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166章

作者:石头与水 标签: 强强 情有独钟 古代言情

  宫人切好新鲜水果,室内溢满果香,荣烺已经好奇的不得了,“什么案子什么案子?”

  “哦,那个案子啊,我也听我娘说了。”荣玥和荣烺脱鞋到热乎乎的暖炕上坐着,接过宫人送上的小银叉,一边说,“特别可怜,也不知道要怎么判。”

  罗湘说,“这事儿虽惨,我看那男的也判不了什么罪责。”

  “到底什么事啊?”荣烺追问。

  话头是颜姑娘起的,事情便也是颜姑娘讲述。

  “是这样。以前说过的,帝都有位妇人当垆卖酒的事,殿下还记不记得?”

  “记得啊。不是说那酒铺生意还挺不错的么?是酒铺出事了?”

  “不全是。”颜姑娘说,“那沽洒的妇人挺能干的,原本她家就是一间小铺子,后来变成三开间的大酒铺,听说给许多酒楼供货,日子也是越过越好。妇人谋生不易,殿下您想,但凡她家里男人靠得住,也不是她出来张罗生意。”

  荣烺很有想像力,“兴许那男人是残疾哪,挣不了银子,只能让妻子去赚钱了。”

  残疾……

  史姑娘险没叫葡萄噎着。

  荣玥唏嘘,“还不如是个残疾哪。”

  荣烺更想听下文,催颜姑娘,“阿颜,接着说。”

  颜姑娘叹口气,“这有些人,天生无福。像这样无能的男人,能有这般能干的妻子,真是上辈子烧高香。若是个老实人,有儿有女,家资富裕,好生过日子多好。听说,自从酒铺生意越做越大,这男人就看妇人不顺眼了。就在前几天,竟拿刀在妇人脸上砍了一刀,说妇人不贞洁!这妇人逃出家,直接告到了帝都府!说男人冤枉虐打她,她要跟男人和离!现在全帝都城都知道这事了!”

  荣烺瞪圆眼睛,“竟然有这事!”

  颜姑娘,“可不是么。”

  罗姑娘把剥好的桔子给荣烺,“现在又不禁和离,这男的也是,有事说事,大不了你写封休书,往人家脸上砍一刀,殿下你想,这得多大的恨哪!”

  荣烺吃着桔子问,“帝都府怎么判的?”

  “这案子也不大,可现在知道的人忒多,我祖父说帝都府兴许有些踟蹰。”史姑娘还把其祖父史太傅的推论说了出来。

  荣烺寻思一二,“这可是件大案子。”

  她与四人道,“你们想啊,自《新贞烈传》印发,明白写了夫妇不谐可和离。当然,咱们也盼着成为夫妻的人能岁月静好的过日子。可若真有过不好的,不妨和离。”

  荣烺转头跟林司仪说,“林妈妈,你替我想着点,明天打发内侍官到帝都府去,告诉帝都府尹,那酒铺女掌柜的案子我听说了。”

  林司仪行一礼,“是。明儿一早奴婢就让内侍官去传殿下的话。”

  罗湘高兴的说,“有殿下这话,帝都府尹定得依律而判,起码在律法上不会委屈了谁。”

  “是啊,这案子定能断的明明白白的。”荣玥也说。

  颜史二人也很高兴。

  她四人出身虽高,听闻这样的事,最多只能感慨几句,可公主不一样,公主位在皇室,这世上的事,只要公主想过问,就能过问!

第224章 灯灭之二十七

  殿下

正文第二二四章

  帝都府尹简直愁死了。

  原本他也才四十出头,正当年富力强。

  这个年纪能做帝都府尹,还一坐好几年,可见是位官场高手。

  可就这样一位官场老油头,愁的头发都要掉光了。

  公主殿下打发内侍官来与他说,“酒铺女掌柜的案子,她知道了。”

  这是啥意思啊啊啊啊啊!

