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赵安雨 第65章

作者: 标签: 豪门世家 甜文 古代言情

  弟弟还小呢!

  珍姐儿使劲一锤翠绿绣腊梅大迎枕,“还有什么,一块说了吧。”

  程妈妈愣了愣,忙说“您消消气,还能有什么?家里就这几个人,就这点事,老奴盯着呢!那纪氏顶多捏着一个小厨房,沾不到钱沾不到账....”

  “算了吧。”珍姐儿板着脸,端端正正坐在床边,一下下扯着家常衣裳的袖子,眼角眉梢和母亲越来越像。“难得我回来一次,下回还不知什么时候,你别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

  程妈妈略一迟疑,不由自主望向她的肚子。珍姐儿气哼哼地,倒也还冷静,“昨晚锦明找大夫给我把了脉,说我怀得甚稳,不用日日躺着--再躺,就躺出褥疮了。”

  “人家都骑到头上来了,你还藏着掖着!”珍姐儿竖着眉毛,指着外面作势就要叫人:“你若不想说,便换个人来说,我就不信了,那纪氏还能把府里的人都唬住了!”

  程妈妈左思右想,咬了咬牙,轻轻扇了自己一耳光,才凑到珍姐儿耳边嘀嘀咕咕。

  珍姐儿越听,脸上的神色越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到最后全身发抖,指尖颤个不停:“纪氏,纪氏居然....”

  带着昱哥儿回娘家!

  妾室是服侍主子的,便是生了儿子,也改不了半个仆人的身份。纪氏能回娘家,已经是主子恩典,居然敢把府里的少爷带出去?就算昱哥儿是庶子,也是姓曹的!

  “她,她怎么敢?”珍姐儿找不到自己的舌头,结结巴巴的,“她哪里来的胆子?家里的规矩呢?还说是读书人家出来的,简直是丢人现眼!让别人看了,我们家要不要面子了?你,你就该带人拿住她,送到东府,让三伯母处置!”

  程妈妈心道,您都知道老爷是向着纪氏的,我哪敢出头?嘴上却说:“老奴平日跟着宝少爷,纪氏出门回来,鲁大力家的告诉老奴,老奴才知道十五少爷的事。”

  又满脸为难:“奴婢琢磨着,那纪氏小心谨慎,定是求了老爷的话,别说奴婢,三太太五太太也拿她没办法。”

  提起东府的两位太太,珍姐儿便想,连同六婶婶舅舅舅妈,不定怎么看自己家呢!日后见了旭哥儿敏姐儿,贵姐儿珠姐儿,还有素姐儿秀姐儿,自己如何抬得起头!

  珍姐儿胸口像风箱般不断起伏,脸都气红了,蹭地起身,迈步就走“我找爹爹去。”

  程妈妈二话不说,一下子抱住珍姐儿,嘴里连珠炮似的:“我的好小姐,奴婢迟迟不敢告诉您,还不是碍着您怀了身子。万一您有个闪失,别说老爷,四姑爷也会找老奴算账的。您现下去了,老爷定说奴婢胡说八道,挑拨您和老爷父女不合,发作了奴婢。奴婢年纪大了,撵出去就撵出去了,可宝少爷还小,老奴若是不在,谁护着宝少爷,谁盯着纪氏?奴婢又怎么对得起太太!”

  珍姐儿兀自生气,跺跺脚,“放手!”

  程妈妈抱得更紧了,急急道:“您想想,您是当姑娘的,连同三爷五爷家的贵姐儿珠姐儿,哪个管得到父亲房里的事?就算老爷理亏,有十五少爷在,老爷能把纪氏发落出去吗?”

  自然是不能的。珍姐儿越想越生气,“就这么任人取笑不成?”

