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133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子墨是首先发消息给秦忠志和檀道济的,可第一个得知传国玉玺现世的,却是西秦。

  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西秦和北凉一直摩擦不断,两国境内皆有对方的探子。

  北凉王去马蹄寺祭拜并不稀奇,可是直接留在了寺中没有回宫,甚至还调派了大量禁军将整个马蹄寺都保护起来,这就实在太惹人注意了。

  沮渠蒙逊将马蹄寺的僧侣们送入宫前,并没有强调说不能泄露玉玺之事。反正檀邀雨都已经把这消息泄露出去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因此不过两三日,传国玉玺在北凉的事儿就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消息传到西秦时,正卧病在床的西秦王直接咳出了一大口血。他指着正在床前侍疾的太子骂道,“竖子误我天下江山!”

  在西秦王看来,若不是太子在坐夏节时得罪了云道生和檀邀雨,那后面一系列的倒霉事儿都不会发生。

  而且檀邀雨很有可能就留在西秦,那传国玉玺就不会出自马蹄寺,而是出自炳灵寺的哪座佛像中。

  骂完太子,西秦王又问,“仇池仙姬可是将玉玺献给了北凉王那贼子?”

  来通禀的人摇摇头,“据说仙姬觉得北凉王还不够资格,所以并没有将玉玺交给北凉王。只是因北凉献宝有功,故而赐了北凉十年国运昌隆。”

  “十年国运昌隆……”西秦王喃喃道,“若本王还有十年……”

  他的目光忽然骤亮,用手肘强撑着自己的上半身对太子道,“你,立刻去北凉!跟仙姬说我西秦也愿意接纳道士传教!无论她提什么要求,你都答应她!必须哄到她满意,愿意回到西秦为止!”

  只要檀邀雨回来,西秦王愿意以任何代价,换取自己十年的阳寿!

  西秦太子乞伏暮末当场就傻眼了,哀求道,“父王,我们同北凉的战事方歇,您此时要儿臣出使北凉,不是要儿臣去送死吗!”

  西秦王冷哼,“你若不去,本王现在就现在就废了你这个太子,将你幽禁于冷宫,再不见天日!”

  乞伏暮末打了个哆嗦,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父王是一言九鼎,绝不悔改。

  他想了想,与其被幽禁一生,不如拼上一把,若是能将檀邀雨哄开心了,他就请仙姬让自己父王立刻病死,那他就可以继承王位了!

  “父王,”乞伏暮末红着眼圈道,“儿臣舍不得您。您肯定也舍不得儿臣。您就看在儿臣是您亲生骨肉的份上,派一队精兵保护儿臣出使吧。”

  西秦王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到底是亲儿子,虎毒尚不食子,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太子白白丧命。

  传国玉玺现世的第五日,西秦太子乞伏暮末便带着西秦王的国书,启程出使北凉。

  于此同时,仇池国也收到了子墨发来的消息。

  秦忠志一直守在阴平行宫内,一收到消息就赶紧通知梁翁,连夜进宫商讨此事。

  结果梁翁一进正殿,就见秦忠志一身夜行服,手腕和裤脚皆用布条扎紧,而背后则是一个形状奇特的袋子,里面装着的便是秦忠志的阴阳双钩。

  梁翁愣在原地,他多少知道秦忠志是习武之人。可平时整日里见他穿着广袖直缀的官服,梁翁已经忘记了,秦忠志乃是青越秦家的门人,是正正经经的江湖客。

  “你要去北凉?”梁翁问道。

  秦忠志点头,他向梁翁拱手道,“梁翁心中比某清楚,仙姬此番会遭到多少势力的围剿。某不能坐视不理。某会将祝融和所有秦家的子弟都带走,便是牺牲性命,也要保住仙姬。”

  秦忠志将一份竹简交到梁翁手中,“仙姬交代,事情未有定论之前,仇池闭关锁国。所有商队,皆不许入。仇池各军交由姚正老将军指挥,自今日起,各城严加戒备,以策万全。”

  梁翁接过竹简打开看了一眼,“这些是?”

