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180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古代言情

  王中就把刚才的事简单讲了遍。

  贤亲王长长地哦了声,心道本王都快死的人了,下头的崽子们就不能消停些?

  老头儿耷拉着眼皮想了许久,久到大家又开始担心他是不是睡过去时,才慢吞吞开口: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干系甚大,又涉及人命,俨然犯了国法,若只以家法论,未免有失公允,故而宗正寺不敢接,理应避嫌。”

  皇帝哦了声,“那依您之见呢?”

  贤亲王慢吞吞转过身去,一双明显下垂的老眼开始在众朝臣身上扫射。

  良久,才听他道:“按律,应由刑部主审。”

  刑部尚书:“……”

  我代表整个衙门谢谢你啊!

  贤亲王向来语速极慢,今天边想边说,更慢。

  且秋日干燥,昨儿得了消息后,老头儿连夜上火,就有点咯痰,一张嘴活像铁锨划拉石板砖,听得人牙碜。

  等他终于说完,皇帝先就松了口气,抖着鸡皮疙瘩对刑部尚书道:“爱卿以为如何?”

  刑部尚书心道,不如何!

  秋意渐浓,大家都忙着上火,眼见着便是皇家内部争斗,贤亲王那老货都不想接这烫手山芋,凭什么让我们刑部来?!

  他立刻大声说:“陛下,臣以为不妥。虽然发现了尸体,但一来并无证据表明就是肃亲王所为,二来肃亲王府中并无担任实职之人,按大禄律法,该由案发当地官府决断。”

  案发当地官府长官涂爻:“……”

  他对此毫不意外。

  皇帝轻轻点了点龙椅,“嗯,爱卿言之有理。”

  他又看向贤亲王,发现对方正抠眼屎。

  皇帝:“……”

  短暂的沉默过后,皇帝亲自拍板,“既如此,肃亲王一案由开封府主审,宗正寺从旁协助!如有需要,刑部全力配合,不得推脱!”

  贤亲王:“……”

  刑部尚书:“……”

  行吧,那就大家一块儿死。

  话虽如此,但常言道,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人参与的部门多了,往往最后出力的有且只有一家。

  放在本案来看,名义上是三家会审,实则宗正寺和刑部完全可以打着“协助”的名义不管。

  而主动捅娄子的开封府肯定也不想有人在旁边束手束脚,如此,大家都方便。

  消息传回开封府时,马冰正带着谢钰剥蒜。

  她问对方,“这次你不用回避?”

  谢钰面不改色,“我与肃亲王无冤无仇,不必。”

  再说了,放眼望去整座开封城,一条街上走的十个人里恨不得有七个是皇亲国戚,若次次都回避,回避得过来吗?

  马冰对他的“无冤无仇”深表怀疑,但转念一想,又高兴起来。

  “小黄还没有消息?”

  谢钰摇头,显然也有些担心,“只是有人见他好像出了城,之后就像失踪了一样,音讯全无。”

  而最后一次有人见到他,也已经是五天之前的事情了。

  五天,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出城?”马冰捣蒜的手一顿,“他出城做什么?”

  城外有什么?

  还是什么人引他出去的?

  “应该是发现了重要的线索。”谢钰拍拍手上的蒜皮,“高老六掌控的产业很多,小黄出城之前,曾经过一家茶馆,若他遇到危险或是什么可疑人物引诱,他完全有时间留下讯号,哪怕一个眼神也行。”

  但没有。

  什么都没有。

  马冰微微松了口气,“那这至少说明当时小黄的处境足够安全,至少他觉得不需要外援就能应付得来。”

  谢钰嗯了声。

  但已经过去了五天,足够改变任何一个局面。

  这五天期间,小黄究竟去了哪里,又遭遇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是他已经身处险境,无法传递消息,还是……

  高老六最近也撒出去不少人,小黄最后的行踪就是他们发现的。

  城外有什么呢?

