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东宫 第84章

作者:闫桔 标签: 古代言情

  初四那天她陪母亲金氏去天心寺上香,凑巧遇到庆王府的雁兰,当时她由小桃伺候着去正殿。

  芳凌看那女郎不顺眼,小声道:“那狐媚子不好好待在后宅,出来丢人现眼。”

  崔文熙:“多嘴。”

  金氏颇觉好奇,问:“那是何人?”

  芳凌回道:“是庆王的妾室雁兰。”

  一听这个金氏就来劲儿了,要去瞧瞧。

  崔文熙说道:“阿娘去凑什么热闹,万一碰到庆王,多尴尬。”

  金氏“哼”了一声,“那女郎好生厉害,我倒要去见一见世面。”

第58章 瓜瓜

  见她真要跟着去, 崔文熙连忙拽住她,说道:“阿娘莫要去招惹,上回庆王来长陵坊吵嚷, 我不想再跟他有牵扯。”

  金氏不服气,“当初庆王为了那个外室非得要与你和离, 我就想瞧瞧她到底是什么天仙,以至于他这般糊涂。”

  崔文熙无奈道:“我与庆王之间三两句说不清,追其根源, 还是因为子嗣的问题。他执意想要自己亲生的孩子,我没法满足他,所以和离了, 就这么简单。”又道,“就算替他生子的人不是雁兰, 也会是其他女郎, 你何必较真?”

  金氏闭嘴不语。

  芳凌为了宽慰她,给她画大饼道:“夫人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咱们不纠结庆王了,万一把太子抓到手里,岂不更好?”

  听到这话, 金氏愣住。

  崔文熙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啐道:“瞎说什么?”

  芳凌笑道:“只要娘子肯点头,东宫随意进。”

  崔文熙:“你还说!”

  金氏生了心思, 忙把她拉过一旁,小声道:“你跟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文熙不耐烦道:“阿娘莫问,宫里头闹腾着呢。”

  金氏见她毛躁, 也不敢多问。

  而另一边的雁兰主仆上完香后前往居士寮房小憩, 有好几名丫鬟婆子跟着。

  院里清净, 雁兰在寮房里休息了近半个时辰后,才支开了随行而来的家奴们,偷偷去了八角亭那边。

  小桃则继续守在寮房门口,装作主子还在里头不便打扰的样子。

  八角亭那边有一处竹林,颇僻静,平日里极少有人会过来。

  雁兰避开香客,由一名小沙弥领着过去,表哥马玉才早就在那边候着了。

  待小沙弥退下后,雁兰独自前往八角亭。

  见到她的身影,马玉才高兴唤道:“雁娘。”

  雁兰对他的态度并不怎么热情,嫌弃道:“不是叫你少来找我吗?”

  马玉才赔笑道:“这阵子手头紧。”

  这话令雁兰皱眉,看他的眼神愈发嫌恶,“我上两月才给了你不少钱银,这么快就花光了?”

  马玉才没有吭声。

  雁兰继续数落道:“你是不是把我当成摇钱树了,以为我在庆王府金山银山使不完花不尽?”

  马玉才不爱听,皱眉道:“雁娘变了,我才问你要过多少钱银,就开始不耐了。”又道,“先前就同你说过,让你从庆王那里替我讨份差事,我若有了着落,岂会伸手向你讨钱?”

  “你当我是正宫主母吗,表哥莫要忘了我在庆王府里只是一个妾,就连薛嬷嬷一个奴婢说声不,我都不敢不听的。”

  “这话说得,不是有弘儿吗?”

  “你莫要提他。”顿了顿,“庆王虽然把我抬成妾,却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我,现如今我能母凭子贵,他日待他厌倦我,续弦娶正妻,我的前程又在何处?”

  “你就爱瞎想。”

  “表哥,高门大户的宅院深啊,且又是亲王这等权贵,里头规矩多,等级森严,我如履薄冰,你真当我是享福不成?

  “就拿那薛嬷嬷来说,她仗着跟了庆王多年,对我从来没有好脸色,我连声都不敢吭的,不过就是府里的一个妾。

  “你是不是觉得我进了府就是去享福了,不用担惊受怕,仗着有弘儿在手就高枕无忧?”

  马玉才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雁兰冷冷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再也没有曾经的脉脉温情,只有疲惫的厌烦。

  她克制着自己的反感,把手腕上的玉镯取下塞进他手里,道:“这镯子拿去卖了应能值不少钱银。”

  马玉才得了玉镯,贪婪地观摩,“这玉镯成色好。”

  雁兰心思涌动,忽然试探问:“表哥可曾想过回魏州?”

  马玉才愣住。

  雁兰垂首,小声道:“你如今也老大不小了,家里头当该操心你的婚事,若一直这样耗着也不是个法子。”

  马玉才盯着她,似笑非笑问:“雁娘有何打算?”

  雁兰正色道:“我想法子再给你凑些钱银送你回魏州,待你娶妻成了家,一家子再进京谋生,我想法帮衬着,也好过你孤身一人没个定性。”顿了顿,“这样姨母也要放心些。”

  马玉才挑眉,仿佛在看笑话,“雁娘是想把我打发走了?”