  秦忠志道,“这些是某经手的朝中尚未解决之事,某此去不知归期,朝中一切,就要拜托左相了。”

  秦忠志说着,冲着梁翁一揖到底。

  梁翁忙伸手将秦忠志扶起,“未必就有你说的那么凶险。仙姬虽不算沉稳,但从来也不会莽撞行事。她既然敢将传国玉玺拿出来,必定是有所准备的。”

  秦忠志点头,“但愿如此。只是如今大多数人还觉得,这玉玺只是由天人转世的仙姬暂时保管。可若他们想起,仙姬还是仇池国的主君,而这玉玺说不定是指仇池将一统天下,那时仇池便危在旦夕。”

  梁翁浑身发冷,以仇池的弹丸之地,自保尚且勉强,便是做梦都不敢想仇池会一统中原!

  梁翁叹道,“仙姬实在是走了一步险棋啊!”

  秦忠志也叹,“只盼仙姬另有谋划,否则这一局,当真是死棋了。”

  梁翁广袖后扬,郑重地对秦忠志作了一揖,“国中之事,老朽必当尽心竭力,仙姬的安危,就全都拜托右相了。”

  秦忠志还礼,随后不再犹豫,向外走去。

  临出殿门前,梁翁忽然开口道,“秦相,请代老朽转告仙姬,她与老朽的五年之约尚未兑现,若是她食言,老朽便是到了阎王殿前,也要同她理论到底!”

  秦忠志笑着回头,“一定带到。”

  是夜,二十条黑影自仇池王宫离开,直奔北面,其中一个最硕大身影一马当先,简直是急不可耐地往北凉冲去……

  檀府是紧随仇池之后收到了子墨传来的消息。

  田叔一看到竹筒上红色的标记,便立刻赶到檀道济的书房,将竹筒递了上去。

  檀道济看到竹筒上的红标也是一皱眉,他将火漆打开,读完上面的内容后,竟身形晃动,险些摔倒。

  檀道济喃喃道,“檀家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田叔见檀道济神色不对,焦急地问道,“将军,出了何事啊?”

  檀道济叹息着将消息递给田叔。田叔看完也腿上发软,一脸错愕,“这,这,这传国玉玺怎么会在女郎手中?”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无罪

  檀道济自然不会以为自己女儿敢造个假的玉玺,只叹息道,“她这两年也算走南闯北,估计也是无意间寻获的。只是她怎么如此沉不住气,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拿出来了。她应该清楚,多少人对这玉玺虎视眈眈,甚至不惜血洗北凉国,也要将此物据为己有。”

  田叔闻言担心道,“将军是说女郎有危险?那可要传令给孟师,让他带人去保护女郎?”

  檀道济突然气得用拳头猛砸了一下案桌,“这个臭丫头!她就不知道害怕吗!非要把天捅个窟窿才算完吗!”

  田叔最偏心邀雨,忍不住道,“女郎这脾气,可是随了将军您的……”

  檀道济瞪了田叔一眼,“你别捧我,我可没她那么胆大包天!”

  檀道济虽然生气,可他是真心疼爱邀雨,不可能放任此事不管,他思索片刻吩咐道,“孟师的人不善打斗,去了怕只会碍手碍脚。让他潜伏在四周,如遇紧要时刻,再出手保护雨儿撤离。”

  田叔点头,“将军英明,如此却为最佳了。那,您可要按女郎建议的,回去青州暂避?朝廷那边,怕是再有几日,也能收到消息了。”

  檀道济摇头,“我不能走。我若走了,肯定会被人叩上意图谋反的帽子。送大郎和二郎去青州吧,若真有万一,也算是保全了我檀家一条血脉。记得一定要瞒住他们两人,否则这两个愣小子,肯定会冲过去添乱!”

  田叔有些为难,“怕也只能瞒住一时,此时实在太大了。”

  檀道济叹息,“瞒得一时是一时……实在不行,就给我捆起来,总之不许他们离开湖陆军营。”

  田叔点头,“喏。老奴这就去安排。”

  檀道济抬手制止,“不忙。”他想了想,“还是先趁人没有察觉之时,往巴陵清音观多加派些人手吧……我们府中还算安全,她却是只身一人在外。”

  田叔闻言叹息,“将军,您看您,无论何时都想着夫人。您跟夫人也冷了这么多年了。您明明心里在意夫人,何不同她低个头,请夫人回来。到时不仅夫人不用再受苦,便是女郎和两位郎君也不会再同您有隔阂了。”

  檀道济望向窗外,目光悠远,似乎透过那窗纱,就能看见当年谢氏同她提及巴陵时的模样。还有他上次偷偷去巴陵,看到的一身道袍的谢氏,站在巴陵城楼上,衣袖临风的背影。

  檀道济淡淡道,“她已经从这樊笼里跳出去了。何苦再将她拉回来?就让她轻松自在地留在她最喜欢的地方吧。”

  田叔惋惜地叹了一声,多好的一对儿璧人啊……

  檀道济忽然站起身,“今夜就送大郎和二郎离开。告诉门房,我明早要提前入宫拜见皇上。”

  田叔惊讶地看向檀道济,“将军,您难道要将此事告知皇上?!”