  程妈妈苦口婆心的,“我的好小姐,太太在时还好,如今太太没了,老爷是您一辈子的靠山。您哄着老爷都来不及,哪能这么炮仗似的,到老爷面前跳脚?您别忘了,太太就是吃了这个亏,才和老爷生分的。”

  母亲和父亲相敬如冰,临死还不甘心,是珍姐儿这辈子最惨痛的教训,闻言不禁迟疑。

  程妈妈见状,小心翼翼地把她扶回床边,“我的好小姐,若是您今日发作了,老爷面子上过不去,万一待您就不如今日一般亲热,那纪氏反倒欢天喜地。您可不能顺了她的心。”

  珍姐儿哼一声,细细思索半晌。

  “四小姐,如今什么都比不过您的身子重要,您可不能打老鼠伤了玉瓶。等您生了小少爷,花家必定欢天喜地的,四姑爷再考个前程出来,老爷必定更看重您,谁也越不过您去。”程妈妈拍掌打膝地,“横竖纪氏不能天天回娘家,双翠阁左不过一亩三分地,让她折腾去吧,以后和他算账。”

  珍姐儿拂一拂凌乱的头发,抚着自己隆起的腹部,“你给她记着,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一一记下来。”

  程妈妈拍着胸脯,“您放心,奴婢给她一五一十地记着呢,等日后....对景的时候扔出来,够她喝一壶。”

  这句话本来是“待日后新太太进门”,程妈妈急急改了口,可珍姐儿已经听明白了。

  父亲心里,已经忘记母亲了吧?她黯然神伤。

  “我不舒服。”珍姐儿眼神冷冰冰地,“你去,请个好点的大夫来,就以前给娘看病的范大夫,叫来给我诊诊脉。”

  作者有话说:

  完了完了,这是明天的,发错了,我的全勤,完蛋了

  ? 第86章

  曹延轩不知道女儿的愤怒, 像平日一样到了东府外院书房,把花锦明的消息和两位兄长、曹慎说了。

  “如今这个架势,姓胡的八成陷在里面,花希圣能全身而退就算不错了。”末了, 他头疼地说道。

  五爷用折扇打着手心, 叹道:“老七, 你说说你,千挑万选, 哎~”

  找了花锦明这么个女婿, 找了花家这么个亲家,如今, 花家在风中飘摇, 前途未卜, 做亲家的看着也难受。

  曹慎接口:“我早劝过他,褚举人家不比花家实惠?现在后悔了吧?”三爷替曹延轩抱不平, “也不能怪老七。珍姐儿的事,他说了又不算。”

  在座的都知道曹延轩家事, 便不再提了。

  曹慎反过来提醒,“老七, 你可小心点,别珍姐儿跟你一哭一闹, 你就硬着头皮去拉扯花家--沾上这种事, 只能怪花家倒霉,谁也救不了他们。”

  五爷也是赞成的,“六叔说得对, 别的事还好说, 亲戚间能帮一把拉一把, 这种~如今江西那边,别说你我,就算阁老尚书,能躲多远躲多远。”

  曹延轩是明白的,默然半晌,拎过茶壶给自己倒茶,“我能干什么,我一介白丁,平民百姓,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哪里也不去。”

  说到这里,三爷瞧瞧他,又唉声叹气起来:“老七这个命啊!上回还说,等着新帝恩科。如今新帝确实开了恩科,他可倒好,又不知道该不该下场了。”

  谁曾想,太子没能继位,六王爷抢占了皇位!

  自古以来,名不正言不顺是大忌,六王爷这位置能不能坐得稳,能坐多久,谁也不知道--别忘了,废帝(太子世子)死了,废帝的胞弟却流落在外,传国玉玺也不见踪影。

  古往今来,嫡支继位的正统性是大于旁支的,若废帝的胞弟登高一呼....远在川蜀的五王爷还没有音讯。

  曹延轩想一想就头疼,依次问三人:“若换成你,你去不去京城?”

