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竟然…… 第21章

作者:扶桑知我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古代言情

沈诉诉手里拿着团扇,从婚轿里探头出来看他。

“阿爹,别哭了,再哭下去,整个长洲县都知道老百姓的县令大人是个爱哭鬼了。”

沈严止住了哭泣,他一跃上那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身着喜庆的红衣,一扬长鞭道:“出发。”

这是沈严这辈子,第二次穿红衣,第一次穿,自然是他成亲的时候。

沈府内,热闹的吹打声响起,请来的宾客们纷纷送上祝福。

沈严人缘好,就算是梁昭也臭着脸,送来了贵重的贺礼。

沈诉诉特别嫌弃的弥提寺方丈大老远跑来,给沈诉诉送了他们寺里珍藏的菜谱一本。

“沈小姐心善,总是去我弥提寺礼佛,想来也吃惯了我们寺里的斋饭,老衲特意送上菜谱,让沈小姐出嫁之后也能吃上弥提寺味道的饭菜。”弥提寺方丈对沈严行了一礼道。

沈严打着哈哈笑:“谢过大师。”

那宋家的大小姐宋择璟果然是加入了民间教派青霞门。

她代表青霞门送上贺礼,暗叹自己失去了一个压在沈诉诉头上的机会。

谁能想到她真的会嫁人呢?

她那个样子,看起来就没什么男子能配得上她。

当然,留在沈府里的许多宾客也存着与宋择璟一样的心思。

所有人都以为她应该入宫,去享受那皇宫里的荣华富贵。

除了皇帝之外,又有谁有资格娶她?

就在所有人都暗叹那新郎配不上新娘的时候,自长洲县的东侧,有人身着红衣,骑白马而来。

沈诉诉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审美这块没得挑。

顾长倾身着暗红色的婚服,腰间的革带将他的窄腰束得极紧,衬得他身子挺拔。

他的模样是一等一的好,尤其是那冷峻沉稳的气质,让他仿佛浸没在江南烟雨里的遥远青山,超凡脱俗。

——他出现的一瞬间,有许多人都理解沈诉诉为什么会嫁了。

不管此人地位如何,但光看这模样气质,就足够令人倾心了。

梁昭也站在宾客之中,他身后跟着几位平时一起作过诗的年轻书生。

他轻嗤一声道:“空有皮囊,肚里没有文采,他不过就是一介武夫罢了。”

“嗯,我以为这位南公子只是生得好看,听梁兄说,他的功夫也很厉害?”

跟随在梁昭身边的书生重点完全偏了。

“我是说他没有文采,你听的什么?!”梁昭气得要死。

接下来的婚礼流程按部就班,沈诉诉在婚轿里等得人有些闷。

她拿起遮面的团扇,在自己脸颊旁扇了扇,没凉快多少,只听到一阵环佩乱响。

这团扇好看是好看,就是装饰太多,根本没法扇风。

沈诉诉只好乖乖地将绷着红纱的团扇挡在自己面颊前。

她额上的流苏垂落,眼尾处缀了点殷红的颜彩,衬得她眼眸娇媚。

顾长倾掀开婚轿帘子时,看到了沈诉诉。

他以为她不会乖乖坐在轿子里,但此时的沈诉诉正双手端着扇子,安静地看着她。

沈诉诉不说话的时候,确实美得动人心魄,她的长睫微掀,没说话,主要是不好意思。

顾长倾愣了好一会儿,沈诉诉清晰地听到他的心跳声在加快。

她抬手,将自己的手伸到他面前。

“顾南舟,还不扶我下去拜堂?”她轻声笑。

沈诉诉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完全拿捏住了顾长倾,瞧他这紧张的样子,她都比他沉稳。

顾长倾牵住了她的手,他的臂膀微微用力,将沈诉诉从婚轿上半抱了下来。

沈诉诉靠得他近了,又在正午的天光下看到了他在日光里微挑的俊逸眉眼。

他的双眸沉静宛如无风的湖面,深邃专注,那艳色的红衣似乎将他整个人都点亮。

顾长倾很年轻,此时,那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仿佛在这一刻迸发出明净的光采。

沈诉诉咬了咬唇,有红晕在面颊处泛起,仿佛云霞染红天际。

作者有话说:

