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28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总而言之,成品多,什么都好说。成品太少,什么都不对。”项阳叹气道,“还不如不答应他们呢?”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没个定论。

  最后还是宋积云道:“还是按件数入窑吧。不过,话说在前面,烧不成烧得成,各安天命。”

  众人不再说什么,分头去和联系过自己的小作坊商量这件事。

  没几日,就有七、八家小作坊把自己的晒好的瓷坯挑了过来。

  宋积云看了看,大约有百来件。

  比她预料的要少很多。

  可见大家对她是否能烧出龙窑还是心存疑惑的。

  宋积云和各家作坊的老板都打了个招呼。

  因为这次大家都烧的是青花,她划了位置,让他们各自的匣钵师傅装匣、满窑。

  等宋家的瓷坯装完,宋积云第二天就点窑了。

  既没有选日子,也没有看吉时。

  罗子兴道:“您倒是心大!”

  宋积云笑道:“要不然呢?窑厂的订单堆得都有人高了。这一窑烧出来,我们就轻松了。”

  罗子兴没有说话。

  交了这批单子,还有下批单子。

  只是不知道宋积云还会不会开龙窑。

  风险太大了。

  几个人守在窑边,挑柴的窑工日夜不歇。

  中途熊家给他们家送了一次柴。

  这次居然是熊老爷亲自来的。

  他关心地问宋积云:“怎么样?柴还够烧吧?我让他们给你们挑的全是十年以上的老松树,油脂很多。”

  宋积云谢了又谢,请熊老爷吃饭。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等你开窑的时候我再来看看。”熊老爷却摆了摆手,像来时一样,由熊家的管事小厮簇拥着离开了作坊。

  这也算是一种支持吧!

  宋积云笑了笑,和罗子兴等继续观察火口。

  五日熄火,三日出窑。

  景德镇看热闹的把个小作坊围得水泄不通。

  熊老爷,马会长,严老爷等人早已在窑前等。

  扒开窑口,随着一件件的匣钵被打破,一个个青花碗碟、杯盏被小心翼翼地从沙块砖砾中取出来,惊叹声越来越多。

  “这都已经是第十个匣钵了,还没有看到残次品,不会全烧成了吧?”

  “怎么可能!现在出来的都是火口的,肯定都烧得好。越到后面,残次品越多。”

  “哎呀!又一匣完好无缺的。”

  “有个人烧坏了的!有个烧坏了的!”

  等到出了残次品,竟然惹的人高声叫了起来。

  别人家出窑是数成品,他们家是数残次品,这在景德镇也算是头一遭了。

  很多人看了,不由在心里想着,呵呵地笑着。

  整个龙窑放了四千七百多件瓷坯,烧成了四千二百多件。

  “天啊!”周围全是欢呼声,“烧成了这么多。”

  “这得赚多少钱啊?”

  “宋家今年行大运了吧!做什么成什么!”

  偶尔夹杂着几个激动的声音:“发财了!发财了!只烧坏了十一个碗。”

  还有人后悔:“我早说让你多烧几件,你不肯。现在怎么办?宋老板说了,今年只烧这一窑。”

  更多的是恭喜声:“宋老板,太厉害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宋积云笑着接受了大家的恭贺,请了熊老爷等人参加庆功宴。

  熊老爷等人也没有客气,大伙儿一起去了桃花居。

  席间,熊老爷特意敬了宋积云一杯酒,赞她:“巾帼不让须眉。”

  众人哄笑,道:“您这是拾人牙慧了!我们县太爷刚来梁县的时候就赞过宋老板‘巾帼不让须眉’。”

  熊老爷哈哈地笑,不以为意,豪爽地道:“我读书少,怎能和县令爷相比。”

  走的时候,他还是和严老爷搭伴一道走的。

  宋积云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还等着回家去和钱氏他们庆祝呢!