  檀道济的身板笔直,“我从未有过专权自重的心思,又有何不可对皇上说的。与其让皇上从别人那里添油加醋地知道此事,不如我亲自去禀明。”

  田叔想了想,觉得也的确如此。于是他立刻转身出去,安排车马送檀植和檀粲去青州避祸。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檀道济就已经坐车向宫门而去。

  路上遇到巡逻的官兵,一看是檀道济的车架,都不敢阻拦,直接放行。

  到了宫门口,檀道济将自己的令牌递给守门的羽林军,“请禀告皇上,臣檀道济有紧急军情上奏。”

  羽林军一看是檀道济,立刻将令牌向内宫传递。不一会儿就到了刘义隆的面前。

  此时刘义隆刚刚起床,正要梳洗更衣准备上朝,便得知檀道济来了。

  刘义隆深知檀道济不是莽撞之人,便吩咐,“速请檀将军入宫。”

  檀道济一见到刘义隆,就二话不说地跪了下去,先是猛磕了三个头,随后伏首在地,“臣,有罪!”

  刘义隆被檀道济这一气呵成的请罪弄得一脸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刘义隆虚扶了檀道济一下道,“大将军何出此言啊?你劳苦功高,又是朕的辅国之臣,朕对将军是一百个放心的。有什么话,将军先起来再说。”

  檀道济当然知道这是刘义隆的客套话。他依旧跪伏在地道,“请皇上摒退左右,罪臣有要事上奏。”

  刘义隆不知道檀道济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只好摆摆手,让寝殿中的人都退出去。

  檀道济此时依旧以头触地道,“罪臣的女儿于少帝在位时,被判流放,驱逐出宋。这两年来,她一直在北地游荡。谁曾想她在无意间,竟然寻得了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如今这玉玺同小女皆被扣押在北凉,臣得知此事后,不敢善专,故而清晨打扰皇上休息,想请皇上定夺。”

  刘义隆听到“传国玉玺”四个字后,就已经有种血脉逆流的感觉了。

  在檀邀雨眼中是真是假都无所谓的玉玺,乃是中原皇室正统的最高象征。只有它在刘宋的手中,文人国士才会甘心归附,南边的朝廷才能毫不迟疑地以正统自居。

  刘义隆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他拼命地握紧拳头,才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将军是何时知晓此事的?”

  檀道济答,“昨日夜间。臣不敢怠慢,几经核实,确认消息无误后,就立刻进宫来禀报皇上了。臣教女无方,导致她不知轻重。还请皇上念在臣为朝廷效力多年,臣女尚且年幼的份上,饶她一命。臣愿解甲归田,以赎其罪。”

  刘义隆心里清楚,檀道济这是以退为进。且不说檀道济三朝重臣,便是檀邀雨发现传国玉玺这一件功绩,刘义隆作为南宋的皇帝都只能感激涕零,绝没有再惩罚她和檀家的可能。

  但刘义隆隐隐也觉得,檀道济说的并非全是虚言。他是真的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换女儿的性命。

  刘义隆从小就不受他的父皇刘裕喜爱,所以他对这种孺慕之情既渴望,又有些不解。

  “檀将军应该知道,你的女儿即便是再出色,也终究是女儿身。有朝一日,嫁作他人妇,她甚至都不能再算是你檀家的人。你真的愿意为她放下一身功名利禄?”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失踪

  檀道济听到刘义隆的问话,便直起上身,望着刘义隆毫不迟疑道,“臣愿意。说起来,臣有好几个儿子,却只得她一个女儿。自她出生那日,奶母将她放入臣怀里的那一瞬间,臣就决定护她一辈子周全。只可惜,后来种种变故,臣一错再错。只是这一次,臣决不能错。”

  檀道济露出满脸慈父的笑容,“等皇上有了子嗣,就能明白臣此刻的心情了。”

  刘义隆闻言一愣,皇长子出生的事一直被瞒着,檀道济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有儿子了……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抱刘劭时,孩子那么小,那么弱,他两只胳膊扎着,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使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伤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