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赵安雨 第44章

作者: 标签: 豪门世家 甜文 古代言情

  俗话说,夫妻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珍姐儿出门之前,七太太是特意教导过的:横竖花锦明比她年长,她嫁妆又多,珍姐儿撒娇也好耍赖也罢,无论如何不能服软,不能被丈夫拿住,更不能在婆婆面前低头。

  于是珍姐儿有些迟疑,“要赔不是吗?我,我....”

  她拉不下脸。

  裴妈妈圆睁双目,唾沫喷得老高,“我的四小姐,不然如何是好?如今二爷怪您,太太心里也怪您,院子里的人嘴上不敢说,心里怕也在怪您,连带着大房三房,都看您的笑话呢!您若不把二爷哄回来,往后日子可怎么过?二爷是个男的,说出大天都不怕,您可还没和二爷圆房呢!”

  珍姐儿左右思量,两个丫鬟面面相觑,不敢说什么了。

  裴妈妈一咬牙,添一把柴:“四小姐,老奴一把年纪,说句不中听的,吃的盐比您吃的米都多。眼瞧着二少爷身子好了,要回书房了,您再不给二少爷和好,哪里还有机会?您总不能日日往外院跑!您若铁了心不听老奴的,罢罢罢,老奴也没脸在这里待着,回府和太太说道说道,请太太另外派人吧。”

  母亲若知道了,八成会责骂自己,父亲更会生气,绝对会给花锦明说自己的不是,珍姐儿心虚地想。

  “那~”她忐忑不安地问,“若他,若是二爷依旧生我的气呢?”

  裴妈妈毫不迟疑,断然喝道:“那您就哭!哭的越狠越好,越大声越好,把您的委屈哭给二爷看!您就说,当日您从咱们府里回来,看太太身子骨不好,您哭了几回,心里难受的要命,听到石榴的事,一时转不过弯来....”

  作者有话说:

  ? 第64章

  傍晚时分, 秋雨从厨房捧回核桃酥和椒盐金桔饼,一碗山药红枣梗米粥,水灵灵的葡萄和红彤彤的山楂,“等了等, 厨上现做的。”

  不如家里的好。珍姐儿挑剔地想, 接过红漆托盘, 一路去了花锦明的住处。

  那是一处朴素雅致的二进院子,三间带耳房的上房, 东西厢房各三间。屋檐下挂着一对乌黑鹩哥, 窗边两盆□□,院子中间是个浅浅的水池, 几尾无精打采的锦鲤伏在水底, 水面几片残荷。

  进了院门, 珍姐儿见婆婆的大丫鬟柳眉、秋月立在檐下,丈夫身边的柳儿杏红也在, 另外还有个不常见的大丫鬟,一个没留头的小子。

  看来, 大堂兄也在。

  珍姐儿往两边看看,换成平时, 石榴荣儿早早满脸谄媚地迎出来,替她端盘子的端盘子, 叫“二少奶奶”的叫“二少奶奶”, 挖空心思称赞“二少奶奶今天真俊”。如今石榴的屋子黑着,荣儿屋子亮着灯,却不见人影。

  她心下发寒地收回目光, 踏上台阶, 柳眉忙掀起帘子。进了正屋, 西次间说的正热闹:

  大堂兄花锦昭劝道:“婶婶说得对。学海无涯,读书又不急在一时。”花锦明却不肯:“躺了这些日子,浑身骨头疼,再躺下去,字都不会写了。”

  花太太好言好语地,“好孩子,外面大冷的天,从屋里走到书房,再从书房走回来,光换衣裳就得换两回,着了凉怎么办?”

  一副慈母心肠。珍姐儿在旁听着,无论如何与当日破口大骂“狐媚子贱蹄子”的婆婆联系不起来。

  花锦昭也说,“这几日,我在外面也有些琐事,马夫子正教卉娘朵娘练字呢!趁这个空儿,锦明歇两日又何妨?”