  三爷看热闹不怕事大,嬉笑着调侃:“去呀,为什么不去?历朝历代,新帝登基,无不倚重自己选出来的人,尤其是破天荒头一遭。死了的李阁老,就是先帝御笔钦点的永乾元年探花郎。”

  五爷哼一声,却说:“我不去。大不了再等三年,急什么?万一~”右手比了个“六”,表示当今皇帝,“万一出了岔子,再来一回~”

  手掌翻过来,意味着改朝换代,五爷沉声说“你若落榜还好,万一考中了--还不如考不中。”

  万一曹延轩金榜题名,宝座上的嘉正皇帝却被废帝的胞弟或者其他王爷推翻,后者登基,嘉正皇帝选出来的这一批进士、举人,仕途上就很尴尬了,十之八、玖会被冷遇--谁愿意和废帝看好的人共事?横竖三年一科,人才多得是。

  这些事情,曹延轩早就想过了,默然无语,目光移向曹慎。

  曹慎连连摇手,“老七,这事吧,问我也没用,我也做不了主,万一有个差错,别说你了,我心里也过不去。”

  谁愿意担这个责任?

  曹延轩叹口气,又想起一件事:“六姐儿十五岁,出了孝期该议亲了,想请两位嫂嫂和婶子,有合适的留意一下。”

  这事简单,三位爷都应了。

  今日珍姐儿在,曹延轩便没留下来吃饭,喝了会茶就回了西府。一进大门,朗月便过来禀报:“四小姐下午请了大夫。”

  曹延轩皱起眉,连问“可有不妥当?”

  朗月是打听过的,“范大夫等着您呢,四小姐一直在屋里,宝少爷陪着。”

  他忙忙去了珍姐儿的院子,一踏进去就微微松了口气:往来丫鬟脸上并无哀色。

  待进了正屋,珍姐儿歇在帐子里,屋里七、八个丫鬟仆妇服侍着,宝哥儿在床边绣墩读一本书,媛姐儿在临窗大炕边听边做针线。

  “今日怎么样?”曹延轩笑着说,坐在宝哥儿让出来的绣墩,“可还住得惯?”

  珍姐儿像平常一样撒娇,“还是家里的床舒服,爹爹~人家都不想走了。”曹延轩便道:“那便不走了,让锦明一个人回家。”

  珍姐儿抿嘴笑,气氛欢快起来。

  曹延轩接过丫鬟捧来的茶,朝着程妈妈招招手,缓步走到窗边。

  后者忙忙低声禀告,“四小姐歇过午觉,身子骨不太舒坦,奴婢便叫人请了范大夫来。范大夫把过脉,说四小姐今日起得早,劳累了些,没什么大碍,开了些安胎的汤药。奴婢不放心,请范大夫留一留,支使人去拿药,如今大夫正在厢房喝茶呢!”

  曹延轩点点头,到西厢房见了范大夫。

  范大夫知道他爱重女儿,见面便说:“七老爷请放心,四小姐安好。”

  曹延轩松了口气:是他提出让女儿回家养着,若女儿回家第一天就有了闪失,不好和花锦明、花家交代。

  他便把花家请的大夫让珍姐儿“躺足三个月”的事情说了,“依您看,是不是让她继续躺着?”

  范大夫擅长妇科,给不少贵妇人治过病,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给珍姐儿把一把脉,便知无有大碍。

  不过,范大夫能有今天的名声,自然是把谨慎稳妥放在第一位的,“老朽也这么想,四小姐年轻,性格活泼,躺一躺是最妥当的,不过,也不要日日躺在床上,要不然,腿脚没力气,生的时候就吃苦头了。”

  说着,范大夫把开好的方子递过来,“请四小姐连吃一个月,十天后,老朽再来。”

  曹延轩奉上酬金,亲自把大夫送出大门,回到珍姐儿的住处叮嘱:“不可大意,还是躺一躺吧。”

  珍姐儿平日不耐烦,今日却很听话,“那,爹爹,您给我找些事情做吧,要不然,人家可要烦死了。”

  “想看什么书,到爹爹书房里拿,想吃什么菜叫厨房做,再不然做些针线,也别做多了,把眼睛弄坏了。”曹延轩一边说,一边招招手,叫过宝哥儿来:“这段时日,你上午去东府读书,下午回来陪你姐姐。”

  珍姐儿笑道:“我早就和弟弟说了,晚上也让弟弟住我这里,人多热闹,也省得给您添麻烦。”

