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42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古代言情

  再往远一些,在目光触不到的地方,想来也有布防。

  看来,谢知府即便不信定国公府会造反,但他身为一府的父母官,依旧在认真做着朝廷吩咐的事。

  此地都是如此,那么,颜氏一族的地盘祁阳,防守会比现在还严密。

  当然,眼下,他们需要先走出这里。

  这几日没有月光,星子稀疏,底下看不到山上状况,山上前行的人也很难看清路。

  骑一段,走一段。

  一整夜时间,也走不了多少路。

  天亮找地方歇,天黑了尽量前行,如此折腾了六个夜晚,他们总算抵达了长公主说的庄子。

  位于两府的交界处,建在山上,地方不算小,养了许多鸡鸭,甚至挖了个水塘养鱼。

  从表面看起来,就是个城中大户的庄子,每旬往宅子里送新鲜的鱼与肉禽。

  庄子的管事是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她迎了出来。

  见到这管事,定国公老夫人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她好一会儿,唤了声:“阿蕊?”

  “您还认得我?”管事捂住了脸,笑容憨厚,“哎呦这么个岁数还让人叫小名,真是怪难为情的。”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几夜赶路的辛劳,顷刻间散了很多。

  阿蕊管事引他们进去,也慢慢说着庄子的状况。

  秦鸾听她说话,渐渐的,勾画出了她的形象。

  阿蕊是小名,她娘家姓安,以前稍有些祖业。

  逢着战乱,那些祖产也不值什么银钱了,长辈们一年接一年的逃难。

  阿蕊在襁褓中就被长辈们抱着,一路东逃,辗转多年,最后投了先帝。

  乱世,人命不值钱,可人命又恰恰很值钱。

  先帝有野心,需要人来实现,或是从军,或是生产,粮草不会自己冒出来,得有人种、有人护。

  长辈种粮,阿蕊做家务,几个月后,她知道主公家的公主殿下操练了一支女兵。

  有二十几岁的小娘子,也有她这样连十岁都没有满的小丫头。

  阿蕊心动了。

  那之后,除了替家里分担生计,阿蕊还成为了瑰卫里的一员。

  姐姐们教她认字、算数,教她强身健体、拿起武器。

  最初,长辈们并不愿意。

  认字算数是好事。

  自家并非一字不识,若不是这几年逃难耽搁了,阿蕊也不至于就只认得那么几十个字。

  强身亦是应当,要不是阿蕊身体底子好,早几年更苦的时候,小小的女童就已经活不下来了。

  他们只是不愿她投军。

  可阿蕊坚持,白日操练,夜里熬着做家事,如此辛苦了一个月,长辈们也反对不下去了。

  说白了,乱世里生活,活到哪儿都是命。

  阿蕊做了几年的瑰卫。

  直到大周初建,瑰卫散时,她是其中年纪最小的几个了。

  也是因着年纪,她没有随瑰卫出城打过仗、运过粮,她们年幼的那一批,留在城里,传消息、补后需,跟着统领“内务”的房家姐姐管理库房、账册。

  那位房家姐姐,就是后来的皇太子妃,林繁的亲生母亲。

  那几年间,阿蕊长大了许多,也说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先帝建大周,瑰卫里很少的一部分转成了“平阳公主”的女官,绝大部分,没有随着去新京城,而是随家里人回到祖籍,开始了普通生活。

  阿蕊也随长辈返回祖籍,尝试把安家的旧业重新做起来。

  只可惜,百废待兴时,困难重重,长辈们接连过世,她连守了几年的孝,又担负着重重的家业。

  男方那儿等不住,愿出礼金,解除婚约。

  阿蕊亦舍不得长辈,干脆当个老姑娘,用心经营自家事。

  直到庆元二年,她再次见到了瑰卫的牌子。

  以前带过她的一位瑰卫姐姐,不远千里来寻她,交代了她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在山上,与隔壁府交界的地方,建个庄子,置安家名下。