成亲了,婚礼我坐漂亮姐姐那桌。

第18章

交杯茶

她觉得自己脸红了,有些丢脸,只低下头去,长睫微垂着,掩下情绪。

沈诉诉手里拿着的团扇上流苏轻颤。

顾长倾回眸,恰好瞧见她面上那一闪而过的红晕。

在烈阳下,他险些恍了神。

他牵着沈诉诉的手往前走,他的掌心很烫。

直到沈严跑了过来,他眼泪汪汪的。

今日是婚礼,现在也不是沈府了,他没哭出声,只用一种很委屈的表情看着沈诉诉。

“岳父。”顾长倾沉声道。

沈严摆了摆手,痛心疾首道:“还没拜堂呢。”

沈诉诉单手拿着团扇,拽了一下沈严的袖子,让他不要说出奇怪的话。

再之后,沈诉诉感觉自己游走在梦中,顾长倾牵着她的手,拜了堂。

在低下头的时候,沈诉诉知道这场婚事只是权宜之计,但她还是紧张得手脚发凉。

她的手一冷,顾长倾攥着她的手掌就紧了好几分。

堂内,靠前的宾客起哄:“南公子这……咱们沈大小姐又不会飞了,牵得真紧啊!”

顾长倾轻咳一声,露出不好意思的微笑。

沈诉诉的手腕被他握着,有源源不断的热意传来,她的眼眸微垂,心绪平缓下来。

他牵着她的手,步入洞房,屋内燃着香烛,各色象征吉祥的布置遍布喜房的每一个角落。

走了那么久,沈诉诉总算能坐下来,她坐在喜床上,长舒了一口气。

江南没太多闹洞房的习俗,按照风俗,他现在要作诗哄她开心,让她把扇子放下来。

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都在看着。

沈诉诉好面子,她怕顾长倾自小习武,没读过书,作不出诗。

所以她之前特意请了一位夫子来提前作诗,主打的就是要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后来顾长倾跟她说不需要,她就让夫子回去了,但她还是有点担忧,怕顾长倾发挥不好。

宾客间,梁昭一摇扇子对身边的书生说道:“之前我听说沈小姐请了个夫子来帮那南舟作诗。”

“后来她又让夫子走了,不知道这南舟能作出什么诗来。”梁昭笑,“若是不及我,岂不丢脸。”

“梁公子是江南第一才子,他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你。”他身边的书生附和,“看人自然不能只看脸,更要看才华。”

顾长倾站在沈诉诉身前,他看着她微垂的眉眼,还有那面上的淡淡红晕。

屋内,红烛安静燃着。

其实这句诗他可以提前想好,但若是严格按照习俗,他今日要即兴发挥。

顾长倾是守礼之人,因此他没提前准备。

结合今日之景,他略一思考,便作了一首诗,不仅说了沈诉诉,还说了她的父亲沈严。

大致意思就是沈严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交到他手上,他自然会好好照顾她。

这首诗一听便知不是提前准备,因为谁也想不到沈严今天能哭。

而且,今日出门时,本该到盛夏才开的月季花也提前绽放,这是今日才有的特殊情景。

整句诗,才思高妙,主要是按照沈诉诉的意思,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能入得沈府厅堂的宾客自然能体会到这首诗的妙处,纷纷称赞。

他们知道,不出一日,这首诗就能传遍江南,因为写得太好了

沈诉诉很满意,她放下手中的团扇,唇角微微翘起,杏眸笑得眯了起来。

这婚礼一直来到晚上,沈诉诉一个人在洞房里偷吃了好多桌上的菜肴。

顾长倾送走沈严,这才回到喜房,他敲了门。

沈诉诉拿帕子一抹自己的嘴巴,赶忙坐回原地,这一头沉甸甸的头饰,让她有些行动不便。

刚坐回去,她就在想,她做坏事躲着顾长倾做什么?

他又不会骂她。

他哪里敢骂她。

沈诉诉正准备起身,再拿点东西吃,顾长倾已推门走了进来。

他凝眸,与她对视一瞬,注意到了她唇角还未擦净的进食痕迹。

沈诉诉抿了抿唇,她的红唇微翘,在红烛后的面容朦胧似雾里花。

顾长倾别开目光,他走上前去,问道:“饿了?”

沈诉诉点头,额上的步摇微晃,她没动太大的幅度,保持矜持。

“过来。”顾长倾对她说。

按规矩,他们要先喝过一杯合卺酒,再做别的。

上一篇:醉琼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