  公主殿下您真是小小年纪就已知官场三味啊!

  您这模棱两可的话说的——

  真是有志不在年高,臣这几十年算白活了!

  您老人家到底是个啥意思啥交待,您倒是说明白些啊!

  府尹大人亲自将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塞给内侍官,再三打听,“那殿下的意思是?”

  内侍官掂掂荷包,很想给府尹大人露些风声,可他属实无能为力,“殿下这么传的话,到底什么意思,奴婢也不清楚。”

  内侍官颇厚道,解释一二,“您也知道,殿下身边都是嬷嬷姑姑们服侍,我们是专管传话的。不过咱们公主殿下素来英明,那是谁都糊弄不了的。大人您是个聪明人,想必能明白公主殿下的意思。”

  府尹大人拱手道谢,“多谢您指点。”

  客客气气的送走内侍官,府尹大人就开始发愁:他明白个啥啊!公主殿下这是站哪一边儿的?

  话说公主您老高居皇城,您这么关注市井小案做什么呀!

  府尹大人召来幕僚商议,公主说她知道了,这是否有何深意?还是说公主对这案子有啥想法?

  俩幕僚一个府尹,三人商议半日。

  从公主殿下所作所为——官学改制,以及公主殿下的睚眦必报——搞走钟掌院,分析出一个结论:大人,这案子虽小,您可得往死里查啊!必不能漏过一丝线索,定要将案情扎扎实实的还原。

  然后,您审案前过去万寿宫请安,问公主殿下一声,要是殿下没啥确定吩咐,咱就按律条判!

  这样,纵无功,起码无过。

  不然,这里头若有分毫不妥,岂不叫小人捅给公主知道。

  公主一旦知道,凭公主对太后对陛下的影响力,那两位圣人会如何看您呢?

  府尹大人将肚子里上下狂跳的心神定一定,点头,“就这么办!”

  荣烺并不知她一句话便令帝都府尹心惊肉跳好几日,在她尚未完全了解权利时,她已经开始运用它。J

  荣烺在宫里依旧是按时辰读书学习,有一日,安国公夫人携女进宫请安,李家姑娘给荣烺带了去往江南做巡盐御史的唐御史的书信。

  李姑娘亲自交给荣烺,解释说,“唐家虽有族人在帝都,官职都不高,不得来给殿下请安。这信是表舅着押运盐课银子的官员带来的,表舅信中特意叮嘱我母亲,要将信亲自交给殿下。”

  荣烺接过,顺嘴说,“唐大人是你舅舅啊?”

  “是啊,我们两家是几百年的交情了。”李姑娘也是荣烺小宴的常客之一。

  荣烺没急着看信,问李姑娘,“你父亲的病好些了么?”安国公久病,有时李夫人进宫请安,皇祖母都会赏赐些药材。

  李姑娘眼中愁绪渐起,“御医说,能过了这个冬天,到明春就无碍了。”

  荣烺安慰她,“你别担心,你家祖上跟神仙是有交情的,安国公必得神仙保佑,一定能平平安安的。”

  “借殿下吉言,定是这样。”

  宫人取来竹刀裁开信封,荣烺大致看过,信上写的是唐大人携家人安置下来,江南风姿秀丽,名不虚传。然后就是差使上的事,大致是顺遂的,让荣烺尽管放心。又提了江南也受益于娘娘与殿下的《新贞烈传》的传播,民风渐开。另有越王府女眷也时常宣扬《新贞烈传》,如今江南街头已有出行妇人云云。

  荣烺很快看完,点点头将信折起放回信封,交给林妈妈保管。

  “顺利就好。”

  “这也赖殿下恩泽。表舅给我母亲的信里说,他初到扬州,如今的扬州巡府出身郑公府旁支。表舅与巡抚大人本无交情,这一说起话来,知道表舅倍受殿下器重,巡抚大人对表舅多有照顾。”