  卉娘朵娘是花锦昭两个嫡女,一个六岁一个五岁,已经识字了。

  可惜,任凭两人花言巧语,百般劝说,花锦明像个拉磨的蠢驴,只一句话“我要读书,我要回外院”,谁说也不顶用。

  他是成了亲的人,不是黄口小儿,读书又是男人正经事。花太太两人无可奈何之下,互相看看,只好默许了,吩咐外面的人“好好服侍”。

  花锦明精神一振,立刻伸个懒腰,“什么时辰了?这么晚了,娘回吧,大哥也早点会把,明日外院见。”

  这就逐上客了。

  花锦昭失笑,瞥门口一眼,点点头,“弟妹来了。”

  珍姐儿满脸笑容地进了屋子,把托盘放在炕桌,先给花太太行了福礼,又和大堂兄见礼,比平日更加恭敬地侍立在花锦明身边。

  坐在炕边的花太太纹丝不动,挑剔地看一眼托盘,“大晚上的怎么吃这个,当心积了食。”珍姐儿没吭声,心想,这几日相公病着,你每日送五顿饭连带宵夜,也没见你怕相公积食。

  花锦昭咳一声,起身道:“时候不早,我就先回了,二弟好好休养。”花锦明应了,把堂兄送出屋子,花太太嗔道“也不知道穿大衣裳!”

  珍姐儿忙把堆在炕角的靛蓝色披风拿出去,披在花锦明肩膀,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发觉花锦昭用略带责备的目光看她一眼,告了别便出去了。

  进门以来,大堂兄对她很是友善,大概,是为了石榴的事?珍姐儿暗自懊恼。

  回到屋里,花太太像所有关心爱护儿子的慈母一样,对花锦明嘘寒问暖,问东问西。花锦明神色淡淡地,母亲问一句,他答一句,开始打哈欠。

  花太太又叫进丫鬟来叮嘱“二爷明天去外院,手炉准备好了?饭食要格外注意,不许冷了,明天穿什么厚衣裳?”

  这才九月,就用上手炉了?珍姐儿腹诽,不敢流露出来,恭恭敬敬地在旁侍立。

  磨磨蹭蹭好一会,花太太没话说了,关切地摸摸儿子额角,才站起身吩咐珍姐儿“时候不早,锦明明日还要早起,你也别扰着他。”说罢,走到门口不动,意思要等着珍姐儿一起出去。

  珍姐儿只好说:“母亲,媳妇服侍相公吃些点心。”

  花太太嗯一声,眉宇间不像往日亲热,转身带着丫鬟走了。

  裴妈妈说得对,母子没有隔夜仇,倒把自己撂在这里。珍姐儿摸摸粥碗,不用说,早已温了,“相公,我去把粥热一热、”

  院子里的水房是能热饭菜的。

  花锦明摆摆手,“我不饿,拿出去吧。”说着,他站起身,头也不回地去隔壁卧房了。

  珍姐儿忍着委屈,把粥碗放到一边,托起其它点心跟着进了卧房。短短的功夫,花锦明已经吹灭了烛火,脱掉外衣,坐在床边把鞋子脱下来,一左一右摆好,自顾自上了床,把夹被拽过来盖在胸口,便没动静了。

  这些天来,一直是这样子,把她当空气。

  珍姐儿忍气吞声地,走到距床边两步的地方,端端正正福了福。“相公,我有话想同你说。”

  花锦明在床上翻个身,话里带着不耐烦。“今日晚了,改天再说吧。你回吧。”

  她咬咬唇,不再转弯抹角,“相公,我,我今日来,是想给相公赔个不是。”说着,她又轻轻福了福身,“相公,我知道你生我的气,可,可我不是故意的。”

  “九月十一日那天,我娘派人叫了我去,相公是知道的。回来之后,我只和相公说,我娘身子不好,心血来潮地想我了。”提到母亲,珍姐儿不由自主地悲痛起来,泪水模糊视线,“其实,其实,是我娘在府里受了委屈。”

  花锦明身体动了动,似乎有些意外,却没吭声。

  今日来之前,裴妈妈教珍姐儿“不妨说的可怜些”,两个丫鬟帮忙出谋划策。事到临头,珍姐儿发挥的比众人计议的还好。“我娘身子骨不好,家里只有我弟弟一个,我娘心里过意不去,去年从身边人家里挑了又挑,找了个秀才家的女儿,抬进府里。”

