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88章

作者:玖拾陆 标签: 古代言情

  这四个字,曾经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他心中,与噩梦无疑。

  建隆三年到四年之间,皇太子赵临摧枯拉朽,连下两州六府,送达京中的军报上,全是几城几镇几万投降的兵。

  大臣们夸赞时说的最多的词,他记得很清楚,“人望”。

  不战而屈人之兵。

  需要的不止是兵力的压制,还有绝对的人望。

  现在,二十几年后,赵隶又一次见到了这四个字。

  这一回,敲开城门的人是林繁。

  秦胤那老东西,知道怎么戳他心窝,这军报就怎么写。

  还有那封自述清白的折子,句句“大周”,没有一丝一毫虚假,真实得让人憎恶。

  大周大周。

  明明他才是大周的皇帝。

  秦胤口中誓死效忠的大周,却不是他的大周。

  何等笑话、何等诛心!

  范太保把该说的说了,没有再苦口婆心地多劝一个字,行礼告退。

  走出御书房,果不其然,邓国师,邓国师站在外头。

  范太保冲他摆了摆手,继续往前、出宫去了。

  邓国师看着范太保的背影,而后,御书房里传出了皇上的重重的咳嗽声。

  纪公公赶忙与皇上顺气。

  皇上咳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止住,喘着气,不住按着脖子。

  刚那一下,许是什么激着了,又酸又涩。

  “不用叫太医,”皇上吩咐纪公公道,“去请国师来。”

  纪公公应下。

  邓国师进来,见皇上睨他,他解释道:“先前遇见太保大人,他让臣稍候。”

  皇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邓国师看那军报。

  邓国师接过来一看,炎炎夏日里,通体冰凉。

  对皇上来说,与获胜的方式、胜利的人物,拿下西州城的那丁点喜悦,根本不值一提。

  “依国师之见,”皇上看着邓国师,问道,“朕要如何应对?”

  邓国师答不上来。

  之前,还能把希望寄在西凉人下手狠绝上,现在,西凉兵败,又有什么人能伤到林繁?

  而且,如此大胜下,边关将士势必众志成城,更不可能去扣林繁与永宁侯。

  毫无疑问,皇上处在下风。

  此前京中的发难,也把“虚以委蛇”这样的拖延之路给走绝了。

  皇上与林繁,在那道“反叛”的圣旨下,拔刀相向已无法避免。

  “臣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邓国师硬着头皮,尽量稳住声音,“臣请皇上给些时日,让臣再仔细想想办法。”

  一面说,邓国师一面低下头去,不敢去看龙颜。

  话说完了,皇上却久久不置可否,邓国师等得心里发憷,终是等到了一声“出去吧”。

  他不敢多作停留,全了礼数,退了出去。

  纪公公敷衍地送他出御书房,转身回去伺候了。

  邓国师盯着纪公公的背影,眼中恨意迸发,咬咬牙,挥着袖子离开。

  自从徐公公出事后,御前就被纪公公把持着。

  如果说,徐公公对邓国师是言听计从,那纪公公对他就极其搪塞了。

  以至于,邓国师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轻而易举地掌握皇上的各种心情、状况。

  甚至,他隐隐约约觉得,在姓纪的太监的挑拨之下,皇上对他的信任渐渐少了。

  这很不好。

  他一定要想出一个办法来扭转局势。

  因着这军报是傍晚抵京、由范太保直接送进了御书房,宫中其他各处,谁都没有收到消息。

  直到第二日上午,皇太后才听说了状况。

  靠着引枕,恍惚之间,皇太后仿佛听见了先帝的声音。

  “兵不血刃,当真好本事。”

  “一城又一城,朕这个儿子,可比朕能打江山。”

  “朕老了,力不从心,这天下终究还是他们年轻人的。”

  ……

  所有的话,都是当年先帝夸奖赵临时说过的。

  现在再看,也一样可以套用在赵临的儿子身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

  而她,也老了。

  老到连她的亲儿子,都不肯听她的话了。

  心,虽冷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还得再为皇上排忧解难。

  “使人去御书房传个话,”皇太后交代夏嬷嬷道,“今儿请皇上一定要来陪哀家用个晚膳。”

第330章 闭嘴吧你

  皇太后等到了傍晚。

  外头禀着“皇上驾到”时,皇太后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虽然,早上去传话时,皇上应下了,可皇太后太知道儿子的性子了,指不定又是想一出、是一出,临到头不来了,还得她继续使人去请。

  今晚上要办的事儿多着呢,可不能随便耽搁了。

  皇太后起身,略往外迎了两步,偏过头低声与王公公道:“你看着时辰,照哀家的意思去办,只能成,不是失手。”

  王公公弯下腰,让皇太后扶着他的胳膊,道:“您放心,一定办妥。”

  皇上从外头进来。

  只观面色,皇太后清楚,皇上万分不悦。

  想来也是。

  今日早朝上,少不得说道拿下西州,那些本就不信永宁侯与林繁会无端端造反的人,自然会以此为理,力求皇上收回前一道旨意。

  说起来,皇太后对那道圣旨亦是十二分的不满。

  或者说,皇上不与她商量,突然对秦家出手,这是皇太后对不满的地方。

  可惜,那一步已经走错了,没法修正。

  后头那圣旨,下不下都改变不了多少。

  “母后找朕来,是有什么指教吗?”皇上在罗汉床上坐下。

  这一开口,落在皇太后耳朵里,就很不是个滋味。

  她抿了抿唇,没有计较,只淡淡道:“母子之间一块用个晚膳而已。”

  皇上蹙眉,问道:“您今儿没有招淑妃过来?”

  “皇上要是想她作陪,哀家让人去请她。”皇太后道。

  “罢了,”皇上拒绝了,“朕陪母后就是了。”

  在他看来,这顿晚膳怕是不好入口。

  母后那管东管西的性子,还不知道又要说道些什么。

  淑妃在座,弄得个左右为难,也没多少意思。

  不如就他自己,听得不顺心了,走就是了。

  皇太后冲夏嬷嬷努了努嘴。

  夏嬷嬷会意,带着人手摆桌,很快,各色菜肴摆开。

  等皇上入席,夏嬷嬷与他倒了一盏酒。

  “前几年酿的,您尝尝。”

  皇上饮了一口。

  酸甜的梅子酒,颇为解暑,入口舒服。

  “味道不错。”他道。

  皇太后也用了两盏,再不添了,只皇上借酒消愁,多饮了两盏。

  天色渐渐暗了。

  赵启的宫室里,灯火通明。

  宫女们忙里忙外,嬷嬷们亦是满头大汗。

  董嬷嬷急得团团转。

  二皇子妃的肚子发动了,二殿下却不知道去了哪儿,使人去寻,也一直没个消息。

  她只能回到产室,担忧地看着昏昏沉沉的晋舒儿。

上一篇:宠婢难逃

下一篇: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