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后 第352章

作者:希行 标签: 古代言情

  就像当初对付萧珣那样,楚棠眼睛闪闪,伸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楚昭哈哈笑了,摇头。

  “不用不用,抓了知府,占据平阳城,到时候难免一场大战,对我们的形势并不利。”

  “我这次来,不是要说服劝降官府,是要借路。”

  借路?楚棠看着她。

  “我要去京城。”楚昭说。

  楚棠明白了,所有人都以为皇后还在云中郡,突然出现在京城,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说不定直接把刀架在谢燕芳的脖子上——

  但——

  “你一个人?”楚棠又冷静地问。

  她也知道,当初自己能把刀架在萧珣的脖子上,看起来简单,实则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原因。

  谢燕芳可是比萧珣更厉害的人。

  楚昭一个人,或者带几个人,是绝对不可能靠近谢燕芳的。

  楚昭道:“我带三万兵马。”

  三万,那还可以,楚棠松口气,但下一刻气又提起来。

  “三万!”她眼瞪圆,“你要怎么借路?”

  一个人,十个人,哪怕几十个人,悄无声息,潜行而过,是没有问题。

  三万人!还要携带兵器,怎么都不可能悄无声息!

  楚昭一笑:“所以这不是来找你想办法嘛。”

  楚棠用扇子挡住脸:“要我说,咱们还是投降吧。”

  楚昭道:“等想不出办法的时候,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投降了,我被押送进京,官兵注意力被吸引,其他人就能趁机潜行。”

  阿乐这次没跟着点头,苦笑道:“小姐,不要说笑了。”

  “别,让她说笑。”楚棠放下扇子,“还能说笑就说明真有办法。”

  楚昭笑道:“之前我和邓弈商议了很久,找出一条最快的路。”她伸手沾水在桌案上画出一道弯弯曲曲。

  楚棠哦了声,一面看她的动作,一面觉得哪里不对。

  邓弈?这个名字好熟。

  也是个山贼吗?

  念头闪过,楚昭已经继续说话了。

  “水路,船帮。”

  楚棠神情恍然:“我知道了,你是要向平阳府的谭氏借路。”

  ……

  ……

  府城内到处核查,府城大路上也不断有兵马疾驰,城门更是兵卫森森,对进出城门的人严查,以至于四个城门外挤满了人。

  一辆马车在十几个家仆的簇拥下疾驰而来。

  “城里果然也严查了。”为首的仆从说。

  显然已经知道如今的形势,不过他们速度没有放慢,而看到他们,原本拥挤的人群竟然让开了一条路。

  “是谭家。”

  “谭家的人。”

  伴着嘈杂窃语,这一行人很快到了城门前,正将人的车马包括箩筐都里外翻查的兵卫们看到了,都停下手。

  “谭七爷回来了。”在一旁懒懒而立的城守官忙上前打招呼,“这一趟出去有七八天了吧?”

  车帘掀起,内里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对城守官颔首算是回答他的话,问:“咱们这边也被波及了吗?”

  城守官恭敬道:“咱们这里还好,没有发现异常。”

  谭七爷便放下了车帘,穿过城门向内而去。

  “七爷。”车外的仆从问,“去店里看看,还是直接回家?”

  车里传出声音:“先去见大哥,让旗主们来家里见我。”

  仆从应声是,一行人扬鞭催马在街上疾驰而过。

  楚棠站在窗边轻摇扇子俯看:“我们进平阳府的时候,就遇到了谭家的船在运货,足足有十八条,霸占了整条水面,后来下了渡口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只是谭家一旗的数量,小兔当时都惊讶地嚯了声,他怎么说的?”

  阿乐在旁补充:“说这是水匪啊。”

  “谭家祖上是船工出身,传下造船秘技,百年来繁衍,成为一方霸主,周旋在货商,官府,甚至沿途匪盗之中。”楚昭道,显然对谭家也了解过了。

  楚棠道:“如今当家是谭家大爷,造船的秘技也在他手里,不过可惜的是,他只有一个女儿,当地传言,谭家是坏了河中风水,再加上行船难免有人溺水,与河神水鬼结怨,遭到了诅咒,妻妾成群,前后足足夭折了五个孩子,最终谭妻舍身出家,才换来一个女儿。”

  “如此珍宝的女儿——”楚昭道:“你有把握引来她吗?”