  “纪氏进门的时候老老实实,待生了我十五弟,得了我爹爹宠爱,见我娘身子骨不行了,便嚣张跋扈起来。”珍姐儿声音带着委屈,仿佛真有这么回事似的:“旁的姨娘日日在我娘身边服侍,纪氏十天里有八天不来请安,我娘碍着我爹爹,忍着不说。那纪氏胆子越大,有一日说屋子里丢了东西,把丫鬟婆子打的打罚的罚,沸反盈天的,人人躲着她。重阳节当日,纪氏才去了正院,我娘问了两句,纪氏居然说什么,哎,说了些不好听的话,把我娘气得,一整天吃不下饭。程妈妈见不是事,第二天忙忙把我叫了去。”

  无论妻妾争锋,还是妾室依仗男主人欺压正室,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轻则影响一家人的声誉,连累儿女婚嫁,重则影响仕途--朝廷律法,礼教大防,众口纷纭,不许男子宠妾灭妻。

  花锦明轻轻叹了口气。

  珍姐儿抽抽搭搭地说,“我想和那纪氏理论,我娘却不许。我娘说,纪氏有我十五弟,我爹爹顶多训斥两句,不会把她如何的。我娘身子骨不行了,怕我发作了纪氏,我爹爹心里不快,以后,以后不管我了。”

  岳母的病情,花锦明是了解的,岳丈续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他和父母感情很好,一时间,不由对妻子多了几分同情,慢慢坐起身。

  珍姐儿哽咽着,小心翼翼坐到他身边,“锦明,那天我,我在家大哭了一场,因我娘叮嘱,这不是什么好事,怕你和婆婆知道了,耻笑我家,让我千万别露出来。我回来之后,你出来接我,我还很高兴,想不到,你忽然提起石榴的事。”

  花锦明低下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珍姐儿继续说道:“我当时,不知怎么想起纪氏,气不打一处来,锦明,真的,我真的不是,不是想把石榴怎么样,更不是驳你的面子,我就是,一时转不过劲儿,生怕日后你对石榴,像我爹对纪氏一样。锦明,我,你还不知道我是什么样人吗?”

  ? 第65章

  仿佛一整折《桃花扇》, 花锦明的声音像从天边传来,“知道。”

  珍姐儿一下子受到鼓励,急急说下去:“相公,我, 我再说两句真心话, 我知道石榴是有家的, 我当时脑子一热,就想, 大不了让她回家待一阵, 左右相公是给她傍身钱的,也说不定, 相公会把她送到庄子上。相公, 我是怕我年纪小, 镇不住院子里的人,是我念头想岔了, 你别怪我。”

  本来,珍姐儿还想说“若不是婆婆来了”如何如何, 可裴妈妈苦口婆心地强调,千万别提花太太, 更别说花太太的坏话,姑爷不糊涂。

  于是她避开花太太的话题, 可怜巴巴地用袖子抹泪, “相公,我,石榴服侍你一场, 我, 是我对不住她。相公, 我想赏石榴些东西,也不知怎么办,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叫人给她做场法事,好生发送了,再去庙里,以她的名义烧烧香,点盏灯。”

  这个主意,是秋雨出的:七太太信佛,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去庙里烧香,如今身子骨不行了,就派夏姨娘和程妈妈去。

  石榴人已经没了,叔叔婶婶那个样子,只能从石榴的后事入手。

  花锦明没有说话,侧过头去。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珍姐儿依稀见他用胳膊抹了一下脸。

  为了个通房....一个小小的、上不得台面的奴婢....丈夫就这么放不下?这一瞬间,珍姐儿浑身冰冷。

  之后很长时间,半明半暗的屋中一片寂静,院中水池传来“波”一声,像是鱼儿跃出水面。

  “我已经派人办了。”花锦明没头没脑冒出一句,语气很淡漠,“这事,以后不提了。”

  珍姐儿求之不得。

  窗外传来更鼓,花锦明话语带着疲惫,“不早了,你回去歇了吧。”

  珍姐儿温顺地应了,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牵住他衣袖摇了摇。“锦明,你,你别怪我了,好不好?”