  那可太多了。

  各地富商一年不住一次的豪宅,各路皇亲国戚或许终生都不会踏足的田庄、别院,随便一处都能轻松装下千八百人。

  区区一个小黄,便好似石沉大海。

第131章 招娣

  次日,主宗正寺的贤亲王就亲自驾临开封府,以示诚意。

  为表尊重,涂爻和谢钰都去大门迎接。

  老头儿倒没什么架子,笑呵呵弥勒佛似的,“不必拘礼,不必拘礼,都是自家人,自家人……”

  走到谢钰跟前,贤亲王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模像样打量一番,点头做欣慰状:

  “又长高啦!”

  纯度极高的成年人的谎言,谁当真就傻了。

  宗正寺本就是个解决皇室内部问题的特殊衙门,并非日日有事做。

  而贤亲王本人更是能躲懒就躲懒,平时无诏根本不上朝,宫宴也以年事已高为由推辞。

  他从不着意与谁交好,大部分时间都关在王府里自娱自乐,平时不大见客,也少与亲戚小辈们往来。

  因顺王和寿阳公主的死因不足为外人道,丧事从简,贤亲王全程称病,干脆没露面,一应丧仪全部委托给下头的人与礼部交接了。

  谢钰隐约记得,自己上次同贤亲王这么近前打照面,好像还是先帝驾崩那会儿。

  隔了十来年,他要真是一点儿没长个儿,那才是见鬼了。

  众人在开封府门口进行了一番毫无意义的寒暄,这才彼此谦让着进去。。

  贤亲王今天被逼无奈过来,主要是想问问开封府打算怎么办。

  “你们也晓得,他毕竟是先帝宠爱的儿子,”贤亲王为难道,“回头宗亲们问起来,本王也好推……咳,解释。”

  涂爻和谢钰手里端着茶,听见他生硬地改口,都齐齐望过去。

  你是想说“推脱”吧?!

  还有这个“宠爱”,也够难为老爷子了。

  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那肃亲王何止是先帝宠爱,完全可以说是最宠爱的儿子。但凡他政事上不那么废,如今龙椅上坐着的是谁还两说呢!

  涂爻就道:“王爷朝会上也说了,既然牵扯到国法,自然要公事公办。”

  贤亲王呵呵一笑,“这个自然,只是……”

  他顿了顿,两只本就下垂的老眼用力眯起,看不出真实情绪,“只是到底也要顾及皇家体面……毕竟先帝曾有遗诏,准肃亲王陪葬。”

  “宠爱”二字,说来虚无缥缈,单凭口述恐难以服众。

  而先帝对肃亲王宠爱之盛,只举一个例子便可见一斑:

  他是众多皇子公主中,唯一一位在先帝在世时就特许陪葬的!

  后来能工巧匠为先帝设计皇陵时,也确实在旁边挖了一座略小一些的从墓,那边是日后的肃亲王墓。

  因整个工程都是肃亲王自己监造,他在监修自己的陵墓时,极尽奢靡之能事,规格甚至隐隐超出了亲王规制,隐约可见太子规制的雏形。

  大约他自己也清楚,恐怕这辈子是没福气当太子。

  既然如此,干脆就死后过把瘾。

  也不知先帝真的被蒙在鼓里,还是暗中默许,肃亲王墓还真就那么建成了。

  贤亲王的意思很好懂:

  当初那么轰轰烈烈的肃亲王墓,修都修了,万一日后真查出个好歹来,恐怕未必能按亲王规制下葬。

  而看如今谢钰亲自带禁军软禁肃亲王的架势,此时必然不能善了,非要捅破天不可。

  若真那样的话,难不成还要现改陵墓?

  麻烦是一回事,史料记载是一回事,皇家体面更是一回事。

  改吧,违背先帝遗诏;

  不改吧,又违抗当今圣命。

  当真是左右为难。

  所以说,贤亲王才打从一开始就不想接这差事。

  涂爻没做声,端起茶盏呷了一口,顺便从杯盖上方给谢钰递了个眼神:

  你们家自己的烂摊子,上吧。

  谢钰就问贤亲王,“敢问王爷,颜面和真相,孰重孰轻?生者和逝者,孰先孰后?”

  这是他曾经问过舅舅的问题。

  现在,又抛给现存皇室中资历最老的长辈。

  这话就有些尖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