  楚棠伸手摇晃着一张帖子,笑盈盈说:“我怎么这么有先见之明呢?早早地在这里经营,惜墨轩文会的名声刚好略有起色,不久前,谭小姐的婢女也来买了一卷文集,虽然人没有上门,但我想她对接下来的文会,会感兴趣吧。”

  楚昭笑了,道:“所以我说过了啊,阿棠你做事,我放心。”

  楚棠毫不客气收了恭维,又见楚昭伸手摸自己的脸。

  “可惜啊。”她轻叹一声。

  “可惜什么?”楚棠不解。

  楚昭看着街上人来人往,道:“可惜我没有谢燕芳长得好看。”

  楚棠愕然,这时候怎么想到谢燕芳了?还比美?

  她端详楚昭,嗯了声:“你是不如他美。”再撑不住失笑,“但你比他美又如何?”

  楚昭也笑了,是啊,就是比他美,她也引诱不了人家的女孩儿啊。

第十三章 之前

  在诏讨檄文之前,大家已经将这一仗打了数遍。

  心里,头脑里,纸上作画,沙盘对阵,以及在广袤的草原上一遍一遍演示。

  除了研习战术,还研习人,沿途经过的城镇世家大族。

  “既然要速战速决,就要借助人力。”

  邓弈指着学堂里悬挂的舆图,跟楚昭屋子里悬挂的作战舆图不同,这个舆图上每个地方写了姓氏。

  “先前我到处求官,为了攀附,对很多世家大族仔细了解,后来当了太傅,很多世家大族子弟为了跟我攀附,以家族之力相托,坦诚自荐,我对他们了解更多。”

  “这些世家大族在当地枝繁叶茂,如果他们愿意,甚至能遮蔽官府。”

  说到这里时,邓弈还冷冷哼了声。

  “他们的助力,娘娘可是亲自体会过的。”

  楚昭当时忍不住笑了,知道他说的是平叛的时候,邯郡世家突然倒戈,让萧珣兵败如山倒,但笑了之后又自嘲。

  这个助力,是谢燕芳带来的。

  谢氏底蕴深厚,谢燕芳又经营这么多年,世家之间利益往来盘根错节,谢燕芳能说动他们为助力。

  而且,邓弈现在的提议,也是那一世谢燕芳做过的,当时谢燕芳与朝廷胶着时,一地要塞的世族倒戈,让朝廷大伤元气,让谢燕芳稳稳占据了半壁江山。

  她楚昭也能这样做?

  她可还记得,邯郡魏氏对她讥嘲不屑的态度。

  “娘娘怎么变得这么胆小了?”邓弈也在一旁冷嘲,“从初识就夸我厉害,但对我动手却从不畏惧。”

  楚昭被他嘲讽的又笑了,行了行了,她知道了,她去做就好了,她只是有自知之明,但勇气十足呢。

  不过做起来真没那么顺利。

  在来平阳府前,已经去过另外两地的世家所在,但都没能接近当家人,单看外围主事的就能知道态度,还差点暴露了身份行迹。

  谭氏是最后一个希望了。

  三万兵马分散游荡潜行,走到这里已经极其不易,再拖下去就会被发现,只能直接开战攻城掠地,那样的话,就算能坚守不退,但必然身陷困顿,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别想靠近京城。

  那这场对战,就真的要像那一世那样,十年也结束不了,最后谁赢谁输也不一定了,说不定最后还是谢燕芳坐在她棺椁前感叹过往。

  想到这里,楚昭深吸一口气,再次伸手摸了摸脸。

  “平阳府最好的脂粉你还是帮我买一些吧。”她对楚棠说。

  ……

  ……

  楚后讨伐谢氏沸沸扬扬,但真正的战事至今还局限在云中郡附近,所以虽然气氛紧张了,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酒楼茶肆,路上奔走的人群依旧人热闹。

  今日东大街上尤其热闹,车马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停在惜墨轩前,有男有女,有青春年少也有白发苍苍。

  这么热闹吸引了闲人们的注意,尤其是看到最近恨不得老鼠洞都查一遍的官兵也经过此处,不仅不驱散核查,反而顺手维持了一下秩序,免得外边的车马进不来。

  闲人们更好奇了,什么事啊,这东大街不是城中最热闹的所在,只有几家买文房四宝的书铺,一两家没什么人气的茶铺,怎么突然这么多人?

  四周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还说着什么“怎么样了?”“输赢如何?”

  不多时,书铺里的店伙计举着一杆蓝锦旗插在了门外,围观的人群中瞬时喧闹。

  “读书人们赢了。”

  同时向前涌去,书铺外架子上被店伙计挂上卷轴,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快看看写的什么?”

  “是谁的锦绣文章?”

  闲人们被挤得东倒西歪,不得不贴着墙站稳,再次发出疑问“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上一篇:心机婢女上位记

下一篇:表妹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