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风外
“那您再好好想想,他是岐县人,用双截棍,已经消失了有些年头,您最后一次见到他,他让您保管了一些东西。”
“那是什么东西?”
少女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素白面容,她微笑着看他:“我也不知道,而这就是我在站在此处的原因。”
郑先生盯着她的脸:“谁让你来的?”
“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
又是沉默。
灶房的鸡汤香味已经慢慢传来,再过上一会儿,郑先生的妻子——一个温柔静默的妇人会归家,他并不太想让她看到这场对峙。
“我已经不姓甄很久了。”
顿了顿,男人说:“也不参与这些很久了,你想要的东西,在西郊十五里的荒坡上。”
少女说:“可是我来的一路上,所见都是荒坡。”
郑先生已经听到石墙外传来的脚步声,他沉着声音道:“那里有一棵断了的皂荚树,方圆百里仅此一处,东西就在树下。”
少女又笑了一下,她偏了偏头,似乎也听到了由远及近的步声,她仍在问:“什么时候能去?”
郑先生看到院门已被推开一线,他的声音在发颤:“等天黑。”
木门吱嘎一声开了。
粗布衣裙的妇人抱着一箩秋葵,于石案上放定,莫名问道:“等什么天黑?”
郑先生仍站在原地:“等天黑,这鸡汤滋味会更好。”
妇人嗔了他一眼:“那是自然,已有足足两个时辰。”
她低头忙碌起来,满墙青藤在她身后微微拂动,藤下空无一人。
薄暮已临,很多地方都升起了人世的烟火。
有人喝汤,便有人食蟹。
秋蟹,当下气节的好东西,肥美饱满,白嫩紧实。傅蕊喜欢吃这种精贵玩意儿,但她绝不会自己动手剥。
她在看另一个人剥。
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子,清丽俊秀,他的手指比蟹肉还白,剥壳的动作雅致得像在弹琴。
她漫不经心地想,他的确会弹琴,除此之外,还会调香、丹青。就是不知道,这只手在做一些别的事的时候,是不是也这般赏心悦目。
公主就着这些念头,慢慢又喝掉了一杯酒。
就在此时,案上烛火忽然闪烁,周遭陷入昏暗。
不过一瞬间,屋室复又明亮,男子动作依旧,傅蕊视线也依旧,但她看到,飘飞的纱帐后,已经多出一个人。
她盯着那个人影,含住送到嘴边的蟹肉,又饮了口酒后,才道:“今天就这样吧。”
男子微微一怔,随即拿过一方绢帕,为她细细擦拭了手指。
做完这一切,他才躬身告退,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傅蕊随手拿过一把黄金小钳,在桌沿一下一下地敲,声音不大,在寂夜里却很明显。
光影一暗,她对面终于有人落座。
青年白衣玉冠,唇角含着点笑,眉骨投出阴影,阴影中的双眼似桃花,又似凤翎。
傅蕊说:“子璋。”
江琮颔首:“殿下。”
“玉蟾山一别,已有三月余,”傅蕊懒洋洋地道,“多日不见,你好像有了些变化。”
“有何变化?”
“和上次相比,你似乎有了些值得开心的事。”
“殿下甚敏锐。”
“是因为你那位新夫人?”
“不全是。”
傅蕊盯着光影中的青年,对方亦从容看于她,须臾后,女子忽然发出一声笑。
“真叫我妒忌,”她倒满一杯酒,递到江琮面前,“喝了它。”
江琮谢过,随即仰头饮尽,放下杯盏后,他点评道:“雪里醅在此时喝是最好。”
傅蕊仍是笑:“的确变了,从前的你,不会那么痛快地回答这种问题。”
顿了顿,她问:“今日所来为何?”
江琮温声:“一个月前的某一晚,白鹭楼,我曾见过殿下。”
傅蕊唔了一声:“一个月前……符子期?”
江琮笑笑:“是他。”
傅蕊了然:“他很年轻,且前途无量,可惜今年初,他那做户部尚书的父亲犯了点事,此事可大可小。”
“大,则满门抄斩,小,则无事发生,”女子眯着眼,“子璋应该晓得,是谁帮了他。”
江琮向她举杯:“自然是您。”
傅蕊亦捏起杯盏:“你所来就是为了这个?”