  这话听来自然令人喜欢,荣烺却不信他们会没交情。唐李郑这三家,都是自前朝就是一等一的显赫人家了。说来倒是郑家显赫时间最短,便是先前没交情,往祖上一论,也就有交情了。

  荣烺说,“我知道唐大人的心性本领,方才器重他。扬州巡抚必也是因此,对唐大人多有照顾。”

  “是。”

  李姑娘走前,荣烺让林妈妈取来二斤血燕给李姑娘,“你家里必然不缺这个,这是不给安国公的,是给你的。安国公病着,你母亲有了年岁,你就得更要保重好身体,帮父母分忧。”说的李姑娘眼圈湿润,郑重行一礼,“殿下的关怀,我都记心里。”

  宫人送李姑娘出去。

  荣烺心下轻叹,安公府的难处还在以后哪。安国公府啥都好,据说安国公年轻时也是一等一的俊才,三十二岁就官至兵部侍郎,外任过总督巡抚,四十岁便官至兵部尚书。

  就一样,成亲多年膝下空空。

  安国公这要的身份地位,还是个痴情人,他与发妻是青梅竹马的情分,膝下无子也不肯纳小,常说,“若我命中有子,自然会有。若命中无子,便是再纳小,也是无用的,反害我夫妻情分。”

  说来也玄,一过四十,安国公夫人忽然有娠,李姑娘就是安国公夫妇的老来女。

  要说当初不盼儿子,那也不可能。

  据传闻,安国公夫人见生下来是女儿,当时就哭了。安国公极豁达,宽慰妻子,“当初咱们无子无女,一样过的恩爱。如今有了女儿,是天赐珍宝于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岂能哭泣呢。”

  安国公夫人这才欢喜起来。

  如此过了十年,安国公五十,安国公夫人也四十八了,忽然又有身孕。

  四十八的妇人生子也不算稀奇,书上还说有八十老太生子的哪。

  可那是书上,现实这样的事毕竟不多。

  安国公夫人小心保养,十月后为夫家诞下一子。

  可想而知国公府上下是如何的欢欣喜悦!夫妻俩暮年得子,儿女双全,何况又有这样的家世。偏安国公身子骨不大成了,连朝中差使都辞了,在家安心养病。

  当初唐祭酒被外放江南做巡盐御史,齐师傅就私下说过,“倘安国公康健,唐祭酒不至于此。”

  感慨过安公府的事,荣烺就收到帝都府尹递的请安牌子。

  这是宫里的规矩,大臣但凡求陛下,要先递牌子,由内侍官统一安排。

  帝都府尹不是个大官,但因位在帝都,也有上朝资格。他平时往昭德宫递牌子的机会都不多,更别提万寿宫了。

  要是往万寿宫递牌子求见太后娘娘也不稀奇,稀奇的是,万寿宫内侍官见到帝都府尹的牌子,再一回:嗬,来给公主殿下请安的!

  内侍官不敢耽搁,先回禀太后娘娘知道。

  郑太后知道是为什么,她早听荣烺提过。这案子不大,郑太后不管,直接让内侍官问荣烺的吩咐。

  内侍官跑到荣烺读书的文昌阁,请教公主殿下之意,然后安排帝都府尹中午过来。

  为见荣烺一面,帝都府尹折腾一上午,待被内侍引路,穿过一扇月洞门,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到处装饰精美至极的屋子,便有宫人奉上香茶,令帝都府尹安坐。

  约摸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另有宫人过来,传了帝都府尹到偏室说话。

  帝都府尹跟着宫人,穿过两间屋子,到一处方正偏室。公主殿下就坐在上首主位,帝都府尹躬身行礼请安,公主殿下非常温和,“坐下说吧。”

  府尹如实说了,案子的来龙去脉已查清,他准备择日开审,想请公主殿下的示下。

上一篇:娇养(慕如初)

下一篇:销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