  雁兰连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不想耽误你。”

  马玉才冷哼一声,“我哪儿也不去,就留在京里谋生。”

  雁兰闭嘴不语。

  马玉才斜睨她,似已看穿了她的心思,“怎么,现在飞黄腾达了,便想踹掉我这个表哥了?”

  雁兰否认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莫要多想。”

  马玉才不痛快道:“你莫要忘了当初若不是我给你出这主意,你这会儿还在那乡野地里刨食吃呢,我马玉才可是你的贵人,没有我,哪有你的今日?”

  雁兰怕把他惹恼了,软和脾性道:“表哥说得极是,雁娘能有今日,你功不可没。可是如今我再也没法从那高门大户里脱身了,见表哥孤身一人也不是滋味,故而……”

  马玉才打断道:“你想都别想。”

  雁兰闭嘴沉默。

  马玉才继续道:“过了河就想拆桥,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又道,“雁娘真是变了,这才进京不到一年,就开始嫌弃我是累赘,人心难测啊。”

  雁兰露出疲惫的神情,“这一年我过得心惊胆战,害怕被庆王发卖,为了保住自己和孩子,拼了命求活,而表哥你却在外头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少不了,日子是不是过得挺快活?”

  马玉才:“这也是你自己选择的路。”

  雁兰看着他,神色冷淡道:“我乏了。”

  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连看都不想看他,仿佛会脏眼。

  马玉才倒也没有说什么,只低头看手里的镯子,卖出去又能供他还欠下的赌债了。

  那女人可是他的摇钱树,他以后还得靠她谋前程呢,庆王府财大气粗,这才钱银算得了什么?

  另一边的雁兰回到寮房后,脸色一直不太好看,许是心情烦躁,她恼怒地砸了桌上的杯盏。

  外头的小桃被吓了一跳,连忙小心翼翼唤道:“娘子?”

  雁兰隔了好半晌,才道:“回罢。”

  由丫鬟婆子伺候着打道回府后,雁兰去厢房看赵弘。

  那孩子刚睡着,躺在摇篮里睡得香甜。

  雁兰坐到旁边望着他白白胖胖的小脸儿出神,回想起马玉才,她顿觉恶寒。

  那人早已没有最初的真心实意了,只把她当成摇钱树,好似吸血水蛭般利用她敛财,长此以往,她定会被他连累遭殃。

  想到此,雁兰的心情愈发烦躁。

  她缓缓伸手轻轻抚摸赵弘娇嫩的脸蛋儿,这是她好不容易才生下来的儿子,以后的前程还要靠他去筹谋,如今却遇到一个拖后腿的狗东西,她断不能让马玉才影响到娘俩的出路。

  敛了敛神儿,雁兰起身回自己的屋里,随口问婢女道:“庆王呢,没在府里吗?”

  婢女答道:“听薛嬷嬷说出府了,要晚些时候才回来。”

  雁兰抬手示意,那婢女退下了。

  进入寝卧,雁兰把曾经珍藏的玉簪取出。

  那玉簪是马玉才所赠予,尽管做工劣质粗糙,品相也不好,她却当宝一样珍藏着。如今也不知是见识过太多的好东西,还是其他原因,她愈发看它不顺眼。

  一不小心,玉簪掉到地上,顿时被摔断成了几截。

  雁兰冷眼看地上碎成几截的玉簪,没用的东西留着做什么呢,等着被拖累吗?

  她缓缓弯腰捡拾起来,从去年进京到现在,她从庆王手里讨来的东西尽数给了马玉才。也亏得庆王大方,才能让她的日子好过些,可是马玉才却是个贪婪的无底洞。

  尤记得当初雁父瞧不上他,说他心思不正为人奸猾,她还觉得是父亲的偏见,而今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没有人想当冤大头。

  她这才进京一年,得来的钱银皆被马玉才哄走了,起初说要做营生,后来又说想让她从庆王那里找差事,没完没了。

  倘若他知进退还好,遗憾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厮拿着她给的钱银在外头逛窑子,玩赌坊。

  最初的时候还稍加收敛一些,现在是愈发不成体统了,仿佛他才是庆王养的小老婆,肆意挥霍,除了向她伸手要钱外,再无别的本事。

  这样的男人养着有何用?

  雁兰面无表情地把断裂的玉簪收捡好,反正他一个外乡人,若是出意外死在哪里,谁会关心呢?

  想到这里,雁兰勾了勾嘴角,心中有了决断。

  初五的时候朝廷官员开始上值,新的一年里人们各自祝福,上回崔文熙得了张焉棋谱,特地拿给崔平英辨别真假,他请了几位同好鉴别,都觉得应是真迹。

  对于棋痴来说,能得张焉棋和张焉棋谱真迹,无异于一大幸事。

  这阵子崔家委实受了不少风言风语,为了哄自家老子高兴,崔文熙把那棋谱赠给了崔平英。

  他果然被哄得乐呵。

  林琼用棋谱开路,她自然不能白受,差人送了不少钱银过去,算是买卖。

  之前御史台的人曾偷偷找过他,可见林家有望翻案了,现在崔氏送来钱银,林琼原本是推托的,家奴说那棋谱镇国公很是喜欢,但不能白受,若不然就成了贿赂。

上一篇:天欲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