江琮摇头:“除此之外,我还打听到一些事,关于京郊正在修建的行宫。”
傅蕊凝视着他:“接着讲。”
江琮淡淡地说:“行宫修建至今,已长达半年,负责主持的工部侍郎,倒是十足的刚正不阿,宁愿工期拖延迟缓,也要事事亲力亲为,不假人手。”
“此人这些天,似乎很是让殿下头疼?”
傅蕊饮了口酒:“是,但我已经有了法子,要他活不过今年秋。”
江琮微笑:“距离秋尽还有两月,何必等到那时?”
“什么意思?”
“他今晚毙命,明日殿下的人便能顶替他的位置,行宫事宜,将落入您的手中。”
傅蕊看着青年始终含着笑的脸,她缓慢地说:“有意思。”
“子璋,我以为我还要等很久,你才会有答复。”
“是什么让你忽然这么着急?”
烛火摇晃,青年始终从容端坐着,眉眼在光影中明灭,他看上去十分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并不打算讲。
他只说:“我来的时候,路过工部侍郎的府邸。”
“那和芳园隔了两个坊,子璋路过得有些远。”
“侍郎大人和您一样,也在食秋蟹。”
“喔,这倒有些巧。”
江琮起身,他目光落在堆满了金黄蟹身的玉盘之上,忽然道:“殿下可曾剥过蟹?”
“不曾,若子璋求赐,今日倒可为你破例一回。”
青年轻笑着俯身,双指夹起蟹钳,置于女子面前。
“谢过殿下,”他温声:“一只就够了。”
清润低缓的余音未尽,烛火猛地跳动,静寂室内,只剩女子一人。
傅蕊垂首,执起一直把玩着的黄金小钳,开始慢吞吞地剥离蟹壳。
秋风尚温,此夜亦尚长。
少女立于旷野之中,青绿色的骏马在身侧,璀璨繁星闪烁在头顶。
她听见长风卷过长坡,也看到颗最大最亮的、名为长庚的星辰,恰好挂在某棵乌黑蜷曲的残木顶端。
怪不得,甄偃师要她晚上才来。
她抽出腰上刀,聚气一挥,枯脆树身猛震,接着轰然断裂倒塌。
就着星光,泠琅看到泥土之中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
手触摸上去,冰凉,指节轻敲,发出沉闷声响。
底下竟然修建了空间。
没有过太久,石块碎裂的声音又响,伴随着阵阵尘烟,泠琅身影一闪,已经踏入地洞之中。
手中火折适时亮起,泠琅一边在窄小甬道中前行,一边回想得来的信息。
甄偃师,师承前朝第一工匠,倾覆过后隐姓埋名,于凤翔县开设书院,过着平常普通的生活,常罗山是他偶然结识的友人。
这位工匠很有名气,也很有技艺,泠琅不知道他为何在这荒郊野岭开凿一片地下通道,她只知道,以奇诡机关为傲的工匠,不会吝啬他的技巧。
越往里走,空气反而越来越湿润轻薄,泠琅用手指测探,判断出风流动的方向。
她警惕而缓慢地前进,每踏上一处石板,都会凝神观察半晌,路愈发窄小,她只能弓着腰,才能顺利通过一些弯道。
终于,在第三次拐弯处,她听到了细微的,不同寻常的声音。
像齿轮转动。
泠琅猛然后退,她狼狈地跌在地上,接着眼睁睁地看到,方才站立过的位置已经被削成碎片!
金属与石板摩擦,声音刺耳而尖利,一个矮小的影子利箭般扑上来。
泠琅往后一滚,堪堪避过了攻击,长刀已经出鞘,然而在狭窄的通道之中,并无太多用武之地。
很快,那东西飞身而出后撞击到石壁,调转方向,再次迎面袭来!
泠琅终于看清,那是一个正在飞速旋转的铁桶,周身闪着寒芒,大小同猫狗类似,所过之处,石壁石板,皆起了细密裂痕。
竟然锋利到了这种地步。
泠琅勉力挥刀,将铁桶击出,果然,对方回触到地面,铛地一声响,随即高高弹起,以加之几倍的力量,又激射而出!
她拔腿便往前跑。
不能再挥刀了,每一次撞击好似能给予它力量,再多来几次,她几乎无力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