着,总不能储君跪着,他们站着吧,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啊。
宣帝“哦”了一声,没说见,也没说不见。高长海不敢揣度圣意,只好起身,低头退下去,到殿外,瞥见干儿子高思云也老老实实跪着,父子俩交换了个眼神,高思云便爬起来,跟他绕到宫殿另一侧的隐秘角落。
高长海到底心疼干儿子,看他一眼,“你小子,跪疼了吧?”
高思云倒是勾唇一笑,也不说话。是疼,但他命贱,早就跪习惯了,以前学规矩的时候,一跪就是一整夜,膝盖都跪烂了,也就是被卫世子从东宫救出来,到了御前,认了干爹才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刘兆不是啊,堂堂太子,什么时候像这样跪过啊,能看刘兆跪,就是疼,也值啊。
“干爹,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高长海点头,“嗯,陛下让去请许天师。正好叫你小子起来松快松快,别老实巴交一直跪着。今晚怕是没完的。”
高思云应了声,看了眼不远处刘兆跪着的庭院,灯火憧憧的,心头一动,便低声问,“干爹,陛下真的打算……”
他不说,高长海也能明白他的未尽之语,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这谁知道呢。”
夏天闷热,高思云感觉后背出了一层汗,粘腻着,外袍贴着皮肉,让他想到自己被刘兆按在藤椅上,他惊慌失措求饶,却挡不住那只手狎弄地握住他那残缺的部位,那种令人作呕的感觉,和现在有种诡异的相似。
他没说什么,只看了一眼庭院的方向,朝干爹低声说了句,走开去传话了。
许天师来给宣帝说经,戌时一刻钟进殿,一直到亥时才踏出来。高长海躬身送许天师出来,叮嘱高思云送许天师走。
“天师慢走,夜深路黑,且小心些。”
许天师对高长海的态度倒不错,并不因他是残缺之人而轻视他,还朝他颔首。待二人走远,高长海回殿,看见蜡烛有些暗了,上前想拿出去换一支,却惊动了合眼的宣帝。
皇帝睁开眼睛,忽的道,“让他进来吧。”
高长海一愣,又看了眼皇帝,立马应下,“是。”
刘兆被叫起来的时候,还有些恍惚,起来时还一个踉跄,被高长海一把扶住,“太子爷小心些——”
刘兆精神恍惚之间,也没有跟高长海说什么,只是跟着他进了殿,看见了坐在书桌前的父皇,直到高长海退出去关门时一声轻响,他才一个激灵,整个人惊醒过来。他回过神,赶忙跪了下去,“父……父皇。”
宣帝居高临下看着他,声音很淡漠,“你来做什么?”
刘兆愣了一下,道,“儿臣来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