  这句话一说,程妈妈提心吊胆的,曹延轩却没听出来女儿的意思,满意地颔首,问媛姐儿:“你也陪陪你姐姐吧。”

  媛姐儿恭声答应。

  说话间,小丫鬟捧着红漆托盘进来,上面是一盅热气腾腾的汤药。

  曹延轩安慰女儿:“范大夫医术高明,纪氏怀着你十五弟的时候,不小心动了胎气,就是吃了范大夫的汤药,顺顺当当把你十五弟生下来,你看你十五弟,要多壮实有多壮实。”

  叮一声,正用白瓷调羹搅合汤药的珍姐儿把调羹一甩,甩甩手指,“太烫了。”

  小丫鬟忙把汤药捧到一边。

  闲话片刻,见时候不早,曹延轩派人到双翠阁传话,“晚饭在正院用,叫人把昱哥儿抱过来。”

  媛姐儿听见了,过来福了福,“父亲,外面天黑,女儿把十五弟接过来吧。”

  昱哥儿小小年纪就会看人,在仆妇面前可劲儿折腾,在家里人面前就老实多了。曹延轩便嘱咐:“去吧,路上当心些。”

  屋子另一边的珍姐儿小口小口呷着红枣羹,和程妈妈交换个不满的眼色。媛姐儿没瞧见,披上一件月白披风,一路到了双翠阁。

  正屋正热闹着,昱哥儿肚子饿了,纪慕云给他一块葡萄干桂花糕糕就不肯给了,“一会儿要跟着爹爹吃饭呢”,小家伙儿在地上乱蹦。

  见姐姐来了,他叫着“媛媛”,一头撞在媛姐儿膝盖上。媛姐儿“哎呦呦”做出站不稳的模样,满屋子人都笑。

  趁着仆妇给昱哥儿穿衣裳的空儿,媛姐儿悄悄告诉纪慕云“四姐姐到家好好的,下午不舒坦,请了范大夫来家里”。

  纪慕云听了,便说“老爷必定忧心,这段时日,你陪陪四小姐吧。”媛姐儿学的正上瘾,宁愿到这边来,嘟囔“四姐姐身边十来个人,又有程妈妈。”

  待姐弟俩走了,纪慕云晚饭也端上来了:醋溜豆芽、摊鸡蛋、虾皮粉丝、炒韭菜、肘子肉、松仁小肚,小碗盛着的葱丝黄豆酱,还有一小屉薄薄的面饼。

  前几日龙抬头,府里做了春饼(龙鳞)、饺子(龙耳),人人爱吃,今日纪慕云又要了春饼。

  待吃过饭,她在院子里散步,摘了些新开的夜来香,用水养在胭脂红小碗里,把人打发出去。

  吕妈妈元月月底出府,到金陵城两家最好的医馆问到风湿病的方子,带了回来。纪慕云挑灯磨磨,把方子附在信里,伏案细细写了三张信纸,嘱咐姨母“保重身体”,“终有春暖花开日。”

  写到这里,她盯着信纸沉思:京城天翻地覆,姨母远在湖南,知道了没有?这么大的事情,她不敢写在信里,附上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信写完了,她又读一遍,计算着时间:二月月底才能寄出去,姨母收到就得三四月份,实在太慢了。

  可是,再快也不能够了:吕妈妈如今借着去纪家探望、回侄子家的缘由,每月月出府一次,去商行寄信去纪家拿信,再带回府来,虽繁琐了些,已是以往不能想象的便利。

  自己只是妾室,奶娘出府已是曹延轩的偏宠,日后新太太进府,哪里还能做得到?

  想到这里,纪慕云望着静静燃烧的烛火,胸口钝钝得疼。

  三年来的一幕幕,像走马灯似的出现在面前:自己给曹延轩做衣裳,曹延轩送自己首饰,两人并肩写诗、画画、赏花,一起养孩子,他平时再忙也回来吃饭,遇到事,像今日一样打发人回来说一声,夜间恩爱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