  花锦明点点头。

  她松了口气,大着胆子握住他手掌,指尖在手心刮了刮,像讨好的小狗。花锦明便也反握住她手掌--石榴的事情发生之前,新婚夫妻经常背着人,小小亲热一下。

  静静待了半晌,花锦明再次催促,她不情不愿地起身,借着光线找到刚才的托盘,又想起一件事,“相公,刚才我说的,你,你千万别对我爹爹提起,我娘千叮万嘱,不能伤了我爹爹面子。”

  花锦明痛快地答应了。

  离开房间之前,珍姐儿回头看了一眼,发现丈夫依旧默默坐在床边,不知想些什么。黑暗中,他的身影有些孤寂。

  一种直觉涌上珍姐儿心头:丈夫嘴上原谅了她,可实际上,一道隐隐约约的裂痕横在她和丈夫之间,刚刚成亲时的甜蜜温情像春天自由自在的鸟儿,飞走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时候,珍姐儿嘴里“嚣张跋扈”的纪慕云,刚刚好好服侍了“宠妾灭妻”的曹延轩一场。

  结结实实一张拔步床,摇晃着发出足以令工匠面红耳赤的声响(上好的木材啊),紧紧合拢的门窗把秋风挡在外头。

  曹延轩重养生,体力好,又是日日练拳脚的,放开手脚施展起来,只一回,便令她招架不住,溃不成军。

  纪慕云初时咬住枕头,实在抵不住,便推住他肩膀,哭着告饶,“哥哥,好哥哥,别~”

  曹延轩是经历过女人的,见她黑发绽放在床单,脸庞如红莲,沾了泪的眼尾分外妩媚,便只是不理,反而加重力道。

  一时间,窗外秋风瑟瑟,室内春色遮不住。

  不知过了多久,纪慕云飘飘荡荡的灵魂才回到原处,张开眼睛,见他心满意足的脸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

  这个人,平日温柔守礼,是一位翩翩君子,到了内室无人之处,却格外固执强硬,半点道理都不讲,每每令人溃不成军,百般哀告。她委屈地咬在他肩膀,曹延轩倒吸一口凉气,去摸她嘴唇,被她一把拍开,啐一口。

  他目光灼灼地,用胳膊撑起身体,作势再来。纪慕云用桃红夹被裹住自己,忙忙往后缩,开口声音都哑了:“好哥哥,七郎~”

  曹延轩嗯一声,见她露在被子外面的雪白肩膀有吻痕有淤青,怜惜地张开胳膊,“来。”她撅起嘴巴,小心翼翼地依偎过去,乖乖搂住他脖颈。

  幔帐低垂,鸳鸯交颈,呼吸相融,给纪慕云一种“世上只有自己和曹延轩两个”的错觉。

  “今天在家,做了些什么?”曹延轩细细抚摸她背脊,“昱哥儿乖不乖?”

  提起昱哥儿,她一下子清醒过来,眼睛弯弯地,像所有母亲那样骄傲地形容儿子“一会翻个身,一会又翻个身”,“听得懂人说话”。

  曹延轩笑着听,心里算了算,“下个月就会坐了,年底就该站得住了。到时候啊,该满地跑了。”

  她满心幸福,“现在啊啊啊的,石家的说,就快会叫我了。”

  说到这里,纪慕云忽然停住了,心底满是黯然:儿子以后要叫她“姨娘”。不不不,现在还小,叫娘亲也过得去。

  曹延轩没有发觉,仰着头数“他四姐是一岁零一个月清清楚楚叫我了,十一哥是一岁整,他六姐最迟,一岁两个月才会叫爹爹。”

  说到媛姐儿,纪慕云一下子想起来,摇一摇他胳膊,“爷,有正经事和您商量。”

  这个时候,大多数男人都不想聊正经事的,不过曹延轩已经心满意足,摸摸她脸颊,很好说话的模样,“嗯?”

  纪慕云清清喉咙,把媛姐儿的事说了,“我对六小姐说,得和您商量。”

  她原本以为,曹延轩表面不太提及这位庶女,该有的却没空过,一定会痛痛快快应了,想不到,曹延轩一下子板起脸:“琴呢,弹了几年没弹出名堂,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纪慕云自然不能把“媛姐儿不喜欢抚琴,是于姨娘逼着”说出来,委婉说:“我也问了六小姐,听起来,这两年太太时不时病着,六小姐怕扰了太太,不敢练琴,久而久之,就空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