  *

  桃花居原是洪家的产业,宋积云在那里摆庆功宴,洪老太爷自然立刻就知道了。

  “真的一窑烧了四千二百多件?”他问去看了热闹的洪家大管家。

  大管家连连点头,想起那场面依旧有点激动,道:“我算了算,这一窑他们家最少也能赚个十万两银子。”

  如今洪家也开始烧瓷,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丰厚。纵然如此,洪老太爷也不由的倒吸了口凉气。

  他捏着须子沉吟道:“大公子如今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了吧?我记得宋家还有两位小姐,虽说年纪相差有点大,可大公子拿出去在梁县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大管家会意,连连点头,称赞洪老太爷这主意好,并道:“您看,我是去请官媒还是请私媒?我们府上也的确少了位主持中馈的少奶奶。”

  洪老太爷笑眯眯地道:“不急,不急。娶妻娶贤,宋老板是人才,宋小姐怎样,还得打听打听。以后照儿读书还得靠他哥嫂多多照拂,嫂子太精明厉害了,也不是个好事。”

  “不敢当辛苦!”大管家谦虚了几句,道,“还是老太爷您想的周到。这件事您就包在我身上了。”

  大管家去了良玉窑厂,旁敲侧击地问起宋桃宋家的事。

  (本章完)

第182章

  宋桃一开始还以为是宋大良又惹出什么事来了,渐渐才明白了洪家大管家的意思。

  她当时就愣住了。

  前世,洪熙追着宋积云到处跑;今生,洪老太爷居然想让洪熙娶宋积云的妹妹!

  宋桃差点仰天大笑。

  她还记得她刚回宋家几次碰到洪熙时的情景。

  他连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有一次她给他斟茶,他居然问宋积云她是谁?

  宋桃不禁嘴角含笑,顺着洪家大总管的话温声细语地道着:“积云是长女,我二叔父把她当儿子养,积雪呢,最小,大家都让着她,倒是她们姐妹三人中间的积玉,长得最漂亮,性子最柔顺,针黹女红上极有天赋,就是我那二婶婶也比不上。”

  前世,宋积云把宋三良从窑厂赶了出去,强势跋扈的名声传了出去,是影响了宋积玉和宋积雪的名声的。宋积玉到了二十二岁才嫁出去。而且是远嫁去了婺源熊家,做了熊家嫡房长子做了续室。熊家的长子估摸着看宋积玉长得好,待她还不错。但夫妻两中间夹着三个继子,她觉得宋积玉的日子应该也不像表面那么光鲜。

  要不然宋积玉为何很少回娘家?宋积云后来遇到事的时候,熊家也没有出面帮忙?

  今生,就当她做好事了。

  把宋积玉和洪熙凑成一对夫妻。

  好歹是元配结发。

  宋桃笑盈盈地道:“不过积云太耀眼了,寻常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倒是耽搁了我这个二堂妹。也不知道谁家慧眼拾珠,把她给娶了回去。”

  洪家大总管暗暗把她的话记在了心里。

  两人说说笑笑的,话题很快转到了最近景德镇的大事上——宋积云的龙窑大获成功,成品达到了八成快九成,破了景德镇的历史记录。

  “真是得了财神爷的青睐,能点石成金似的!”洪家大管家忍不住感慨,“倒是便宜了那位元公子,娶了个金娃娃回去。”

  宋桃听着直皱眉。

  送走了洪家的大总管,正巧宋仁在窑厂,她喊了宋仁:“你能不能帮我去打听一个人?我云堂妹的未婚夫元公子。我总觉得这位元公子不太妥当!”

  她始终不相信,事情就这么巧!

  只是她从前在宋家,没办法做更多。

  宋仁闻言笑道:“您这是在担心宋老板?”

  宋桃讶然。

  “外面都在传,说宋老板是财神爷转世,谁能娶到她,最少也可以保三代富贵,元公子捡大漏了。”宋仁道,“可元公子毕竟不知根不知底的,万一……宋老板一辈子可就毁了!”

  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宋桃点头,笑道:“正是这个理!就麻烦你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这堂妹年纪太轻,看人只看相貌。”

  宋仁理解地连连保证:“我有朋友在苏州讨生活,保证把这个元公子的底细打听得一清二楚。”

  之后他说起万公公的事来:“真是狮子大开口,每次我去不丢个十几二十两银子,根本不能进门。真要是再见到万公公了,还不知道送什么礼好呢!”

  他们之前太天真了,以为“玉瓷”特别就能打动万公公。

  万公公最终还是要银子。

  宋桃有点头痛。

  窑厂的账房是洪家的人,她平日里用点没什么,可要抽调大笔的资金却想也别想,而她的分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手。

  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含含糊糊地安抚宋仁:“这件事我来办,你只管想办法帮我再见一次万公公就行了。”

  宋仁不疑有他,起身告辞。

  宋桃亲自送了宋仁出门。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