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89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若是在以往,门阀是绝不会吃闭门谢客这一套的。曾经平城内就有个长相俊美的僧人,婉拒了一位氏族女郎的邀请。结果那女郎直接派家仆打进寺院,将人掳走了事。

  但眼下,只要有人叩门送拜帖,祝融就直接从墙上跳下来,把人吓跑。氏族的家仆们虽都有些武力,可谁人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邀雨所住的驿馆,就如同翻滚的波涛中的一片孤岛,喧嚣之中关上的一扇竹门,闭塞宁静。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位天女要把驿馆变成清修之地的时候,守门的祝融却放了个普通人进去。

  花木兰一进驿馆的门,就被墨曜挽住胳膊,亲热地道,“你可算来了,还以为你升了百夫长,就忘了我们呐。”

  棠溪听闻花木兰来了,也从何卢那赶过来,笑意盈盈对花木兰道,“你别怪我妹妹,她说话总是不经脑子。”

  花木兰倒不介意,回到平城前,花木兰时不时就来邀雨这里疗伤叙话,跟姐妹两个都熟络了。

  花木兰看看墨曜,又看看棠溪,笑道,“你们姐妹俩其实长得真的很像,只是这个性实在相差太多,平常人一眼就能将你们两个区别开来。”

  墨曜一听就不服气了,故意板起脸来对花木兰道,“其实我才是姐姐棠溪。”

  花木兰一愣,墨曜这气质一变,花木兰倒真吃不准哪个才是棠溪,哪个才是墨曜了。

  棠溪伸手在墨曜脑门上弹了一下,“别调皮了。木兰快随我去仙姬那儿吧。”

  花木兰乐呵呵地跟着姐妹俩去见邀雨。待见到邀雨正蹲在火炉边自己烤栗子就是一愣。

  邀雨畏寒,屋子里虽然点了两个炭盆,可她在屋内依旧裹着毛裘。此时见花木兰来了,忙招呼她,“快!你这来得可真是时候,这栗子我守了半天了,现在吃刚刚好。”

  花木兰怔怔地将自己带来的腊肉条递过去。

  邀雨接过来闻了一下,赞道,“真香啊!”

  花木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实在不知上门该带些什么给你好。这是我娘宰了家里的猪,风干了托人带给我的。我想着带来给你尝尝。”

  邀雨笑意盈盈,“你这礼才最合我心意!”她转身将腊肉递给棠溪,“晚膳加餐。焖得酥烂些,看你的厨艺了。”

  棠溪笑着接过,施了一礼就退出去准备加餐了。

  花木兰见邀雨喜欢她带来的腊肉,也露出会心的笑。她有些抱歉地对邀雨道,“本来是入了城就想来见你,只是家中出了点儿事儿,拖到现在才算了结。”

  邀雨皱眉,“怎么,你的身份被人知道了?”

  花木兰忙摇头,“不,那倒不是……”

  花木兰犹豫了一下,想着事情如今已经解决了,说说也无妨,便解释道,“我先前便同仙姬您说过,我阿爹是因伤归家。原本似我阿爹这样的,应该从村中另选一户人家改做军户。可不知为何,上次大点兵阿爹的名字却依旧在花名册上。”

  花木兰叹了口气,“我如今代父从军,家中对外只说是我远方的表哥替了我阿爹的名额。可没想到,前段时间家中来信却说,军户司的官员又要拉我小弟去充军。”

  邀雨不解,“军户不是只要一家出一人就可以了吗?”

  花木兰点头,“军户司的人说,我阿爹请旁人顶替,与王法不合,我小弟今年正好十三岁,他们就要拉我小弟去充军。”

  花木兰叹了口气,“爹娘没办法,只好写信给我。我托人将陛下赏赐给我的东西都带回老家,让爹娘孝同军户司的官员疏通疏通。不过那些官员看到那些赏赐非但没收,还将我小弟的名字从花名册上抹去了。”

  邀雨闻言并不意外,她早就听说北魏军中多有贪腐,特别是军户司,只是没想到竟到了这个地步,就连军户名额都可以随意更换。

  邀雨猜测,花木兰的阿爹和小弟其实原本都不在册,大约是旁人贿赂了军户司的官员,用他们二人去顶替旁人。

  花木兰托人带回去的,都是御制的赏赐。军户司的人若是不傻,就该知道花家是有人发达了,自然就不敢再拿花家的人去充数。

  可花老爹和花小弟是逃过了一劫,怕是会有另外一家要被强行充军了……

  邀雨只是个冒名的天女,自然没办法普度众生,她轻声道,“平安无事就好。”

  她取了刚烤好的栗子,吹了吹递给花木兰一个。自己又取了一个,急不可耐地去剥皮,烫得她将栗子颠来倒去地换手。

  花木兰干脆把自己手里的那一颗剥好了递给她,“先吃我的吧。”

  邀雨先是一愣,随后喜笑颜开地直接吃掉了花木兰手上的栗子。

  栗子一到嘴里她才觉得烫,可又舍不得吐出来,只好边哈气,边唤墨曜,“好,好烫,快给我扇扇!”