  不用讲究、奢华,只要最简单的,能养家禽就好。

  也许哪一年,就会用得上。

  阿蕊照做了。

  而那个“哪一年”,她等了二十年。

  中间甚至想过,是不是长公主都忘了曾让她起一庄子。

  直至年初,那位瑰卫姐姐又来了,确定庄子状况后,说的是随时用得上。

  本以为可能还会等个一两年,没想到,不过半年。

  “前几个月,收了指点后,我就把庄子里的人都调去别处了,”阿蕊道,“前些天,京中道道消息传到城里,我就上山来了。”

  她不清楚长公主具体要做什么,但她知道,这处庄子要派上用场了。

  阿蕊在山上等了几天,等到了他们这一行人。

  庄子里备了热水,各自梳洗整理后,坐下来用了顿热腾腾的饭菜。

  待用过了,便说正事。

  阿蕊看着驿官向西,便也向西派了个商队。

  “祁阳那儿,查得最紧,”阿蕊道,“我们手续齐全的商队,都饱受盘查。”

  平阳长公主颔首:“意料之中。”

  “您让大部分人留在庄子里,只几人继续西去,这是个好主意,”阿蕊想了想,道,“人选尽快定下来,我好准备文引。”

  文引都有固定的格式,上头需得写上年纪,大致体貌。

  虽是官府衙门出具的东西,但要作假,在有些本事的人手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我倒是很想一块去,只是我这张脸,进了祁阳,编什么都不好使,”平阳长公主哼笑了声,凤眼飞扬,侧过头去永宁侯夫人,“不知道侯夫人还记不记得长兴六年的事儿?”

第280章 旧年兄妹

  永宁侯夫人的眼神,倏地暗了暗。

  秦鸾看在眼中,就知那年事情,祖母一定还记得,只是她不愿意提、也不愿意想。

  在坐的人里,也只有二叔父垂下了头,整个人恹恹的。

  侯夫人叹了一声:“记得的。”

  前朝的乱象,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各有各的说法。

  皇室男丁不兴,也活不长。

  小小年纪龙袍加身,没坐一两年皇帝就夭折了。

  子嗣么,当然不可能有,只得让弟弟继位。

  几次重复下来,弟弟不够用了,无奈去族中抱养一年幼孩子,让他当皇帝。

  如此一来,公主、长公主们很多,驸马不缺出身高贵又强势的,渐渐的,争权夺利、各自划地盘,把前朝终是拖向了割据的局面。

  长兴帝,算是那群小皇帝里活得长些的。

  可又有什么用呢?

  他只是个傀儡。

  再者,大势已去,连他那群姐夫、姑父都控制不住天下大乱,只想从中谋些好处了,他这个皇帝,还不如不是个皇帝。

  长兴三年,赵挥揭竿起义,不久后,秦胤举兵追随。

  各地豪强纷纷起,迅速抢占城池,发展壮大。

  有结盟,有死敌。

  以有盟友反叛。

  长兴六年,赵挥带兵出征时,驻地城池被盟友拔刀相向,偷袭。

  侯夫人算是骁勇善战的,扛起了指挥大旗,与留守的兵士、有武艺傍身的妇人一起,阻拦他们。

  只是,盟友在城中露出獠牙,让他们这些留守的妇孺老弱,连城墙的护卫都失去了,只能尽量拖延时间,让无力反抗的人先走。

  直到精疲力尽,她才逃出城池。

  那些人只要城,只要钱,并没有对逃走的人赶尽杀绝,给了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可是,还有很多很多没有逃出来的人。

  侯夫人失去了两个儿子。

  她真正的长子与次子,为了保护年幼的秦威与秦治,死在了城里。

  小小的秦威连滚带爬背着幼弟出城,见到母亲时,两个孩子已经连哭都不会哭了。

  不止是秦家,主公赵家的那一双儿女,也不知所踪。

  没有办法回城找人,侯夫人只能忍着丧子之痛,与其他还有余力的人一起,把逃出来的人带往边上镇子。

  很快,他们等到了回救的兵力。

  只是那座驻地城池,易守难攻。

上一篇:宠婢难逃

下一篇: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