  墨曜闻言,当真上前去扇邀雨嘴里的栗子,直到栗子凉了,被邀雨满足地吃进肚儿,墨曜才道,“您慢点儿,又没人同您抢。子墨郎君买了许多呢。”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师道

  花木兰看着眼前的邀雨和墨曜,呐呐道,“我怎么觉得,你们给人的感觉和从前不一样了呢?”

  邀雨一边开始剥自己手里的栗子,一边漫不经心道,“之前在军营里,周围都是眼线,我只好装得端庄稳重点儿。如今这驿馆四周都是我自己的人,还那么累地演戏做什么?”

  花木兰疑惑,“那我呢?你不怕我是别人的眼线?”

  邀雨将自己手里剥好的栗子送进花木兰嘴里,“你?你自己的秘密可比我的大得多!你都不怕我说出去,我怕什么?”

  邀雨说完又对墨曜道,“这栗子太干了,你快去弄点儿果子露来,咱们一起边喝边吃。”

  墨曜干脆地答应,“喏。奴婢这就去。”

  花木兰看着邀雨舒服地窝在铺满了毛皮的圈椅里,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女郎,同那天女的尊号没有一点儿关系。不只是她,就连棠溪和墨曜都似放松了许多。

  明明没了天女的威严和沉稳,可花木兰觉得这样的邀雨更让人舒服。

  花木兰笑道,“外面一堆的人想见你,你却闹中取静,自在得很。”

  邀雨懒懒道,“他们不是要见我,是要见天女。我该立个功德箱在门口,说不定还能小小赚上一笔……”

  晚上花木兰留下来用晚膳,因为怕花木兰不自在,索性没有叫子墨和嬴风,就四个姑娘在邀雨房里用膳。墨曜还特意偷了一壶酒给邀雨解馋。

  花木兰一直同邀雨聊到天完全黑了才离开。棠溪送花木兰出门时,忽然察觉屋顶有杀气,猛抬头一看,发现是子墨和嬴风正一人站在一座屋顶上往下看。

  棠溪忍不住捂嘴偷笑。仙姬竟然为了个刚认识不久的“男人”把他们俩摒除在晚膳之外,估计子墨和嬴风此时都很想揍人吧。

  可是子墨和嬴风看了花木兰一会儿,就似乎明白了什么。两人互望一眼,虽没说话,却从对方眼中印证了自己的猜想。于是两人默不作声地跳下屋顶,各自回房了。

  ——分界线——

  嵩山山巅,烟雾缭绕之中,可见天师道的道观。此处好似仙界之地,非有机缘之人不可入。

  天师道创派宗师寇谦之此时正专心地闭目打坐。

  有人轻轻叩门,寇谦之缓缓睁开双目,起身开门。

  来的是寇谦之最得意的徒弟云道生。他本是个被父母遗弃在路边的孤儿,后来被寇谦之捡到,就以云为姓,取名道生。

  云道生从小便很聪慧,各种道教典籍皆是过目不忘,甚至对佛法经义都知之甚详。

  他其实长相平平,可因为喜洁,所以无论何时都是一身不染纤尘的道服。修道之后,渐渐变得气度超然,让人一见便有渊渟岳峙之感。

  云道生进门后,先对师傅作揖请安,后又递上一份请帖道,“是崔司徒差人送来的。他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魏皇陛下请师傅入魏一续。”

  寇谦之闻言却不见喜色,他摇头道,“崔司徒太心急了。这对他未必是好事……”他叹了口气又问道,“行者楼那边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云道生摇头,“听说师伯不久前曾在柔然现身,之后就再不见踪影。只是同师姐约定,会在她及笄之日,于平城相见。”

  寇谦之皱眉,“看来大师兄还没有完全放弃北魏朝廷啊……当初他就看中了拓跋破军,为了保他周全,还潜入宫中除掉了匹娄那个内侍。可到头来,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寇谦之的声音里皆是惋惜,“一个人的命,岂会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他如今还想护着你师姐,可那孩子也是命中注定,是要早逝的……只怕大师兄是枉费心血。”

  云道生却面色平静道,“当初徒儿的命,也是师傅随手救下。师傅无心一举,就改了徒儿的命。说不定师姐也能化险为夷。”

  寇谦之摇头,“你与她不同。你命不该绝,即便不是我,也会有旁人救你。可她……却是已死之人。”

  云道生看了眼手中的请帖,“那师傅可还要去平城?”

  寇谦之望向窗外,层层重山于云雾之中忽隐忽现,难以明辨,“就算是为了天下苍生,扶植鲜卑人的朝廷,也只会让行者楼背上永世骂名。师兄啊……你这么做是否真的值得?”

  ——分界线——

  今年的新年,不只是拓跋焘忙得脚不沾地,刘义隆同样也被各种繁文缛节闹得心力交瘁,几乎日夜都宿在上书房。

  新册封的皇后袁齐妫心疼刘义隆如此操劳,自皇帝登基之日起,便每日亲手做羹汤,为刘义隆送到书房。一来二去,两人倒是比以往更亲密了。

  大年初一,所有的官员都沐休在家,刘义隆却是一早起床理政。

  倒不是他故意要做给谁看,而是他皇兄,少帝死前,上朝的日子都屈指可数,政事早就堆积如山。

  刘义隆便是昼夜不停,也不可能在刚登基三个月的时间里把这些事儿处理完。他一边揉着隐隐作痛的额角,一边随手抽出一份奏疏。

  此时袁齐妫却突然来了。

  刘义隆有些意外,平时皇后都是过午才会来他这儿送羹汤,今日天才刚亮,怎么就过来了?

  刘义隆忙询问是否有什么急事,袁齐妫却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刘义隆看出她是另有顾忌,便摒退众人,独留皇后在书房叙话。

  袁齐妫一直等人都走干净了,才俯身到刘义隆耳边小声道,“陛下,臣妾有喜了。”

  刘义隆大喜过望,忙将皇后扶到身边坐下,有些不敢相信地问,“当真?多久了?”

  袁齐妫慌忙用丝帕挡在刘义隆唇边,“陛下您小点儿声。臣妾特意等坐稳了三个月的胎,才来告知陛下。此事可不能让旁人知道。”

  刘义隆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三个月前,他还只是普通的皇子,按理要为父皇高祖守孝三年。虽说不禁房事,但普通皇子是不能在这三年内有子嗣的。

  而且那时他的皇兄,少帝也才刚过世。少帝虽然死得不光彩,可毕竟是刘义隆的皇兄,也是南宋的一任君王。

  当初刘义隆还假模假式地为少帝哭灵,此时若是被众人知晓他在丧期行房,还怀上了孩子,岂不是自己打脸吗?怕是脊梁骨都要被言官们戳歪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长公主刘兴弟

  虽说这孩子怀的不是时候,可这毕竟是刘义隆的第一个孩子。他虽同袁氏成婚已经两年,通房和妾室也有几名,却始终没有人有孕。

  刘义隆曾经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身子太过破败,才导致妻妾都生不出孩子。谁曾想如今袁氏竟有了身孕,而且很有可能是个嫡子,他怎么舍得将孩子打掉?

  刘义隆牵着袁齐妫的手安慰道,“咱们的孩儿既然选择这个时候来,便是上天注定。你安心养胎,此事暂时不要对外人说,其他的都由朕来安排。”

  袁齐妫心里也有些忐忑,一方面她很高兴自己有了身孕,可另一方面,她之所以拖到现在才说,并不是为了等胎坐稳,而是怕月份尚浅时,刘义隆真的为了名声,一狠心就把孩子打掉。

  此时见刘义隆对她十分呵护,悬着的心才放到了肚子里。

  袁齐妫依偎到刘义隆的怀中道,“臣妾听说,这女人怀孕时有好多的忌讳,不能用剪刀啊,不能碰针线啊,听说连新鲜水果都不能吃。臣妾头一次有孕,好多事情都不清楚,太后近来身体又不大好,臣妾不敢去劳烦她老人家。所以就想跟皇上讨一个恩典,允许臣妾的娘亲进宫陪伴。”

  袁齐妫的亲生母亲出身卑微,袁齐妫一出生便在乡野的庄子上,一直长到六岁才被父亲领回家中教养。

  若不是当初刘义隆不得圣宠,凭袁齐妫的出身是无论如何都嫁不得皇子的,更不要说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

  如今袁齐妫做了皇后,可她亲生母亲却依旧连个妾室的身份都没有。嫡母再荣光,跟袁齐妫又没什么关系。所以她就想借着怀孕的机会,接亲娘进宫来享受,也借机抬举一下亲娘。

  女儿偏向着娘亲,这本无可厚非,可放在皇室,乃至氏族官宦人家,那就是要被人指摘的错处。

  刘义隆这王位本就来得名不正言不顺,若是他的皇后再被人弹劾嫡庶不分,怕是会有很多人借机拿小皇子的出生做文章。

  刘义隆权衡一番,还是劝道,“这孩子的出生需要隐瞒下来,否则谏官定会在朝堂上喋喋不休。你若是不放心,朕派几个有经验的老嬷嬷照看你。只是让你娘入宫实在太扎眼了。”

  袁齐妫虽有些不乐意,可如今一切以孩子为大,只好忍耐下来,委屈道,“好。臣妾都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